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媒體長三角城市群「調結構轉方式」專題採訪團聚焦合肥

2020-12-16 中安在線網站

  中安在線訊 據市場星報報導,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國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吸納外來人口最多的區域之一,是「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交匯地帶,正處於轉型提升、創新發展的關鍵階段。日前,由中宣部組織的中央媒體長江三角洲城市群「調結構轉方式」專題採訪團,來到合肥調研採訪報導,講述了在這片熱土上發生的動人故事。

  合肥唱響轉型好聲音

  7月17日,人民日報推出《上海對安徽合肥蕪湖輻射帶動更強勁》文章,綜合報導了我省合肥、蕪湖與上海的聯動發展。報導指出,正在提速建設科創中心的上海,重視科技創新的輻射帶動作用,在長三角城市群風生水起:上海理工大學與安徽蚌埠高新區等建立大學科技園,上海與蕪湖組建了「上海技術交易所——蕪湖協同創新中心」等等。

  7月18日人民日報頭版又推出重磅報導《合肥唱響轉型好聲音》。報導中表明,合肥在積極構建扶持產業發展「1+3+5」政策體系的同時,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為企業做好優質服務,目前合肥在創新之路上一路疾馳,留下了一串串令人振奮的數據——平板顯示及電子信息、家電、裝備製造產值均超千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佔全市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31%、53.6%……

  集聚資源打造「創新高地」

  「三駕馬車」催動經濟逆勢上揚

  「一季度生產總值居全國省會城市第10位,增速第4位;前5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4%,財政收入增長12.1%……合肥在經濟下行壓力仍存的情況下,成功實現經濟逆勢提速。」7月14日,新華社發布通稿稱,致力於打造「創新高地」的合肥,前瞻性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通過創新平臺、高端人才、政策支持的「三駕馬車」,激發創新創業的內生動力,走出一條中西部城市轉型發展的獨特「合肥路徑」。

  7月18日,新華社刊發《合肥:創新產業成為經濟增長「主引擎」》,報導指出,合肥市近年來積極從調結構中「找出路」,多項創新產業迅速發展壯大,成為經濟增長「主引擎」,合肥也成為長三角城市群協同創新發展的「新增長極」。

  7月19日光明日報頭版報導《「大湖名城」的轉型密碼》,報導中說,合肥調結構轉方式的核心是創新,秘密武器就是打造新興產業集群,而未來的使命則是邁向世界級城市群副中心。

  安徽省委書記王學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近年來,合肥堅持創新轉型升級發展導向不動搖,主要指標增速保持『兩位數』,總量躍上新臺階。」據悉,「十二五」期間,合肥生產總值連跨三個千億臺階,總量位次前移至全國省會城市第12位。

  與此同時,7月19日經濟日報頭版刊發文章《合肥集聚資源打造創新高地》,報導中提到,今年前5月,合肥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266.3億元,增長15.4%。作為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合肥市已啟動首批1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建設……

  此外,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經濟信息聯播」節目播出《合肥提升服務業發揮優勢打造呼叫中心之都》,充分肯定了合肥市在轉型、創新上所取得的成就。

  正在崛起的創新高地

  7月17日,央廣《新聞和報紙摘要》播出《合肥:正在崛起的創新高地》報導,充分肯定了合肥的新興產業發展。

  安徽省省長李錦斌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智能製造在合肥並不少見,這基於由內而外的觀念改變,而核心理念就是為企業創新提供制度保障。李錦斌指出:安徽目前謀劃建設了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實驗區,出臺了覆蓋創新驅動全過程的創新型省份建設一個意見八個實施細則,包括創新能力、科技人才團隊、科技成果轉化、科技設備資源共享、實驗室建設等等,後來又加了科技保險試點,另外就是創新能力的評價。

  逐浪潮頭的「中國智造」

  「安徽省會合肥,中國四大科教基地之一的城市,用其『智』造低調地刷新一項項數據,創造一個個『領先』和『第一』。」7月16日,中國新聞網刊發《安徽合肥:逐浪潮頭的「中國智造」》中這樣描述他們對合肥的直觀感受。

  人造太陽EAST多項研究位列世界核聚變前沿,全球首條10.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正在建設,全球首個量子通信城域網建成……報導指出,近年來,合肥瞄準國際國內前沿和高端,以創新升級為導向,聚焦發力,加快打造了若干個全國性乃至世界級產業集群。近日,國務院批覆的《安徽省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方案》,又將為合肥「智」造注入新動力,讓世界更快速看見合肥「智」造。

