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經典數學名題:雞兔同籠解法,這招比聽網課有效果

2020-12-14 思維數學小課堂

「雞兔同籠」,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典型趣題之一,也是小學奧數教育中的常見題目。經常會遇到各種不同類型的考試題。

不久前一個學生遇到了這個問題,他自己聽了很多視頻課,老師講了很多方法。但一旦離開老師的指導,做一隻雞兔同籠的變型練習,就會出現思維不流暢,許多步驟都說不出來的原因,難一點還會出現錯誤。

如果平時只要多做練習解題,並不注重對思維的歸納和總結。事實上,當時可能聽了很多方法,但事後很快就忘了。

它實際上與我們學習數學的特點有關。各個數學知識點都有自己的特點和規律。必須掌握推理的主要過程,並在此過程中培養良好的做題和思考習慣。與其整天聽了無數次講解,自己沒有深入思考,總結歸納,然後發現問題,再去學習的過程,通常知識只是一小段機械記憶,不利於學習習慣和思維的養成。

現在我們來看一下系統分析,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及數學思維過程。通過閱讀,獲取關鍵信息,繪製思維導圖,分析梳理數量關係等,對此題型進行全面剖析,還會舉出一到兩個例題,看過例題後,還可以多多嘗試,然後再考慮其他的例題。

常用技巧

假設法方程法圖示分析方法

例題演練

有雞兔共20隻,腿44條,雞兔各幾隻?

思維導圖分析

解題過程

方法1:假設法

假設這20隻全是兔

腿總數:20×4=80(條)

比實際多:80-44=36(

雞:36÷(4-2)=18(只)

兔:20-18=2(只)

答:雞有18隻,兔有2隻。

方法2:方程法

解:設兔有x只,雞則有20-X只

4X+2(20-X)=44

4X+40-2X=44

2X=44-40

X=2

20-X=20-2=18

答:雞有18隻,兔有2隻。

實戰演練

雞、兔共有腳100隻,若將雞換成兔,兔換成雞,則共有腳86隻.問:雞、兔各有幾隻?

大家可以把你的練習在留言區打卡,我都會查看和回復。特別注意思維導圖的運用哦。

歡迎大家持續關注思維數學小課堂,分享乾貨資料和思維導圖解題思維!

