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腫」很大?關於孕期水腫的常見問題

2020-12-17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快樂孕媽幫

孕期水腫是許多媽咪的困擾。到底孕期水腫和一般水腫有何不同?如何分辨自己是水腫還是體重增加?孕期消水腫可以喝紅豆水嗎?平常如何補充水分?什麼食物可以緩解水腫?怎麼「動」可以讓水分排出體外?

孕期水腫以下半身為主

孕期水腫顧名思義就是孕期產生的水腫,愈到懷孕後期發生機率愈高。一般來說,若沒有產生特別的困擾或造成生命危險,不需特別治療。唯一比較需要擔心的是子癇前症引發的水腫。由於子癇前症好發在20 周以後,也因此懷孕晚期才出現的水腫要特別注意。

水腫原因有兩種,一種是體內水分過量導致腎臟來不及排出水分;一種是水分不在腎臟可以排出的地方,比如跑到血管外沉積在組織中,腎臟無法過濾到組織中的水分,組織就會腫起來。懷孕時血液回流差,血管中的水就會往外擠壓到組織中,通常會導致下肢水腫。如果不僅是下肢水腫,臉和手都腫起來就要馬上看醫師。因為孕期壓迫導致的水腫通常只會出現在下半身,若連臉和手都腫起來,就可能是懷孕以外的因素造成水腫。像子癇前症就屬於全身性水腫。

一般型水腫

1. 對黃體素敏感

有些女生因為受到黃體素的影響會在月經來潮時水腫。這種對黃體素敏感的人在懷孕以後也可能因為黃體素的影響而水腫。只不過經期水腫在經期結束後也會消失,而孕期水腫則會在懷孕期間一直持續。醫師說,因為黃體素敏感而導致的水腫大多不會太嚴重,也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雖然也有可能出現在全身,但皮膚不會嚴重到壓下去彈不起來,頂多會顯得較亮、較光滑、緊繃。

高危險群:經前症候群明顯的人因為對黃體素較敏感,孕期水腫的機率也比較大。

好發時間:懷孕早期。

2. 骨盆腔壓力增加

這種類型的水腫是因為子宮壓力增加導致血液流動速度較慢、下半身水分無法回流,大多出現在下半身,通常兩條腿都會腫起來,不過大多無礙。而因為水分沉積在低處,所以有些人剛睡醒時臉手都會腫起來,還會有麻麻、不舒服的感覺。但只要起床活動一陣子,不舒服的感覺就會消失。醫師指出,這種類型的水腫多半會在晚上睡覺時逐漸消除,白天起床後又開始慢慢腫起來,傍晚腫得最厲害,就這樣一日復一日循環。孕媽咪皮膚光亮、緊繃的狀態會更明顯,症狀嚴重的甚至有可能皮膚壓下去彈不起來。有些人則會感覺水即將從腿部冒出來。因為血液循環差,所以靜脈曲張的機率會增加;如果不慎受傷感染,罹患蜂窩性組織炎的機率也會比較高(因為水分積聚,免疫功能無法正常運作)。他表示,由於骨盆腔壓力造成的水腫和韌帶的支撐度有關,所以如果能避免讓子宮下沉壓迫到下腔靜脈的血管,血液循環就會比較好。孕媽咪可以透過抬腳緩解症狀。

高危險群:長時間固定姿勢的人因為沒有機會讓水分往回流,所以骨盆腔水腫的機率也會比較高。

好發時間:懷孕晚期。

病理型水腫

1. 血栓型水腫

血栓型水腫比一般水腫更容易出現疼痛感,因為水分淤積在被塞住的地方,血液無法回流就會痛,不用特別按壓皮膚就會有疼痛感,而皮膚在按壓時反彈也會非常緩慢。血栓型水腫是因為血液循環太差造成血液凝固,血栓出現在哪裡,哪裡就會水腫,有可能出現在骨盆腔血管中,也可能出現在腿部深層靜脈;如果是骨盆腔血栓,只有一隻腳會腫,如果是大腿靜脈血栓,則只有小腿會腫。如果孕媽咪出現下肢不對稱型水腫,也就是一隻腳腫得特別厲害、另一隻腳則沒有太多腫脹就要小心是血栓型水腫。血栓型水腫的風險在於,血栓凝固後會被分解形成小碎塊,這些碎塊可能會隨著血液回流到處亂塞。塞到哪裡,哪裡就會出現問題;舉例來說,肺部栓塞會造成呼吸困難,腦部栓塞會導致中風,心臟栓塞則可能造成心肌梗塞。醫師表示,血栓型水腫不一定需要治療,但有時需要用預防性藥物防止血栓跑到其他地方。孕媽咪若發現疑似血栓型水腫的症狀,可以和心臟血管科醫師討論用一些預防血栓的藥物治療。由於長期維持一個姿勢不動容易產生血栓,有運動習慣或平日經常活動的人比較不會有血栓的問題,所以孕媽咪孕期最好不要久站久坐,一段時間就要起身活動。

