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us Schmieke:因果律與非因果律的物理定律

2021-02-15 湖畔的北高地
今天也要繼續Mia的神棍學:1920~30年代是個世界政治緊張與軍事力量對抗的動蕩年代,也同時也是科學人才井噴的年代。在科學中探索真理的領域簡直就是被看不見摸不著的高維度智慧所祝福了,無論是地球化學、數學、物理學……在所有的方向上,天才們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層出不窮,靈感數也數不盡。在那個時代,量子物理的探索大大挑戰了經典物理的因果律法則(這是本次視頻要談的主題),這樣的挑戰又難道不是一種對探索者的屬靈功課嗎?

以下視頻僅是個人學習與收藏之用,直接轉自YouTube頻道TimeWaver TV。

從牛頓到愛因斯坦,中間的許多代科學家,他們都對同一件事情深信不疑:世界是神所創造的,而神的創世密碼是唯一的,有完美規律,且能被精確表達。

天文學家克卜勒能研究出星球運行的橢圓軌道,是因為他的觀測數據和圓形軌道計算之間有8分鐘的差異,他在自己的筆記中寫:「創造主和上帝,我以你手所造的為樂,看啊,我已完成你託付我的使命,我在這使命中已用盡了你借給我靈魂的才幹。」他將這8分鐘視作「上帝的禮物」。

經典物理學家伽利略當年之所以被宗教裁判所審判,皆是因為他其實並不把自己定義為科學家,而是一個業餘的神學研究者,而他的研究成果又和僵化了的亞里斯多德經院哲學相衝突(早在1277年,巴黎主教將幾種根據亞里斯多德的系統得出的結論判為異端。這可被視為基督教世界觀範式轉變的一次事件。包括上帝不能容許圓形軌道以外的天體運作,上帝不能創造一個真空,上帝不能違背人的理性所發現的宇宙定律,以及上帝不能造出一塊自己舉不起來的石頭等。)。

(題外話,所以中國5000多年的歷史裡,就從來沒有一個人會冒出伽利略那個拿兩個鐵球跑到比薩斜塔上扔下去的念頭,這純屬世界觀問題。)

500多年來的科學,與其握手的意識形態範式一變再變,卻一直在亞里斯多德經院哲學、柏拉圖主義泛神論傾向、笛卡爾機械化宇宙觀三者之間打轉,有神論者和無神論者都能從中找到屬於自己世界觀的「證據」,但有一條主線穿插其中,那就是科學定律的「唯一性」。愛因斯坦也認為:「上帝不能採用任何一種與現存的科學定律不一樣的機制來整理世界」。

經典物理學,用屬靈的話來講,就是上帝借用500多年來的科學家之手,去推翻僵化的宗教統治,推翻這個統治系統所蓋起來的巴別塔。

而有意思的是,量子物理學對1920-30年代科學家們震撼,不亞於宗教統治的巴別塔被經典物理學所推倒的震撼。就像是西方科學家花了500年的時間,秉承著「我要研究神創世的密碼」之精神,又包含著許多代人的汗水與努力,一磚一瓦架構起來的「通神」之路,被神本身所否決:

你們太自大了,你們要否決神的超越性。

在量子級別的世界裡,粒子的運行毫無規律可言,不可客觀觀測,觀測者的狀態會影響結果。然而,由粒子組成的物質,卻是能夠用經典物理定律來解釋的。

(以上記述來自科學史學家Nancy Pearcey的著作《科學的靈魂》)

這到底是神開的一個什麼玩笑?

這樣的結果是愛因斯坦本身都無法接受的,所以他想要研究一個「統一場理論」,這才有了三維時空之外的第四維度:時間。

而完成了愛因斯坦統一場理論的量子物理學家是Burkhard Heim,他通過數學模型,展示了12維度的時空。其中,他把第9至12維稱之為「心靈」(mind)的維度,而且根據他的敘述,這些維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想被他發現,因此他只能建立龐大繁冗的數學模型來描述。(此段記述引用自Marcus Schmieke所著述的《量子天才第二春》,喜馬拉雅有這本書的語音版,大家可以去聽。)

以下視頻是一個長訪談的截取,根據內容起名為「神秘的量子物理:因果律與非因果律的物理定律」。

視頻的開頭引用了兩位物理學家的言論。

波爾(Niels Bohr,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說:那些剛剛接觸量子物理學而完全沒有被震驚到的人一定是根本沒懂。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說:數學,作為一種人類思維的產物,怎麼可能是用於描述獨立於人類經驗之外的客觀存在的呢?

