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這句想表達的是怎樣的做菜技巧呢?

2020-12-13 飯店小廚子

我居住在北方的沿海城市,我們這裡以出產海鮮而聞名,我在烹飪學校學習的時候,我們的面點老師就說過:「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這句話。

「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這句屬於想表達的是怎樣的做菜技巧?

一,「魚不蒜」

這句話在北方的沿海城市特別流行,尤其是山東沿海和大連地區。它主要的意思是:

1.山東沿海城市和大連地區喜歡用魚肉入餡,因此有很多膾炙人口的魚肉餡製作的美食。比如:【鮁魚餃子】、【黃花魚餃子】等。這些餡料是不能放大蒜的,大蒜的蒜臭味如果包在魚餡裡會有一股怪味,這個餃子不僅吃不出魚的鮮味,反而會影響食慾。

2.因為大連和山東的海鮮比較新鮮,一般烹飪中多以蒸煮為主。這些蒸煮類的海鮮或刺身類的海鮮是不放大蒜的,如果放了大蒜會奪了海鮮的鮮甜味道,吃不出海鮮應有的味道。很多海鮮蘸食大蒜可以,但是用大蒜一起烹煮反而會吃不出原汁原味來。

二,「牛不韭」

這句話在烹飪屆流傳特別廣,基本牛肉沒有跟韭菜一起入餡的,也很少有用牛肉搭配韭菜製作的菜餚。因為:

1.牛肉本身羶味比較重,韭菜又有辛辣的味道,這兩種食材搭配入餡,包在密閉的麵皮裡會產生怪味而難以入口。「牛不韭」主要對入餡來說的。

2.牛肉本身不易熟爛,一般烹製時間都需要很長時間。韭菜特別容易熟爛,如果兩者搭配一起不光熟爛不到一起,而且韭菜的味道反而會奪了牛肉的味道。所以不論中西餐,幾乎看不見韭菜跟牛肉搭配的菜。

三,「肉不姜」

這個屬於比較有爭議的話,很多地方會說「羊不姜」,這個主要對於燉湯來說的。因為:

1.姜的辛辣刺激味道有去腥除異味的作用,但是有些新鮮的肉類放了姜,反而會失去肉本身的鮮味。這個以前農村吃殺豬菜,是基本不放姜的。因為那時候北方冬季姜也不好買,而且感覺加了佐料的肉吃不出肉的香味來。

2.羊肉做餡也很少用到姜,因為新鮮的羊肉自帶鮮味,加上羊肉的羶味比較重,如果加姜會掩蓋住羊肉獨有的味道。所以一般羊肉入餡,基本是不放姜的。

「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在烹飪中主要是指製作新鮮食材時,為了吃出食材本身的味道,保證食材的原汁原味所以不添加過多的調味料來掩蓋食材的本味。現在基本很多人還遵循這種方法,這句俗語我們平時生活中也經常可以聽到。

