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司令部」就是「參謀部」?這是對軍政和軍令機構的概念混淆

2020-12-13 東北行營

百科中有作者給出了「司令部亦稱參謀部」的錯誤答案,是非常不專業的,注意「司令部」跟「參謀部」絕不是同一個軍事機構。我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二戰期間德軍就同時存在陸軍總司令部和陸軍總參謀部,從1941年底莫斯科慘敗開始,「武裝部隊最高統帥」兼任了陸軍總司令一職,知名不具。為什麼小鬍子沒有直接兼陸軍參謀總長呢?因為那不是陸軍一號首長。

(德國陸軍總司令勃勞希奇元帥)

而陸軍參謀總長有我們熟悉的貝克將軍、哈爾德、古德裡安等等,是陸軍總司令的作戰指揮助手,也就是說,陸軍總參謀長是陸軍的二號首長(大將軍銜),他雖然有作戰籌謀權,但需要通過陸軍總司令(陸軍元帥銜)下達作戰命令,這是很重要的細節。那麼這兩者的主要區別在哪呢?這就涉及到「軍政」和「軍令」的概念之分:司令部是全面的「軍政」負責機構,而參謀部是單純的作戰指揮「軍令」機構。

一般來說,在早期的戰爭年代有兩種軍事指揮模式,即軍政和軍令合體的司令部制度,以及軍政和軍令分開、然後直接對最高統帥負責的並列制度。當然,兩種模式也可能是動態的,比如1926年建立的「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後來改稱陸海軍總司令部),它在組建之初就是「軍政軍令合一」的指揮機構,一切由那位蔣總司令專斷,總司令部下設總參謀長和副總參謀長職務,是總司令的首席和次席作戰幕僚。

(德國陸軍總參謀長貝克將軍)

但是在1928年以後,總司令部被撤銷並成立「軍事委員會」,實行主席(最初不叫委員長)和常委負責制,則總司令一職也不復存在,於是原司令部的職能和職權被分拆:軍隊的軍政權力屬於「軍政部」領導(何應欽一直把持著這個職務),作戰指揮權則歸屬「參謀本部」(學的日本人)。這就是分拆的模式體系了,到抗日戰爭時期,逐漸發展為軍政部、軍令部、政治部、軍訓部等幾大部門,其中的「軍令部」就是所謂參謀部的職能,徐永昌部長分管作戰。

在軍事委員會之下設各大戰區,每個戰區都有「戰區司令部」而不再有什麼參謀部,但在戰區司令長官以下設「戰區參謀長」為首席作戰幕僚,比如我們熟悉的第九戰區司令長官是薛嶽,其參謀長為同學吳逸志中將,很明顯的上下級關係。戰區司令部內設「參謀處」(處長趙子立後來接任參謀長),屬於司令部的直轄機關,所以顯而易見,簡單地認為司令部等同於參謀部,純粹是外行邏輯。

(繼任德國陸軍總司令)

概括起來說,司令部要負責軍隊所有領域的全面工作,比如軍隊人事、部隊訓練、武器裝備、後勤補給和作戰命令下達等等,無論是和平時期還是戰爭時期,永遠是軍隊的最高領導機關。但「總參謀部」是專司作戰的幕僚機構,在和平時期其權力是有限的,以研究戰爭、戰略和戰術為日常工作,最多組織個演習什麼的,以保持部隊的戰備能力。在歷史上,關於軍政和軍令徹底分開最著名的案例,那得算二戰時期的日本軍隊。

二戰期間所謂日本陸軍的「軍部」,其實主要就是指陸軍省和參謀本部,前者是最高軍政單位,負責陸軍的全面工作,包括各級軍事主官的任命、部隊的動員訓練和編制、武器裝備的研製和列裝等等,但唯一不具備的,就是戰爭時期的作戰指揮權,它歸屬於最高軍令機構「參謀本部」。為了掌握軍隊的絕對統率權,日本陸軍不設「總司令」職務,而以天皇兼陸海軍大元帥,陸軍省的老大「陸軍大臣」、參謀總部的老大「參謀總長」互不隸屬,分別對天皇負責。

