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 Cell Rep:重大突破!科學家開發出可高效保存精子幹細胞的新技術

2020-12-20 生物谷

圖片來源:medicalxpress.com

2017年4月10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發表在國際雜誌Stem Cell Reports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來自華盛頓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保存精子幹細胞的新方法,該研究或許並不會使正在經歷癌症療法的育齡男性面臨生殖力受到影響的風險。

成年男性在接受放療和化療前都會冷凍他們的精子,而這兩種癌症治療手段都會使精子變得不育,但還沒有度過青春期的男孩兒或許僅能夠移除機體的精子幹細胞,並利用特殊的冷凍技術來保存,在適當的時候使得這些精子幹細胞復甦再轉回患兒的睪丸中,當患兒度過青春期後也能夠產生正常的精子。

研究者Jon Oatley表示,他們開發出了保存精子幹細胞的特殊技術。據美國癌症協會數據顯示,在美國,兒童癌症患者所佔的比例不到1%,據估計每年大約有1萬多名15歲以下的兒童會被診斷為癌症患者,其中五分之四的患兒的存活期都會超過5年,但青春期以前的患兒在治療後也會面臨缺乏精子的風險,即缺少有活力的精子。

當癌症得到控制後,患兒的生活質量就是一個非常需要關注的問題,其中就包括其正常生育的能力,隨著每一次心跳,成熟可育的男性都會產生1300個精子細胞,這些精子細胞來源於個體從出生時就存在的精原幹細胞庫中,隨著每個幹細胞分化,其都能夠產生5000個精子。

文章中,研究人員對青春期前的小鼠幼崽進行研究,他們對幹細胞非常特殊的基因標記上螢光探針,隨後研究者們就能夠清楚觀察幹細胞分化產生祖細胞,進而轉變成為精子細胞的整個過程。在早期階段,研究者觀察到,幹細胞能夠通過糖發酵的過程來產生能量,隨後豈會利用名為氧化磷酸化的方法來產生自由基,這種活性氧自由基對機體細胞的DNA具有特殊的有害作用。

Oatley說道,如果你是一個即將產生精子的幹細胞,那麼你或許會擁有一種原始的基因組,當然你也並不想被活性氧自由基所破壞,這也就是為何糖酵解作用對幹細胞非常重要的原因了,因此我們應當設法改變培養的環境來促進幹細胞糖酵解作用的發揮。通過降低培養環境中氧氣的水平,研究者發現他們能夠明顯幹細胞成功製造正常精子的效率。

如今研究人員還有許多挑戰要去面對,下一步他們將會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的研究人員聯合研究來觀察是否培養的幹細胞會經歷表觀遺傳學的改變,而這或許能夠幫助確定是否相應的基因會被開啟/關閉,研究小組也將繼續深入研究來闡明是否本文中所開發的新技術能夠在人類機體組織中更好地發揮作用。(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個人轉發,網站轉載請註明來源「生物谷」,商業授權請聯繫我們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 app.

原始出處:

Aileen R. Helsel, Melissa J. Oatley, Jon M. Oatley. Glycolysis-Optimized Conditions Enhance Maintenance of Regenerative Integrity in Mouse 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 during Long-Term Culture. Stem Cell Reports (2017). DOI: 10.1016/j.stemcr.2017.03.004.

