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凌:小財政給力大發展

2020-12-23 澎湃新聞

疫情防控經費無憂,復工復產有序開展,智慧農業谷項目紮實推進,智慧農業示範園大棚內生機盎然,上合培訓示範基地建設現場熱火朝天,步長醫藥產業園車間裡機器轟鳴……透視每一項重點工作、每一個重大項目順利推進的背後,都離不開楊凌財政的大力支持,都離不開楊凌財政人的艱辛努力。

今年以來,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示範區財政收入大幅下降。面對嚴峻形勢,楊凌示範區財政局按照「科學聚財、發展生財、統籌用財、依法管財」的方針,認真履行財政職能,多措並舉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切實保障民生,穩住經濟基本盤,為示範區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財力保障。

強保障,助力打贏阻擊戰

不遠千裡採購防疫物資

庚子之春,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歲月靜好,也給經濟社會帶來了嚴重影響。疫情防控,「糧草」先行。楊凌示範區財政局堅決貫徹中省和示範區黨工委管委會的決策部署,把疫情防控作為最重要、最緊迫的工作來抓,強化預算管理,嚴格壓縮一般性支出和專項支出,加大資金統籌和盤活力度,打破常規,簡化程序,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優先保障防疫經費需求。

一筆筆火速直達一線的資金,一項項精心謀劃出臺的政策,一個個通宵達旦忙碌的身影……在支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日日夜夜,楊凌財政人擔當盡責,精心運籌,全力確保疫情防控資金使用,為示範區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堅實保障。

登記發放防疫物資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示範區財政局肩負全區疫情防控資金保障、物資保障和後勤保障等工作重任。他們在示範區財力比較困難的情況下,千方百計想辦法,多個渠道籌資金。今年1-10月份,共為示範區兩級安排防疫資金4124萬元,其中示範區調整預算安排2500萬元,積極爭取中省防疫專項資金1624萬元,切實保障了疫情防控的資金所需。

口罩告急、防護服告急!消毒水告急!疫情暴發初期,防控物資極度匱乏。示範區財政局全體黨員幹部聞令而動,逆向而行,多次奔赴河南、安徽、山東等地,採購回了一次性醫用口罩63.9萬隻、N95防護口罩4.3萬隻、醫用防護服1.1萬件……整個疫情期間,在全國防疫物資十分緊缺的情況下,楊凌示範區卻倉廩殷實,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資保障。

為疫情防控檢查點送餐

示範區財政局不僅為疫情防控找資金、購物資,還承擔著給疫情檢查點配送飯菜的光榮任務。每到飯點時間,油餅、豆腐腦、胡辣湯、包子、米飯、麵條等豐盛可口的飯菜,便源源不斷地送到了各個疫情防控檢查點,熱騰騰的飯菜,讓一線執勤人員心裡感到暖融融的。

減稅費,全力以赴保「六穩」

本香集團是楊凌示範區重點企業,有員工1000多人。僅養老保險費一項,對企業來說就是一筆不小的數目。「真是沒想到啊!一個月減免了45萬多元,五個月下來總共為我們減免了220多萬元。這一筆錢對於企業復工復產簡直是太重要了!」經過一番粗略算帳後,楊凌本香農業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康順戶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開展稅法宣傳活動

不僅是養老保險費不用企業繳納,企業所得稅也能享受減免紅利。「我們去年同期繳納企業所得稅61萬元,今年疫情期間,減稅降費政策實施後,我們只繳了19萬多元,節約了41萬元。」楊凌雨露節水綠化工程有限公司財務總監李彩琴高興地說道。

為了把疫情造成的損失奪回來,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示範區財政局堅決貫徹執行中省關於減稅降費的重大部署,落實落細各項相關政策措施,千方百計支持企業復工復產,讓企業充分享受國家政策紅利。陝西萬盛肉類加工有限公司是示範區招商引資企業,今年疫情期間停工停產,僅房產稅一項就享受減免50萬元。據統計:今年1—10月,示範區累計為企業減免各種費用15325.78萬元,其中減免企業稅收12672.9萬元,減免企業社保費2586.16萬元,減免非稅收入66.72萬元。各種惠企政策的執行,幫助企業有效應對了疫情影響,助推企業健康發展。而這些「真金白銀」,全部是楊凌示範區財政局千方百計想辦法從各個渠道「擠」出來的。

不僅送資金,還要送政策、送服務。為了讓企業全面詳細了解中省相關優惠政策,示範區財政局還與稅務局一起,及時把中省稅費減免政策整理成冊,及時發放到企業手中,讓企業對照政策「找紅利」。政策送到手,人也要「沉」下去。示範區財政局抽出時間,通過走訪企業、召開座談會等多種形式,深入掌握企業復工復產方面的訴求,徵求企業對稅費減免方面的意見建議,解決項目和融資等方面的實際困難,幫助企業儘快復工復產,走上正軌。