相關焦點

  • 「牛不韭,魚不蒜,肉不姜」是什麼意思和健康有關係嗎好好看
    自古以來老祖宗都會留下一些言簡意賅的俗語給我們,就好比這句和做菜有關的俗語「牛不韭,魚不蒜,肉不姜」,相信不少老人都聽說過,很多廚師都是遵照這個原則做菜的
  • 農村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到底是什麼意思?廚師答疑
    要堅持學習,學無止境下文轉載自作者:最食記從古至今,前人的實踐留下了很多的美食方面的技巧,這無疑是前人積累的寶貴經驗和財富,為指導後來者提供了借鑑。而在農村就有一句關於烹飪方法的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廚師來答疑。魚不蒜。魚不蒜也就是在做魚的時候,不能放大蒜。
  • 「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這說法有道理嗎?聽聽大廚怎麼說
    在我國農村有一句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的說法,這句話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在做魚的時候不能加蒜、炒牛肉時不能放韭菜、烹飪肉類不需要加生薑。比如海邊的福建人吃魚,吃的就是魚的鮮美可口,一定是要少加佐料吃魚的本味,其實有鮮味就有腥味在。而在邊疆地區卻要另當別論。飲食習慣受當地少數民族飲食傳統及氣候的影響,喜歡酸辣,吃魚要吃的是鮮香味,一定就要加蒜才行。大蒜的辛辣味可以很好地去除魚本身的腥味,大蒜還具有殺菌消毒的功效。當地人吃魚,除了清燉不放蒜,紅燒、油炸魚、水煮等,大蒜絕對是必不可少的調料。
  • 古話常說的「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中國美食博大精深,而我們中國也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所以從古至今前人也留下了很多美食方面的技巧,而這也是前人積累的寶貴經驗和財富,也為後代提供了很多方便,而在古時候就有著這樣一句關於烹飪方法的術語,就是「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這句話就是從很早之前流傳下來的,現在也有很多人都不懂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 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有什麼講究?老祖宗說的對嗎?
    我國的歷史悠久,在遠古的時期就有各種烹飪的方法,還流傳下來一句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這句話有什麼講究呢?從字面理解,是在說做魚的時候不要放大蒜。喜歡吃魚的人吃的就是魚肉本身的鮮美多汁,如果加入很多的大蒜,會影響到魚的口感。中國人喜歡煮魚湯,在煮魚湯的時候,如果加入了大蒜,會失去其本身的滋味。
  • 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老一輩的這話是什麼意思
    這幾句話其實是來自於沿海地區老一輩農民做菜的一種心得,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幾句話的意思了,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說說魚不蒜魚肉本身是非常鮮美細嫩的,如果加入蒜在裡面就頂撞了魚的鮮味,要想在吃到魚本身的鮮味就難了
  • 老話說「牛不韭,羊不姜,魚不蒜」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這樣說?
    嗨吃不會胖教您如何聰明的吃,在滿足一個吃貨的基本需求的同時還不會長肉,嗨吃不胖哦。我們現在都是特別的在乎飲食,而且飲食習慣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們現在更多的喜歡在家裡面做飯,因為這樣做出來的飯會比較的放心,乾淨又衛生,但是在以前,做飯的時候還是有著特別多的講究的,可能有些人都不知道,只知道做出來的飯好吃或者是合胃口就行了。
  • 俗語「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是什麼意思?可信嗎?
    我國不僅文化源遠流長,美食也是,除了色香味俱全,還有很多做菜的俗語,不知大家有沒有聽過長輩們說過這樣一句俗語「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這句俗語到底指的是什麼意思?放在現代還適用嗎?可能許多人都理解錯了,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農村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原來是這個意思!看完漲知識
    當然他們也為我們留下了非常寶貴的經驗,在美食方面也留下了很多的技巧。最近常常聽到一句關於燒飯的俗語,那就是「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如果按照字面意思來解讀的話,我一直違背了這一條,常常在肉裡放一些生薑去腥。所以「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指的三方面,由我來按照順序為大家解讀一下其中的含義與原因。農村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原來是這個意思!
  • 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原來意思很簡單,之前誤會了
    例如,今天我們要談論的俗語是「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這似乎很奇怪,很難理解,也許很少有人聽說過,那麼誰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呢?從字面上看,我認為很容易猜到,就是做魚不放蒜,吃牛肉不就韭菜,吃肉不吃薑!
  • 古俗語「牛不韭,羊不姜,魚不蒜」有道理嗎?60歲廚師的巧妙答疑