高危險群:除了久站久坐的人,凝血功能異常、容易血液凝固的人,比如罹患抗磷脂抗體症候群的人也比較容易造成血栓。

好發時間:凝血功能異常的人隨時都有可能發生血栓。一般孕媽咪則因為需要一段時間醞釀,大多會在接近懷孕晚期發生。

2. 子癇前症水腫

罹患子癇前症的孕媽咪會出現血壓升高、蛋白質流失的症狀。這種類型的水腫通常是全身性水腫,孕媽咪除了手、臉或腳有可能發腫,甚至連肝臟、肺部等體內器官都會積水、腫脹,會產生生命危險。也因為如此,子癇前症的水腫可以說是所有類型的水腫中最危險的一種。醫師提醒,孕媽咪一旦發現臉部、手部出現腫脹的情形,最好立即就醫,請醫師診斷是否為子癇前症。

子癇前症的全身性水腫通常會先在四肢和臉部出現,隨著蛋白質流失愈來愈多,水腫會逐漸蔓延至體內器官。醫師說,子癇前症引發的內臟水腫,不同部位會出現不同的症狀。舉例來說,肝臟腫脹可能會血壓變高、右上腹疼痛;肺部和心臟水腫會呼吸困難;腦部或視網膜水腫會視力模糊,特別是腦部水腫的人還會引發劇烈頭痛及嘔吐。不過,雖然蛋白質大量流失是子癇前症的典型症狀,但孕媽咪如果在懷孕初期就發現尿蛋白異乎尋常的高,代表腎臟本身就有問題,不能歸因於子癇前症。這種腎臟問題引發的水腫大多在懷孕初期就會出現。提醒孕媽咪,懷孕初期和後期可以各測一次尿糖、尿蛋白,檢查有無腎臟疾病或子癇前症。

由於子癇前症唯一的治療方法是中止妊娠讓寶寶出來,如果寶寶還小,就有早產的風險。此外,若本身就是慢性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寶寶通常會長得比較小。另一方面,假設是突發性的子癇前症,本身沒有慢性病病史,由於子宮環境是在發病後才變差,在足月的前提下,寶寶通常不會受到影響。

高危險群:初產婦和極年輕或年紀較大的產婦;糖尿病、高血壓患者、自體免疫疾病患者以及抗磷脂抗體症候群患者都是子癇前症的高危險群。孕媽咪可以在孕期8 ~13 周的時候先做子癇前症的篩檢,若檢驗確定是高危險群,可以用低劑量的阿斯匹林治療,延遲子癇前症發病的時間。

好發時間:懷孕20 周以後。

常見問題Q&A

Q :孕期也可能因為其他疾病導致水腫?

A :醫師指出,有些孕媽咪看似水腫,但其實不是普通水腫而是其他疾病。譬如甲狀腺低下或血絲蟲病(又稱為象腳病)、因癌症手術或放射性治療處理掉淋巴的淋巴水腫。淋巴水腫的特徵是皮膚連壓都壓不下去。而肝病造成的水腫可能伴隨腹水。他強調,除非是蛋白質流失的水腫,否則孕期水腫一般不會產生腹水。另一方面,心臟疾病造成的水腫不僅體內組織會積水,連血管都會積水,這種情況就必須使用利尿劑才能緩解水腫症狀。

Q :如何分辨自己是水腫還是體重增加?

A :如果孕期體重一直以規律的速度上升,卻在某個時間突然急遽增加,就可能是體內積聚過多水分。

Q :孕期水腫不能喝水?