相關焦點

  • Cell:科學家首次培養出人類精子和卵子細胞!
    這種細胞起源於胚胎發育過程,個體成年後這種細胞可產生精子細胞和卵細胞。過去人類細胞體外培養嘗試:成功率極低體外培養人類細胞的一個主要障礙是:老鼠和人類胚胎幹細胞是根本不同的,小鼠胚胎幹細胞是「幼稚」——容易被誘導分化成任意路徑;而人類幹細胞是「成熟」的,他們的分化方式不能適應所有途徑。Hanna和他的研究小組隨後建立了一種方法來下調分化遺傳信號通路,由此構建出了一種新型的iPS細胞,他們將之命名為「原始細胞」( na?ve cell)。
  • 代育父系技術出爐!移植精原幹細胞可恢復絕育的雄性動物產生精子的...
    不過,在一項新的概念驗證研究中,來自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猶他州立大學、馬裡蘭大學和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稱為代育父系(surrogate sire)的技術,具體來說,首先對雄性動物進行絕育,然後進行幹細胞移植,從而產生遺傳上符合要求的供者精子。
  • Sci Rep:新技術將幹細胞變為視網膜神經節細胞
    ,其可以將人類幹細胞有效轉化成為視網膜神經節細胞,這種幹細胞位於視網膜中,其可以將眼睛中的視覺信號傳送至大腦,而這類幹細胞的死亡或異常會引發某些疾病患者的視覺喪失,比如青光眼或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相關研究發表於雜誌Scientific Reports上。
  • Nat Protocols:科學家教你如何在檢測並且保存人類幹細胞?
    ,此前研究者很難獲得並且在實驗室中很難培養出人類幹細胞。近日,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Protocols的一項報告中,來自德國德爾布呂克分子醫學中心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新型方法,其可以檢測細胞培養液中的多能細胞並且幫助科學家們在實驗室中對這種細胞進行保存。
  • Cell Stem Cell背靠背|吳軍等建立了一種全新的全能幹細胞
    最重要的是該細胞系可以高效地嵌合,且可以直接響應BMP4信號的作用,轉化為原始生殖細胞。根據其特性,科學家們將這種細胞命名為XPSCs 【chimera (Χμαιρα in Greek) and PGC dual-competent pluripotent Stem Cells】。
  • Cell Stem Cell:創造人工腎臟可能需要這種技術
    2016年8月29日訊 /生物谷BIOON/ --美國薩克研究所的科學家們最近開發了一種在體外培養腎祖細胞(Nephron Progenitor Cells)的方法,在此之前一些維持腎祖細胞培養的嘗試經常失敗,培養的細胞或者死亡或者失去發育潛能
  • 科學家利用「人造精子」技術實現蛋白質重要胺基酸的個體水平遺傳...
    該工作利用最新的CRISPR/Cas9介導的單鹼基編輯系統 (BE3) 結合單倍體胚胎幹細胞(「人造精子」)介導的半克隆技術,對影響小鼠原始生殖細胞(PGCs)發育的重要基因Dnd12012年,李勁松研究組與徐國良研究組合作首次建立了孤雄單倍體胚胎幹細胞,並證明這些細胞能夠代替精子使卵母細胞「受精」產生半克隆小鼠,不過該技術產生半克隆小鼠的效率低下(Yang et al., 2012, Cell
  • Mol Cell:揭秘!為何幹細胞會如此特殊?
    圖片來源:www.phys.org2016年8月8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Sanford Burnham Prebys醫學發現研究所的科學家在理解有機體細胞多樣性表現機制上取得了重大成果
  • Cell Stem Cell:一種可防脫髮的膠原蛋白
    日本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細胞—幹細胞》雜誌上報告說,動物實驗證實毛根缺乏一種膠原蛋白可同時導致脫髮和白髮。這一研究成果將有助於開發出治療脫髮和白髮的新藥。 東京醫科齒科大學教授西村榮美等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發現ⅩⅦ型膠原蛋白的作用可使毛囊幹細胞不會枯竭,從而防止脫髮。同時,這種膠原蛋白在毛囊幹細胞產生轉化生長因子-β的過程中也是不可缺少的。
  • Cell:科學家提出腫瘤細胞「幹細胞指數」概念 未來有望開發出抑制...
    2018年4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聖保羅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索引模式,其能為癌症患者的預後提供相關信息,同時也能幫助指導癌症患者採用更加合適的療法進行治療,並且鑑別出開發新藥的靶點。
