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小瞧的家政從業者們

2020-12-20 虎嗅APP

北京白領李鑫有些手忙腳亂,家裡照顧6歲孩子的家政阿姨因為有事回了老家,工作和家庭壓力同時壓在她一個人身上。她打算找個新阿姨來照顧孩子,但3個月用了幾個家政App、面試了幾個阿姨,都沒有找到靠譜的。不得已只能發了朋友圈——最終還是用了最傳統的託朋友介紹這個路子。阿姨不難找,但好阿姨難求,這類問題也逐漸成為很多家庭的困擾。

這就是家政市場的現狀:供需矛盾突出,在一線城市高薪也難以找到適合的阿姨。

《中國家政服務業發展報告(2018)》顯示,目前全國的家政從業人員為2800萬左右,需求卻超過了4500萬人,有近2000萬的用人缺口。其中,北京市家政服務人員缺口在20-30萬。

家政是個潛力足夠大的行業,但願意從事的人尤其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寥寥無幾。如何解決這個矛盾是包括好慷在家創始人李彬在內的從業者思考的問題。

廈門焰火秀

前幾天有個微博熱搜事件:8月6日晚,廈門集美的天空被持續20分鐘的焰火秀照亮,轟動了廈門的朋友圈,那正是好慷在家舉辦的第八屆家政員工節。活動上李彬分享到,這個節日已經辦了8年,希望的就是讓更多人重視家政行業以及從業者,除此之外更希望這個行業走向職業化。在他看來職業化是解決供需矛盾促進行業發展的主要辦法。

矛盾的家政行業

先看看鄰國日本。

走在東京街頭,隨處能看到白髮蒼蒼的服務人員,有清潔工、有計程車司機。隨著老齡化的日益加劇,擺在日本人尤其是日本老人面前的首要問題是,當我走不動了,誰來照顧我?

這是個殘酷而又現實的問題,依據日本總務省發布的數據,日本70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20%,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28%。

由於年輕人的缺乏,日本不得不將解決問題的辦法放在機器上,近兩年包括軟銀在內的巨頭企業推出家用服務機器人,可以做修理清洗、監護、救援等工作。

國內的情況還沒有如此嚴峻,但家政需求矛盾同樣突出。

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全國有18.2%的家庭有未成年人照料需求,35.6%的家庭有老年人照料需求,30.4%的家庭有雙重照料需求。對比之下,家政人員從業者只有2800萬,有2000萬人用人缺口,缺口之大讓人咋舌。

南方都市報曾報導過一個極端案例:家住福田香蜜湖的施小姐為了留住在家服務了三年的保姆燦姐,祭出了殺手鐧,她一次性支付了燦姐十年的工資。

家政是個不能被忽視的巨大市場。同樣是發改委數據,家政服務的市場總規模近些年均保持20%左右的增速,2017年,中國家政服務行業營業收入已達4400億元,同比增長26%。

但願意從事家政行業的人並不多,他們大多年紀偏大、沒有受過良好教育,做家政是無奈之舉。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在這個行業裡幾乎找尋不到。

《中國家政服務業發展報告(2018)》顯示, 目前我國家政服務從業人員中 88.6%來自農村,年齡結構偏大,「80後」「90後」從業人員所佔比例不到20%。從業人員的文化水平較低,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僅佔14.1%,大多數人是行業新手。

造成這種供需失衡的原因是,長久以來造成的職業偏見。在傳統舊觀點裡,家政服務人員等同於以往的傭人、保姆,是伺候人的工作,社會地位不強還容易遭受白眼。家政人員缺乏職業認同感,也沒有幸福感,只將這作為謀生的不得已的手段。

但實際上如今的家政工作不僅僅是打掃衛生、看顧孩子老人,還需要從業者了解擅長兒童教育、食品營養、家居設計、醫療救護、家庭關係等專業知識,必要時候,他們在一定程度上分擔了家庭教師、營養師、護士、心理諮詢師的角色,有很強的技術門檻。

