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便是身體的「檢測表」,這個時間、次數、狀態的便便才最健康!

2020-12-22 健康之路

生活對我們的摧殘,靠什麼緩解?靠「帶薪拉屎」時,看沙雕網友的段子.....

當「咚咚」幾聲,便便落水,熟練地起身提褲子衝水離開,「我」又滿血復活了!

但是,且慢!衝水之前,我勸你先看一眼自己的便便!

因為

↓↓↓

便便知健康,拉完看一眼!

01首先,看形狀

根據布裡斯託大便分類法(正經的醫學分類法),便便可以分為7類:

總結:

1-2型:要優化飲食及排便習慣,如果長期如此(超過6個月),最好上醫院看看便秘;3-4型:很健康,尤其是第四型,繼續保持哦;5-6型:通常是腸道功能紊亂引起,要注意優化飲食。7型:通常是胃腸道受到致病菌感染,引發炎症反應導致的,必要時要去醫院。02其次,看顏色

飲食的選擇,還有胃腸道的健康,都會影響便便的顏色:

總結:

如果排除食物、藥物導致的正常顏色改變因素後,便便顏色卻一直停留在不正常的範圍,那麼要及時到消化內科就診哦~

特別注意!

便便出現以下改變,要及時就醫:

大便習慣改變:便便的時間、次數突然改變,以及突然的腹瀉或便秘;便型異常:便便突然變細,排出的大便帶血、有黏液;排便疼痛:排便時有腹脹、腹痛,痛感有輕有重,同時伴隨噁心、嘔吐等症狀。因此建議小夥伴們,每次便便後都要記得回頭看一眼哦~

當然了,由於現代人飲食結構不健康,缺乏運動,作息不規律,因此,便便不健康的情況會更常見。

針對這種情況,小薇來支招

↓↓↓

便秘了,怎麼辦?

一般來說,一周內大便次數少於3次,或者2~3天才大便1次,糞便量少且乾結,通常有排便困難、排便不盡感,才算是便秘

3招教你改善:

(針對便秘時間不超過6個月的輕度便秘)

01使用蹲便

蹲便的姿勢,可以放鬆肛門周圍的肌肉,增加腹壓,有助於順暢排便。

如果家裡只有坐便,那麼可以在腳下墊一個小凳,使膝蓋高於臀部即可。

02養成排便生物鐘

人在起床後胃結腸反射是最強的,有助於排便,因此建議起床後或早餐後20分鐘,或者也可以固定其他的空閒時間,有屎沒屎都去廁所蹲一蹲,堅持一段時間,就會讓身體養成規律的排便習慣。

注意了,最多蹲3~5分鐘,還是拉不出來的話,就提褲子放棄。

03揉肚子

當有便秘的發生時,在肚臍周圍揉一揉,可以增加腹腔壓力,刺激直腸神經,促進糞便排出,從而減輕便秘。

手揉「臍腹區域」

▲圖片有做加速處理,實際動作可放緩(圖片來源:小薇編輯部)

動作要領:兩掌相疊,以肚臍為中心,做順時針按揉。動作要柔緩,按摩3~5分鐘。功效:有助於刺激腸道蠕動,促進糞便排出,幫助減輕便秘。PS:增加運動量、放鬆心情、不憋便便、保證充足的睡眠、多喝水及多吃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對於緩解便秘也有好處。

總是拉肚子,怎麼辦?

一般來說,24小時內3次及以上的稀便或水樣便,才能算是腹瀉。

3招教你判斷:

(導致腹瀉的原因有很多,要對症治療)

01吃了不乾淨的東西

拉肚子的同時,肚子不舒服甚至會疼,持續時間不會太長,一般和吃了不乾淨的東西有關係。

情況較輕的,大多自己會好,注意多補水;情況嚴重的,就要及時去醫院處理。

02腸易激症候群

簡單來說,就是腸道比較敏感,受到一些情緒的波動、環境的改變,就會想跑廁所,表現為便意特別急,排便前肚子會脹痛不舒服。

目前對於腸易激症候群並沒有很好的治療方法,只能靠自己心理緩解,或者在醫生指導下口服一些藥物,來降低腸道敏感度。

03潰瘍性結腸炎

便便次數較多,持續時間比較長,便便裡含有黏液和鮮血,與此同時覺得腹部疼,十有八九可能是炎症性腸病,最好及時去醫院消化內科進行檢查及治療。

特別注意!