請看以下視頻,聽Marcus Schmieke描述量子物理學的震撼與神秘:

    Marcus Schmieke是一名德國量子物理學家、哲學家、產品開發師、企業家。他是德國TimeWaver公司的創始人。

    他研發了「信息場」(information field)技術,然後經由TimeWaver公司將其投入實際生活應用。

    這些應用的領域包括醫療、建築、音樂、企業管理,如此等等。其中醫療領域的應用獲得的成果非常矚目,讓人不得不反思現代醫學的純唯物主義之自負與封閉。

Marcus Schmieke:榮格與泡利的對話

相關焦點

  • 因果律會被量子力學殺死嗎?
    其中因果律在量子力學之中爭議最大,這裡就只討論因果定律。     因果律,是指事物與事物之間直接或間接的因果關係。     經典因果律認為:如果將我們生活的宇宙看做一個孤立系統,那麼任意宇宙狀態都是其之前宇宙狀態積累的結果,任意運動狀態均是其前運動狀態積累的結果。     什麼樣的因,對應什麼樣的果。
  • 1從因果律出發,踏上智慧之旅
    如果選出一個世界上最具影響力、支配力的法則或定律,你會選哪一個?牛頓運動定律?熵增定律?弦理論?或許這幾個你都不會選,因為有一個更好的答案:因果律。因果律也稱因果法則,因果定律,是世界上最重要、覆蓋面最廣的法則。
  • 休謨《人性論》:「因果律」的質疑與難能可貴的「杞人憂天」
    今天我們接著學習休謨的《人性論》,在昨天的內容中我們提到:休謨哲學的核心是「懷疑」,他的哲學思維裡試圖將我們熟悉的「因果律」給徹底打破。今天我們接著從這裡出發,來看一看休謨的哲思。假設我們與休謨生活在同一個時代,我們用如今的天文學知識與物理學知識,完完整整的告訴休謨太陽系的結構和天體運行的力學原理,將其中的因果定律完全暴露在他面前,他還會堅持自己的立場嗎?答案是:會的。
  • 因果律是通看三世的
  • 量子力學的雙縫延遲實驗違背因果律嗎
    這是人們認為違背因果律的地方。但是,這是直觀常規的思維,如果換個角度,粒子本身就是同時以粒子和波的形式通過雙縫,只是觀測與否決定了表現形式,那麼就不存在時間上的因果關係導致的先後矛盾,也就是說,什麼樣的結果起因於有沒有觀測。這同樣是一種因果關係。這點來看,並無違背因果律。
  • 《天道》因果律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那個因果報應一樣嗎?為什麼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科普了一系列的概念,從上帝視角,讓我們以為正確的那些觀念裡面辨是非、明事理、分對錯,曉大是大非。看雲淡風輕。但是因果律是算法,是機制,是規矩和規律,是條件的可能性,在私募基金操盤中,因果律的直接作用就是,丁元英不剎車,一定會被國家隊收割,然後有牢獄之災,或者直接身死道消。其他人不明白割韭菜也是一門藝術,需要知道狼什麼時候下嘴,衙門的快刀什麼時候出現驚天一劍,還要防止自己心中欲望和貪婪那柄達摩克利斯之劍。
  • 叔本華的《論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
    叔本華的表象一共分為四類,第一類是現實世界的對象,它們遵循因果律(這裡的律,也可以理解原則),只要出現原因,就會有相應的結果,萬事萬物的變化皆有原因,因果律主導著一切現實世界對象的運動變化,是變化的充足理由律;第二類是概念和概念之間的關係,它們遵循認識律,概念和概念之間的關係是由邏輯主導的,概念之間都有邏輯必然性;第三類是時間和空間,它們是一切存在的基礎,是先天純直觀
  • 因果律是這個世界賴以存在的棟梁與支柱
    換句話說,這個孩子對他父母所作所為的不孝,我們覺得很不合理,我們覺得很不應該,但是如果我們再超越時空來看,很有可能的是上輩子,這個不孝的孩子就是父母,他們只是這輩子身份位置顛倒過來,前世不孝父母的逆子,這一生他當父母了,然後過去生被他忤逆不孝的父母,這一生的現在變成不孝的孩子來回報他。那我們怎麼能仗義執言而當一個裁判者呢?
  • 因果律和隨機性
    他強說為「常」的,變化中的不變,不是因果律嗎?嘿嘿。他真正否定的是萬事前定──這是因果律還是宿命論?  明齋主對俺不滿意的地方越來越多了,嘻嘻,毛病出哪裡了?別看見人家那塊牌子就簡單否定人家,嘻嘻,仔細看清楚別人講的到底是什麼比較好些。這年頭,不光有掛羊頭賣狗肉的,也有掛狗頭賣羊肉取樂的,特別是在網上玩家裡。
  • 首先你得理清「時間線」和「因果律」這兩個概念
    當時間之實存變得如此曖昧難定,則因果律也就無比可疑──因為你總該先有個固定的次序(先有因而後有果),才好判定因果關係吧?這正是諾蘭之所以借主角之口「摧毀因果律」的原因。記得電影結局尼爾對主角的真情告白嗎?
  • 深刻:在倒放的世界裡,物理定律會有什麼變化?
