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肖偉 通訊員楊秋雨 李燕明「哇,9.4斤!而且還很健康。」23日上午,一名200多斤重的孕婦在中山火炬開發區醫院順產了一名9斤4兩重的巨嬰女寶寶。產後檢查發現,這名「超級寶寶」身體健康,未發現異常。生下「巨大兒」,這跟孕媽在妊娠期的酷愛吃麵食有很大關係。
200多斤孕婦陣痛臨產
9月22日21:00左右,孕期41+2的二胎媽媽連女士突然感覺自己的腹部一陣疼痛,感覺孩子就要呱呱落地了。於是家人趕緊把她送到了我院。
接診的產科醫生看了看連女士,發現她的肚子鼓得像小山包那麼大了,而且連女士體重有200多斤,根據多年的經驗和產婦的入院檢查,醫生判斷,這極有可能是個巨大兒。
要知道,產婦在產下巨大兒的過程中,存在很多的風險,非常容易出現肩難產和大出血。如果不慎發生肩難產,胎兒肩膀卡在骨盆出口處則容易導致胎兒窒息,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針對這個寶寶,產科從生產方案到人員配置等各方面都進行了周密的考量,考慮到連女士第一胎也是順產,最終決定經陰道分娩。
9月23日7點15分,連女士的宮口已經全開。醫務人員趕緊將連女士送到了分娩室。正常的產房生產團隊配備2名醫護人員,但因連女士胎兒較大,本人體型肥胖,為確保母嬰平安,這次配備了4名醫護人員,並作好可能出現的各類問題應急預案。
9斤4兩重巨大兒呱呱墜地
上午7點40分,伴隨著一聲清脆的啼哭聲,寶寶順利出生啦!林助產師一抱起孩子,就覺得這個孩子特別重,給孩子翻身的時候,還是叫上助手一起幫忙。
果然,一稱體重,孩子竟然有4.7kg,即是9斤4兩重。一般來說,2.5kg到4kg之間算是寶寶的正常體重,大於等於4kg,就可以稱為巨大兒。按照這個標準算,這個寶寶體重超標的不是一點點。
瞧瞧這臉、這手、這大腿,全都是肉嘟嘟的~~
巨大兒是婦產科常見的高危因素之一,會增加分娩併發症、剖宮產率和圍產兒死亡率。但幸運的是,連女士的分娩非常順利。「這個9斤重的巨大兒分娩得很順利,沒有發生難產及產後出血等巨大胎兒易發的各種併發症。」林助產士表示,「對於每一位產婦,我們都會竭盡全力保護好媽媽和孩子。」
為什麼這位寶寶會那麼重?
造成巨大兒的原因,從生理性因素來講:一方面是因為遺傳因素,比如說孕媽本來就比較高大或體格健壯,生下巨大兒的可能性較大。
另外,很大一方面就與孕媽體內營養過剩有關。有人說,女人一旦懷孕了,就立馬過上了「十月皇后」般的奢靡生活。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全家人一門心思把她打造成一個超級吃貨。
而連女士則是這樣一個體內營養過剩的體格健壯孕媽。連女士在未懷孕之前的體重已快200斤,而整個孕期胃口都非常好,吃得特別多。同時,連女士是山東人,特別愛吃麵條饅頭等食物,飲食不均衡,又不愛做運動。因此她體重不斷上升。
其實連女士在產檢時,醫生已發現她的體重超標,不斷提醒她要嚴格控制飲食,並要求其定期到醫院進行產檢。
但是,連女士不按醫囑定期進行產檢,整個孕期只做過1-2次產檢,所以醫生未能實時了解她的體重增長偏多或血糖偏高的情況。而且,連女士僅堅持了幾天的飲食控制,就放棄了。管不住嘴,更是邁不開腿,體重越大,負擔越重。所以,這個巨大兒都是「吃出來」的。
如何預防生出巨大兒?
現在二孩政策放開了,很多家庭想要二寶,為了優生優育,預防巨大兒,中山火炬開發區醫院產科醫生建議,孕期一定要定期產檢,做到科學飲食、科學待產。
1.孕媽要管住嘴
這是最重要的一條,孕媽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控制孕期飲食,千萬不要隨心所欲。平時無飢餓感,營養供給能滿足孕媽和胎兒的需要最為理想。
2. 飲食搭配合理
餐飲搭配要合理,粗糧與細糧搭配,動物蛋白與植物蛋白搭配。同時,應多攝入富含纖維素、維生素以及鐵、鈣等微量元素的食品。為了孩子的健康,請不要挑食。
3. 定期產檢
孕期產檢時,如果已經出現體重增長偏多或血糖偏高的情況,就要嚴格遵循醫生的囑咐控制飲食了。一定要切記少食多餐、加餐不加量的原則,而且烹飪時應少油、少糖、少鹽。
4. 科學運動
除了科學管理孕期體重外,懷孕16周以上無併發症的孕媽,可以進行科學的孕期運動,比如孕婦體操,孕婦遊泳、散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