A :水腫的時候血管中的水分都滲透到組織裡,如果不補充水分血液濃度會更高,血栓型水腫的人還可能有栓塞的風險,因此除了心臟問題造成的水腫,其他類型的水腫都不用特別限制喝水的量。醫師說,心臟造成的水腫因為血管裡外的水分都增加,如果水分繼續排不出去會讓水腫更嚴重,所以必須限制喝水的量。至於白天和晚上喝水的比例?他表示,白天水分容易沉積在下肢,晚上水分則比較容易排出體外(身體壓力減輕),所以白天可以少喝點水、晚上可以多喝點水。不過如果孕媽咪能在白天做一些幫助水分排出的活動,相對就不用限制白天喝水的量。而他也提醒,雖然晚上多喝水比較不容易水腫,但因為夜尿頻繁也會造成困擾,睡前還是要控制水分攝取的量。

Q :孕期如何補充水分?

A :醫師表示,媽咪在孕期喝水以溫水為主,喝水時要避免一次灌太多以免胃積水,一次大概喝100 cc ~200cc ,最好把握少少、慢慢、持續地喝的原則。他說,之所以用溫水,是因為水分在身體代謝時需要溫度才能讓身體吸收,冰水會讓身體氣化功能變差、降低代謝水分的臟腑功能,如此一來就會讓水分停留在體內。另一方面,如果在夏天攝取利尿茶飲,為了避免水分流失太多,還是要另外補充水分。

Q :孕期消水腫可以喝薏仁水或紅豆水嗎?

A :醫師表示,薏仁主要功效是清熱、化膿、消腫塊,還有阻攻的作用,孕期服用可能會導致宮縮或滑胎,保險起見可以喝相對中性的紅豆水或玉米須茶。不過因為紅豆澱粉含量高,小心不要煮到破皮以免攝取過多澱粉讓體重直線上升。另外他提醒,大部分利尿食物都比較生冷,不適合懷孕的孕媽咪,孕期消水腫還是以恢復身體氣化功能為主。

Q :消水腫可以吃什麼?

A :蛋白質可以提高血液中的白蛋白含量,白蛋白增加有助增加滲透壓,將水分從組織外帶回到血液中、緩解水腫。孕媽咪可以多吃雞肉、魚肉、奶蛋類和黃豆等優質蛋白質,尤其是子癇前症引發的水腫,因為流失大量蛋白質,若能多攝取優質蛋白質,就可以有效緩解水腫情況。除了 蛋豆魚肉類,黃豆、花生、馬鈴薯、紅豆、黑豆、洋蔥、蒜頭等五穀根莖和甘藍菜、包心菜、芹菜、菠菜、茄子、高麗菜、冬瓜等蔬菜都有消水腫的作用;烹調冬瓜時記得放點姜降低涼性。此外,水梨、香蕉、奇異果、葡萄、草莓、鳳梨、檸檬等富含鉀離子的利尿水果和橘子、柳橙等柑橘類食物都有助緩解孕媽咪「腫」的症狀。不過因為鳳梨和檸檬對腸胃較刺激,一次最好不要吃太多或將其打成果汁當水喝。

Q :吃什麼可能會水腫?

A :醫師表示,太鹹、太冷、太甜的食物都可能引起水腫;鹽分多的食物含鈉量高,會將水分鎖在體內;生冷食物則會降低負責代謝水分的臟腑本身的氣化功能;糖分高的食物會讓脾胃系統的水分代謝變差,還會造成痰溼。所以諸如蜜餞、滷味、生魚片、生菜沙拉、蛋糕、巧克力等鹹、冷、甜的食物都最好避免在孕期食用。

Q :應該怎麼「動」才不會水腫?

A :平常最好不要維持一個姿勢太久以免下肢循環變差,尤其是因為工作需要久坐、久站的孕媽咪,最好以半小時為1 個周期變換姿勢,可以站起來走走或動動腳、搖晃一下,避免讓水分積聚在下肢;即使無法經常起身走動,也要不時動動雙腿,讓肌肉可以把水分往上擠。容易水腫的孕媽咪最好每天抬腳,一天3 ~4 次,一次維持30 ~40 分鐘。醫師表示,抬腳可以加快血液回流淋巴及心臟的速度,一般來說,腳抬得愈高水腫消除的愈快。不過為了避免讓大腿肌肉壓迫到肚子,懷孕後期最好不要把腳抬得太高,只要放在比心臟高的位置即可。孕期睡覺以左側躺為主,這樣比較不會壓迫到下腔靜脈的血管,有助下半身血液回流。運動方面,最好選擇可以增加心肺功能、緩慢持續的運動,比如散步。

Q :除了調整飲食、姿勢,還有什麼方法可以消水腫?

