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羋月撿起的小狼位列戰國四大名將、毛主席評價他殲滅戰最厲害

2020-12-14 歷史成語典故解讀

在熱播電視劇《羋月傳》中,羋月作為羋姝的陪嫁進入秦國,卻被義渠王翟驪所俘,而在被俘虜期間,羋月救了一個從小就長在狼堆裡的孩子,羋月稱其為小狼。野史記載這個小狼就是日後秦國的「戰神」白起,正是因為羋月的搭救之恩,才讓小狼日後一直衷心與羋月,跟隨在羋月身邊出生入死。

而一代偉人毛主席這樣評價白起:「論打殲滅戰,千載之下,無人出其右。」殲滅戰是毛主席人民戰爭思想中戰略戰術原則的核心,是貫徹積極防禦戰略方針的主要手段,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迭挫強敵的最基本的作戰原則。毛主席作為殲滅戰主要指揮人,還能這麼評價白起,白起殲滅戰到底多厲害呢?

首先給大家普及一下殲滅戰的概念:殲滅戰意思是全部或大部殺傷、生俘敵人,徹底剝奪敵人戰鬥力的作戰。是一種不對稱的戰術,有很多具體的作戰方式。殲滅戰不以攻城奪地為唯一目標,而是以殲敵有生力量作為主要目的的殲滅戰思想,有一點集中,戰必求殲,不管幾路來,只管一路去的特點。它是進攻戰的基本原則,其主要特點是集中優勢兵力,各個圍殲敵人。那麼在歷史上作為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的白起打過那些漂亮的殲滅戰呢?

著名謀士蔡澤說:「楚地方數千裡,持戟百萬,白起率數萬之師以與楚戰,一戰舉鄢郢以燒夷陵,再戰南並蜀漢。又越韓、魏而攻強趙,北阬馬服,誅屠四十餘萬之眾,盡之於 長平之下,流血成川,沸聲若雷,遂入圍邯鄲,使秦有帝業。這段話概括白起為主將的幾次戰役。公元前274年白起率軍攻打救援韓國的趙、魏聯軍,大破聯軍華陽,擄獲韓、趙、魏三國大將,斬首十三萬,魏將芒卯敗逃。又與趙將賈偃交戰,溺斃趙卒二萬人。白起秦昭襄王四十三年(前265年),白起攻打韓國的陘城,攻陷五城,斬首五萬。秦昭襄王四十四年(前264年),白起攻打韓國南陽太行道,斷絕韓國的太行道。史稱上黨之爭,在這次殲滅戰中白起殺敵二十萬。

公元前262年,秦、趙為了爭奪韓的上黨郡,發生了長平之戰。最後結果是秦將白起兵分二路,一方面假裝潰敗引誘趙軍深入,一方面切斷趙軍退路,使趙軍糧道斷絕,被困在長平。趙括戰死,四十餘萬降軍被全部活埋。長平之戰是我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滅戰。在戰役成功後白起對部下說過這樣一段話:「先前秦已攻陷上黨,上黨的百姓不願歸附秦卻歸順了趙國。趙國士兵反覆無常,不全部殺掉,恐怕日後會成為災亂。」於是使詐,把趙降卒40萬全部坑殺,只留下240個年紀小的士兵回趙國報信。長平之戰,秦軍先後斬殺和俘獲趙軍共45萬人,趙國上下為之震驚,從此元氣大傷,一蹶不振。