相關焦點

  • 「共舞長三角 魅力新蜀山」| 採訪團來到合肥「小嶺南」 感受別有...
    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2月3日下午,「共舞長三角 魅力新蜀山」長三角主流媒體採訪團來到合肥蜀山區小廟鎮馬崗村小嶺南。冬日暖陽下,古香古色的民宅,精巧別致的庭院,廣袤無垠的田野,充滿著詩人陶淵明筆下的田園氣息。
  • 智匯長三角 科創太湖灣:首站「大湖名城 科創基地」合肥
    近日「智匯長三角 科創太湖灣」全媒體新聞行動的無錫採訪調研團首站來到合肥。在10月12日無錫-合肥 「智匯長三角 科創太湖灣」座談會上,來自兩地的發改、科技等部門以及板塊相關負責人就科技創新、長三角的科創帶規劃建設展開交流。
  • 長三角城市群包括哪些城市?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名單範圍圖
    長三角城市群包括哪些城市?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名單範圍圖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包括三省一市: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41個地級市。  長三角城市群發展規劃已編制完成。長三角城市群範圍圖  5月3日,國家發改委官網披露,長江三角洲(長三角)城市群發展規劃已編制完成,並報國務院審批。
  • 長三角城市群最具潛力的黑馬,未來目標直指南京、杭州!
    試問中國實力最強的城市群是哪個?長三角城市群絕對順利能夠出圈,在我國城市群發展中絕對是標杆性的存在。長三角城市群,面積為35.8萬平方公裡,人口超過2億,論規模也實力碾壓眾多城市群。且長三角城市群以上海為中心城市,又是國家「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交匯地帶,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全局中佔據舉足輕重的作用。長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蘇州、寧波、無錫、合肥等強市,其經濟實力大家看在眼裡,只看經濟總量的話,2019年中國城市GDP20強中,長三角的上海、蘇州、杭州、南京、寧波和無錫輕鬆入榜,個個都是萬億俱樂部城市。
  • 中央媒體記者團聚焦我市郵政快遞業發展成效
    中央媒體記者團採訪了解跨境電商貨物和國際郵件通關流程。中央媒體記者團參觀了解跨境電商物流等情況。12月9日、10日,由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等16家中央媒體組成的記者團到我市,就郵政快遞業加快推進「兩進一出」工程、助力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等情況進行採訪報導。
  • 長三角議事廳|近十年長三角城市群專利產出比較
    長三角議事廳|近十年長三角城市群專利產出比較 滕堂偉 張東 2020-09-10 13:22 來源:澎湃新聞
  • 合肥市委黨校舉辦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專題研討班
    合肥在線(記者 李磊)為聚焦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副中心、聚力打造"五高地一示範"、推動合肥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加強公務員隊伍職業道德規範和為民服務意識,中共合肥市委黨校(合肥行政學院)於12月21日至31日如期舉辦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專題研討班,來自全市的50名黨政機關幹部參加了此次培訓。
  • 砥礪發展 築夢中原 ——中央媒體採訪團走進河南周口
    、法制日報、《求是》雜誌、人民網、農民日報、中國信息報、中國醫藥導報、中國搜索、法治周末報、法制晚報、祖國雜誌、中國產經新聞報、中華建築報、新浪網、紫荊網、農村金融時報、學習時報等約40餘家中央媒體和重點新聞門戶網站,作為採訪團應邀來到河南省周口市,參加由中共周口市委宣傳部主辦的「展家鄉風貌,看周口崛起」中央媒體採訪採風活動。
  • 貴池竟吸引了「長三角」35家媒體和網絡平臺聚焦
    來自新華網、中新社、中國網、經濟日報、安徽日報、安徽新聞綜合廣播電臺、龍虎網、中安在線、安徽畫報等「長三角」的35家媒體和網絡平臺代表參加本次活動。區委書記、平天湖風景區黨工委書記馬勝利致辭並為媒體團代表授旗。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汪庭林到會指導。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唐禮虎主持儀式。安徽省網絡媒體協會副會長、鳳凰網安徽總編輯兼總經理吳昊出席活動並致辭。區領導鮑勝利、袁振興、吳淞出席啟動儀式。
  • 世界六大城市群排名 長三角被稱中國經濟最發達地區