A :如果孕媽咪的腳還穿得下彈性襪,可以穿有階梯壓力、上緊下松的彈性襪。若想要彈性襪充分發揮作用,最好在還沒下床前穿,以免在腳落地後全身壓力聚集到下半身。此外,按摩也可以改善水腫。西醫的作法是根據水腫部位按摩,小腿水腫按摩小腿、腳背水腫按摩腳背,按摩時由下往上往心臟方向推。孕媽咪可以適度搭配潤滑油或乳液以免磨破皮(水腫皮膚較緊繃)。醫師則說,嚴重的氣滯血瘀型水腫可以直接熱敷,或在睡前1 小時泡腳增加血液循環,如此也可以改善睡眠、紓解壓力。泡腳水以溫熱、不燙腳為主。

圖文來自網絡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懷孕後怎麼會變腫了呢?孕期水腫正常嗎?
    孕期變「腫」,其實多是孕期水腫所引起的,常見於妊娠後期,多發生於腳掌、腳踝、小腿等人體較低處部位,有時臉部也可以見到輕微水腫。 為什麼孕期會出現這種變化呢? 孕期水腫正常嗎? 孕期水腫的發生,是由於孕期血管內的液體成分滲出血管,積聚到組織間隙而致。
  • 孕期水腫可能是病態性表現
    作者:寶寶知道 芒果x黃醫生提醒,孕期水腫應及早確診是否由疾病誘發,對於正常的生理性水腫可以做一些簡單的日常保健,有助於緩減水腫症狀。例如,孕婦可以選擇側臥的睡姿,有助於減輕晨起浮腫;進行腿部抬高活動,促進血液循環;此外,應該儘量避免穿戴一些過於束縛的衣服,飲食上可選擇一些利尿消腫的食物,可有效減輕孕期水腫。準媽媽可不是那麼容易當的,曾經的苗條少女大部分都會變得身材臃腫。有人說這是孕期大量補充營養,必然會又胖又腫了。當然,這符合大多數準媽媽的狀態。可是嚴重的「腫」媽媽準會發生令人啼笑兼非的故事。
  • 為什麼孕期會出現水腫呢?孕期水腫正常嗎?
    孕期變「腫」,其實多是孕期水腫所引起的,常見於妊娠後期,多發生於腳掌、腳踝、小腿等人體較低處部位,有時臉部也可以見到輕微水腫。 孕期水腫的發生,是由於孕期血管內的液體成分滲出血管,積聚到組織間隙而致。多數的孕期水腫都屬於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但也不排除一些是病理原因所致的水腫,如妊娠高血壓疾病、妊娠合併腎臟疾病等,也可導致孕媽在孕期出現水腫。
  • 孕期水腫,到底是「腫」麼了?
    在《新生日記》第二季節目中,嘻哈歌手GAI(周延)的妻子王斯然,孕期出現下肢水腫,為了緩解水腫,需要在睡前抬高腿部,促進血液循環。王斯然對本報記者表示:「我是懷孕第28周後,開始出現下肢水腫。剛開始只是有一點兒腫脹。後來,在長時間久坐或長時間站立後,膝蓋、腳踝都會胖乎乎的。家人經常幫我按摩腿部,緩解了不少水腫問題。」
  • 孕晚期腳腫腿也腫,孕期水腫是所有準媽媽都要經歷的嗎?
    小美懷孕30周了,腳腫的一塌糊塗,原來的鞋都穿不進去了,最近幾天手也開始腫了。那麼孕期水腫是所有孕媽媽都要經歷的嗎?孕晚期為什麼會水腫呢?有什麼好方法可以緩解嗎?孕婦妊娠期水腫是血管內的液體成分滲出血管,積聚在組織間隙中造成的。一般來說孕期水腫容易發生在懷孕28周以後。因為準媽媽的子宮隨著孕期的增加已增大到一定程度,有可能會壓迫到靜脈回流。
  • 懷孕後變「腫」了?學會這幾招可緩解孕期水腫
    孕期變「腫」,其實多是孕期水腫所引起的,常見於妊娠後期,多發生於腳掌、腳踝、小腿等人體較低處部位,有時臉部也可以見到輕微水腫。為什麼孕期會出現這種變化呢?孕期水腫正常嗎?孕期水腫的發生,是由於孕期血管內的液體成分滲出血管,積聚到組織間隙而致。多數的孕期水腫都屬於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但也不排除一些是病理原因所致的水腫,如妊娠高血壓疾病、妊娠合併腎臟疾病等,也可導致孕媽媽在孕期出現水腫。