挺「三保」,精心打好「鐵算盤」

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是保持社會穩定的「壓艙石」,也是財政部門的基本職責和底線任務。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區內絕大多數企業關門停產,政府稅收收入急劇下降。加之,中央減稅降費政策的推進落實,示範區財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示範區財政局從講政治的高度,堅決貫徹中省決策部署,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大力壓減非急需非剛性支出,積極爭取各方支持,堅決兜牢「三保」底線,切實保障基本民生和經濟社會正常運轉。在全國經濟形勢極為嚴峻的情況下,全年沒有發生一例拖欠工資現象,經濟社會秩序運轉正常,較好地穩住了經濟發展的基本盤。

關山萬千重,山高人為峰。面對困難和挑戰,示範區財政局不斷優化預算編制,統籌財政資源,足額落實「三保」經費支出11.3億元,佔全年地方可用財力的59.4%。在年初預算壓減18%的基礎上,對一般性支出按照40%的比例進一步壓減1185.94萬元,統籌收回存量資金3011萬元,全部用於「三保」任務和重點項目建設。同時,及時落實中央2020年直達資金,確保新增財政資金「一桿子插到底」,迅速落地見效。截至10月底,示範區共支出中央直達資金23772.46萬元,基層運轉得到有力保障。

跑資金,重點支持大項目

為智慧農業谷撥付1600萬元,為智慧農業示範園撥付4000多萬元,為上合培訓示範基地建設撥付3000萬元……

今年以來,楊凌示範區財政局緊緊抓住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和上合農業基地建設的重大戰略機遇,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積極跑步進京赴省,爭取各項專項資金和補助資金。今年已成功爭取中省專項債券資金10.96億元,其中楊凌自貿區教育產業園項目4億元,上合組織及自貿區農產品加工貿易及物流園項目4.2億元,楊陵區專項債資金1.76億元。同時,主動對接部委、廳局,摸清情況、掌握政策,結合示範區承擔的科技創新示範推廣、上合組織農業交流培訓示範基地等國家使命,積極爭取中央財政給予切塊資金支持。

截至目前,示範區共爭取中省各類項目資金14.5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3.25億元,增長28.8%。這些專項債和資金的爭取到位,有效緩解了新冠疫情對示範區稅收造成的衝擊,保障了示範區重點項目和重點工作的正常開展。

攻堅克難,逆勢奮進。截至10月底,楊凌示範區一般預算收入較上年增幅排名居全省第一,本級財政收入增幅超過10個百分點,為示範區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財力支撐。

「財政雲」,推廣應用走在前

「財政雲」系統業務培訓

從「經常跑腿」到「零跑腿」,從「紙質報送」到「無紙化流程」,從「線下報銷」到「線上支付」,在示範區財政局的大力推動下,今年1月1日,「財政雲」系統在楊凌示範區216家財政預算單位正式上線運行,並被廣泛應用。尤其是報銷支付時間的「提速」,讓許多操作人員紛紛點讚。

「以前,財務指標的比率要報帳員自己算,包括柱狀圖、餅狀圖等圖表都要個人親手做。現在財政雲系統有一個固定模板,只要把相關基礎數據填寫進去後,系統就會自動生成所需要的各類圖表,十分方便,並且報帳速度也很快!」提起「財政雲」的好處,楊凌示範區產業和投資促進局報帳員朱玲利深有感觸。

「財」是政的基礎,管好「財」,才能規範「政」。如何規範「政」,「財政雲」系統就是一個最有效的手段。除了支付便捷之外,通過它還可以對每一筆資金的去向、用途、轉帳日期、操作時間等整個過程了解得一清二楚,真正實現全流程、透明化、無死角監管,確保了政府的資金安全。尤其在今年抗疫物資採購、企業復工復產扶持資金撥付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為了推進這項改革在楊凌儘快落地,示範區財政局提早動手,精心謀劃,完善硬體,統籌協調,加強培訓,現場指導,紮實推進,示範區成為全省率先完成「財政雲」系統應用的地市,也標誌著楊凌示範區財政工作邁向了高質量發展的新徵程。

(楊凌融媒體中心記者:尚遙 通訊員:劉炳欣  編輯:翁瑞)