便秘患者:便秘超過六個月,很可能就是慢性便秘,一定要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治療。千萬不要自己亂用瀉藥(如蘆薈膠囊、番瀉葉、腸清茶等),很多便秘的患者其實剛開始便秘並不嚴重,卻因長期濫用瀉藥,尤其是刺激性瀉藥導致人體產生了依賴,使便秘的症狀逐漸加重,甚至引起結腸黑變病。腹瀉患者:腹瀉超過14天或一天大便8次以上,或腹瀉同時,還有嚴重的腹痛、發熱、拉血性便,或慢慢出現疲乏無力、少尿、口渴等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千萬不要自己隨便吃諾氟沙星、頭孢等抗菌藥物去治療腹瀉,也不要隨意吃止瀉藥,止瀉藥就是抑制腸道蠕動,硬生生「把屎給憋住了」,反而有可能讓病程延長。但可以口服補液鹽 III,除了能補充流失的體液,還能輕微的減輕腹瀉的量和持續時間。最後,小薇再幫大家科普一下

↓↓↓

關於「便便」的常見誤區!

1、拉便便有沒有最佳時間?早上拉是不是更好?

並沒有,只要你有便意,無論是在什麼時候,都是「吉時」!

2、一天拉一次才算正常嗎?

只要你每周有3~21次大便,有一定排便規律,都是正常的。

3、有便意但拉不出來,要不要硬拉?

千萬別!既不要用力拉,也不要為了拉出來,延長排便時間!

這樣容易得痔瘡、引起肛裂,特別是對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來說,還有可能引發心梗和腦中風。(新聞裡就經常有老人拉屎死在馬桶上...)

關於便便的知識講完了,今天「帶薪拉屎」時,不妨多看它一眼吧!PS:可別嫌棄它,便便不僅是健康的評判依據,而且健康人的便便還能用來移植治病,捐一次能賺500呢!