  • 張歆藝曬孕期遊泳照,原來連明星都怕孕期水腫!孕期水腫怎麼辦?
    照片中,張歆藝的肚子已經非常明顯,但全身並沒有胖很多的樣子,臉上看並沒有明顯的水腫痕跡。無論是身體狀態還是精神狀態都很棒呢!但張歆藝還是堅持遊泳,看來也在擔心孕期水腫,努力堅持孕期運動呢!其實,除了張歆藝,很多明星懷孕和我們普通孕婦一樣,都多少會擔心孕期水腫問題呢!
  • 孕期護理|孕期水腫很「辛酸」,這幾個方法要學會
    孕期水腫是大部分孕媽都會面臨的問題,一般出現在孕28周以後。很多準媽媽胃口大開,容易對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感興趣。大吃特吃的後果就是:不僅體重蹭蹭上漲,浮腫似乎也更厲害了。其實,「胖」和「水腫」可是兩回事,孕期水腫是一種正常且常見的現象,大約80%的孕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水腫現象。關於孕期水腫的辛酸史說上一天一夜恐怕也說不完:「晚上睡覺前小腿腫的一壓一個坑,腳就更不用說了,腦補一下豬蹄子……」「逛街看到漂亮的小靴子也不能買買買的心情你不會懂。」
  • 孕期水腫又難看又難受,有效緩解水腫的方法有哪些呢?
    孕晚期的產檢,醫生常常會看看孕婦下肢,並且用手戳一戳,這是因為孕期容易出現下肢水腫,有些人可能影響到走路甚至穿不進去鞋,還有些可能站坐太久之後也腫得很誇張,這是正常的情況,但也要注意觀察。還有常見原因是因為孕期內分泌變化,導致體內水瀦留引起水腫。
  • 孕期小腿水腫嚴重如何緩解?
    懷孕之後,很多孕媽發現自己的腳踝或者小腿部分一按一個坑,要好久才能恢復,這種現象被稱為孕期水腫。這是一種常見的孕期現象,是由於血管內的液體成分滲出血管,積聚在組織間隙中造成的。孕期水腫通常發生在孕28周以後,這個時候準媽咪子宮增大,容易壓迫到靜脈回流,導致水腫。孕期水腫要如何緩解?孕期水腫是大多數孕媽都會遇到的一種孕期現象,要說完全避免不太可能,只能是通過一些方法來緩解,那麼要如何去做的?
  • 一夜之間腳突然腫了還疼,孕期水腫應該怎麼預防?
    靈靈媽:很多人都說懷孕以後會水腫,腳得穿大碼。我大概是36周以後開始慢慢水腫的~感覺我是比較嚴重的那種,也有的小姐姐說自己沒有水腫。現在已經39周了,昨天去醫院跟我差不多預產期的孕媽媽們也沒有腫這麼厲害的,還有完全會腫的,太讓人羨慕了。
  • 孕期水腫原因及解決辦法!
    孕期水腫是很多懷孕女性都曾面臨的情況,它是懷孕後很難避免的症狀,特別是在懷孕中後期時,水腫情況更易發生。那麼孕期水腫是怎麼回事,如何辨別是水腫還是肥胖呢?[彩虹] 孕期水腫≠孕期肥胖隨著孕周的增加,又由於運動缺乏以及大量營養元素的補充,不少孕媽脂肪堆積,體重出現大幅度增長,四肢都圓潤了不少,看起來跟腫了沒啥兩樣。對於毫無經驗的孕媽,水腫、肥胖可傻傻分不清了!下面小愛就教你一招輕鬆辨別是腫了還是胖了?
  • 孕期水腫如何緩解 孕婦水腫吃什麼好
    懷孕的時候遇見水腫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但是這種孕期水腫讓媽媽們寢食難安,雖然說孕期水腫的現象是正常的,但是還是會給孕媽媽們的生活帶來不曉得影響,那麼在生活中孕期水腫如何緩解呢,孕期水腫吃什麼好呢,孕婦飲食注意事項有哪些,一起來文章中了解一下吧。
  • 孕期水腫是孕晚期的「標配」?別大意!這四種病態性水腫十分危險
