宜都柑橘形成全產業鏈

2020-12-18 荊楚網

11月13日,宜都市豐島食品有限公司,車間生產線上一片繁忙,千餘工人正進行柑橘罐頭生產加工。

宜都是「中國柑橘之鄉」,域內柑橘面積30萬畝,年產約60萬噸,宜都蜜柑,甘甜鮮美,是湖北十大名果,深受國內外消費者青睞。近年來,宜都以打造國家柑橘農業公園為契機,全力延伸柑橘產業鏈,通過土老憨、豐島食品等農業龍頭企業實現對柑橘「吃幹榨盡」,推動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讓宜都柑橘全面提高「身價」。2018年,「宜都蜜柑」品牌價值已達31.12億元。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劉曙鬆通訊員朱燦義攝)

相關焦點

  • 「中國柑橘之鄉」湖北宜都農民「賽」柑橘慶豐收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參加比賽的農民全神貫注吃橘子 王康榮 攝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宜都農民比賽吃橘子慶豐收 王康榮 攝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運動會「農味」十足深受農民歡迎 王康榮 攝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端橘子接力賽妙趣橫生 王康榮
  • 大健康時代,看宜都如何宜養
    宜都上下形成共識:「這是宜都在川東鄂西交匯地的城市窗口、生態敏感區,沒有好項目,寧可空著曬太陽。」 直到2017年,湖北交投集團與宜都籤約,投資107億元,共建三江康養新城,這片沉寂多年的土地才重新啟用。 但宜都提出兩個條件:要想開發,先砸7億元做環保。
  • 宜昌代管的一個市,是我國柑橘之鄉,人口38.41萬 GDP超679億
    宜都,湖北省直轄、宜昌市代管縣級市,宜都上鎖巴楚山地,下引江漢平原,長江清江環抱,巴楚文化交融,素有「楚蜀咽喉」「三峽門城」「鄂西門戶」之稱。全市轄8鎮1鄉1街道、2個管委會,面積1357平方公裡。宜都歷史悠久。
  • 我國龍腦全產業鏈初步形成
    不過記者了解到,浙江正形成龍腦全產業鏈,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中國的龍腦需求量在5000噸左右,且每年正以20%的速度遞增,全球總需求量約9000噸至10000噸,市場潛力巨大。龍腦樟原產於印尼蘇門答臘島的天然龍腦香樹樹根,此前中國未曾找到原生記錄,因而長期依賴於高價進口,後被合成冰片所替代,天然冰片市場供給存在較大缺口。
  • 雅斯集團宜都打造15萬m2城市綜合體
    雅斯集團,巨資打造宜都地標級城市商業綜合體  雅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一個國際化的品牌。  誕生於1996年的雅斯,2007年,雅斯加入國際SPAR,也是湖北唯一一家被該國際連鎖機構選中的企業,雅斯實力足以顯現!
  • 宜都長江大橋建設跑出加速度
    「這座長江大橋修好後,起碼會讓宜都的經濟騰飛十年。」時任宜都市委書記莊光明曾這樣感慨。宜都長江大橋的建成,將為宜都市交通形成「三縱四橫五環八橋」的格局奠定一個強大的基礎,更為宜都人民南上北下提供了一條更加便捷的通道。
  • 每周五宜都A級景區對湖北人免門票
    日前,宜都市文化和旅遊局結合倡導2.5天休假制度,針對湖北省內其他地方的遊客(宜昌市除外),推出宜都市A級景區每周五免門票政策,並推出三條旅遊線路,為廣大遊客提供更多更好的出遊選擇,助推宜都文化旅遊市場復甦
  • 建晚熟柑橘大數據中心 成立產業聯盟 丹稜打響晚熟柑橘升級戰
    程歡悅 眉山觀察 李駿豪 川報觀察記者 樊邦平 「丹稜將打造桔橙產業信息樞紐與智能控制中心,運用大數據,實現貫穿晚熟桔橙全產業鏈的信息收集和應用,繼續引領晚熟柑橘產業發展。」12月19日,隨著「中國晚熟柑橘(丹稜)大數據中心」牌匾的授予,「中國桔橙之鄉」丹稜再次掀起柑橘產業的關注熱潮。
  • 柑橘種植火熱,我國十大柑橘產區,有你家嗎?
    柑橘是我國僅次於蘋果的第二大類水果,在我國常年種植面積和產量分別保持在130萬公頃和1000萬噸左右,在全球分別排名第一和第三。在我國,栽培柑橘的省(區、市)有 20 多個,但主要集中在湖南、江西、四川、福建、浙江、廣西、湖北、廣東、重慶和雲南 10個省(區、市),常年產量佔全國的95% 以上。
  • 丹稜不知火:五化並進打通全產業鏈
    【億邦動力訊】4月25日消息,在「2020億邦產業網際網路雲峰會」上,丹稜縣服務業發展中心主任嚴章奎發表了《晚熟桔橙全產業鏈升級發展的「丹稜模式」》的主題演講。把丹稜桔橙全產業鏈升級發展的丹稜模式和大家分享,其實是想通過這樣的平臺和大家進行交流。我雖然是從事服務業發展工作的,但在平時的工作當中還是在與桔橙種植戶、經銷商之間交流時間比較多,是親眼見證者、參與者和具體工作的實施者。