白起指揮戰鬥不以攻城奪地為唯一目標,而是以殲敵有生力量作為主要目的的殲滅戰思想,而且善於野戰進攻,戰必求殲,這是白起最為突出的特點。據後來梁啓超考證,整個戰國期間共戰死兩百萬人,白起所殺之人據二分之一。難怪後來連毛主席也評價「論打殲滅戰,千載之下,無人出其右。」對於毛主席的評價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戰國四大名將都是誰,誰又最厲害,為何沒有吳起?
    戰國是一個硝煙瀰漫的時代,也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好戰。戰國的戰爭不同於初期時期的爭霸戰爭,戰國的兼併戰爭異常激烈。在一系列的兼併戰爭中湧現了數位名將和軍事家,其中白起、李牧、王翦、廉頗被稱為戰國四大名將。其中白起、王翦是秦國人,李牧、廉頗是趙國人。
  • 《羋月傳》:殺神白起,用70餘戰告訴你啥叫「一將功成萬骨枯」
    在羋月回到秦國時,小狼被暫時的放在了義渠的營地當中,在之後羋月再次來到義渠之後,把小狼交給魏冉在軍中培養,並將他託名羋氏族人白公勝的子孫,起名白起,正是因為羋月的搭救之恩,才讓小狼日後一直衷心於羋月。之後,白起的軍旅生涯就如同開了掛,在白起的軍事生涯中,大小70餘戰,從無敗績,換句話說,只要六國軍隊和他相遇,就等於遇上了死神。他是戰國殺神,一生共殲滅六國軍隊約165萬!據梁啓超考證,整個戰國期間共戰死兩百萬人,白起一人就獨佔不止二分之一。
  • 他一個人就害了戰國四大名將中的兩個,他是秦滅趙的功臣,他是誰
    白起和王翦是秦國將領,廉頗和李牧是趙國將領,戰國四大名將被秦國和趙國瓜分,其中白起是被秦昭襄王賜死的,王翦是自然死亡,善終,廉頗則被趙悼襄王逼走,離開趙國,最終客死他鄉,而李牧則是被趙國最後一任國君趙王遷殺害的,李牧一死,趙國自毀長城,隨後被秦國滅亡。
  • 戰國四大名將《大秦賦》中出現仨,最厲害的卻沒出場,編劇有心了
    《大秦賦》用一幀幀波瀾壯闊的畫面給觀眾呈現了戰國末年的風雲歷史。在劇中,秦昭襄王嬴稷雖然年邁,但餘威仍在;臉上帶疤的秦國大將王齕第一次出場非常拉風。王齕出場後,筆者一直在期待另一位秦國戰將的出場,可是,直到秦昭襄王嬴稷去世,他還是沒有出現,讓我多少有些失望。在後面的劇情裡,廉頗、王翦、李牧都有出場,戰國四大名將出現了3個,卻唯獨沒有最厲害的那位——白起。
  • 盤點戰國時期四大名將排名
    ——鬼谷子 戰國時期,七雄紛爭,是一個烽火狼煙的時代,也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好戰。 那麼你知道戰國著名的將領有哪些嗎?今天小二為大家帶來了戰國四大名將排名。
  • 不以成敗論英雄,戰國十大名將終極排名
    歷史上越是諸侯爭霸的亂世,越是名將輩出的年代,古往今來莫不如此。作為中國歷史上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的戰國時期同樣也是將星璀璨。其實要從中挑選出10人除了廣為人知的戰國四大名將之外,其餘六人還真不好選擇,所以先剔除幾個人選:第一,司馬錯。
  • 尚能飯否的廉頗憑什麼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廉頗:憑我一腔熱血
    文|飛魚說戰國時期有四大名將,秦國武安君白起不僅在長平之戰中坑殺了趙國四十萬大軍,而且消滅了其餘六國大量的有生力量,為秦國統一六國奠定基礎,秦國武成候王翦橫掃三晉廉頗,戰國末期趙國名將,我們知道的最多的是廉頗的負荊請罪,還有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無奈,廉頗屬於大器晚成,我們並不知曉廉頗的生卒年月,但是廉頗成名的時候已經是趙國一員老將了,廉頗的主要功績是攻取陽晉,固守長平,敗圍燕都,那麼尚能飯否的廉頗憑什麼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呢,因為憑廉頗一腔愛國的熱血。
  • 來看春秋戰國名將哪家強?
    白起戰國時期著名將領白起,中國古代著名的將領、軍事家。白起在秦昭王時徵戰六國,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曾在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攻陷楚國國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功勳赫赫,白起是繼中國歷史上自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統帥,與廉頗、李牧、王翦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
  • 戰國七雄,各國頂尖名將大比拼
    戰國時期是中國戰將群星閃耀之時,各國名將層出不窮,下面來主觀評價一下各國頂尖名將,一國只能有一人入選哦。因為白起戰績實在太過突出,一生七十餘戰,沒有敗績,先破楚軍,攻入郢都,迫使楚國遷都,後於伊闕之戰殲滅韓魏24萬聯軍,將三晉視為玩物,長平之戰殲滅趙軍45萬人,將趙國形同亡國,三大戰役為秦國徹底奠定統一天下的基礎。一代殺神,當之無愧。
  • 戰國名將之秦國篇:在你的印象裡,秦國都有哪些名將?