    從懷孕那一刻開始,各種孕期的各種煎熬就開始了,孕早期的孕吐,讓你吐到懷疑人生;孕中期的失眠,讓你極為抓狂;孕晚期的恥骨疼,讓你每走一步都像在「上刀山下火海」;分娩時的生產疼,讓你疼的自己不知道能不能活下去……除了這些,孕期還要面對每次產檢時的提心弔膽,水腫帶來的行動不便,想吃的流口水卻忍著不能吃的美食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孕期的媽媽承擔著重大的責任,付出了超付常人的辛苦,這就是對「母愛偉大」的定義。
  • 新手媽媽如何應對孕期、產後煩人的水腫
    水腫是孕產期較常見的症狀之一,尤其是孕期,據統計有75%的孕婦在懷孕期間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水腫。因為常見,所以被很多媽媽認為是孕期的必經階段,不用擔心。但事實並非如此,有些水腫很可能與孕期某些疾病有關。那麼作為新手媽媽,該如何識別孕期的「腫」,又該如何應對呢?水腫是指血管內的液體成分滲出血管,積聚在組織間隙,造成組織間隙過量液體瀦留。
  • 做到這5點,即可有效緩解孕期水腫!
    不少妊娠期的女性到了孕中後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水腫,比如臉腫了,腳腫了,腿腫了。而這種水腫是當你用手按壓下去之後,按壓部位的皮膚會明顯凹陷且並不能很快地恢復。經常是一按一個坑,很讓人頭疼。可以採取左側臥位,能減輕增大的子宮壓迫到下肢靜脈,減輕血液回流的阻礙,有助於減輕水腫。3、衣著寬鬆在孕期,孕婦的體型和身材都會有較大的改變。因此,衣服要選擇寬鬆舒適的,不要穿得過緊以免導致身體內的血液循環不暢而加重孕期水腫的症狀。
  • 孕期常見的問題
    特別是孕育二胎的媽媽,由於年齡和身體肌能下降的雙重壓力,不僅要面對生產過程的艱辛和潛在危險,更要付出十二分的精力應對孕期的各種不適和產後恢復。孕期分娩球上運動現在越來越多的孕媽媽,開始選擇通過孕產私教緩解和改善孕期不適,同時也希望為順產和產後快速恢復做準備
  • 懷孕8個月鞋子有點緊,孕期遭遇水腫,要如何緩解?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小雅懷孕8個月,最近總覺得鞋子有點緊,這天跟同事一起吃飯說起這事,過來人李姐一眼看出小雅的問題所在:腳踝和小腿都腫了,一按一個深深的坑,鞋子不緊才奇怪了。小雅滿臉疑惑:我什麼都沒幹,為什麼水腫了?孕期你為什麼水腫了?孕晚期的準媽咪對於水腫這個詞並不陌生,到了孕9月左右,很多準媽咪會發現自己身體開始出現水腫,孕期水腫是一種很常見的孕期反應。在某個清晨,你醒來可能會發現自己的臉腫了,然後經過一天的站立或者坐,你的手腳也可能腫了。
  • 孕期水腫就少喝水?千萬別信
    雙腳腫脹是晚期妊娠中最為惱人的症狀之一,孕媽們的手腳腫得像個饅頭,連戒指也戴不上、體重也增加了二十斤、穿鞋也要選大一碼,這是怎麼回事呢?是胖了還是水腫了呢?如果是水腫的話,少喝水是否可以緩解呢?是水腫還是變胖了?
  • 孕期水腫怎麼辦?奉上六大妙招輕鬆搞定
    但是孕期有一種胖是完全不正常的,就是水腫發胖。水腫幾乎是每個孕媽避免不了的,如果某天你發現你的腳踝、小腿、胳膊或者是臉越來越腫了,而且用手指按壓水腫部位皮膚會明顯地凹下去,且不會很快地恢復,這表示你遭遇了孕期水腫。準媽媽為何會水腫?孕期水腫該怎麼辦?怎樣預防孕期水腫呢?針對這些問題,今天小脈孕寶就來為各位孕媽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