    推薦語:所以嘛,很多諺語不能斷章取義,要充分理解其中的含義,飲食本就博大精深下文轉載自作者:梅梅美食家古俗語「牛不韭,羊不姜,魚不蒜」有道理嗎?60歲廚師的巧妙答疑!當然這是個技術活,需要細細討論。但是最近有一個朋友突然發問,在古俗語中有一句話叫做「牛不韭,羊不姜,魚不蒜」,但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知道的很多菜都違背了這句俗語,那麼這句話到底有道理嗎?今天我們請教了一位60多歲的廚師,他的巧妙答應讓很多人都拍手叫好。
  • 農村人說「魚不蒜,牛不韭,羊不姜」,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比如說「魚不蒜,牛不韭,羊不姜」這一句,就很讓人納悶,我們平時燉魚哪有不放蒜瓣的?有些地方有這樣一句話,叫做「燉魚不放蒜,味道減一半」,可以說是大力支持燉魚的時候放蒜。的確,在烹飪魚的時候,去腥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而大蒜不僅是非常常用的調味料,更是去腥增鮮的好幫手,燉魚的時候要是不放蒜,味道肯定自然而然的就會差一點。
  • 「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啥意思?很多人都誤會了
    對於經常做飯的朋友來說,應該聽過這麼一句民間俗語: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從字面上看, 可以理解為:做魚肉的時候,不能放大蒜;做羊肉的時候,不能放姜;做牛肉的時候,不能放韭菜。牛肉不能放韭菜,還能勉強理解,但是大蒜和姜是我們最常用到的2味調料,為啥做魚肉和羊肉時,老一輩要提出這樣的搭配禁忌呢?背後的邏輯究竟是什麼,有沒有相應的科學依據?今天,懶喵就這個話題,和大家一起聊個清清楚楚。一、「魚不蒜」?
  • 俗語「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的說法靠譜嗎?大廚:的確有講究
    在農村很多家庭的做菜方式,和城市的做菜方式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做出的菜雖然沒有什麼好看的賣相,味道卻是很多大廚都做不出來的。農村做菜其實也是有很多秘訣的,在農村流傳著這樣一句關於做菜的俗語:「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有什麼道理呢?不妨一起來了解下。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是什麼意思?
  • 俗語「牛不韭,羊不姜,魚不蒜」有什麼講究?老廚師:我只說一遍
    一道好菜,不僅講究個色香味俱全,還得講究營養均衡才行,這就要求廚師們具有極深的功底才行。關於吃,我國有很多的俗語,比如「民以食為天」啊之類的,但其實,在廚師界還一直流傳著一句俗語,那就是「牛不韭,羊不姜,魚不蒜」,很多人看到這句話後都會非常不解,這句俗語究竟有什麼講究呢?大家都知道,炒菜是一個技術活,不同的人炒出來的菜,味道都各不相同。
  • 俗話說「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什麼意思?發現真講究
    在飲食方面,老人也有很多俗語,要是知道這些俗語的意思,耳熟能詳的話,就不會輕易的做錯菜,食材間不會發生衝突,因為做菜間有很多講究,比如有些食物是相剋的,吃了後會發現不好的反應,還有些食物搭配在一起不能散發香味,反倒很臭,所以要了解一些這方面的知識太重要了,有這樣一句俗話「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它是什麼意思?專門為了這句話請教了一下廚師,發現真講究。
  • 農村俗語: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農村老人常說到的這句「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就是其中的一句,大家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首先來解說一下這魚不蒜的主要意思,從字表面上的意思來說,就是煮魚的時候不要放蒜。因為在吃魚的時候,吃的就是一個鮮字。這也是魚自身特有的味道。大家都知道,蒜是一種調料,能夠增加食物的香味。
  • 為什麼說 「牛不韭、羊不姜、魚不蒜」,現在炒菜時可參考嗎?
    、羊不姜、魚不蒜也是流傳比較廣的,但是如果從字面意思上來看現在並不是這種情況,一些飯店裡韭菜和牛肉等的搭配還是比較受歡迎的,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是不是這句話算是前人的誤解呢?一起看來看看吧。 牛不韭字面意思來說就是使用牛肉烹飪的時候不用韭菜,但是我們發現,現在韭菜炒牛肉算是一道常見的家常菜,而且還經常會用韭菜和牛肉做餡包水餃,但是為什麼前人說不行呢?
  • 「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這種說法是真的嗎,一起來看看吧
    「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有這種說法嗎?來了解一下吧!現在,大家燒菜的時候,已經不管什麼食材不可以放,什麼食材可以放了。大家在燒菜的時候,基本上會把那些香料通通放一遍。像生薑,大蒜,韭菜之類的,都會放上一遍,根本就沒有什麼講究,即便是有,現在很多人也都不記得了。不過,咱們燒菜的時候,還真的有一些講究,只是大家不知道而已。很多人都說燒魚不放蒜,煮羊肉不加姜,燉牛肉不放韭菜,這種說法也不知道是不是正確的,很多人都不知道這種說法,也不知道靠不靠譜。在聽到這種說法之前,小編做菜的時候,不管是做什麼都會放上蔥姜蒜之類的。
  • 農村老人常說的「羊不姜,牛不韭」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其實這些老話除了「羊不姜,牛不韭」,還有「豬不椒,羊不料,魚不蒜」等等,大概意思是做菜的時候不放後面說的這個配料,具體是什麼原因呢?咱們一個個來說道說道。羊不姜,應該是指在煮羊肉湯時不放姜,如果是在爆炒或者紅燜,關係不大。牛不韭,我覺得基本都合適,這兩者的味型壓根就沒搭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