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比亞迪淨利潤連年降低源於背後的高研發投入,未來或給集團帶來強勁的市場競爭力。
作者:時代商學院特約研究員 陽霞
3月27日晚間,比亞迪對外發布了2018年年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公司實現年度營業收入為1300.55億元,同比增長22.7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7.8億元,同比降低31.63%。其中比亞迪汽車業務收入約為760.07億元,佔營收比重58.44%,同比增長34.23%;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的收入約為人民幣422.3億元,佔營收比重32.47%,同比上升4.34%;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務的收入約為人民幣89.5億元,佔營收比重6.88%,同比上升2.09%。
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售高速增長,連續4年蟬聯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而且該業務銷售金額佔集團營業收入比重逐年上升,那為何比亞迪超千億的營收會出現利潤連年下滑的情況?我們從比亞迪2018年的年度報告分析得出:2018年比亞迪研發投入金額高達85.35億元,佔營收比重近7%,其中計入利潤表中的研發費用(非資本化)為49.89億元,相比2017年增加了12.5億元。若是剔除研發費用的增加對集團利潤的影響,則比亞迪2018年的淨利潤可與去年基本持平。眾所周知,一家企業如果能夠將研發成果轉換成一流的產品,那麼企業未來的收益或可成倍的增長,大大提高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和市場份額。
一、比亞迪研發投入與行業對比
(1)比亞迪2015年-2018年研發投入情況
比亞迪目前在新能源、傳統汽車等領域齊頭並進,研發投入的增長是自然。從圖1我們可以看出,集團在2015年到2018年研發投入持續增長,複合增長率高達32.43%。研發投入中的一部分金額會進行費用化計入公司利潤表中,從表1我們可以看出,與2015年相比,比亞迪在2018年的費用化研發投入增長了149.65%,總研發投入佔營收比重越來越大,這在某種程度上也解釋了為什麼比亞迪千億級的營收卻有著不斷下滑的淨利潤。
表1比亞迪2015年-2018年研發投入情況
圖1 比亞迪2015年-2018年研發投入金額趨勢
(數據來源:深交所比亞迪年度報告)
(2)比亞迪與長城汽車研發投入對比
隨著上市車企2018年年度報告的相繼出爐,自主車企的研發情況也逐漸披露出來,我們在已經披露年度報告的上市車企中選取了長城汽車與比亞迪在研發投入方面進行比較。圖2顯示,近四年來比亞迪每年的研發投入金額都要高於長城汽車,而且差距隨著時間不斷加大。與長城汽車相比,比亞迪的研發布局更加多元化,研發種類有電動大巴、專用車、物流車、金屬部件、電池以及雲軌等。
圖2 比亞迪與長城汽車研發投入對比
(數據來源:港交所長城汽車年度報告)
二、2018比亞迪各業務板塊的研發投入
2018年,比亞迪在各大業務板塊均加強了研發布局。在營收佔比最大的汽車業務領域,比亞迪持續提升純電動巴士和新能源專用車的綜合性能。在車輛模塊化和輕量化方面獲得重大突破,大幅提升整車綜合性能。持續投入IGBT等電動車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和創新,已全面掌握IGBT晶片設計和製造、模塊封裝、大功率器件測試應用平臺。
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是比亞迪第二大營收板塊,隨著消費升級及5G應用臨近,集團緊跟市場需求研發新型材料並提升工藝技術。另外在汽車電子、智能設備、物聯網產品等領域加快布局,以抓緊電子行業新的發展機遇。
在二次充電電池和光伏領域,比亞迪電池業務快速增長,市場份額持續攀升。光伏業務則相對疲弱,總體處於虧損狀態。作為應對之策,比亞迪積極研發儲能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產品,應用於儲能電站及光伏電站等領域。
三、比亞迪研發投入未來給企業帶來的經濟效益
面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蓬勃發展,比亞迪積極把握行業機遇持續投入研發。比亞迪作為能源汽車銷量的龍頭老大,不斷推進新型產品的研發與推廣。年內,比亞迪全新一代「唐DM」、「宋DM」及「秦DM」車型包攬中國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市場銷量前三甲,進一步鞏固了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領軍地位。目前比亞迪持續投入的IGBT等電動車核心技術已經打破海外技術壟斷,助力中國電動車快速發展。儘管會受到補貼退坡政策影響,極具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和技術有望使得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實現翻倍增長,品牌影響力進一步增強。
另一方面,比亞迪加速推動動力電池外供,與長安汽車籤署戰略合作協議與電池合資合作框架協定,將合資建立年產10GWH的電池工廠,為長安汽車供應動力電池。相關戰略合作是比亞迪開放供銷體系的重要進展,對動力電池業務乃至本集團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時代商學院簡介】
時代商學院是以時代周報為基礎,以南方出版傳媒(601900)雄厚資源為依託,以第三方獨立行業研究報告為核心的新型智庫級內容生產商。目前,時代商學院建立了常規課題、專項課題以及品牌榜單構成的立體式研報體系,分別就智能製造、金融創新、科技創新、汽車、地產等行業開展課題研究和報告發布。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