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橫行霸道的美國僱傭兵,囂張跋扈,最後被李鴻章「舟覆溺斃」

2020-12-27 麻辣歷史大課堂

晚清時期,各種帝國主義列強發動的侵華戰爭使得閉關鎖國百餘年的中國大門被迫向世界打開。國門大開,各類洋人來到中國,其中有一個來自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槍手,來到清朝以做僱傭兵為生。

此人中文名叫白齊文,仗著美國領事館的權利,根本不在乎清政府的威信,多次挑釁,製造摩擦。

最終李鴻章忍無可忍「給我淹死他」

作為一個僱傭兵,尋找挑戰,和不斷地挑戰是其所追求的。白齊文的父親是一位法國軍官,從小跟隨父親參加了克裡米亞戰爭。在戰爭結束後,他開始週遊世界,不斷地尋找全新的挑戰,最後來到了「冒險家樂園」中國上海。

1860年,太平天國運動勢如破竹,兵臨上海,於是華爾的「洋槍隊」被王公貴族們僱傭來抵抗太平軍。白齊文作為華爾的副官參加隊伍。

這支僱傭軍的確很有戰鬥力,兩年後,打敗進攻上海的太平軍,收復高橋鎮,但是隊長華爾被太平軍殺死,隨後年僅24歲的白齊文接任隊長,將太平軍擊退。

得意洋洋的白齊文將「洋槍隊」改名為「常勝軍」

自居功高的白齊文開始越來越不把中國人放在眼裡,當時僱傭這支「洋槍隊」的政府官員就是李鴻章,作為江蘇巡撫的李鴻章拖欠了軍餉,白齊文向來是不給錢不幹活,於是便向松江道臺楊坊討軍餉,沒有李鴻章的命令,楊坊自然沒辦法給白齊文軍餉,討響無果的白齊文竟然一怒之下打斷了楊坊的鼻梁骨,順便劫走了四萬兩白銀。

李鴻章得知後大怒,不僅撤掉白齊文的職務,還懸賞五萬兩捉拿白齊文,白齊文不僅沒有逃跑,還唆使英美公使上京討說法,結果還是沒有用,於是白齊文就轉投太平天國了。

但是在太平天國,白齊文僅僅被任命為購買軍火之類的軍官,幹了兩個月工作,實在幹不下去的白齊文再次叛變,回歸「洋槍隊」。

這樣反反覆覆的做法,讓美國領事館擔心白齊文日後又會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於是將白齊文送到日本「療養」。

