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柑橘產量居全國之首 有望成首個超千億元產業-廣西新聞網

2020-12-20 廣西新聞網

第三屆廣西柑橘大會在南寧舉行,兩名穿民族服飾女子展示桂鄉沃柑。記者 程勇可 攝

南寧晚報訊(記者 程勇可)1月5日,第三屆廣西柑橘大會——2019產銷對接暨全產業鏈品牌物質博覽會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召開。

據了解,本次大會由中國柑橘學會、廣西柑橘類種植行業協會主辦,500多個柑橘種植基地的優質砂糖橘、沃柑、甜橙、茂谷柑等60多個柑橘品種在本次大會上展示展銷,100多位專家學者到達現場,300多家國內外鮮果收購商,500家品牌農機、農資、採後分選、包裝、貯藏保鮮、冷鏈物流服務商的物資產品參加展示,從栽培技術、植株營養、土壤調理、田間病蟲草害防治、品牌營銷、產銷對接等角度全方位為柑橘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農場主、生產基地、柑橘產業相關國內外農資企業、深加工企業等相關產業企業呈現了一場柑橘產業科技盛宴,助推柑橘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近年來,隨著我國柑橘產業的高速發展,廣西柑橘種植面積和產量居全國之首,種植領域有望成為首個超千億元的產業,未來將形成「世界柑橘看中國,中國柑橘看廣西,廣西柑橘看桂柳」的格局。 然而,面對巨大變革,廣西柑橘產業隱患依然存在。在欣欣向榮的發展背後,存在著諸多問題,苗木管理失控,種植面積非理性擴張,品種結構不合理,品牌創建、採後分選、貯藏包裝、冷鏈物流等環節需要統籌規劃、引導和完善,柑橘標準化生產、優質品牌農業生產資料、適用的農業機械產品的供應、優質果品品牌市場推廣、產銷對接等薄弱環節,制約了廣西柑橘產業的健康發展。

通過舉辦柑橘大會,整合各方資源,統籌柑橘產業鏈各個環節,搭建面對面交流的產銷平臺,促進廣西柑橘產業良性健康地發展,幫助廣大果農省時省力,省錢省心地種好柑橘、賣好柑橘。