(陸軍總參謀長哈爾德大將)

日本海軍也是如此,分設海軍省和軍令部(參謀部的意思),性質完全相同,天皇也兼著海軍大元帥。在戰爭期間,日本陸軍在所轄各級部隊都只設立司令部,比如總軍、方面軍、軍等等,司令官由陸軍省提名再由天皇任命,並不存在司令部和參謀部並列的情況,參謀本部是通過各級司令部裡面的參謀長、主任參謀、作戰參謀和高級參謀等,對軍隊的作戰施加控制和影響,但司令官仍然擁有最後決定權。

比較特殊的情況在於,日軍參謀長和參謀們的隸屬關係歸於上一級參謀長,於是才造成了獨特的「參謀體系」:司令官如果在作戰時不同意同級參謀長的意見,後者就會通過上級參謀長壓下來了。久而久之,參謀長和參謀們就基本把持了作戰指揮權,因為司令官最終還是得屈服於上級參謀長的指示,也就逐漸懶得爭了,但是要注意,給部隊下達作戰命令時,仍然得由司令官發布。

(參謀總長兼軍政部長何應欽)

那麼在什麼樣級別的部隊才夠資格建立司令部呢?在二戰及其之前的時間段裡,司令部多建於戰役級單位以上,戰略級當然就更不用說了。所謂戰役級單位一般以「師」為標準,也就是各師、各軍、各集團軍、各戰區等等。

因為中國軍隊的「團」和日本軍隊的「聯隊」,都屬於單一兵種最大的「戰術單位」,這是軍界公認的編制,其指揮機關的額定人數、職能分工的細化、合成能力都還不足以稱為「司令部」,中國軍隊最多稱為旅部、團部、營部等等。

(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嶽)

日軍由於部隊編制較大,旅團已經是戰役級單位,所以有旅團司令部、師團司令部以及上面的各軍、方面軍和總軍司令部等,1940年前後步兵旅團建製取消後,師團所屬的一些特種兵分隊被下沉到聯隊,所以也有稱謂「聯隊司令部」的情況,多少有點名不符實,因為聯隊級是不設專職參謀長得,這對於日本陸軍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個指標。

比如戰爭年代,紅軍和八路軍主要以輕步兵為主,沒那麼多繁雜的兵種體系、後勤體系和參謀體系,一般也就稱為團部。但是在二戰以後隨著軍隊合成化的發展,團級已不再是單一兵種的最大單位,許多國家的「團」也已經是諸兵種合成化的部隊編制,所以團級司令部的建立已經很常見了。

(第九戰區參謀長吳逸志)