相關焦點

  • 楊凌:小城市大創業 勇做新時代「弄潮兒」
    ……不計其數的「創客」創業成功了,步子扎穩了,發展舒心了,這些都是楊凌為創業者留足空間、鼓勵創業者勇敢嘗試新事物的表現。為了讓創新創業精神生根發芽,楊凌建立起了面向各類群體的創新創業平臺,面向科技人員、大學生、職業農民、被徵地農民、返鄉人員等,建成各類創業孵化基地57萬平方米,搭建起眾創空間、創業工場、火炬創業園、農業企業孵化園、西農大青年創業園、創業基地等核心孵化區。
  • 陝西楊凌:小作坊託起大民生
    新華社西安12月8日電題:陝西楊凌:小作坊託起大民生新華社記者姚友明經過7個多小時的烹製,陝西楊凌麥力祺食品微創產業園內譚家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傳統小吃甑糕,新鮮出鍋了。近年來,我國首個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楊凌探索建立「集中生產、常態監管、孵化發展」的食品小作坊園區化治理新方式。這不僅有效改善了小作坊生產加工環境,還有效激發了小微食品企業活力。譚家甑糕起源於清末民初,是楊凌示範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 [公告]楊凌城鄉投資建設開發有限公司:19楊凌01:2019年第一期楊凌...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對城市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起到至關 重要的作用,是城市發展的關鍵環節。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我國未來發展和改革方向將以改善需求結 構、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城鎮化為重點,並加快 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著力在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公共服 務等方面推進一體化。
  • 楊凌:孵化培育科技企業 全力打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
    作為我國首個農業示範區,楊凌如何以創新驅動塑造發展新優勢?記者近日走企入園,感知這座城市的創新脈動。同時,通過不斷研究,我們掌握了從小室發酵一直到工業化發酵的放大工藝,將菌種可以從3升的小瓶子放大到30噸的大罐,從作為工業化角度來講,目前市場上還只有我們一家掌握了此技術。」
  • 2018楊凌十大新聞 | 楊凌:開啟「種業矽谷」新時代
    楊凌種子產業園的橫空出世,恰如一顆種子破土而出,最終蔚然成蔭,成為打造「西部種業中心」「全國旱區種業矽谷」的一股中堅力量。2018年11月4日,楊凌種子產業園會展交易區——楊凌種子貿易廣場開業。這是「楊凌誠意」造就的「楊凌速度」,讓現代種業新高地「耀世登場」。總投資18億元的楊凌種子產業園初步建成,標誌著楊凌種業發展走進新時代。
  • 楊凌自貿片區:書寫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標準化」答卷
    為全面總結推廣改革成果,進一步凝聚改革力量,推動楊凌示範區高質量發展,楊凌融媒體中心聯合示範區黨工委改革辦開設「深化改革進行時」欄目,全面展示楊凌在深化改革領域取得的成果,本期推出第五篇:《楊凌自貿片區:書寫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標準化答卷」》。
  • 插上「雲」翅膀 財政有力量
    從「經常跑腿」到「零跑腿」,從「紙質報送」到「無紙化流程」,從「線下報銷」到「線上支付」,今年1月1日,由省財政廳主持開發的「財政雲」系統在楊凌示範區216家財政預算單位(本級59家,楊陵區157家)正式上線運行。
  • 逛2019楊凌農高會,走進楊凌特色新農村
    10月22日,2019楊凌農高會暨第26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在楊凌農業產業區盛大開幕。本屆農高會以「新農業、新農村、新農民」為主題,集中展示農作物新品種110多項、設施農業新技術85項、農資新產品210多種。
  • 楊凌科技之花在世界屋脊盛開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籤訂了加強農業科技及產業協作框架協議,楊凌科技走進了地處世界屋脊的青海海西;今天,記者帶你走進海西,體會海西農業之美,折射我國唯一的農業示範區————楊凌通過農民培訓,助力青海人民發展現代農業的點點滴滴,以期讓我國更多的乾旱半乾旱地區農牧民取得楊凌的科技支持,發展現代農業。
  • 楊凌:將營商環境「軟實力」做成惠企便民「硬招牌」
    日前,楊凌示範區圍繞經濟高質量發展目標,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讓營商環境「軟實力」變成惠企便民的「硬招牌」。 「減法」和服務的「加法」,換取了企業發展活力的「乘法」。
  • 科技支撐農業高質量發展 第25屆楊凌農高會科技興農展覽紀實
