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經費無憂,復工復產有序開展,智慧農業谷項目紮實推進,智慧農業示範園大棚內生機盎然,上合培訓示範基地建設現場熱火朝天,步長醫藥產業園車間裡機器轟鳴……透視每一項重點工作、每一個重大項目順利推進的背後,都離不開楊凌財政的大力支持,都離不開楊凌財政人的艱辛努力。
今年以來,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示範區財政收入大幅下降。面對嚴峻形勢,楊凌示範區財政局按照「科學聚財、發展生財、統籌用財、依法管財」的方針,認真履行財政職能,多措並舉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切實保障民生,穩住經濟基本盤,為示範區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財力保障。
強保障,助力打贏阻擊戰不遠千裡採購防疫物資
庚子之春,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歲月靜好,也給經濟社會帶來了嚴重影響。疫情防控,「糧草」先行。楊凌示範區財政局堅決貫徹中省和示範區黨工委管委會的決策部署,把疫情防控作為最重要、最緊迫的工作來抓,強化預算管理,嚴格壓縮一般性支出和專項支出,加大資金統籌和盤活力度,打破常規,簡化程序,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優先保障防疫經費需求。
一筆筆火速直達一線的資金,一項項精心謀劃出臺的政策,一個個通宵達旦忙碌的身影……在支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日日夜夜,楊凌財政人擔當盡責,精心運籌,全力確保疫情防控資金使用,為示範區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堅實保障。
登記發放防疫物資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示範區財政局肩負全區疫情防控資金保障、物資保障和後勤保障等工作重任。他們在示範區財力比較困難的情況下,千方百計想辦法,多個渠道籌資金。今年1-10月份,共為示範區兩級安排防疫資金4124萬元,其中示範區調整預算安排2500萬元,積極爭取中省防疫專項資金1624萬元,切實保障了疫情防控的資金所需。
口罩告急、防護服告急!消毒水告急!疫情暴發初期,防控物資極度匱乏。示範區財政局全體黨員幹部聞令而動,逆向而行,多次奔赴河南、安徽、山東等地,採購回了一次性醫用口罩63.9萬隻、N95防護口罩4.3萬隻、醫用防護服1.1萬件……整個疫情期間,在全國防疫物資十分緊缺的情況下,楊凌示範區卻倉廩殷實,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資保障。
為疫情防控檢查點送餐
示範區財政局不僅為疫情防控找資金、購物資,還承擔著給疫情檢查點配送飯菜的光榮任務。每到飯點時間,油餅、豆腐腦、胡辣湯、包子、米飯、麵條等豐盛可口的飯菜,便源源不斷地送到了各個疫情防控檢查點,熱騰騰的飯菜,讓一線執勤人員心裡感到暖融融的。
減稅費,全力以赴保「六穩」本香集團是楊凌示範區重點企業,有員工1000多人。僅養老保險費一項,對企業來說就是一筆不小的數目。「真是沒想到啊!一個月減免了45萬多元,五個月下來總共為我們減免了220多萬元。這一筆錢對於企業復工復產簡直是太重要了!」經過一番粗略算帳後,楊凌本香農業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康順戶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開展稅法宣傳活動
不僅是養老保險費不用企業繳納,企業所得稅也能享受減免紅利。「我們去年同期繳納企業所得稅61萬元,今年疫情期間,減稅降費政策實施後,我們只繳了19萬多元,節約了41萬元。」楊凌雨露節水綠化工程有限公司財務總監李彩琴高興地說道。
為了把疫情造成的損失奪回來,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示範區財政局堅決貫徹執行中省關於減稅降費的重大部署,落實落細各項相關政策措施,千方百計支持企業復工復產,讓企業充分享受國家政策紅利。陝西萬盛肉類加工有限公司是示範區招商引資企業,今年疫情期間停工停產,僅房產稅一項就享受減免50萬元。據統計:今年1—10月,示範區累計為企業減免各種費用15325.78萬元,其中減免企業稅收12672.9萬元,減免企業社保費2586.16萬元,減免非稅收入66.72萬元。各種惠企政策的執行,幫助企業有效應對了疫情影響,助推企業健康發展。而這些「真金白銀」,全部是楊凌示範區財政局千方百計想辦法從各個渠道「擠」出來的。