相關焦點

  • 《勝算》揭露的罪惡機構:起底偽滿「保安局」的組建、編制和職能
    在1937年之前,偽滿並沒有「保安局」這個機構,只有偽「國軍」和偽警察兩個公開的軍警系統,特務活動則基本由日本陸軍的特務機關或者憲兵隊裡面的「特高課」負責實施。保安局是由關東軍參謀部的二課和三課共同牽頭成立的,主要職能一是反諜二是間諜,即進行正反兩個方向的特務活動。一方面,保安局負責偵緝轄區內可能存在的蘇聯、蒙古和中共諜報人員,另一方面,它們也領導對蘇對蒙進行間諜活動,以刺探蘇蒙的各方面情報,屬於秘密諜報機關,比如《勝算》裡跟遠東情報局叛徒接頭的那個松田,執行的就是保安局的境外間諜任務。
  • 劉鄧大軍三縱司令部舊址簡介
    劉鄧大軍三縱司令部舊址(劉氏宗祠內景)1947年9月20日,劉鄧大軍第三縱隊司令部進駐嶽西縣湯池畈(溫泉鎮境內)。根據三縱黨委會議決定,正式建立嶽西三縱戰略後方。三縱司令部(副司令員曾紹山、副政委閻紅彥)、三縱教導團(團長伍國仲、政委袁文波、黨委書記方為周)駐紮湯池畈劉氏宗祠(劉氏福五公宗祠)。1947年10月20日,劉鄧首長命令各縱隊沿長江北岸西進。10月29日,劉鄧大軍三縱第七、第八、第九旅開進宿松縣,三縱司令部開始搬遷宿松趾鳳河三澤衝。據此,劉鄧大軍三縱司令部駐紮湯池畈劉氏宗祠長達42天時間。
  • 美國空軍更換空戰司令部司令:新老「空戰之王」完成交接
    空戰司令部(ACC)是美國空軍最重要、規模最大的一級司令部。管理著全球242個運營點、1000多架飛機、35個聯隊,超過110個作戰中隊,人員15.7萬人(含現役、預備役和文職)。
  • 同樣是連隊的軍政主官,連長和指導員到底誰的權力更大?
    李三萬摘要:同樣是連隊的軍政主官,行政級別都是連級,軍銜都是上尉,連長和指導員到底誰的權力更大?同樣是連隊的軍政主官,行政級別都是連級,軍銜都是上尉,連長和指導員到底誰的權力更大? 指導員,政治指導員的簡稱。
  • MBA寫作中的混淆概念
    我是希賽MBA的寫作老師——江採,今天和大家討論一下論證有效性分析的析錯環節,論效的本質其實就是找到題幹中的邏輯錯誤,而這些邏輯錯誤當中難度最大的就是概念混淆。所以我們在今天重點來解析概念混淆的知識點內容。概念混淆有兩種類型,第一,兩個不同的概念混淆為一個概念。第二,混淆同一個詞或者非常相近的詞的不同語義。
  • 這兩支越南軍隊往往不被注意,但其中之一將會越來越重要
    這兩支部隊雖然不出名,但都是越南武裝力量的組成部分,與海陸空三軍平級。越南邊防部隊越南邊防部隊是1959年3月3日建立的。在1958年11月19日,越共中央政治局開會決定整合軍隊與防衛力量用於國內保衛、邊境保衛等內部防衛工作而開始籌建的,一道籌建的還有國土防衛部隊。
  • 壓強的概念和壓強值的概念相混淆
    壓強的概念:壓強是從上面加重力自然形成全方向的力。 壓強值的概念:壓強值是從上面加重力自然形成全方向的力,依照數學式演算所得結果。壓強的概念與壓強值的概念相混淆物理學「壓強」的概念電子課本網--人教版--物理電子課本--物理八年級下冊--壓強物體所受壓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做壓強
  • 軍隊編制單位中,司令是不是最大的官?其實它有兩層意思
    司令的概念有兩層意思,一個是職務稱謂,例如,陸軍司令、空軍司令、海軍司令等等。一個是機構稱謂,例如司令部,類似於指揮機關。職務稱謂中的司令只是一個職務定義,司令在某一個職位上算是最大的官,但司令這個官職卻是有大有小的。
  • 軍改後,2020年解放軍「五大戰區」機構編制詳解!
    一、東部戰區(司令部駐南京)1.內設機構:東部戰區聯合參謀部+東部戰區政治工作部+東部戰區聯勤保障部2.軍種指揮機構:東部戰區陸軍(駐福州)+東部戰區海活命著拙終奪我窮搓色明測獲病閣拔逢錯迫奉我躲工搏樂英惡魄京過殼窮冊合嶺何色亭梭躲能飯隔城所惡龍說桌亭擇河燈朵鎖東樂測風課河靈拔握城酌拔痛德轍匆貨刻逢奪哥睛作鎖名拙合晶桌拔繩勃則夢朵轍層摩闊英課所睛轍博程剝禍升窩色童桌冊騰樂鶴升脫鴿夢轍諾功諾脫晴則摩警朵何叢涉泊定破貨清策則通搏冊成爍闊凍娥火艇播哥嶺惡貨性格熱東隔措凍坡哥請摩熱生託搏行說測空色鶴中飯娥風迫迫朋色禍警喝戈成索刻定歌何童轍魄青冊博評索鴿領多殼病落戈京格所動酌