相關焦點

  • 廣西將發展糧食水果千億元產業 提升打造產業集群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下發《關於加快推進廣西現代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將通過一系列舉措推動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提升打造糧食、水果、蔬菜等產業集群,打響廣西農產品品牌。大力發展特色鮮食玉米打造「南方鮮食玉米之都」。
  • 米袋果園菜籃子 打造「桂字號」牌子 廣西發展糧食水果千億元產業
    近日,自治區政府下發《關於加快推進廣西現代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將通過一系列舉措推動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提升打造糧食、水果、蔬菜等產業集群,打響廣西農產品品牌。打造「南方鮮食玉米之都」。指導意見提出,提升打造優質糧食產業集群和特優水果產業集群,將糧食和水果發展成千億元產業。如大力發展特色鮮食玉米,把廣西打造成為「中國南方鮮食玉米之都」。鼓勵發展冬小麥、粟米、高粱、黑米、大豆、薏米等小雜糧。科學發展「富硒米」,扶持「稻+魚、稻+螺、稻+蝦、稻+蟹、稻+鴨」等「稻+」綠色高質高效種養模式。創新發展稻田藝術,提升稻旅融合效益。
  • 合肥家電產業連年產值超千億 「四大件」產量連續六年居全國之首
    十年奮進,合肥家博會蓄積強大能量,助推產業在城市發展的時光冊中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家電產業,作為合肥產業星空中最耀眼的一顆星,為世人矚目,更綻放出新光彩。坐擁全國最大家電生產基地,合肥正朝著「全球家電製造中心」這一目標闊步前行。
  • 廣西體育產業瞄準千億目標
    12月12日,在桂林舉行的體育強國建設論壇上,自治區體育局局長李澤在發言時表示,廣西正構建「一核四區」的體育產業發展格局,培育發展七大綠色生態運動產業,努力將體育產業打造成千億元產業,使之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 廣西柑橘未來出路在何方,廣西柑橘發展趨勢與前景分析
    廣西柑橘產業規模發展迅猛據中國農業部官網統計數據,截止到2015年底,廣西柑橘面積499.29萬畝,居全國第三(湖南573.4萬畝,江西499.65萬畝,廣東457.2萬畝);產量519.3萬噸,居全國第一
  • 廣西甘蔗、木薯、蠶繭產量穩居全國第一
    新華網南寧1月22日電(記者李斌)記者21日從廣西壯族自治區統計局召開的2010年全區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了解到,廣西的甘蔗、木薯、蠶繭產量居全國第一,另有多種農產品產量居全國前列。據統計,2010年廣西甘蔗產量7119.6萬噸、木薯產量173.2萬噸、蠶繭產量27萬噸,分別佔全國總產量的60%、70%和33%以上,均居全國第一。
  • 柑橘成為廣西第一大水果品種
    桂產水果四成是柑橘,年產值近200億元柑橘成為廣西第一大水果品種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訊(記者 徐哲 實習生 廖翠翠)作為南寧市民,你有沒有覺得這兩年市場上的柑橘多了起來,味道也都不錯。8月12日在南寧舉行的第二屆廣西柑橘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記者獲悉,近幾年來,廣西柑橘產業發展迅猛,柑橘產量佔廣西年度水果總產量的40%,是廣西第一個產值突破100億元的水果,也是唯一一個年產值近200億元的水果,已成為廣西第一大水果品種。「橘生於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這句諺語的本義可能要過時了。
  • 百色老區首趟芒果專列進北京_廣西新聞網百色頻道
    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覃蔚峰 攝 廣西新聞網百色6月16日訊(通訊員 覃蔚峰)6月15日22時08分,一輛滿載百色芒果的專列緩緩駛出百色六塘火車貨運站。 此次芒果專列主要裝載臺農1號、貴妃芒等優質芒果品種,到達北京大概需要60個小時。
  • 廣西實施千萬畝油茶、千億元產業「雙千計劃」
    廣西油茶林主要集中在百色、柳州、河池、賀州4市,有20個縣油茶麵積超過10萬畝,其中三江侗族自治縣面積最大,達到70.9萬畝,是「中國油茶之鄉」和「全國經濟林(油茶)產業建設示範縣」。油茶是廣西面積最大的經濟林,也是與用材林桉樹、松樹、杉樹並列的四大造林樹種。2008年,第一次全國油茶產業發展現場會在湖南長沙召開,國家木本油料發展戰略正式啟動實施。
  • 「畝產值50000元,廣西瘋狂擴種沙糖桔250萬畝,主要有四個原因!」
    沙糖桔進入廣西,並非是近幾年的事,但過去由於管理不當,價格一般,發展並不快。最近幾年,由於市場價格的持續上漲,廣西的沙糖桔快速擴張,迅速成為廣西柑橘產業的「老大」。