    今天有小夥伴問我,在倒放的世界裡,物理定律會有什麼變化?我的答案是物理定律沒有變化,這裡面涉及到對稱性、因果律和守恆定律。接下來咱們就聊聊這個看似簡單,實則深刻的物理問題。二、物理定律的對稱性前面提到的對稱性案例是指某個系統或者是具體事務的對稱性,物理定律的對稱性是指經過一定的操作之後,物理定律的形式保持不變。因此物理定律的對稱性又叫做不變性,這類對稱性在物理學中具有深刻的意義。2.1、物理定律的空間平移對稱性。
  • 非常重要的生命定律:自然全息因果律!
    作者:空淨人生的來去因緣,人生的歸宿規律,生老病死的因由,命運 浮沉的根蒂,人生一切的來龍去脈,都在自然法則的全息 因果 律之中,洞徹全息 因果 律者,則容易明白人生的生死、環境、疾病、命運 、際遇的形成、展現、重複、轉換的機制和機理。立志於修真 直證聖道者,最難也最關鍵的一關,也就是徹底地在本因上清因消業。
  • 康德,認識是主體自身的活動,因果律是將事物看成有時間的聯繫
    關於康德認為為什麼認識是主體自身的主觀的活動,康德用了一個關於因果律的例子來說明,因果律的原理,是假設,一個現象如果必然發生下一個現象,那麼就是因果關係,前一個現象是下一個現象的原因,下一個現象是前一個現象的結果,但是因果律有一個前提,就是時間,也就說,它是在時間下發生的,把在時間下發生的兩個現象聯繫在一起,但是如果將時間做出分離,把兩個現象的時間看成是獨立的
  • 詞條帖:因果關係的定義與定律
    詞條帖:因果關係的定義與定律2019.07.07 20:20甘雨本文,仍然是政治邏輯學專題 今天是7月7日,雖然不是農曆的七月七,我心裡還是迴蕩著 一、因果關係定義 因果關係是一種思維模式,是人們認識判斷對象的重要方式;是人們建立社會秩序的基本方法。
  • 道德與自然全息因果律(二)
    榮重推薦熊春錦先生講學文章:《道德與自然全息因果律》,實乃心靈荒漠中的甘泉是也。由於對待人生態度的不同,對待自然全息因果律的態度不同,因而產生出各類不相同的結果,各自走完甚為難得的一段人生之旅,消舊業產新業,弭舊因種新因,為將來新的或高或低不同層次的生命再循環而「自作自受」。菩薩畏因,凡人畏果。修真者因為畏因而高度重視因的生成機制和機理,在本因、內因、外因上整體把握,在本因上痛下功夫修煉,進入和掌握自然因果規律,消因化業,重新造化自己的人生和道生,自作道業佛果而樂受永享。
  • 一個例子講明白什麼是佛家因果律,因緣果報,都是如何進行的
    很多人都認為佛家的因果律是很神秘,很難明白,很高大上的概念,其實不然。所謂的因果律,用一句話就能說清楚,那就是:你在世間所進行的一切作為,以及這些作為在你身上的反饋,就是因果律。因果律是一個客觀規律,由佛陀所發現並總結且講解出來,讓我們認識到。
  • 邏輯學的基本規律: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因果律
    因為他適用於人類的任何理性的因果推理。也就是說,邏輯學的基本原理是和人類理性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1.同一律同一律的基本表述就是:事物只能是其本身。我們可以來看,我們對某一事物進行描述的時候,都要把他作為一個客觀存在的個體來看。比如說一個蘋果,你可以說他是一個蘋果。
  • 因果關係是宇宙定律嗎?(神秘園,下雨的時候,美極了)
    點擊題目下方藍字李小託,關注我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神秘園,下雨的時候,美極了《因果關係是宇宙定律嗎?》作者李小託 我始終認為因果關係當然是宇宙定律了,這真沒有什麼可質疑的!   用休謨的話來說就是"客觀存在的自然規律"的因果律,並不客觀,也非自然規律,只是人的經驗所產生的規律而已
  • 對延時量子擦除實驗解構因果論的反思
    如果僅僅依賴直觀和習慣,人們就很難接受量子物理模型所描述的對象。康德並不認可休謨對於因果論的看法,他試圖重建一套理論,恢復因果律乃至形上學。為此,康德做了一個創舉,對主客觀、觀念和對象的關係進行「哥白尼式」的顛倒:是對象符合觀念而非觀念符合對象(人為自然立法)。但這個顛倒必須要先進行批判:人的觀念為什麼是可靠的呢?或者說「先天綜合判斷如何可能」?
  • 世界的因果律會瞬間土崩瓦解?
    狹義相對論建立在兩大基本假設之上,其中一個是相對性原理,即要求物理定律不依賴於任何具體的慣性參考系。所以的慣性參考系均是平權的。第二個假設就是光速不變。但非常奇妙的是,人們發現這兩個看似簡單的基本假設要同時滿足的話,必須付出非常巨大的代價。因為這兩個假設在牛頓的絕對時空下是互相矛盾的。所以如果它們兩者都對的話,就一定意味著時間和空間不再是以前那種絕對的物理對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