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受傷,膏藥一貼了之?當心肩袖撕裂加重,只能手術修復

2020-12-25 湖南在線

長沙晚報12月24日訊(全媒體記者 彭放 通訊員 黃焱 石榮)劉爹爹因4年前一次摔傷致右肩關節反覆疼痛,一直沒有看醫生。最近,活動後疼痛加重,稍稍抬一下手臂都很疼,才來到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骨關節外科就診。

檢查發現,劉爹爹肩關節外展無力,內收、外旋均不同程度受限,初步考慮是肩袖損傷。進一步X線和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肩袖巨大撕裂,肩關節大量滑膜增生。經過關節鏡微創手術治療,清理了增生的滑膜,對撕裂的肩袖進行縫合,患者的肩關節疼痛逐步緩解。

骨關節外科副主任醫師吳克解釋,肩袖是連接肩部和上肢骨頭重要的幾塊肌肉組成的一個結構,通俗說像個袖套一樣包住了上肢肱骨的頭部,肩袖損傷後,會導致肩關節多個方向活動障礙。劉爹爹出現肩袖巨大撕裂,可能是受傷後沒有規範治療,繼續勞作,導致肩袖損傷越來越嚴重,裂口越來越大。

吳克提醒,肩袖損傷通常表現為肩膀痛,肩關節活動受限,易與肩周炎等病變混淆,需要找到專業醫生明確診斷,才能有效控制疾病的進展。在肩袖損傷的早期,一般可以採取保守治療,患者應讓損傷的肌腱得到充分休息,並加強健側肩部肌肉的鍛鍊,但要避免做推壓動作,代之以牽拉活動;局部可使用膏藥等外用藥物治療,疼痛較重的可口服消炎止疼藥。如果早期沒有及時醫治,導致撕裂加重,則需採取手術治療。

搬運工、專業運動員是肩袖損傷的高發人群。此外,摔倒時用手撐地、手臂外側抵擋撞擊、提拉重物、肩關節過度活動,也容易引起肩袖損傷。中老年人關節退變加重,更容易發生肩袖損傷,日常生活中要加強防範。