表現最為突出的是月嫂這一細分領域,不少月嫂需要持有母嬰護理師證、產後修復師證、催乳師證甚至小兒推拿師證等多個資質證。隨著專業度要求越來越高,月嫂的工資也水漲船高,有行業人士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說,北京地區的月嫂月薪大多在15000到18000之間,高於一般白領。

《2019年生活服務業新職業人群報告》顯示:超六成新職業從業者認為,有過硬的專業技術和手藝是優秀新職業從業者的特徵,目前有71.2%的新職業從業者參加過職業培訓,67%的新職業從業者希望政府應該多鼓勵、支持新的就業形態。

好慷在家創始人 李彬

在好慷在家創始人李彬看來,家政是個不可能消失的行業也無法完全被機器替代,從業人員需要得到尊重和認可。不僅僅因為這個行業需要人的經驗和技術,更重要的是,它緩解社會大分工、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家庭分工矛盾,有很強的社會價值。

如何改變家政的行業困境

200年前,護士行業有著和現在的家政行業一樣的困境。

當時,在人們眼中護士是一件骯髒、危險的職業,需要跟各式各樣的病人打交道,給他們拿便盆、量體溫、洗澡,只有最低層婦女和教會修女才擔任這類護理工作。

在1854年3月的一封信中,出身貴族的南丁格爾,描繪了倫敦一家著名醫院中護士的工作環境:「情況真是慘不忍睹。護士們睡在病房門口通道的木籠子裡,我就像進入了監獄。那裡既沒有燈光,也沒有新鮮空氣,昏天黑地。由於護理人員數量很少,一大幫病人只靠一個護士護理,使護士們疲勞不堪,哪裡有力氣工作?她們的禮儀標準,必備的道德心,也每每低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地步。」

直到南丁格爾的出現,她創辦護士學校、建立護理培訓體系、教授專業技能,將護理工作提升為一門科學職業。在之後的漫長歲月中,護士逐漸得到公眾的尊重和認可,被人稱為「白衣天使」。

與護士這一行業類似,家政同樣是一個對內需要提高專業水平和就業環境、對外需要改變偏見的職業。既然人們固有的刻板印象很難改變,那就從改善行業本身開始。提高從業者的專業技能,穩定保障制度,讓他們逐漸職業化,加強對職業的認同,是可以實踐的一條路徑。

可以借鑑美國和日本的做法。

美國是近代家政學的發源地,「與大量表面光鮮、內容空洞的所謂社會職業相比,家政是一個更加崇高的行業,對美國人民而言,再沒有其他科目比發展家政科學更重要的了。」國外家政專家杜威博士曾如此說道。

家政也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家政,許多高校已將家政課改名為「家庭和消費者科學」。在美國3800餘所大學中,有近千所設有類似學科,還有很多大學專門設立了「家政學院」,培養家政專業的研究生、博士生。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就開設有「家庭經濟學」專業。

家政行業在日本同樣發達,甚至出現專門的家政學院東京家政大學,家政研究領域涉及社會學、美學、工藝學、膳食學、服裝學、住宅學、保育學、康樂學、生理學等等。

2011年,日本家政女王近藤麻理惠以「斷舍離」的理念火遍全球,《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法則》這本書在40多個國家,售出了1千萬本。隨後,更是憑藉收納造詣,榮登2015年時代雜誌全球最具影響力100人名單,同時上榜的有歐巴馬、蘋果CEO蒂姆庫克等。

受專業化教育,有明確的職業發展路徑,在美國、日本,家政成為一份體面的工作。

近幾年,國內也在沿用這個路子,聊城大學、湖南女子學院等大學均開設家政學科,教授包括教育學原理、國學基礎、家庭信息管理、生活哲學、現代居家設計等等課程。

但由於剛剛起步,還沒有太多成果,要實現家政行業的職業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是家政行業的最好時代