可是,這個「作死」的白齊文,在日本不甘寂寞,偷渡回上海,組織軍隊想要解太平天國天京之圍。然而在路上就被清政府俘虜。

李鴻章得知後,立馬定下了治白齊文於死地的計策。因為,英美領事館有外交裁判權,所以一旦把白齊文押解回京就會被英美使館所救。

於是,將白齊文從福州押解回蘇州的船上,由於風高浪急,白齊文「舟覆溺斃」。

相關焦點

  • 晚清老照片:李鴻章自己撐傘沒了官威,官府衙役摁倒犯人打板子
    旗人貴婦合影。這些人來自官宦之家,個個盛裝華服,打扮精緻,她們代表了晚清上流社會的女性形象。最後一排中間那位女士穿洋裝,顯示出她對外來事物有著濃厚的興趣,敢於領風氣之先。李鴻章出訪歐美時的珍貴留影。1896年,文華殿大學士李鴻章奉慈禧太后之命出訪歐美各國,成為清朝第一個進行環球訪問的外交特使。
  • 李鴻章出訪美國時,第一次看到高樓大廈,說的話令中國人感到心酸
    當時的歷史背景當時是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朝代——清朝,清初,在康熙乾隆的統治下,有一個「康乾盛世」,然而,由於清朝長期自視天朝上國,其閉關鎖國政策使國家由盛轉衰。此時,西方國家正在崛起,尤其是英國人稱之為「日不落帝國」,即使是日本這個小島國,也可以欺負我們的國家。
  • 晚清重臣李鴻章,為何要逼死首富胡雪巖?你看胡雪巖的後臺是誰
    ,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幾乎僅憑一己之力為晚清續命數十年。 清光緒八年,晚清商場上著名的「生絲大戰」爆發,在李鴻章的授意下,晚清時期另一位赫赫有名的官商——盛宣懷,一舉擊潰了胡雪巖的商業帝國,從高處迅速跌落的胡雪巖很快便抑鬱而終。
  • 合肥籍的晚清重臣李鴻章,安徽名人館裡的名人故事
    一大批皖人探索拯民救國之路,李鴻章興洋務希圖挽大廈於將傾,詹天佑修鐵路、周馥祖孫辦實業欲「求強求富」。劉銘傳抗法保臺,段祺瑞「三造共和」,陳獨秀倡導新文化運動,發起成立中國共產黨。「巢縣三上將」馮玉祥、張治中、李克農彪炳史冊。抗日名將戴安瀾、孫立人、衛立煌享譽中外。別急,我們一一道來。第六展廳裡的第一個人物展示,就是晚清重臣——李鴻章。
  • 晚清老照片,光緒寵愛的珍妃真實樣貌,李鴻章在籤訂《辛丑條約》
    晚清的時候成年的男性練習射箭的場景,一個一個的排隊的練習著!不過這些練武的人的確是沒有電視上看到的那麼瀟灑帥氣呢!吹奏樂器。晚清吹奏樂器的藝人。居然還有個小孩子在裡面。被美國騎兵俘虜的義和團團員,每個人都骨瘦如柴,臉上露出了一臉茫然的表情,他們不知道等待他們的是什麼結果。1898年河南洛陽,地下排水管。
  • 李鴻章訪問美國時,為何故意在臺階上吐口痰?背後原因讓人心酸
    曾國藩的這種政治對李鴻章有很大影響,當時曾國藩從一個文官逐漸轉變為武將,他從興辦團練開始,最終組建起一支氣勢恢宏的湘軍,也正是這支部隊的,平定了太平天國的叛亂,延續了大清王朝的統治。李鴻章興辦淮軍走的是老師曾國藩的路子,當年阻力重重,幸好有曾國藩的協助,這才有最後的淮軍。李鴻章借鑑了湘軍的寶貴經驗,後來甚至將這種經驗運用於北洋水師的組建中。
  • 李鴻章出使美國,首次見到高樓大廈,說了一句話令在場中國人心酸
    晚清政局動蕩,國家積弱,列強紛紛前來中國佔便宜,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開始,晚清政府開始不斷地籤署布不平等條約,而當時執行這項任務的官員也被後世所詬病,其中最為知名的一個人就是李鴻章,有人認為,李鴻章是憑藉自己的一己之力在挽救清政府,怎奈何清政府腐朽矣,李鴻章老朽矣。
  • 晚清時期李鴻章對日本說「臺灣割讓,兩國定世代為仇」,語出驚人
    中國歷代朝廷都是非常重視領土的問題,大多都會選擇與來犯的敵人交戰而擴大自己的疆土,可是等到了晚清的時候,隨著列強的入侵,中國成為了一個被外國所控制的國家,雖然沒有完全淪落,畢竟清朝時期也有很多愛國人士。
  • 晚清老照片:油膩中年男人三婚娶李鴻章漂亮女兒
    今天我們通過一組老照片,來認識一位晚清大臣張佩綸。也許你對此人沒什麼印象,但接下來將要介紹到他的家人,你就明白了其中的奧妙。 李鴻章與家人合影,後排左三是李菊藕。 三年後(1888年)流放歸來,到天津投靠直隸總督李鴻章。
  • 晚清9大名人的真實相貌:李鴻章老態龍鍾,圖9是收復新疆的左宗棠
    【李蓮英】作為晚清最出名的太監,李蓮英深受慈禧太后的信任。照片中的李蓮英面露陰險,他掌握著慈禧太后很多秘密。即便如此,李蓮英最終還是順利離開紫禁城,這足以說明他的手段。李蓮英是自願淨身入宮的,通過給慈禧太后梳頭髮得到信任。【孫耀庭】孫耀庭是晚清最後一位太監,因家庭貧困,被父親送入紫禁城。
  • 晚清重臣李鴻章家族後人現狀:子孫個個有出息,還有3個億萬富翁