相關焦點

  • 寶寶的便便是身體健康的指南針,了解便便,可掌握寶寶的健康狀況
    群裡有經驗的媽媽在看了小鍾發的圖片後表示,孩子出現這種灰白色的便便,很有可能是因為膽道梗阻導致的。建議小鍾趕緊帶孩子去醫院做檢查,不然,時間久了,有可能會對孩子的體內器官造成傷害。醫生也表示,小鍾媽媽的這一行為是非常正確的,因為很多時候,小孩的大便就是他們身體"健康的指南針"。所以,做家長的一定要了解小孩的健康便便,以及非健康便便的樣子,這樣才能對孩子的身體狀況做出良好的判斷。下面就帶各位家長具體了解一下,寶寶的正常便便以及出現異常的便便,都是什麼樣子的?
  • 寶寶的便便檢測健康的信號燈
    每天仔細查看寶寶便便的情況成了育兒的日常,因為寶寶的大便可以反映出很多問題,也是監測寶寶發育的重要參考,所以大便的顏色、次數、性狀都是我們需要觀察的,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關於寶寶大便的情況吧!新生兒的大便次數會比較多,隨著月齡的增加,尤其到了2~3個月的時候,大便次數會慢慢變少或一下子明顯減少,1~4天拉一次都是正常情況。
  • 身體健康「預警」,便便早有「暗示」
    人生最放鬆的事情,一定不能落下我們最本能的事情—排便,一次「暢快淋漓」地排便,既可以排除體內的剩餘物質和「垃圾毒素」,又可以讓我們的身體輕盈暢快,所以排便是非常有益於身心健康的。但是現代快節奏的生活,加班、熬夜、快餐等等讓身體出現亞健康、甚至於不健康的症狀,而我們的大便就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自檢指標,如果出現以下2種狀態,就請注意了:便便一:便秘排便困難、擦不乾淨,大便幹硬、排便時間長並且排便次數會明顯減少;或者則是會有排便次數很多,但是每次排便量極少且非常困難。
  • 狗狗一天便便多少次才健康?什麼形狀的便便才正常?
    作為寵主,關於狗狗的一切都要非常的了解,那麼你知道狗狗一天便便多少次才健康嗎?什麼形狀的便便才正常?狗狗不同年齡或者餵食方式不同的話,那麼便便的次數都會有所不同。狗狗排便的時間一般都是在進食後半小時左右。下面我們從狗狗大便的形狀以及顏色來分析一下,你的狗狗是否健康!形狀上分析:健康便便形狀粗細均勻,有竹子類的分節,略微偏硬,可以從地上輕鬆拿起,不會沾地一絲一毫。
  • 一天排便一次身體才健康?你想多了!便便頻率在這個範圍內都OK
    ……生活中,我們總覺得一天一次大便才是正常的,如果一天中我們多次排便或者沒有排便,就會心裡開始恐慌,覺得自己生病了。那麼,一天幾次大便和一天一次大便,到底哪個更健康?首先,我們要知道一天幾次大便,才算正常。
  • 寶寶的便便「暗藏玄機」可了解寶寶健康狀況,關於便便媽媽要讀懂
    醫生也表示,小鍾媽媽的這一行為是非常正確的,因為很多時候,小孩的大便就是他們身體"健康的指南針"。所以,做家長的一定要了解小孩的健康便便,以及非健康便便的樣子,這樣才能對孩子的身體狀況做出良好的判斷。下面就帶各位家長具體了解一下,寶寶的正常便便以及出現異常的便便,都是什麼樣子的?
  • 「浮起來的便便」vs「沉下去的便便」,哪個才是健康的便便?
    這時候最尷尬的是,你以為已經沉入水中的便便竟然浮在表面,剛分手就打了個照面,real尷尬。 說好的便便跳水壓水花呢,在水面上漂著是幾個意思?漂著的大便是健康的大便嗎? 大多數情況下,便便都會沉入水中。
  • 便便裡藏著疾病秘密,出現這幾種便便,爸媽就要警惕了!
    單從次數來看,這個是有問題的。但是,無論網上諮詢還是到醫院面診,跟醫生描述的時候,一定要帶上便便量。寶寶7、8次便便都是放屁帶出來一點跟7、8次拉出來一大坨便便,這兩種情況可差得多。
  • 狗狗便便顏色大盤點,哪種才是最健康的?
    拉便便是狗狗新陳代謝的一個重要環節,但是狗狗有時候也會排出顏色不正常的便便。當狗狗拉出顏色異常的便便,身為鏟屎官的你知道是狗狗在發出什麼健康提醒嗎?下面就帶大家學習一下狗狗便便顏色的相關知識,筆者不會放過於重口的圖片,請大家放心。
  • 寶寶的便便會說話,是寶寶健康的晴雨表
    食物從口、咽喉,再到腸胃一路"變身",探尋了身體各種器官的健康狀況後,變身成便便才跑出來。便便是寶寶的"健康晴雨表",它的顏色軟硬都能告訴我們,寶寶現在健不健康。臭臭語言一:我們是健康便便!1、墨綠色胎便胎便是寶寶來到世界上大概6-12個小時後拉出的第一坨便便,即便寶寶什麼都不吃,也會排出沒有臭味、狀態粘稠、顏色近墨綠色的胎便。
  • 寶寶便便圖鑑:便便裡竟然藏著這麼多知識?
    寶寶的排洩物,已經被很多寶媽當成餵養成果的「成績單」,每次解開尿布都像是一次次的揭榜,便便的次數、多少、顏色等等等,都被作為判斷寶寶是否吃飽、消化好壞、健康與否的重要依據。確實,寶寶的大便都「暗藏玄機」,通過觀察寶寶大便,新手媽媽們可以來獲取一些信息。