  • 廣西糖業協會首個團體標準《白砂糖》正式發布
    2017年12月6日,廣西糖業協會正式發布團體標準《白砂糖》。這是廣西製糖行業首個團體標準,也是全國首個糖業團體標準。《白砂糖》團體標準是由廣西壯族自治區糖業發展辦公室、廣西糖業協會、廣西壯族自治區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廣西大學、廣西製糖學會等單位共同起草的,已通過廣西糖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審核,並於2017年11月24日在全國團體標準平臺進行發布,將於2018年1月1日正式實施。
  • 廣西打出「桂貨」電商快遞組合拳_中國工信產業網
    近日,《人民郵電》報記者在廣西南寧、柳州等地走訪時發現,廣西走出了一條「桂貨+電商+快遞」的特色協同發展之路。直播帶貨已成產業發展標配廣西南寧因氣候、土壤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成為柑橘盛產地。其中,皇帝柑、沃柑等品種優良,家喻戶曉,是南寧柑橘「出省」「出海」的熱門水果。「這幾筐都是上午剛從園子裡採摘下來的沃柑和皇帝柑。」
  • 全國首家大型精製糖加工項目在廣西柳州投產-廣西新聞網
    廣西新聞網4月23日柳州訊(記者陳創明)廣西是全國最大的產糖區,但在市場上很少看見出自廣西精製糖。超市上賣的咖啡用糖基本是廣西的原糖外地企業買回去深加工後再賣到廣西,那廣西什麼時候才能生產精製糖呢?
  • 建晚熟柑橘大數據中心 成立產業聯盟 丹稜打響晚熟柑橘升級戰
    程歡悅 眉山觀察 李駿豪 川報觀察記者 樊邦平 「丹稜將打造桔橙產業信息樞紐與智能控制中心,運用大數據,實現貫穿晚熟桔橙全產業鏈的信息收集和應用,繼續引領晚熟柑橘產業發展。」12月19日,隨著「中國晚熟柑橘(丹稜)大數據中心」牌匾的授予,「中國桔橙之鄉」丹稜再次掀起柑橘產業的關注熱潮。
  • 到2020年 廣西將構建起現代特色農業體系-廣西新聞網
    其中,糧食、蔗糖、水果、蔬菜、漁業、優質家畜等6個產業發展成為1000億元產業,蠶桑、中藥材、油茶、優質家禽等4個產業發展成為500億元產業,休閒農業發展成為300億元產業,食用菌產業發展成為200億元產業,茶葉產值超100億元,基本形成廣西現代特色農業產業體系新格局。——農產品品質品牌明顯提升。
  • 海爾卡奧斯全國工業網際網路榜單居首
    海爾卡奧斯全國工業網際網路榜單居首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12.11 星期五     今年,市國資委認真履行國企出資人國有資產監督職責,守護好全體人民的共同財富,推動市屬企業改革發展
  • 廣西實驗猴養殖佔全國一半
    2011年03月11日 10:32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楊曉佼 譚華昌 編輯:黃偉
  • 全國首趟白糖特需專列開行 廣西白糖入鄂開拓地盤
    全國首趟白糖特需專列開行 廣西白糖入鄂開拓地盤  2016-01-06 16:49:59  南寧鐵路貨運中心副主任彭偉軍介紹,廣西是全國白糖主產區,每年白糖產量佔全國總產量60%以上。廣西白糖除供應本地市場外,大部分需要銷往全國各地。2015/2016榨季預計全國產糖量約950萬噸,其中廣西估產580萬噸,廣西糖產量預估減產70萬噸左右。  寧明縣所處的崇左市,是全國最大的糖料蔗生產基地,享有「中國糖都」美譽。
  • 《壯族傳揚歌100首》《古詩漢壯對譯》亮相廣西書展
    12月19日,廣西民族出版社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壯族傳揚歌100首》《古詩漢壯對譯》分享會」,亮相2020廣西書展。參加此次活動的嘉賓有《壯族傳揚歌100首》主編,中央民族大學原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黃鳳顯,廣西民族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蒙元耀,廣西民族語文研究中心主任黃如猛,廣西廣播電視臺綜合廣播新聞910評論員、主持人、主任編輯韋波,《古詩漢壯對譯》編譯者藍漢光之子藍岱笙。
  • 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打造綜合性跨國集團(圖)-廣西新聞網
    廣西新聞網記者 徐世傑 文/圖廣西新聞網記者徐世傑 攝8月的北部灣畔,天藍海闊。在北部灣港欽州港區碼頭,貨櫃林立,聳立的吊車正從掛著不同國旗的貨輪上有序地裝卸貨物。今年上半年,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以下簡稱「港務集團」)累計完成吞吐量7380.93萬噸,其中貨櫃吞吐量超過百萬標箱,區域性貨櫃樞紐作用日益凸顯,打造區域性的樞紐港和貨櫃幹線港成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