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理由:
教育本身是非常特別的行業,也湊巧是我最熟悉並經歷了七年的行業。教育行業由於其行業特性,尤其需要創始人同時具有教育理想以及產品和商業化能力,這是很難的平衡,同時教育行業最重要的商業價值就是品牌,而教育品牌的形成又是一個非常特殊的過程和基因。
洋蔥數學的創始人楊臨風、朱若辰和他們的團隊,即做過非常純粹的公益類教育,又做了面向社會的帶有商業模式的教育產品,從團隊基因上非常好的具有和平衡了理想和商業在教育上的比例,同時團隊的優秀,以及對教育行業時間上的沉浸以及用戶的口碑,非常好的形成了真正的教育品牌的基礎。
——李豐 峰瑞資本創始合伙人
口述:楊臨風 洋蔥數學CEO
不同的行業有不同行業的規律。創辦洋蔥數學以來,我最大的感觸是,教育行業傳達的核心價值和我們關注的核心產品價值能夠跟用戶的付費點很好的結合。所以,對洋蔥數學來說,真正把學習體驗提升了,把教育價值放大了,一定會受到學生、老師和家長的歡迎。
支教中發現商機
我和我的合伙人朱若辰都是在美國讀的大學,我本科是哈佛大學,他是杜克大學,我們在知道要出國的時候就認識了。雖然當時年齡比較小,但從那個時候我倆就開始聊教育了。我們覺得跟別人講解東西是件特別享受的事,比如能設計一個機制或者一個產品讓別人有所收穫,會特別有成就感,所以可能我們天生比較就喜歡教書,對教育感興趣。
從2007年開始,我們一直交流教育相關的事情。隨後我和朱若辰都在農村做過支教,但支教是一件做得越多越絕望的事情。當我們離開的時候,當地學校沒有什麼變化,核心問題不是出在硬體設施,而是學生的學習體驗。在農村最影響學習體驗的就是老師,老師的水平是參差不齊的。我們在做支教過程中也意識到,老師在短時間內無法大規模培訓,這是全國都無法解決的問題。
我們從本科開始就在籌劃「陽光書屋」的公益項目,給農村學生提供數位化的教育,通過一些可複製的東西幫助他們系統性地提高他們的學習體驗。我們發現傳統的模式很難在短時間內解決問題,自然而然就想到能不能用機器去輔助老師,輔助他去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為了能夠可持續地開發產品,在2013年底成立了一家公司,初衷就是設計讓學生自主學習的軟體,開心、有趣的知識軟體。
起初的產品內容就是五到七分鐘的視頻,講解五個知識點,包括配套練習。2014年初,我們拿著這些產品,找了北京八中、人大附中西山學校等四所重點學校做測試,主要想看看這種模式和我們做的產品是不是能管用。老師看完之後覺得挺有意思,就開始把它常態化作為課前預習或者課後複習布置給學生。等於我們剛剛成立公司的時候,產品就已經走進學校了。
洋蔥數學核心瞄準的是學生,當時最好的方法是通過學校找學生。現在,很多B端的老師在後臺建立班級,把學生吸引過來,我們幫老師提供了廣闊的課外擴展空間,幫他把課程變得更生動。現在有十幾萬的老師,覆蓋到全國兩萬所學校。
困苦與改變
雖然,我們越幹越覺得這個事可以做,但是基本上從2014年開始決定量產,一直2015年10月份,洋蔥數學一直處在低調且煎熬的狀態。因為學科的整體設計需要時間去磨,從初中數學開始一章一章做,隨做隨時往上放。
大家就是抱著「這個事情一定可以成」的堅定的信念在做,雖然我們對用戶的留存,對用戶的整個活躍程度做了很多分析,但是畢竟沒有幾百萬的用戶大量驗證。所以,那一年半基本上憑著信念在走,還是比較困苦的,但是一直到現在我們沒有變過方向,因為我們始終認為把產品做好,把學習體驗做好,用戶一定能夠開心去用。
2015年10月份,我們終於把初一、初二都做完了,正式開始投入市場,所以這是為什麼2015年開始用戶增長特別快。過去一年洋蔥數學C端用戶積累五百多萬,主要依靠口碑傳播。
2016年,洋蔥數學的主題有兩個,也是對我而言最大的挑戰:第一,擴學科,我們現在開始複製方法論到初中物理、初中化學、高中數學等學科上。未來,希望能夠覆蓋到K12階段除了英語以外的所有學科。那麼如何保證團隊不大規模擴張,又能快速高質量地把這些學科擴展到,是當前一個很大的挑戰。
第二,設計商業化的變現方式,主要的方向是通過課程變現。我們通過基礎知識的課程獲得大量的用戶,構建品牌,在基礎上還有很多跟考試更直接相關的內容成為洋蔥數學變現的方式。例如金牌提分的服務,通過一些重難點、考點、易錯點、複習串講,做一些背後的思路分析,通用性的方法幫助學生把題目搞懂,提升成績。
雖然我們堅信提供好的產品,把包裝、宣傳到位,應該會有很多家長願意買單,畢竟教育行業是付費非常好的行業,但變現方式確實還沒有完全跑通,也是接下來主要的方向和工作重點。
碰上了風口
無論是基礎內容,還是變現的方式,洋蔥數學都是非常專注於做產品,這就包括了課程、視覺、講解,以及產品設計、應用使用方式、使用場景等各方面,一旦一個方面出現問題,學生就跟著走了。所以為什麼這件事情很難做,在線教育二十多年大家始終認為學生沒有學進去。
2016年在線教育很火,我們在火之前很早就進來了。我覺得教育的本質就是學,關鍵不是在線教育,而是能有一個讓學生自主學習的產品,如果做的是印刷品,那就是習題產品。
洋蔥數學第一次融資200萬美金,在2014年2月份,第二次是2015年2月,融資近3000萬人民幣,是A+輪,最近,我們完成了B輪融資。未來,洋蔥數學希望持續不斷的輸出好的教學方式和體驗,幫助全中國所有學生、老師去改善的學習體驗。說的大一點,我們現在做的是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的產品,未來希望能幫助老師的教學體驗變革。
對我們來講,做洋蔥數學不是一個選項,不是因為我們要創業了,選擇一下教育領域哪些事可以做,而是不做這件事我覺得就沒有意義了,所以甭管成不成,咱就幹這個事,死磕吧。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安凌飛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