現在是發展家政行業、解決行業矛盾的最好時代。

今年 6 月,為支持家政行業的發展,緩解供需矛盾,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意見》,圍繞「提質」和「擴容」的這兩個關鍵詞,提出了36條具體政策。其中有三項尤其值得注意:

1. 支持院校增設一批家政服務相關專業;2. 政府支持符合條件的家政企業興辦家政服務類職業院校,推動 30 家以上家政示範企業、50 所以上有關院校組建職業教育集團;3. 改善家政服務人員從業環境。包括積極推動改善從業人員保險、居住條件,暢通職業發展路徑等。

通俗解讀一下就是:從教育層面提高家政從業者的專業技能,從就業環境方面給從業者帶來幸福感,最終實現家政職業化,解決供需平衡。

這其中,給家政企業們留下了巨大的發展空間,所以說家政行業的最好時代真的來了。

其實已經有企業做了先行者,試圖從培訓教育和就業環境上來實現職業化。

好慷在家第八屆國際家政員工節 菲律賓

2010年,好慷在家成立好慷國際家政學院,與英國諾蘭德學院、日本得斯清學院、菲律賓伊莎貝爾學院等學院合作,送家政人員去海外進修學習。

曾是一名鋼鐵工人的侯挺,正是前往菲律賓學習的第一批學員並且榮獲了第一期的「冠軍學員」稱號,好慷在家就他的名字設立了一個「侯挺獎學金」,獎勵每一期海外遊學人員中的佼佼者。

能去海外進修的畢竟是少數,更具有普遍意義的是在國內的教育。所以看到,好慷在家與日本的HouseKeeping日本整理收納專家協會進行深度合作,請國外的培訓師來到國內為更多就業人員進行專業培訓,並且與泉州學院等院校展開合作,培訓專業人才。

在優化從業者的就業環境上、提高幸福感上,好慷在家一方面引入新能源汽車,讓家政人員可以乘車去往服務地點,這樣方便了員工出行,並且也擴大了他們的服務半徑;一方面成立員工普惠金融,給家政員工提供小額貸款服務,降低了家政人員申請貸款的門檻,解他們燃眉之急;此外,還成立了家政員工公益互助基金,為家政人員以及其子女提供大病救助和教育的幫扶。

依據好慷披露的數據,目前公司有12000人,企業營收方面也從2016年的2.6億增長至如今的9.4億規模,服務家庭400萬戶。

一年前的國際家政員工節,1589臺無人機騰空而起在空中繪出圖案,一年後的家政員工節大型煙火表演持續20分鐘,現場有家政阿姨們激動流淚。他們長時間被忽視,被感謝的次數太少,如李彬所說,「這個節日是對你們的致敬和感謝。」