    科技支撐農業高質量發展 ——第25屆楊凌農高會科技興農展覽紀實參展商張婷說,這是農高會首次應用大數據分析智慧服務大會。只要通過手機掃一掃二維碼,在微信小程序裡,可以直播推銷農產品,可以把產品種植環境、收穫過程展現給消費者,可以實時檢測智能大棚的溫度、溼度、施肥和灌溉,也可以利用地理信息技術農業人找到離自己最近最合適的專家,現場參觀者紛紛拿起手機搜尋著自己的農業訴求。
  • 楊凌10餘家文化旅遊單位參展2019絲路旅博會,魏增軍視察楊凌展區
    楊凌融媒體記者 趙玉婷 王恆3月29日,由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5省(區)文化和旅遊廳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體育廣電和旅遊局聯合主辦的2019西安絲綢之路國際旅遊博覽會在西安開幕。開幕當天,陝西省副省長、楊凌示範區管委會主任魏增軍視察楊凌展區。
  • 姜春雲在陝西省領導陪同下在楊凌視察
    楊凌作為我國惟一的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應學習好運用好「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真正把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從事教學科研、技術開發和各項工作的準則,把楊凌示範區建設成為國內外一流的農業科研和技術開發基地。    11月5日,姜春雲出席了第七屆農高會開幕式並參觀了展覽。
  • 科技創新 讓楊凌企業活力迸發
    12月11日,楊凌凱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杜恩岐告訴記者,「十四五」時期,除了研發獸用疫苗,企業還將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基於人工智慧、5G科技和區塊鏈的動保服務上。「奮進新時代,我們更應該把核心科技握在手上,這是企業發展的根本源泉。」這個科研團隊的隊員均是博士或碩士。
  • 陝西楊凌:現代農業園區唱響「新農歌」
    在楊凌,和張曉麗一樣,忙活在各個現代農業示範園的農戶身影隨處可見。從以前單靠種地養家到如今依託務工、土地流轉等方式,家庭收入多元化,人均純收入近2萬元,生活較以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更多的農民依託現代農業示範園走上了致富大道。科技為農做好堅強「後盾」農民要致富,產業打頭陣。如何做大做強產業,是增收關鍵。
  • 聽·楊凌|楊凌畢公民間傳統彩繪壁畫為何能傳承至今?
    用聲音傳遞楊凌的訊息用聲音講述楊凌的故事用聲音感知楊凌的變化嗨,大家好,這裡是由農業科技報社主辦、《聚楊凌》微信公眾號推出的音頻類節目《聽·楊凌》。農業矽谷,田園新城,您將通過《聽·楊凌》,了解楊凌的風土人情、人文歷史、農科故事,共同感受別具特色的新時代新楊凌。楊凌是中國農業的聖地,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對中國的農業做出過重大貢獻,楊凌的風物故事千百年間生生不息豐富多彩,成為蘊含鄉土摯愛情愫的重要表達形式之一。
  • 楊凌為我們提供了走向世界的平臺!
    「我的初心就是把設施農業做強、做大,所以我選擇了楊凌,這麼多年來,通過楊凌的科技、教育等優勢資源,我們的設施農業已經走出了楊凌,走向了世界。」「從西農畢業後,我們幾個兄弟就一直致力於土壤修復和改良,我們很慶幸選擇了楊凌,因為這裡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扶持力度很大,這也為我們的發展成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4月20日下午,2020年楊凌示範區青年創新創業沙龍啟動儀式暨第一期創業沙龍在楊凌眾創田園舉行,楊凌的眾多青年企業家代表在這裡進行「頭腦風暴」,分享創業經驗,共同展望未來。
  • 楊凌青年創業聯盟成立
    本報楊凌訊(薛保華 劉移潑)為了貫徹關於「雙創」工作的有關精神,著力為青年創業者打造社會化綜合服務平臺,12月1日,楊凌青年創業聯盟在楊凌成立,同時舉行了楊凌示範區青年企業家協會會員大會暨第二屆楊凌青年創新創業論壇。
  • 楊凌農高會吉祥物「麥寶」亮相 形象取意小麥和蜜蜂
    楊凌農高會吉祥物「麥寶」亮相 形象取意小麥和蜜蜂時間:2016-11-01 21:05:39來源:西部網-陝西新聞網作者:趙允編輯:實習生 莫瑞琪 第二十三屆中國楊凌農高會吉祥物——「麥寶」 西部網訊(農業科技報記者 趙允)隨著第二十三屆中國楊凌農高會漸漸臨近,本屆農高會的吉祥物「麥寶」也正式對外公布。
  • 楊凌小升初搖號!
    按照國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廳的統一部署以及楊凌示範區教育局《關於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工作的通知》安排,7月31日上午,示範區教育局組織開展小升初搖號派位工作,經過學生報名、學校資格審核,陝師大楊凌實驗中學和西農大附屬中學分別對符合規定、可參加本次電腦隨機派位的學生,採用電腦隨機派位方式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