  • Cell Stem Cell:挑戰常規!原本認為在構建iPS細胞中至關重要的Oct4...
    2019年11月12日訊/生物谷BIOON/---自從2006年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如今是日本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與應用中心負責人)發現了一種將完全分化的細胞引導回多能性狀態的方法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使用他的配方來產生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iPS
  • 人造生殖細胞重大進展:體外「複製」精子發育關鍵步驟成功!
    但疾病、年齡、意外,總是可以那麼輕而易舉地剝奪很多人的權利,讓他們的生殖細胞出現問題,無法完成生命的延續。而今,科學家們離實驗室培育人工生殖細胞又近了一步。  該團隊首次在體外真正意義上複製了人類精子發育形成的關鍵生化步驟,這意味著未來科學家們很可能可以通過幹細胞甚至是體細胞誘導分化出生殖細胞,進而孕育嬰兒,未來父母的身份將不受身體條件、年齡甚至性別的限制,這一進展可謂是實驗室培育人工生殖細胞的裡程碑式事件。
  • 體細胞核移植從成人卵母細胞中獲得複製人類胚胎成功
    哈佛大學的幹細胞專家Douglas Melton評論這一成果道,「很難評價這一成果」,他也引用了之前兩個曾經利用SCNT體細胞核移植技術成功產生人類胚胎的例子。很早之前,科學家就希望能利用各種疾病患者的體細胞,克隆出早期人類胚胎,從而在實驗室中對這些疾病進行研究,開發新的治療方法。
  • 損傷可誘導星形膠質細胞的神經幹細胞潛能
    損傷可誘導星形膠質細胞的神經幹細胞潛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7 22:10:55 2020年8月5日,《細胞—幹細胞》雜誌在線發表了瑞典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
  • 我科學家首次實現用小鼠幹細胞體外製造出功能精子
    原標題:我科學家首次實現用小鼠幹細胞體外製造出功能精子     這項研究由南京醫科大學沙家豪教授和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周琪院士、趙小陽教授(現單位為南方醫科大學)等人合作完成,研究論文當天發表在新一期美國《細胞-幹細胞》雜誌上。
  • 科學家首次獲得具有形成性多能性的小鼠和人類幹細胞
    科學家首次獲得具有形成性多能性的小鼠和人類幹細胞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4 13:24:35 近日,英國劍橋大學Austin Smith、Masaki Kinoshita等研究人員合作獲得具有形成性多能性的小鼠和人類幹細胞
  • 幹細胞研究最新進展(第4期) - 幹細胞&iPS專區 - 生物谷
    1.Nature:因存在混亂,應停止使用術語間充質幹細胞doi:10.1038/d41586-018-06756-9根據2018年9月26日發表在Nature期刊上的一篇標題為「Clear up this stem-cell mess」的評論文章,2017年科學期刊使用「間充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
  • PNAS:科學家鑑一過渡幹細胞——骨形成蛋白幹細胞
    研究者將這種幹細胞稱之為骨形成蛋白幹細胞,相比正常的胚胎幹細胞而言其非常強勁而且容易對其進行操作;骨形成蛋白幹細胞是一種介於胚胎幹細胞和最後發育形成後的細胞間的一種過渡狀態的細胞,研究者可以利用這種幹細胞來理解胚胎的形成過程以及進行諸如先兆子癇等出生前疾病發病機制的研究。
  • Cell Stem Cell|王皓毅團隊首次在體外模擬了人類X染色體的隨機失活
    小鼠胚胎幹細胞(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mESCs)具有兩條激活的X染色體且沒有Xist表達,其狀態與小鼠著床前囊胚內細胞團一致,並在體外分化後可完成隨機XCI,進而成為XCI研究的高效工具。然而,近年很多證據表明小鼠和人類早期胚胎X染色體狀態以及XCI過程存在巨大差別。
  • Cell:重大進展!開發出比CAR-T細胞更安全、用途更廣的cCAR-T細胞技術
    2019年10月25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格拉斯通研究所和Xyphos生物科學公司(Xyphos Biosciences, Inc.)的研究人員描述了一種攻擊被HIV感染的細胞的新技術。這種新技術是CAR-T細胞免疫療法的一種新的改進版本。近年來,這種療法因在抵抗血癌上取得的成功而聞名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