相關焦點

  • 醫生:對待肩痛,不可一貼膏藥了之
    肩部一痛,很多人往往習慣性地懷疑就是得了「肩周炎」。治療常常也會陷入這樣的困境:起初不在意,等疼痛加劇時就會貼膏藥、針灸、理療先來一輪,結果是信誓旦旦的「肩周炎」卻因此越治越痛。專家:對待肩痛切不可一貼膏藥了之據了解,慢性肩關節疼痛已成為繼慢性頭痛、慢性腰痛之後的第三大疼痛,約有80%的成年人都曾有過不同程度的肩痛經歷。「但肩痛不像其他的兩種疼痛,公眾對肩關節疾病認識普遍不夠,有很多人在肩痛起病時都是一貼膏藥了之,這是非常不對的」,林醫生感嘆。
  • 五蓮縣人民醫院骨一科完成多例關節鏡下肩袖撕裂修復手術
    近期,五蓮縣人民醫院骨一科完成多例關節鏡下肩袖撕裂修復手術,肩袖撕裂是中老年肩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的主要原因,下面以一典型案例向大家介紹該手術:該患者1月前不慎摔傷右肩關節,傷後出現右肩關節疼痛,近來肩關節疼痛逐漸加重,夜間疼痛,肩關節活動明顯受限,我院門診MR檢查示"右肩袖撕裂",
  • 肩關節習慣性脫位是怎麼一回事?專家的建議仔細聽聽
    肩關節脫位的主要表現為患者部位腫脹疼痛,主動和被動的肩部活動都被限制住。患處肩三角肌塌陷,呈方肩畸形,關節盂空虛。肩關節習慣性脫位是怎麼一回事?習慣性肩關節脫臼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可以自己將肩關節弄到脫位,又可以自己將其復原,第二類比較常見,主要是由於創傷,患者受到外力造成的肩關節脫位的後遺症。如何才能避免肩關節習慣性脫位?
  • 肩關節疼痛不一定是「肩周炎」引起,或許是更嚴重的急性損傷
    急性損傷一般是由外傷如:撞傷、扭傷等出現的肩關節急性傷害(如,骨折);而慢性損傷原因就比較複雜,常見的是由年齡、肌肉使用過度、肩部本身存在的問題等長期存在而引發的慢性傷害(如,常見的肩周炎、肩峰撞擊症候群、滑膜炎)。
  • 下地勞作十幾年落下肩疼病,以為是肩周炎,一查竟是多處肌腱撕裂
    日前,彭女士的兒子慕名帶他來到青島市中心醫院就診,經查她的多處肌腱撕裂,斷端明顯回縮,屬於罕見的巨大肩袖損傷。微創手術後,彭女士將逐漸恢復肩關節功能。來自山東臨沂的彭女士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長年累月的勞作讓她的右肩疼痛了十幾年。
  • 羅醫門診:高爾夫球肘 肩關節損傷
    ;5、訓練時可以在疼處綁上一條減壓帶,可以用護肘,也可以用有彈性的運動貼布從手腕到肘關節貼一條支持帶。這些方法都能減輕局部的疼痛;6、訓練後疼痛加重,要及時冰敷,並找專科醫生檢查。症狀:肩膀疼,肩關節活動時有響聲診斷:肩關節損傷治療建議:到醫院進一步確診肩部損傷的部位我是一個羽毛球愛好者,兩年前打球時不慎拉傷肩膀。平時肩膀用力時會輕微疼痛,肩關節活動會有響聲。
  • 腰酸背痛就「貼膏藥」?骨科醫生:膏藥可不是想貼就貼
    貼膏藥!關節炎怎麼辦?貼膏藥!肩周炎怎麼辦?貼膏藥!你是否一有啥腰酸背痛就貼膏藥?你是否一出門旅行就被要求代購各種膏藥貼?可見,膏藥貼的方便性廣受民眾愛戴,以至於很多人都認為,貼膏藥是皮裡肉外的事情,貼不好也貼不壞,相比口服藥安全多了。但事實真的如此麼?
  • 貼膏藥有什麼講究 孕婦不能亂用膏藥
    我們會經常聽到很多的老年人腰疼,膀子酸,那麼就會貼膏藥,緩輕一下酸疼感,中醫認為貼膏藥有很多的講究的,很多的人不能貼膏藥的,那麼貼膏藥有什麼講究呢? 第二:在貼膏藥之前,應先用熱毛巾或生薑片將患處或穴位處的皮膚擦淨,待拭乾後再貼 貼膏藥應避開毛髮較多的地方,否則一是粘不住,二是撕揭時帶起毛髮引起疼痛。冬天氣候寒冷時,橡皮類膏藥往往不易粘貼住,這時可將膏藥貼好後再用熱水袋熱敷一下,以便粘貼牢靠,增加治療效果。再次,烘烤方法要正確。
  • 半月板撕裂別流淚,眼淚擦乾看這裡
    很多熱愛運動的人,一聽到半月板撕裂,眼淚譁啦啦地往下掉,怎麼也勸不住。很多人到醫院門診都說自己平時沒有出現膝關節疼痛、腫脹等不適,甚至受傷後很長一段時間,生活、運動都不受影響。但經年累月,撕裂的半月板在關節活動過程中不斷被擠壓、碰撞,撕裂面積擴大,時間一長,半月板撕裂的典型症狀捲土重來:疼、腫、卡、響、軟……半月板撕裂如同「溫水煮青蛙」。
  • 肩痛不一定犯了肩周炎 除肩袖撕裂外 膽囊炎、冠心病、腫瘤也會...
    常見慢性肩關節痛大部分是肩袖撕裂慢性肩關節疼痛已經成為繼慢性頭痛、慢性腰痛之後的第三大疼痛。據統計,約80%的成年人都曾有過不同程度的肩痛經歷。在磁共振檢查普及後,臨床研究發現,60歲以上由於肩痛就診的老人中,實際有60%是由肩袖損傷或撕裂引起肩關節疼痛,只有15%左右是由肩周炎導致,肩袖損傷的發病率遠高於「肩周炎」,不及時治療或按照肩周炎進行錯誤治療,都會導致疾病加重、為後續的手術治療增加難度。何為肩袖?
  • 貼膏藥,超過這個時間就得換!有幾類人尤其慎用
    生活中跌打腫痛,不少人想到的第一個制痛法寶就是膏藥,「痛,就貼!」而貼了膏藥卻不見好轉,甚至加重疼痛,很可能是你用錯了膏藥。>膏藥,是中藥五大劑型——丸、散、膏、丹、湯之一。而且膏藥多不是針對病因的治療,只能用於緩解疼痛等症狀,一旦發現使用後病情加重,應及時去醫院就診。成分有禁忌凡是含有麝香、乳香、紅花、桃仁等活血成分的膏藥,孕婦均應禁用。特別是孕婦的臍部、腹部、腰骶部都不宜貼膏藥,以免局部刺激引起流產。幼兒也應在醫生指導下選用膏藥。
  • 【每日學術】關節鏡下修復巨大肩袖損傷的臨床研究_騰訊新聞
    對於有症狀的巨大肩袖損傷,常採用手術治療。 目前,手術治療巨大肩袖損傷的難點是損傷累及肌腱多、範圍廣,尤其是損傷時間較長者,通常伴有損傷肌肉的萎縮及脂肪變性。這不但會增加手術難度,而且會導致術中無法完全修復損傷或術後出現修復肌腱的再撕裂。
  • 膏藥貼了熱熱的、還起水泡 醫生提醒:膏藥不能隨便貼
    連續貼了5天後,唐阿姨發現左腿貼膏藥的地方有些瘙癢,並且明顯的感覺這塊皮膚「熱熱的」。她以為是膏藥正在發揮活血的功效,因此沒太在意。 這天,唐阿姨出門遊玩,忘記要按時揭下膏藥。等她回想起來,這幾片膏藥已經貼了十幾個小時。揭開的時候,皮膚上一片一片的紅腫,還長有大小不等的水泡。「壞了,膏藥把皮膚給『燒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