【致敬每一位辛苦付出的家政從業者】https://v.qq.com/x/page/d0911c3lvrb.html

特別策劃

相關焦點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面試熱點:你了解家政從業者嗎?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面試熱點:你了解家政從業者嗎?,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引導和鼓勵院校加強人才培養,每個省份原則上至少有一所本科高校和若干所職業院校開設家政服務相關專業。   2017年6月,330名上海首批擁有家政服務專業大專文憑的畢業生,在上海開放大學參加了自己的畢業典禮。這批被業內人士稱為「科班保姆」的家政從業者,在讀期間學習了社會學、心理學、營養學、法律、溝通技巧等理論知識,以及保潔、烹飪、家庭插花、孕產婦照護、養老護理等家政技能。
  • 家政服務存在安全隱患,58到家為僱主、從業者上好「雙保險」
    近日,杭州保姆縱火案受害人對被告撤訴、與兩被告達成調解協議,這一新聞事件再次讓家政安全躍升輿論的風口浪尖。目前,家政行業從業人員素質良莠不齊,家政服務存在較多安全隱患,僱主希望獲得更安全可靠的服務,而從業者期待自身權益得到更多保障。
  • 58到家家政培訓講師迪萬:家政就是我的生命
    如今,迪萬已經從事家政行業22年,在長達十年的菲傭從業經歷中,她僅服務過兩個家庭;而在12年的家政培訓講師生涯中,她培訓了超過50萬名從業者。目前,迪萬在國內知名的網際網路家庭服務平臺58到家工作,擔任家政培訓講師的角色,幫助新入行的從業者學習職業技能。
  • 「愛心月嫂」:5年培養1220名從業者,10家創業公司,公益賦能家政...
    2016至2019的4年裡,參加培訓的月嫂們平均收入達到4000至8000元,比原先在城市打零工實現了2、3倍收入增加,實現了脫貧目標。這其中,月嫂們通過學習實踐接觸家政管理新經驗後自主創業,不僅自己脫貧還帶動家鄉勞動力一塊脫貧,樹立了自立、自強、自信的女性創業榜樣。
  • 紫荊家政姐妹們體驗工藝手作樂趣
    紫荊家政姐妹們體驗工藝手作樂趣 2020-12-22 11: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家政行業規範化建設推進「網際網路+家政」發展,58到家助力家政服務...
    4月16日,廈門市商務局聯合七部門共同發布《廈門市促進家政服務業發展若干措施》,促進家政服務行業規範化和標準化建設,提升家政服務職業管理和服務水平,推進「網際網路+家政」發展。58到家以領先的家政培訓服務和權威認證,不斷提高家政從業者業務水平,推動行業駛入規範化、標準化發展快車道。
  • 好慷在家第九屆86國際家政員工節雲晚會盛大召開
    特別的2020年,好慷在家共克時艱,守望相助,與所有的家政行業從業者線上相聚。《央體品牌說》是由體育夢工場推出的專題欄目。追蹤品牌客戶動態,報導央體品牌資訊,更多精彩,盡在《央體品牌說》!8月6日,對於家政行業而言是一個特殊的日子。
  • 趕集網報告:北京家政服務需求量全國第一
    此外,根據趕集網數據對家政行業從業者的畫像來看,20-25歲從業者佔比26.55%,41歲以上從業者佔比36.03%。   報告顯示,在家政服務業的需求量上,北京、深圳、上海、杭州、廣州、青島、西安、濟南、天津、南京排名全國前10。其中,四大一線城市需求量排名靠前,這與一線城市經濟發達、社會分工更細、家政行業發展更成熟有關。
  • 50萬家政從業者,「上海阿姨」能讀本科啦!未來5年市場規模翻番至六...
    (原標題:50萬家政從業者,「上海阿姨」能讀本科啦!同時,翻番發展的市場面臨專業人才的缺乏,包括專業的家政機構管理人員、也包括高素質的一線服務人員。此外,對於提供民生服務的社區工作者,掌握更多家政知識,也更能促進其提供高質量的社區服務。
  • 上海將設首個家政本科專業
    來源:工人日報圖集 上海將設首個家政本科專業形成一貫制家政從業者學歷教育體系記者日前了解到,上海開放大學目前正在家政專業大專學歷教育基礎上申辦本科,預計今年審批通過,2021年春季開始招生,屆時將成為上海市第一所舉辦家政本科教育的高校。