  • 什麼樣的「便便」代表寶寶健康?怎樣判斷「便便」是好是壞?
    我們會從生活中的點滴來觀察寶寶的健康狀況,而寶寶的便便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指標,那麼我們怎樣通過觀察便便來看寶寶健康的呢?這需要從便便的顏色、氣味、次數、形狀等多個方面來查看。而寶寶的便便還跟很多其他的因素有關,比如平常是吃母乳還是配方奶粉?吃什麼樣的輔食?
  • 麥迪森健康:兒科黃主任:「觀便便,知健康」
    對很多新手爸媽來說,寶寶的一次拉肚子、便秘、吐奶,甚至只是便便的顏色,都牽動著他們的心,甚至不自覺神經緊繃。到底便便與健康有什麼關係呢?讓我們來揭曉吧。如果以母乳餵養為主:可能便便的次數多一些,滿月後大便次數會逐漸減少,並建立寶寶自己的規律。如果以配方奶餵養為主,便便的次數可能會少一些,每天1次~3次,或者隔日1次,只要無腹脹,大便無硬結,就沒問題。腹瀉or便秘?
  • 如何知道新生兒寶寶健不健康,看她的便便就知道
    大部分媽媽容易忽視寶寶的便便,雖然便便只是排洩物,但是媽媽們仔細觀察的話,還是可以從中獲取寶寶諸多的健康問題的,因為身體健康與腸道健康息息相關,而腸道健康又與便便的情況密不可分。所以通過觀察嬰幼兒的便便形狀,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寶貝的消化狀態!
  • 不同月齡段的便便(一)_超詳細解讀 便便看出身體疾病_嬰兒成長發育...
    不用說各位爸爸媽媽最關心的就是自己寶寶的健康了。但是寶寶還很小,他不懂得用言語去表示自己的不適,但是他卻能夠在他日常種給你種種的表示,例如排出來的便便。便便的顏色、大小、形狀無不是寶寶給媽媽最直接的信息。  有的父母因為怕髒,所以,寶寶拉了大便以後就匆匆忙忙的衝洗,卻不去注意寶寶大便的顏色或者是形狀等。
  • 便便「五顏六色」是什麼原因?帶你讀懂便便的色彩密碼
    便便是寶寶身體健康與否的晴雨表。每個生了娃的媽,都有一段特別重視孩子大便的時間,每天都像關心寶寶吃飯一樣,也關心著寶寶的大便次數、形狀、顏色等。當身體患病的時候,便便也會受到影響,而出現各種顏色。便便的異常顏色包括:綠色、灰白色、黑色、紅色等,通常能夠反應出人體內臟的功能狀態。常見的有以下幾種:紅色便便:由於各種原因而產生的消化道出血,會讓便便出現紅色。
  • 給新手媽媽的便便手冊
    便便能反映出寶寶的健康狀況,但寶寶便便的顏色、形狀、質地,好像總在變化。到底什麼樣的便便是正常的,什麼樣的便便代表寶寶的身體出現了異樣?來看看下面這幾個新手媽媽最關心的便便問題吧。此時只需暫停攝入該種食物,過段時間再嘗試就可以了。病理性腹瀉,寶寶的大便除了稀以外,還會有臭味,有時帶有黏液,並伴隨著發燒或體重下降。比如,乳糖不耐受也會導致排便增多、大便稀薄,便便裡有奶塊、黏液、泡沫,伴隨腹鳴、放屁,嚴重的會影響生長發育。
  • 便便發綠、發黃、有泡沫……寶寶身體好不好,看看便便就知道
    面對千奇百怪的便便,媽媽們常常驚慌失措,那到底哪種便便是正常的?哪種是問題便便,需要看醫生呢?今天就和各位新手爸媽來研究下寶寶重要的健康信號燈--粑粑。這些便便都是正常的這種便便被稱為過渡期便便。出生3~5天,寶寶胎糞排盡後,便便會顏色變淺,也沒有那麼粘稠,成為泥糊狀綠棕或軍綠色便便。這種便便被稱為過渡期便便,意味著寶寶開始消化母乳或奶粉了。這個階段寶寶拉便便無規律,每日多次。
  • 崔玉濤教您「看便便,知健康」
    寶寶的「便便」——檢測健康的「信號燈」對於年齡太小的孩子,他們自己不能說出自身的不適,那麼家長和醫生只能通過一些孩子的側面情況了解孩子所發生的問題。其中,寶寶的「便便」就是寶寶健康的「信號燈」。食物被吃進人體後,營養會為人體吸收、利用,其餘消化吸收不完全的廢物、殘渣,就會變成排洩物,借著糞便將毒素與廢物排出去,形成正常、健康的身體循環。寶寶便便的顏色、性狀、次數都和寶寶的健康狀況息息相關,它是反映寶寶胃腸道功能的一面鏡子,家長通過觀察寶寶的「便便」的性狀,是了解寶寶消化狀態的一條重要途徑,也是調整孩子飲食的重要依據。
  • 如何拉出彩虹顏色的便便?關於便便的9個秘密
    再來看看便便的形態。2. 便便的形狀都說明了哪些問題?是的,這個世界就算是便便都要看「臉」。有人說,宿便對身體壞處很大,宿便在身體積存好幾斤?「宿便」是一個偽命題,醫學上根本不存在這個概念。正常人更沒有好幾斤的「宿便」。正常人在攝入食物經消化道形成糞便,排出體外需要24-48小時,在這個時間內排出都是合理的。不要以為3天沒有便便就是便秘了,就去灌腸、排宿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