    城市群作為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建設的「主體形態」,成為2014年最為關注的城市話題。2014年12月30日,由上海交通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和《瞭望東方周刊》等聯合承辦的「《中國城市群發展報告2014》發布會」在上海舉行。   報告顯示,中國六個城市群綜合指數水平的排名依次為: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東半島、中原經濟區、成渝經濟區。
  • 中央媒體記者團聚焦我市郵政快遞業發展成效 - 2020年政務動態...
    中央媒體記者團採訪了解跨境電商貨物和國際郵件通關流程。中央媒體記者團參觀了解跨境電商物流等情況。12月9日、10日,由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等16家中央媒體組成的記者團到我市,就郵政快遞業加快推進「兩進一出」工程、助力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等情況進行採訪報導。12月9日,中央媒體記者團來到江南區沙井農產品倉儲配送市場,通過參觀水果倉庫、商品打包、物流寄遞、商家直播等形式,詳細了解南寧果蔬快遞配送情況。
  • 長三角41座城市市長聚首連雲港,共商這件大事!
    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41座成員城市市長齊聚首,共議新格局下長三角城市間如何加大合作、奮力作為.  記者從會上獲悉,城市經濟協調會從1992年的15個城市發展到今年覆蓋長三角全域41個城市以及上海市的16個區,經過28年的發展,第一次實現了「大團圓」。  「市長圓桌論壇」是當天會議的一個重磅環節。
  • 胡豔: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讓合肥都市圈躋身於整合全球資源的第一方陣
    2016年5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構建「一核五圈四帶」的網絡化空間格局,合肥都市圈被列為「五圈」之一,標誌著合肥都市圈成為國家城市群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作為長三角城市群五大都市圈之一,合肥都市圈也是長三角向中西部延伸的重要樞紐和西大門,有利於長三角城市群與長江中上遊城市群的聯動發展,有利於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的實施。
  • 5大超級城市群規劃引而待發 敲定發展定位和任務
    合肥曾想「腳踏兩隻船」長江中遊城市群蓋頭揭開,大家發現,安徽省會合肥並不在其中。不少受訪專家都說不意外,理由之一是:合肥已經被列入長三角,不能「腳踏兩隻船」。安徽經濟研究院區域所所長徐振宇就對早報記者說,去年國家已經將合肥劃到了長三角相關規劃之中。
  • 長三角加速互聯互通豐實民生福祉
    地處長江經濟帶與"一帶一路"的交匯點,長三角勢必要在長江經濟帶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2016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強調,要優化長江經濟帶城市群布局,堅持大中小結合、東中西聯動,依託長三角、長江中遊、成渝這三大城市群帶動長江經濟帶發展。
  • 【兩會訪談】人大校長劉偉:中國經濟需調結構轉方式轉危為「機」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要客觀看待經濟增速預期,做好最困難的準備,調結構轉方式轉危為「機」。  【解說】劉偉告訴記者,此次疫情對中國經濟衝擊是空前的,從第一季度的數據看,其中尤以第二產業突出,GDP增長達到負的9%以上。
  • 我國轉變發展方式:調結構不遺餘力轉方式任重道遠
    調結構不遺餘力 轉方式任重道遠——我國轉變發展方式回顧與展望    新華社北京2月23日電(記者 江國成)「十一五」以來,全國各地各部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努力轉變發展方式,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取得了可喜的進展,一定程度上緩解能源資源壓力,
  • 高水平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蘇州戰略」
    長三角很多文旅景區項目中,一些應用場景已得到應用。另外AI全場景融合應用,如刷臉的支付,居民本身的生活方式與AI技術的融合,還有雲技術、雲計算融合和電商交通票務等都獲得了新拓展。此外,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應用場景,也要在文旅的項目和景區建設中不斷增強。
  • 國瑞置業精準布局 深耕三大城市群
    國瑞置業11城入選   中國城市投資吸引力TOP50   國瑞置業(2329.HK)核心資源聚焦於一二線及部分熱點城市,不斷深化區域布局;下半年,預計在北京、廊坊、海口、西安、鄭州、汕頭等近10個城市推售項目,而該10個城市幾乎全部進入投資吸引力TOP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