不要忘記如果想要觀看視頻版,給我留言。

相關焦點

  • 古代數學-雞兔同籠:7種解法,你發現了幾種呢?
    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古代一道經典的數學趣題。它記載於大約1500年前的《孫子算經》中,書中是這樣描述的:「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這句話的意思是:若干只雞兔同在一個籠子裡,從上面數,有三十五個頭:從下面數,有九十四隻腳。求籠中各有幾隻雞和兔?
  • 妙解:「雞兔同籠」
    雞兔同籠是中國古代著名典型趣題之一。如問:「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 ?」數學解法:假設全是兔子,則雞就有:(49×4-100)÷(4-2),=(196-100)÷2,=96÷2,=48(只);所以兔有
  • 四年級雞兔同籠巧記口訣,這幾招很好用
    相信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小學的奧數題中,有一道很經典的題目,那就是雞兔同籠題目,看似荒誕的題目,卻蘊藏了很多的數學思維方法,能夠很全面的考察孩子的解題思路。目前雞兔同籠共有十種不同的解法,如何能讓孩子通過口訣熟練的掌握這些解法呢?
  • 2021年公務員考試行測:巧解雞兔同籠問題
    01雞兔同籠問題雞兔同籠是中國古代的數學名題之一書中是這樣敘述的: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幾何?02解題思路解決雞兔同籠問題主要是用假設法,先假設它們全是雞,於是根據雞、兔的總數,就可以先算出在假設條件下共有幾隻腳
  • 小升初數學:除了假設法還有多種方法巧解雞兔同籠問題
    (一)第一雞兔同籠問題雞兔同籠是中國古代的數學名題之一。大約在1500年前,《孫子算經》中就記載了這個有趣的問題。書中是這樣敘述的:「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這四句話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雞兔同在一個籠子裡,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隻腳。問籠中各有幾隻雞和兔?
  • 小學數學雞兔同籠變形題
    雞兔同籠問題是非常經典的數學題。解法也非常多。比如最常用的假設法,就是一種非常不錯的方法。設全是雞,解出來的得數是兔子的數量。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設雞得兔,設兔得雞。遇到較複雜的雞兔同籠問題可能就需要用到方程(組)了。
  • 你了解雞兔同籠問題的前世今生嗎?
    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在這個過程中,不光留下了四書五經等儒學經典,唐詩宋詞等文學作品,也留下過許多數學和科學的著作。
  • 小學生常見的「雞兔同籠」問題,為什麼偏偏是雞和兔?
    相信讀過小學的朋友都做過「雞兔同籠」數學題,當時肯定是一臉懵逼地在心裡疑問:為什麼要把雞和兔放在一起?為什麼不是鴨或鵝之類的動物?有過這樣的疑問說明你是一個善於思考的同學。「雞兔同籠」最早見於《孫子算經》(要注意的是這個「孫子」和《孫子兵法》的「孫子」不是同一個人。):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有的同學會疑問「雉」是啥?是雞嗎?雉指的是野雞,野雞也是雞。
  • 徹底掌握雞兔同籠問題,小升初數學必考內容的詳細訓練方法
    雞兔同籠問題是中國傳統的趣味數學問題,也是目前小升初數學必考內容之一,今天我們來詳細的看看如何用這一個問題訓練小學生的多種能力。在小學三年級的奧數書上,雞兔同籠問題就開始出現了。奧數書首先給出的解法是假設法。
  • 經典數學應用題「雞兔同籠」問題
    「雞兔同籠」類型的題目是中小學數學應用題中最經典的一個類型。從古代到今天始終吸引著一代代數學愛好者,有著無窮的魅力。 雞兔同籠小學低年級是直接告訴雞和兔子的只數讓學生計算總的有多少條腿,主要練習乘法和加法的混合運算。
  • 小學數學雞兔同籠部分解題技巧和方程解法
    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應用題中,有一些類型的題,例如雞兔同籠,植樹問題,自行車裡的數學,確定起跑線等,同學們往往會認為比較難掌握。其實這些題只是比較偏重解題技巧,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和方法,相信同學們都能正確地把它們解出來。雞兔同籠的問題在我國古代數學名著《孫子算經》中就有記載,也算是比較古老的數學問題了。
  • 小學雞兔同籠,假設法弄不懂?多種趣味解法幫你加深理解
    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們古代經典數學題。對於學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初中生而言,列個方程組簡單明了。對於小學生,通常都是用假設法,假設法很多孩子都會套,但是未必真正理解,這裡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多種趣味解法,幫助孩子們更好地理解假設法,有的方法也算是加減消元法的直觀展示。
  • 趣解雞兔同籠問題
    趣解雞兔同籠問題雞兔同籠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類算術趣味題,大概意思是:把雞和兔子關在一個籠子裡,然後知道一共有多少個頭,一共有多少條腿,然後求解兔子和雞各有幾隻。比如:現稚兔同籠,上有頭三十有五,下有足九十有四!就是說雞兔同籠,一共有頭35個,一共有腿94條,問雞和兔子各有幾隻?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有普通的,有思維奇特的,也有有趣解答的,那麼接下來為大家一起看看雞兔同籠的解法。
  • 小學數學經典題目——雞兔同籠問題,解題思路+方法公式,太棒了
    雞兔同籠是中國古代的數學名題之一。大約在1500年前,《孫子算經》中就記載了這個有趣的問題。書中是這樣敘述的:「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這四句話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雞兔同在一個籠子裡,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隻腳。問籠中各有幾隻雞和兔?
  • 一學堂王老師:小學雞兔同籠問題本源探究!
    雞兔同籠問題是古代著名的數學趣題,可以說是一種模型問題,同流水行船、工程問題、蓄水問題、牛吃草問題一樣是很好的數學模型,雞兔同籠問題本質是二元一次建立方程:a×b+c×d=f。雞兔同籠記載於千百年前的《孫子算經》,經久流傳,不但收錄在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廣角,且已經走進了很多國外數學課堂。
  • 雞兔同籠的多種解法之——先易後難列表法
    雞兔同籠問題,又稱為雉兔同籠問題,是我國古代的一道經典的應用問題,記載在孫子算經裡,原文是: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雉兔同籠問題源自孫子算經翻譯過來就是雞、兔在同一個籠子裡,上面有35個頭,下面有94隻腳。問:雞、兔各多少只?
  • 小學數學經典問題——雞兔同籠
    雞兔同籠 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古代著名趣題之一。通過學習解雞兔同籠問題,可以提高我們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題:大約一千五百年前,我國古代數學名著《孫子算經》中記載了一道數學趣題,這就是著名的「雞兔同籠
  • 二年級雞兔同籠問題,這樣講,孩子們就不覺得難了
    最近在翻看二年級上冊的數學報,看到了小時候就見過的題型「雞兔同籠」的問題,拿給孩子們去試試,可惜的是,孩子們被虐慘了,「蒼天」,艾娃爸爸是不是要設置一些難度係數較高的思維訓練題呢,讓孩子們更好地面對三年級以後的數學難題,讓他們儘早熟悉解決常規數學題目的方法策略?!
  • 四年級雞兔同籠問題專項複習
    早在公元前四、五世紀我國的古書《孫子算經》中就提到了「雞兔同籠問題」,其表述為:「今有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例題:今有雞兔同籠,共有頭8個,共有腳22隻,問兔子和雞各有幾隻?1、列表法
  • 小學數學應用題之雞兔同籠問題
    雞兔同籠問題不僅是我們小學時候經常遇見的數學應用題,同時也是古代經典的算術題。這類問題通常是讓你知道籠子裡面雞兔加起來一共有多少只和多少只腳,然後要你求出籠子裡面各有多少只兔子和雞的問題,這也是第一種雞兔同籠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