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時期,各種帝國主義列強發動的侵華戰爭使得閉關鎖國百餘年的中國大門被迫向世界打開。國門大開,各類洋人來到中國,其中有一個來自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槍手,來到清朝以做僱傭兵為生。
此人中文名叫白齊文,仗著美國領事館的權利,根本不在乎清政府的威信,多次挑釁,製造摩擦。
最終李鴻章忍無可忍「給我淹死他」
作為一個僱傭兵,尋找挑戰,和不斷地挑戰是其所追求的。白齊文的父親是一位法國軍官,從小跟隨父親參加了克裡米亞戰爭。在戰爭結束後,他開始週遊世界,不斷地尋找全新的挑戰,最後來到了「冒險家樂園」中國上海。
1860年,太平天國運動勢如破竹,兵臨上海,於是華爾的「洋槍隊」被王公貴族們僱傭來抵抗太平軍。白齊文作為華爾的副官參加隊伍。
這支僱傭軍的確很有戰鬥力,兩年後,打敗進攻上海的太平軍,收復高橋鎮,但是隊長華爾被太平軍殺死,隨後年僅24歲的白齊文接任隊長,將太平軍擊退。
得意洋洋的白齊文將「洋槍隊」改名為「常勝軍」
自居功高的白齊文開始越來越不把中國人放在眼裡,當時僱傭這支「洋槍隊」的政府官員就是李鴻章,作為江蘇巡撫的李鴻章拖欠了軍餉,白齊文向來是不給錢不幹活,於是便向松江道臺楊坊討軍餉,沒有李鴻章的命令,楊坊自然沒辦法給白齊文軍餉,討響無果的白齊文竟然一怒之下打斷了楊坊的鼻梁骨,順便劫走了四萬兩白銀。
李鴻章得知後大怒,不僅撤掉白齊文的職務,還懸賞五萬兩捉拿白齊文,白齊文不僅沒有逃跑,還唆使英美公使上京討說法,結果還是沒有用,於是白齊文就轉投太平天國了。
但是在太平天國,白齊文僅僅被任命為購買軍火之類的軍官,幹了兩個月工作,實在幹不下去的白齊文再次叛變,回歸「洋槍隊」。
這樣反反覆覆的做法,讓美國領事館擔心白齊文日後又會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於是將白齊文送到日本「療養」。
可是,這個「作死」的白齊文,在日本不甘寂寞,偷渡回上海,組織軍隊想要解太平天國天京之圍。然而在路上就被清政府俘虜。
李鴻章得知後,立馬定下了治白齊文於死地的計策。因為,英美領事館有外交裁判權,所以一旦把白齊文押解回京就會被英美使館所救。
於是,將白齊文從福州押解回蘇州的船上,由於風高浪急,白齊文「舟覆溺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