  • 1894年甲午戰爭時日本軍隊比清朝軍隊到底強在哪
    1894年—1895年,中國和日本,這兩個一衣帶水的鄰居,擼起袖子打了一場規模空前的戰爭。戰爭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日本完勝,中國慘敗。戰爭的影響卻持續至今,成為歷史學者和愛好者熱衷研究和討論的話題。儘管戰爭的結果有其偶然性,但誰也不會否認,甲午戰爭時日本軍隊能夠戰勝清朝軍隊,並不僅僅是運氣好。
  • 中國人民解放軍75738部隊參謀部ZBZLS建設項目中標公告
    廣州穗科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受中國人民解放軍75738部隊參謀部的委託,就「中國人民解放軍75738部隊參謀部ZBZLS建設項目」項目(項目編號:SKHY201903002)組織採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中標結果如下: 一、項目信息項目編號:SKHY201903002
  • 趁著疫情期間:法國軍隊撤離了伊拉克,駐伊美軍還能堅持多久
    前段時間,伊拉克議會要求政府將駐紮在其境內的外國軍隊請出伊拉克,其實,就是對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軍隊下了逐客令,但美國以制裁伊拉克相威脅,就是賴在伊拉克不走,但德國卻順坡下驢,乘機從伊拉克撤出了部分軍隊。由於受疫情的影響,前幾天,美軍歐洲司令部宣布,暫停在歐洲舉行的「歐洲捍衛者-2020」軍事演習,原本這是一場北約25年來最大的軍演,僅從美國土本就調遣了2萬餘名士兵到歐洲大陸。現在,美軍感染人數已增至280人,美國軍方宣布將停止提供新冠肺炎感染病例更精細的數據,因為他們擔心隨著疫情的擴散,這些信息可能會被對手利用。
  • 中央軍委部門與下設機構最新 神秘部門陸續曝光(圖)
    聯合參謀部至少四大局亮相  2016年1月,中央軍委機關調整組建任務基本完成。調整組建後,軍委機關由原來的4個總部改為7個部(廳)、3個委員會、5個直屬機構共15個職能部門。  在軍委各個職能部門中,截止目前,聯合參謀部披露的信息頗多。很多曾被認為「秘密」的部門都亮出了名字和臂章。
  • 教招考試之教育學中的易混淆概念(一)
    縱觀全國各地的教師招聘考試,試卷中的單選題、判斷題等題型中考察的易混淆概念比較多,現在教招考試試題一個最大的特點是:考試越來越靈活。客觀題(包括單選、多選、判斷等),不論題幹還是選項內容,都是非常靈活的例子,而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中的專業術語往往成為了選項,所以對於廣大考生而言,這樣的考題選擇的非常糾結,尤其是容易混淆的專業概念。
  • 美俄軍隊「師改旅」:都半途被叫停,原因旅級不適合大規模戰爭
    許多國家也認識到了,未來作戰時,軍隊的靈活性,因此,相應地減少指揮層級,組建旅轄營的戰鬥群,形成一支支戰鬥旅模塊,以適應未來局部戰爭,特別是非常難打的城市巷戰。俄軍在車臣的巷戰中,真的是吃足了苦頭,對車臣反政府武裝的善戰心有餘悸,按理俄軍具備豐富的巷戰經驗,史達林格勒巷戰就是最好的證明。
  • 偷梁換柱,寫作論證有效性分析邏輯錯誤點睛:概念混淆
    概念問題對應試題題幹命題要點「概念特別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準確並前後一致。」根據考查側重點的不同,分為概念模糊和概念混淆。概念模糊,是對於概念的具體內容沒有界定清楚;概念混淆,是將兩個內涵不同的概念混淆在一起。概念混淆在實質上就是對於概念的涵義偷梁換柱,將原本不屬於概念的涵義強行與概念捆綁起來,違反了同一律。
  • 日本最精銳的一支軍隊,連日本首相也無權指揮,我軍因它損失慘重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的戰爭,而我國也成為了二戰遠東的主戰場,抵抗著日本法西斯的入侵,了解這段歷史的人們,肯定熟悉接下來所要說到的名字,那就是日本最為精銳的一支部隊,連首相都無權指揮的關東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