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訪談】人大校長劉偉:中國經濟需調結構轉方式轉危為「機」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解說】新冠肺炎病毒在全球範圍內的廣泛蔓延,讓2020年中國經濟受到了衝擊和影響。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要客觀看待經濟增速預期,做好最困難的準備,調結構轉方式轉危為「機」。

  【解說】劉偉告訴記者,此次疫情對中國經濟衝擊是空前的,從第一季度的數據看,其中尤以第二產業突出,GDP增長達到負的9%以上。

  【同期】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 劉偉

  冠狀病毒的疫情對中國經濟的衝擊應當說是空前的,我們現在從第一季度的數據看, GDP增長是負的6.8%,如果和去年同期比去年同期增長速度疊加在一起的話,淨下跌了應當說是在13%左右,衝擊力就特別大,而且非常全面,無論是第一產業第二產業還是第三產業。

  【解說】在經濟承壓的情況下,劉偉表示,2020年普通高校畢業生達到870萬,經濟增長放緩帶來的就業崗位減少,社會生活的節奏、經濟結構改變帶來的結構性失業和部分畢業生出國計劃更改轉向就業等因素讓保就業承壓,將造成2020年失業率較往年出現新高。

  【同期】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 劉偉

  如果按照年齡階段分,特別是像二十歲到二十五六歲區間的這個年齡,而這個期間年齡又主要是大專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這個畢業層次,這個年齡的失業率就更高。所以我們在這方面,在政策上、在制度創新上、在結構調整上,在發展方式上各方面要全方位的發力,可能才能比較好的處理面前面臨的挑戰。

  【解說】面對各方面的壓力,劉偉說,相比大水漫灌,在收入穩定增長基礎上擴大消費需求是極其重要的條件,要通過合理收入分配擴大內需,調結構、轉方式、轉換增長的動能轉危為機。

  【同期】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 劉偉

  在疫情衝擊下,要加快我們的新業態、新動能、新方式的轉變,這樣子的話同樣的一個百分點的增長速度,由於結構的變化、由於效率的提升、由於方式的變化,它帶來的就業、它帶來的收入、它帶來的效益,恐怕是和結構不變化、方式不轉變、效益不提高的情況下是不能同日而語的。

  【解說】劉偉表示,加快新業態、新動能、新方式的轉變是中國經濟戰勝疫情衝擊的根本的出路。

  【同期】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 劉偉

  所以我想我們今年要全面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在疫情的嚴重衝擊條件下,我們決勝全面小康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實現,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目標的實現,宏觀經濟均衡運行,包括就業目標、物價目標等等。宏觀基本指標的穩定,重要的不是靠拼速度來支持,而是靠調結構轉方式來保障加以支持。結構的變化、方式的調整,這樣才是我們戰勝疫情衝擊的主要的途徑、根本的出路。