    構思了幾天後,終於決定下筆寫篇關於戰國名將的文章,不過,因為秦國的名將屬實太多了,就把這篇關於戰國名將的文章一分為二,這篇是專門描述秦國名將的,隨後會再發布一篇關於六國名將的文章。就是關於歷仕數國的名將放在哪一國,筆者是按照他們最耀眼的戰績在哪一國取得的,就把他放在那一國的名將序列之中(之前想過按照這些名將的母國來歸類,但是這樣的話,蒙驁、吳起這一類名將就會很尷尬),如有放錯了的情況出現,敬請指正;最後呢,就是把這些人列為名將純粹是筆者的一家之言,不喜勿噴,文明交流!
  • 戰國雙雄之一,趙國獨佔四大名將之二,卻為何還是國破家亡
    戰國七雄之中,最有實力的應該是北方的趙國和西邊的秦國,當時的趙國獨佔四大名將之二,卻最終沒能改變國家的命運。那麼趙國必亡的原因是什麼呢?後世,人們所津津樂道的戰國四大名將分別是:白起(秦國),王翦(秦國),廉頗(秦國),李牧(秦國)。戰國四大名將中,秦趙兩國各佔一半,可謂是實力相當。
  • 盤點春秋戰國時期的名將,哪個時代更強?
    春秋戰國時期,可以說是歷史上戰爭最為頻繁的一個時期,接連爆發的戰爭自然便催生了大量的名將,那麼春秋戰國時期到底有多少名將呢?1、吳起:陰晉之戰。姜姓,吳氏,名起,衛國左氏人,乃是戰國初期的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著有《吳子兵法》,與兵聖孫武並稱「孫吳」,位列武廟十哲之一,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 戰國時期除了四大名將、四大公子、四大刺客,還有哪四大?
    而戰國時期群雄逐鹿,英雄豪傑輩出,留下了無數傳奇故事,自然也引起了後人們的興趣,列舉出了一系列排名,人們比較比較熟知的有四大名將(白起、王翦、李牧、廉頗),四大公子(信陵君、孟嘗君、平原君、春申君),四大刺客(專諸、要離、聶政、荊軻)。不過了這四大名將、四大公子、四大刺客以外,其實戰國時期還有很多被並稱為「四大」的人物。
  • 春秋戰國當中的名將,誰才是最強的
    所以春秋戰國對於我們的重要性絕對是沒有任何一個朝代能夠相比。有些人說漢朝,唐朝等朝代對中華民族的影響力非常重要。可是在我看來,春秋戰國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這些時代。因為百家思想就是在這個時代當中誕生的。軍事理論也是在這個時代當中誕生的。各種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思想和理論,都是在這個時代出現的。所以春秋戰國對於我們的重要性,和漢朝,唐朝相差無幾。
  • 戰國四名將裡,為什麼只有他活得最好
    但通常而言,一般把戰國後期的四個將領並稱為「戰國四名將」。他們是:白起、李牧、廉頗、王翦。這四位名將中,白起、王翦是秦國人,李牧、廉頗是趙國人。由此也可以看得出來,到了戰國後期,趙國從軍事上來說應該是僅次於秦、楚兩個強國的。這一點從蘇秦遊說趙國與遊說他國的辭令上都可以看得出來。
  • 戰國四大名將中,除了廉頗之外,還有一人不夠資格
    關於戰國四大名將,人們早已耳熟能詳,今天聊一聊其中最不夠資格的兩位名將。所謂戰國四大名將,源於南北朝時梁朝周興嗣編撰的《千字文》,書中有「起翦頗牧,用軍最精」這一句話,由於《千字文》流傳甚廣,於是白起、王翦、李牧、廉頗就被約定俗成為戰國四大名將。但戰國時代兵家天才輩出,說這四人「用軍最精」,實難讓人信服。
  • 戰國時期著名的十位將軍
    孫臏,戰國時期齊國軍事家,是孫武的後代。經典戰役:桂陵之戰——避實擊虛、攻其必救,創造了「圍魏救趙」戰法。馬陵之戰——魏國由盛轉衰,國勢從此一蹶不振,失去了中原霸權。齊國則聲威大振,威服諸侯,稱霸於中原。 經典戰役:桂陵之戰、馬陵之戰樂毅,戰國後期傑出的軍事家、戰略家,魏將樂羊後裔,拜燕上將軍,受封昌國君,輔佐燕昭王振興燕國。
  • 在春秋戰國時期,四位舉世聞名的名將,每一位都是戰神!
    在春秋戰國時期,四位舉世聞名的名將,每一位都是戰神!在春秋戰國的事情,是中國歷史上的百家爭鳴,人才輩出的一個時代,就出現了一大批的英雄人物,也就是今天要說的,在春秋戰國時期的這樣著名的將領。首先要說的就是白起了,白起是當時秦王的部下,他號稱是在春秋時期的屠夫,白起從小的時候就非常有天賦,他也是當時非常著名的軍事家,是秦國將領代表人物,說到白起的成名之戰是在當時他以12萬的軍隊來對抗韓國還有魏國,東周等等國家的24萬的軍隊,他是怎麼戰勝的了。
  • 吳起5萬士兵大勝50萬秦軍,是什麼原因讓他沒有被選入四大名將?
    我國歷史上有這樣一個人,他一生未嘗敗戰,且在陰晉之戰中以5萬魏軍擊退50萬秦軍,但是這個人卻沒有被列入戰國四大名將,這個人就是吳起。吳起是誰?此時的魏國已經逐漸登上當時第一國的寶座了,但是吳起的厲害還遠遠不止這些!著名的陰晉之戰當年吳起擔任過西河郡守,在任期間,他積極學習儒家思想,改變了魏國的兵制,創造出了「武卒制」。
  • 戰國四大名將,為何只有王翦能善終?因為只有他最會玩弄權術
    戰國四大名將,為何只有王翦能善終?因為只有他最會玩弄權術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段精彩紛呈的歷史,更是將星雲集的時代,其中最負盛名的要數四大名將:白起、王翦、李牧、廉頗。但這四位傑出的將領只有王翦最後善終了,其他三位都沒能落下一個好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