  • 美麗城鎮進行時丨「紅美人」助推產業美 象山定塘創建國家柑橘產業...
    這幾天,素有「橘中愛馬仕」之稱的柑橘「紅美人」在象山定塘鎮又迎來豐收和熱銷季。「我們是全市柑橘種植面積最大、歷史最悠久、品種最豐富的鄉鎮,擁有柑橘種植面積2.2萬畝,其中『紅美人』柑橘5000餘畝,年產量近5萬噸,全產業鏈產值超8億元。」定塘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定塘鎮緊扣農業型美麗城鎮建設,統籌產業、人文資源,走出了一條以柑橘為主導產業的增收致富新路子,實現了畝均效益超萬美元,為城鎮發展注入了橙紅色的底蘊色調,成為產業振興的典型案例。
  • 廣西柑橘產量居全國之首 有望成首個超千億元產業-廣西新聞網
    記者 程勇可 攝南寧晚報訊(記者 程勇可)1月5日,第三屆廣西柑橘大會——2019產銷對接暨全產業鏈品牌物質博覽會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召開。據了解,本次大會由中國柑橘學會、廣西柑橘類種植行業協會主辦,500多個柑橘種植基地的優質砂糖橘、沃柑、甜橙、茂谷柑等60多個柑橘品種在本次大會上展示展銷,100多位專家學者到達現場,300多家國內外鮮果收購商,500家品牌農機、農資、採後分選、包裝、貯藏保鮮、冷鏈物流服務商的物資產品參加展示,從栽培技術、植株營養、土壤調理、田間病蟲草害防治、品牌營銷、產銷對接等角度全方位為柑橘種植大戶
  • 懷化全產業鏈打造「懷橙」品牌
    「懷橙」,是以懷化冰糖橙為主,包括臍橙、蜜橘、柚子等懷化柑橘的總名稱、總品牌。目前,懷化已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申報「懷橙」區域公用品牌,並已完成審核工作。懷化將以此為契機,統一「懷橙」區域品牌、生產標準、包裝設計、宣傳營銷、品牌保護,全過程全產業鏈打造「懷橙」品牌。
  • 眉山市丹稜縣建晚熟柑橘大數據中心
    本報訊(記者 樊邦平)12月19日,2019中國柑橘產業年會暨「丹稜桔橙」產銷對接會在眉山市丹稜縣舉行,吸引全國各地的柑橘業界專家、水果經銷商和企業代表參加。活動現場,還進行了中國晚熟柑橘(丹稜)大數據中心的授牌儀式,並組建晚熟柑橘產業聯盟。  四川晚熟柑橘種植面積超過200萬畝,位居全國第一。
  • 掛職博士的「宜都時間」
    > 今年7月 我市引進三峽大學18名博士 到鄉鎮、企事業單位 擔任產業顧問或科技副總 開展為期一年的掛職工作 幾個月的「宜都時間
  • 北戴河昊天美術館藏品之《宜都縣誌》
    館藏《宜都縣誌》共四卷,分地理志、營建志、政教志、人物誌、雜記、卷末六部分。志書上溯商周,對宜都的地理沿革等作了詳細記述,重點對明清,尤其是清朝晚期的宜都地理區劃、政教職官、風土人情、人物事變、藝文傳說等進行了記載,是迄今發現的宜都歷史上最後一個舊志版本。宜都縣誌創始於明成化間教諭趙友,續修於萬曆二十二年(1594)知縣經世文,其書已久不傳。
  • 味在眉山丨強力塑造丹稜桔橙品牌、積極培育桔橙全產業鏈——四川...
    今年5月14日成立的丹稜晚熟柑橘交易服務中心開啟了丹稜晚熟柑橘「網際網路+金融」的全新局面。桔橙產業,說到底是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結果,如何將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形成接二連三的態勢?解決豐年困局?5月13日,丹橙果業公司與四川威蘭特食品有限公司籤署股權轉讓協議書,以增資擴股方式向該公司增資入股90萬元,佔增資入股後四川威蘭特食品有限公司10%股份。
  • 宜都:點亮脫貧路上的「燈塔」
    12月16日,《三峽日報》頭版刊發文章《點亮脫貧路上的「燈塔」——解讀宜都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精神密碼」》,報導宜都著力引導貧困村扶志扶智扶德,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 忠縣新立鎮:「三峽橘鄉」裡的柑橘特色小鎮
    2.8萬畝柑橘成就柑橘特色小鎮近年來,新立鎮大力發展柑橘產業,成功創建柑橘特色小鎮,並依託柑橘產業成為「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項目核心區、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現代農業示範區。目前,新立鎮種植柑橘2.8萬畝,形成了「從一粒種子到一杯橙汁」的完整產業鏈,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柑橘苗圃基地,是亞洲第一家NFC橙汁派森百誕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