    李鴻章是近代史上一位極具爭議的人物,在晚清時期很受朝廷重視,最終78歲在北京病逝,權傾朝野的李家隨著李鴻章的去世漸漸落下帷幕,李鴻章逝世後,他的子孫後代命運如何?現在都過得怎麼樣呢?李鴻章的長子李經方,他本來是李鴻章的六弟李昭慶的兒子,後來過繼給李鴻章,李經方很聰明,17歲就成為了一名舉人,追隨父親李鴻章辦理外交事宜,正式開啟了其一生的外交生涯。
  • 李鴻章出訪美國,首次看到摩天大樓,說了句令國人心酸的話
    ——《李鴻章傳》1840年的鴉片戰爭拉開了晚清被西方列強割據打壓的序幕,由於清王朝長期以來的驕傲自滿,故步自封和閉關鎖國,晚清已然岌岌可危了。面對西方列國的炮轟,外強中虛的清王朝方如夢醒來一般,然而一切都無濟於事了,落後就要挨打,風雨飄搖的清王朝只能成為西方列強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 李鴻章宴請外國人,端上一盆邊角料糊弄老外,成為美國名菜
    世界上有太多事情是我們隨手撒下一把種子,可他最後卻發芽成為一棵棵參天大樹。而這種事情講究就是緣分二字,而這其中筆者認為最有故事性的莫過於李中堂和「李鴻章大雜燴」這道菜的故事了!01晚清名臣李鴻章李鴻章是個安徽合肥人,是晚清名臣,後人多稱他為李中堂,這位晚清傳奇人物留給我們的不止是他那富有爭議的一生,還留下了一道安徽名菜
  • 曾國藩給弟弟曾國荃一個肥差,弟弟不幹,李鴻章替補,成就了晚清中興...
    眾所周知,晚清有四大中興名臣,分別是: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我們不難發現,曾、左、李三位都是在平定太平天國的戰爭中立下不世之功的,只有張之洞後來居上,以清議和辦洋務出名。原本是「替補」的李鴻章這下可抓到了好機會,屁顛屁顛回安徽老家募兵,建立了淮軍,而後奔赴上海。李鴻章穩紮穩打,與洋人合作,將淮軍做大做強,迅速升任江蘇巡撫,在戰爭中成就自己,建立了赫赫威名。
  • 左宗棠、李鴻章、曾國藩,這3位晚清名臣,誰的官職最高
    左宗棠、李鴻章、曾國藩,是晚清的3位名臣,他們在晚清的舞臺上,都扮演了重要作用,他們3人在一生中,皆擔任過很多重要的官職,那麼他們3人,誰擔任過的官職最高?
  • 合肥內的名人故居,藏身鬧市免費參觀,晚清名臣李鴻章發跡於此
    除了眾所周知的包拯之外,合肥也是許多名人的故鄉,其中最有名的是晚清的重臣、洋務運動的領導人李鴻章。李鴻章1823年出生於合肥非縣東向(現為合肥瑤海區)馬店鄉,在6個兄弟中排在第二位。他的大哥李漢章曾被總督官銜。四個弟弟李校長、李允章、李鳳章、李素京也很貴,除非他們很有錢。19世紀末,家族大業的李氏家族聚集在合肥(以下簡稱中),當時被稱為怡富半街。
  • 晚清老照片:圖二是嚇人的光緒皇后,最後一張是瘮人的末代皇后!
    晚清老照片:圖中的女子是晚清時期的大家閨秀,苗條的身材,漂亮的臉蛋;就是腳很小,看起來與身體極其不相符。這種小腳也被成為「三寸金蓮!」晚清老照片:這是光緒皇帝的皇后,隆裕太后。她之所以嫁給光緒,是因為和慈禧有著血緣關係,慈禧為了更好的監控光緒,便把這個嚇人的玩意弄到光緒身邊!
  • 晚清「國歌」竟出自李鴻章「突發奇想」, 打臉西方諸國!
    說起這個國歌當時最早還是西方國家首先確立的,那時候晚清的禮節雖然繁多但是沒有國歌這一回事。不過對於一些重大場合還是有擊鼓和奏樂等簡單的儀式,對於清末外洋不斷侵擾之後大清才效仿外國有了國歌,不過那只是1911才確立的國歌名字叫《鞏金甌》。
  • 70多歲的李鴻章訪美時自創「李鴻章雜燴」,令外國人讚不絕口!
    眾所周知,李鴻章是晚清重臣,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並稱為「中興四大名臣」。他是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曾建立了中國第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軍」。李鴻章的一生可謂是不平凡的一生,曾參與一系列重大的歷史事件,包括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甲午戰爭等。
  • 從家族史的角度剖析李鴻章,展現李氏家族在晚清的積極與消極作用.
    要了解晚清歷史,不能不提李鴻章。在中國近代歷史的命運大轉折中,李鴻章是一個繞不過去的關鍵人物。理解了李鴻章,也就理解了中國數千年的封建社會制度緣何走向滅亡,近代中國為什麼會有一段屈辱歷史,中國現代化之路是怎樣開啟的,中國何以為今天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