不僅送資金,還要送政策、送服務。為了讓企業全面詳細了解中省相關優惠政策,示範區財政局還與稅務局一起,及時把中省稅費減免政策整理成冊,及時發放到企業手中,讓企業對照政策「找紅利」。政策送到手,人也要「沉」下去。示範區財政局抽出時間,通過走訪企業、召開座談會等多種形式,深入掌握企業復工復產方面的訴求,徵求企業對稅費減免方面的意見建議,解決項目和融資等方面的實際困難,幫助企業儘快復工復產,走上正軌。
挺「三保」,精心打好「鐵算盤」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是保持社會穩定的「壓艙石」,也是財政部門的基本職責和底線任務。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區內絕大多數企業關門停產,政府稅收收入急劇下降。加之,中央減稅降費政策的推進落實,示範區財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示範區財政局從講政治的高度,堅決貫徹中省決策部署,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大力壓減非急需非剛性支出,積極爭取各方支持,堅決兜牢「三保」底線,切實保障基本民生和經濟社會正常運轉。在全國經濟形勢極為嚴峻的情況下,全年沒有發生一例拖欠工資現象,經濟社會秩序運轉正常,較好地穩住了經濟發展的基本盤。
關山萬千重,山高人為峰。面對困難和挑戰,示範區財政局不斷優化預算編制,統籌財政資源,足額落實「三保」經費支出11.3億元,佔全年地方可用財力的59.4%。在年初預算壓減18%的基礎上,對一般性支出按照40%的比例進一步壓減1185.94萬元,統籌收回存量資金3011萬元,全部用於「三保」任務和重點項目建設。同時,及時落實中央2020年直達資金,確保新增財政資金「一桿子插到底」,迅速落地見效。截至10月底,示範區共支出中央直達資金23772.46萬元,基層運轉得到有力保障。
跑資金,重點支持大項目為智慧農業谷撥付1600萬元,為智慧農業示範園撥付4000多萬元,為上合培訓示範基地建設撥付3000萬元……
今年以來,楊凌示範區財政局緊緊抓住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和上合農業基地建設的重大戰略機遇,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積極跑步進京赴省,爭取各項專項資金和補助資金。今年已成功爭取中省專項債券資金10.96億元,其中楊凌自貿區教育產業園項目4億元,上合組織及自貿區農產品加工貿易及物流園項目4.2億元,楊陵區專項債資金1.76億元。同時,主動對接部委、廳局,摸清情況、掌握政策,結合示範區承擔的科技創新示範推廣、上合組織農業交流培訓示範基地等國家使命,積極爭取中央財政給予切塊資金支持。
截至目前,示範區共爭取中省各類項目資金14.5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3.25億元,增長28.8%。這些專項債和資金的爭取到位,有效緩解了新冠疫情對示範區稅收造成的衝擊,保障了示範區重點項目和重點工作的正常開展。
攻堅克難,逆勢奮進。截至10月底,楊凌示範區一般預算收入較上年增幅排名居全省第一,本級財政收入增幅超過10個百分點,為示範區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財力支撐。
「財政雲」,推廣應用走在前「財政雲」系統業務培訓
從「經常跑腿」到「零跑腿」,從「紙質報送」到「無紙化流程」,從「線下報銷」到「線上支付」,在示範區財政局的大力推動下,今年1月1日,「財政雲」系統在楊凌示範區216家財政預算單位正式上線運行,並被廣泛應用。尤其是報銷支付時間的「提速」,讓許多操作人員紛紛點讚。
「以前,財務指標的比率要報帳員自己算,包括柱狀圖、餅狀圖等圖表都要個人親手做。現在財政雲系統有一個固定模板,只要把相關基礎數據填寫進去後,系統就會自動生成所需要的各類圖表,十分方便,並且報帳速度也很快!」提起「財政雲」的好處,楊凌示範區產業和投資促進局報帳員朱玲利深有感觸。
「財」是政的基礎,管好「財」,才能規範「政」。如何規範「政」,「財政雲」系統就是一個最有效的手段。除了支付便捷之外,通過它還可以對每一筆資金的去向、用途、轉帳日期、操作時間等整個過程了解得一清二楚,真正實現全流程、透明化、無死角監管,確保了政府的資金安全。尤其在今年抗疫物資採購、企業復工復產扶持資金撥付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為了推進這項改革在楊凌儘快落地,示範區財政局提早動手,精心謀劃,完善硬體,統籌協調,加強培訓,現場指導,紮實推進,示範區成為全省率先完成「財政雲」系統應用的地市,也標誌著楊凌示範區財政工作邁向了高質量發展的新徵程。
(楊凌融媒體中心記者:尚遙 通訊員:劉炳欣 編輯:翁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