  • 深圳家政行業薪資近9000元,我羨慕了……
    為了釐清當前家政行業的招聘需求、崗位要件、薪資水平、從業者情況及消費習慣,58同城對家政行業求職者、用工企業、消費者進行了深度的調研,並發布了《中國家政市場就業及消費報告》。據58同城招聘研究院數據顯示,2019年8月北京招聘需求同比增長68.8%,深圳求職活躍度最高;2019年8月家政行業薪資整體上漲,家政行業中月嫂月均薪資達9795元,消費者僱請保姆平均周期13.6個月;70後對家政服務依賴性最大,做事麻利認真是消費者對家政從業者的第一需求。
  • 「一位家政人的自白」擺脫逆境主導人生,愛與家政讓我蛻變新生
    同輝家政20年如一日,初衷不改,在創始人楊旭的帶領下,以江花為首的培訓團隊銘記工匠精神,用真心實意的服務為無數家政從業者點亮家政職業之路,成功案例比比皆是。江花不僅是楊旭總經理的得意幹將,更是學員們的良師益友,學員們提起她無不誇獎讚揚。楊旭總經理更表示:「同輝能有如今的成就,江老師要記一大功!」
  • 青島家政服務業現狀:工資連年上漲 鐘點工、家政服務員、育嬰師供...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秀青 青島報導  近日,記者採訪到青島市家政服務協會副會長、青島劉大姐家政總經理劉敏,對近期青島市家政行業的相關情況進行了解
  • 家政配不上本科,這是一種偏見
    近日,上海開放大學正在申辦開設家政本科專業,這將成為上海首個本科層次家政服務類專業。「阿姨也能上大學?」有人認為這是家政行業越來越專業的表現,也有人認為家政專業入本科沒有必要。(見8月4日《半月談》)資料圖提及「阿姨」「保姆」,很多人的第一感覺是收入低、文化低,不夠高級。也正因此,高學歷人才從事家政行業的新聞總會引發熱議,乃至質疑。
  • 2020那些旅遊從業者們赤裸裸的真實過往
    ▲10月20日澳門某旅行社遣散員工 從業者收入驟減 近日一份針對旅行社從業者今年本職收入的調查問卷在行業內流傳
  • 上海一大學將設家政本科專業 折射家政行業新趨勢?
    有人認為,家政從業者不需要高學歷,也有網友覺得學歷「升級」背後是能力升級。究竟為什麼要開設家政本科專業?該專業要培養什麼樣的人?相關負責人接受了本報記者的採訪。家政服務每個細分領域,都有可能成為一個「專業」順應社會發展需求,高學歷的「阿姨」似乎越來越成為一種趨勢。在此次上海開放大學傳出新設家政學本科專業前,杭州32歲家政從業者劉雙走紅網絡,因為這位「阿姨」擁有碩士學歷。
  • 58同城:中國家政市場就業及消費報告
    、培育產教融合家政企業、對在崗家政服務人員進行「回爐」培訓等方面,進一步促進家政服務業發展。為了釐清當前家政行業的招聘需求、崗位要件、薪資水平、從業者情況及消費習慣,58同城對家政行業求職者、用工企業、消費者進行了深度的調研,並發布了《中國家政市場就業及消費報告》。
  • 實現高效精細化運營管理 「網際網路+家政」讓保姆不難找
    本報記者 金 晨有效供給不足、服務滿意度不高、行業發展不規範……面對傳統家政行業中存在的種種問題,「網際網路+家政」的產業模式近年來從競爭激烈的家政市場中脫穎而出,成為眾多消費者預約家政服務的新選擇。今年以來,甘肅「金牌月嫂」董力銘的接單量較往年少了很多,有些同行更是一單都沒有接到;另一邊,家住武漢的李女士急需一名在照顧老人和孩子方面經驗豐富的保姆,卻因家政公司遲遲沒能提供合適的人選而苦惱。從業者被迫賦閒,而有需求的用戶卻「一人難求」。在疫情影響下,家政人員供需斷裂的情況進一步放大。
  • 家政行業C位大佬打造「超級做飯家」
    在刻板印象裡,家政從業者已經被貼上許多負面的標籤:沒技術,沒文化,沒檔次……而如今的家政行業門檻不僅不低,還得經過重重關卡,才能進入僱主家中為其服務。最近,#國發《意見》鼓勵高校開設家政專業#的話題被熱議,網友紛紛驚呼:以後家政阿姨還能輔導孩子數學和英語了!又或是:家政阿姨見過的世面可能比我多。
  • 上海將開設首個家政本科專業
    為規範家政行業,近年來,上海接連推出新政,讓「阿姨」也能落戶、上大學。上海開放大學學歷教育部副部長徐宏卓介紹,與家政相關政策的推出,更加明確家政人員的技能和服務素養方面的需求,也讓「阿姨們」走上了職業化、正規化發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