  記者 賈楠 範思憶 王世博北京報導

責任編輯:【吉翔】

相關焦點

  • 我國轉變發展方式:調結構不遺餘力轉方式任重道遠
    調結構不遺餘力 轉方式任重道遠——我國轉變發展方式回顧與展望    新華社北京2月23日電(記者 江國成)「十一五」以來,全國各地各部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努力轉變發展方式,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取得了可喜的進展,一定程度上緩解能源資源壓力,
  •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經濟面臨三大挑戰,如何跨越?
    9月9日,河南省政府與中國人民大學籤署省校戰略合作協議。一個多月後,10月17日,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來到鄭州,就中國當前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與河南政企領域人士交流。劉偉在談及當前中國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時說。距離實現目標的距離越近,所面臨的風險、遇到的挑戰、矛盾和壓力就越大。劉偉認為,當前中國所面臨的較突出挑戰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短期經濟增長的挑戰,二是長期經濟發展的挑戰,三是逆全球化的挑戰。
  • 劉偉校長會見韓國釜山大學校長全虎煥
    9月8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會見了來訪的韓國釜山大學校長全虎煥,雙方就學科評估、教育改革、辦學理念、交流合作等話題廣泛交換了意見。劉偉校長對全虎煥校長剛剛上任僅三個月就來人民大學訪問表示歡迎,並就人大的優勢學科與發展願景進行了介紹。
  • 劉偉校長會見法國索邦大學校長讓·尚巴茲
    4月23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會見了來訪的法國索邦大學校長讓·尚巴茲(Jean Chambaz),就辦好中法學院,與索邦大學開展更為緊密的全面合作進行了探討。劉偉對讓·尚巴茲就任不久即到訪中國人民大學表示歡迎和感謝,祝賀法國索邦大學正式完成合併。法國索邦大學是與學校合作建設中國人民大學中法學院的重要合作夥伴。
  • 政治局定調2015年中國經濟:突出調結構 短痛替長痛
    「把轉方式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的要求也就意味著改革攻堅戰在2015年將繼續打響。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將有所微調以配合改革步調,官方料將加強民生保障,進一步凝聚改革共識。  相較於2014年年中時「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要求,此次政治局會議對上述三項核心任務的表述發生了明顯改變,會議強調「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到更加重要位置」。
  • 調結構,「加減乘除」怎麼做
    經濟穩中有進,轉方式調結構是繞不過去的關口。我國經濟結構正呈現積極變化:服務業首次撐起GDP「半壁江山」,高技術產業增速快於一般工業,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提升……兩會上,如何加快結構調整步伐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 中央媒體長三角城市群「調結構轉方式」專題採訪團聚焦合肥
    日前,由中宣部組織的中央媒體長江三角洲城市群「調結構轉方式」專題採訪團,來到合肥調研採訪報導,講述了在這片熱土上發生的動人故事。  合肥唱響轉型好聲音  7月17日,人民日報推出《上海對安徽合肥蕪湖輻射帶動更強勁》文章,綜合報導了我省合肥、蕪湖與上海的聯動發展。
  • 中國軍網「兩會雲端會客廳」獲中國人大新聞獎二等獎
    12月1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在京舉辦第30屆中國人大新聞獎評選結果發布會。中國軍網作品《雲端會客廳——異地「面對面」話抗疫》(作者:李鵬 欒寶玲 李小琳 李照琦 蘇鶴 楊殿基 樊斌 趙雷)獲第30屆中國人大新聞獎二等獎!
  • 劉偉:中國智庫須在闡釋力、想像力與創造力上彰顯新氣象
    中宏網北京12月17日電(記者王鏡榕)「當今中國正在經歷著深刻的歷史性變革,全球形勢也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中國的國際地位日益提高,但是中國智庫的國際話語權與議程設置能力仍有待提升,」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教授12月17日表示,「時代迫切要求中國智庫能夠深刻認識和把握新型全球化的發展,
  • 那些年兩會記者用過的神器:1983-2016 記者們兩會報導設備盤點
    圖為七屆人大一次會議和政協七屆一次會議期間,《經濟時報》設專線電話收集讀者對兩會意見 攝影:唐師曾/新華社   前方的記者赴前線,後方的記者也沒閒著。(圖片來源:中國經濟網)   編輯妹紙眉頭緊鎖,不用懷疑,這就是我們編輯の日常縮影……   這場網絡直播兩會的「處女秀」創造了全國兩會歷史上新的「第一次」:通過網絡直播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全國人大代表團審議過程。
  • 盤點全國兩會十大關鍵詞 透視國計民生要點
    而就在此次兩會進行期間,又有兩名省部級官員落馬。兩會開幕前一天,軍方也公布新一批共計14隻軍中「老虎」名單,包括備受關注的浙江省軍區副政委郭正鋼。  ——「7%左右」  「7%左右」,這是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也是兩會期間最受關注的數字。
  • 劉偉校長出席人民網大學校長論壇並就人文社會科學重要作用發表演講
    12月16日,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赴天津出席人民網2017大學校長論壇,並在開幕式上就人文社會科學在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地位致辭。他指出,本屆人民網校長論壇的召開,站在了一個非常特殊的歷史節點上,文化自信的根基是教育自信,人文社會科學對於樹立文化自信有著重要的基礎性意義。
  • "兩會"期間北京快遞需實名收寄、驗視及過機安檢
    新京報快訊 記者從市郵管局下發的《關於做好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寄遞渠道專項檢查工作的通知》中了解到,「兩會」期間,北京快遞服務需實名收寄、收寄驗視及過機安檢。也就是說,收寄快件時,需查驗、核對並登記寄件人有效身份證件信息。
  • 16年堅持不懈 北京市人大好新聞評選碩果纍纍
    三、請介紹一下參評中國人大新聞獎評選活動情況答:每年,我們都會按照中國人大新聞獎評選的相關要求,從本市人大好新聞評選獲獎作品中擇優推薦參評,很多作品都獲得了獎項。今年12月14日,第30屆中國人大新聞獎評選結果發布,我們推薦的參評作品中有9件獲得獎項,一二三等獎各三件。
  • 吳柏林:工具機業「十二五」重點調結構轉方式
    「結構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不僅是當前行業的主要工作,也是「十二五」期間行業面臨的主要任務。」中國工具機工具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吳柏林日前在談及工具機行業「十二五」規劃時表示。產品結構調整以市場為導向吳柏林從產品結構調整、產業結構調整和創新體系建設三個方面談了行業在未來五年面臨的問題。
  • 中國,生機勃勃—給孩子的兩會新聞(2)
    昨天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今天,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也開幕啦,我們正式進入「兩會時間」。 這是一次特殊的「兩會時間」——在以習近平爺爺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上下一心、眾志成城,我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
  • 人民網9種外語講好兩會故事 海外社交媒體傳播中國好聲音
    9種外語協同發布 直播引發全新關注 今年兩會,人民網9個外文語種對兩會開幕會、閉幕會、全體會、新聞發布會、記者會等在PC端、手機端、社交媒體進行同步播報。人大開幕會當天,9個外文語種在第一時間推出中外對照的政府工作報告「乾貨」版,在各語種微信平臺、海外社交媒體帳號等發布後,引發海外關注。
  • 中國好校長|山西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劉偉:打造一所靠精神站立的學校
    ——劉偉劉偉,哲學博士,中小學高級教師。現任山西大學附屬中學校長,第十一屆國家督學,中國教育學會德育分會常務理事、高中專業委員會理事,山西省校園足球協會副主席,太原市第十四屆人大代表,山西省第十二屆政協委員,曾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是山西省委聯繫的高級專家。
  • 外媒解讀兩會變化:記者膽子變大問題更尖銳
    「中國記者變得『膽大』了」,在今年兩會的記者招待會上,外媒對頻頻提出尖銳問題的中國記者開始刮目相看。據法國媒體報導,在裝飾一新的會議大廳,空氣顯得有些「緊張」,這裡正在進行答記者問環節,所有人的眼睛都轉向了《光明日報》的一位記者。
  • 奧康「上雲錄」:從0到N,轉危為機!
    無疑,「新冠」讓本就不景氣的經濟大環境更加雪上加霜。而疫情更帶來的是消費需求進一步降低,產品供大於求的存量競爭,同時也凸顯了零售業未來的發展軌跡。「後疫情」時代,行業或將得以重新洗牌。而當下,唯有自救!在此背景下,奧康「上雲」,轉危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