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內外教育專家聚昆共話學校文化建設

2020-12-15 掌上春城

掌上春城訊11月22日,新時代學校文化建設高峰論壇落下帷幕。兩天的時間裡,全國著名的學校文化研究專家和400餘所學校校長、負責人齊聚昆明,為雲南省學校文化建設建言獻策。

目前,學校的發展已經從重基礎建設、解決遮風擋雨和配設施設備、完善教學功能的階段,進入內涵式發展、品牌化建設階段。然而,不少學校在文化建設過程中往往存在零敲碎打、規劃不足、盲目模仿、重複投資等問題。對此,雲南長河教育集團主辦此次高峰論壇,為學校文化建設提供思想碰撞、理念融合、行動共識的機遇與平臺。

論壇上,省內外教育專家和學校校長、負責人就「如何打造校園文化特色」「辦面向未來的體驗式學校」「文化內生引領學校特色發展」「讓學校文化生態起來」等話題進行了分享交流和探討。中國教科院基礎教育研究所學校發展室主任方銘琳認為,學校應該圍繞育人目標,整體構建學校的育人模式,並在長期的辦學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區別於其他同類學校的獨特、優質而且相對穩定的辦學氣質和個性風格,打造屬於「稱之為學校而又自己獨特樣態」的學校。

「讓學校文化生態起來,讓學校文化生長未來。」昆明滇池度假區實驗學校校長楊立雄在論壇詳細介紹了如何把「生態」這一理念移植至學校教育中和學校文化中,用生態理念來引領學校文化建設,從而形成了學校生態文化的多樣性,如綠水青山的校園、校內的生態課程、校外的生態實踐等。

長河教育集團董事長吳永春介紹,實踐是教育改革的動力和源泉。論壇上,全國教育專家和校長分享各自學校的文化實踐,為雲南省推進校園文化建提供很好的理念引領和實踐基礎。

昆明日報全媒體記者:蔡曉磊

責編:沙蘭梅 一審:楊豔

相關焦點

  • 市區教育專家走進黃許博愛小學調研校園文化建設
    四川在線德陽消息 9月18日上午,德陽市教育局調研員盧彥平,旌陽區教育局關工委執行主任李義陽等教育專家一行深入黃許博愛小學校調研校園文化建設情況,並為學校發展把脈支招。座談交流會上,黃許博愛小學校長周曉莉向與會教育專家介紹了學校探索推行的「一一二三四」校園文化建設工作法和近年來取得的成效,得到了調研組一行的充分肯定。
  • 福建:高校專家學者共話外語教育質量文化建設
    新華網福州11月27日電(劉豐)22-24日,以「面向國家需求,全面提升外語教育質量文化建設」為主題的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9年年會在福建醫科大學舉行。大會齊聚廈門大學、福建師範大學、福州大學、華僑大學等省內30多所高校的專家、學者和研究生代表等,為外語界人士提供相互交流、切磋的平臺。據悉,此次年會共收到學術交流論文94篇,涵蓋外國文學、二語習得、語言學、翻譯學、跨文化交際、多語種等研究方向,分7個專業組開展了學術研究成果交流研討。
  • 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引領學生全面發展,聽聽專家怎麼說
    本次會議旨在聚焦《堅定文化自信,堅持文化育人》主題,探討和交流新時代學校文化建設的新使命、新任務、新途徑,總結交流教育改革與文化創新的新經驗、新成果,分析學校文化建設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引導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其他教育機構強化文化建設,切實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廣大師生人心,匯聚各界有生力量,勇於創新提質,堅持文化育人、立德樹人,全面開展素質教育,推動學校文化品牌塑造和內涵式發展。
  • 學校文化建設:理念文化建設怎麼做?
    其實意思就是學校有哪些方面的建設可以幫助學校獲得這種影響力??其實在上篇中已經提到過了,分別是理念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課程文化,環境文化等方面;跟企業識別系統「CIS」類似,我們學校文化建設行業內稱為「SIS」,也就是學校識別系。這個概念是由學校文化理論研究專家提出的,我們很多的學校文化執行公司,都有對它進行實踐和引用。
  • 天津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學學科建設專家委員會成立
    2020年12月24日在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舉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學學科與教材建設研討會上,「天津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學學科建設專家委員會」正式宣布成立。委員會主任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院長馮驥才擔任,教育部高校設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潘魯生和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天津大學特聘教授向雲駒擔任副主任。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委員會委員還圍繞非物質文化遺產學學科與教材建設的類型及整體實施規劃、教材適用的具體對象、教材與適用對象的定位等相關主題展開了深入研討。
  • 如何建設職業院校文化 聽聽專家怎麼說
    三湘都市報11月24日訊(通訊員 歐陽昌雄 記者 楊斯涵 黃京) 關注課程思政、美育與文化傳承創新以及勞動教育與工匠精神……近日,論壇由教育部職業院校文化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和全國職業院校文化素質教育協作會主辦的全國第十屆「文化育人」高端論壇在濟南舉行,全國154所高職院校的特邀專家
  • 知名專家學者昆明共論新時代學校文化建設
    雲南網訊(記者 自建麗)11月21—22日,由雲南長河教育集團主辦的理念與行動|新時代學校文化建設高峰論壇暨第一屆雲南省文化學校、文化校(園)長、文化名師頒獎典禮在昆明舉行,來自省內、省外教育文化領域知名專家學者,雲南省400餘所中小學校長、老師齊聚一堂,共論新時代學校文化建設工作
  • 聚焦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 共探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科建設之路
    王晨陽在致辭中表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文物古籍保護研究利用,強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保護,加強各民族優秀傳統手工藝保護和傳承,已經成為提升國家軟實力的重要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高度依賴於人的傳承,因此,不斷加強能力建設,是擺在締約國和傳承群體、專家、研究和教育機構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
  • 2020「李端棻與近代教育創新研究」全國學術研討會在南明區舉行
    ,以及來自省內外史學界的專家學者出席開幕式。南明區始終銘記著李端棻的歷史貢獻,先後建立了李端棻紀念館,修繕了李端棻墓地,建設端棻中學,舉辦李端棻文化節和學術研討會,力爭不斷擴大李端棻文化的影響力。羅幸炳在致辭中表示,不久前召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這標誌著文化建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今天,來自省內外的專家學者齊聚貴陽,共同探討「李端棻與近代教育創新研究」這一歷史主題,必將進一步推動挖掘李端棻的當代價值,希望專家學者以此次研討會為契機,進一步了解貴州、關心貴州、支持貴州。
  • 京湘兩地教育專家共話育人文化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圍繞本屆論壇主題「深耕文化內涵,培育時代新人」,京湘兩地專家、校長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交流、研討文化在培育時代新人方面的意義和實踐路徑,以及文化如何滲透到課堂教學和全方位育人工作中所起到的引領、示範作用。專家、校長們表示,學校文化內涵豐富,不斷深挖其價值既是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更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不懈追求。
  • 60餘位專家、名校長為四川「問診把脈」,助力高品質學校建設
    國強呼籲振興教育,民生期待優質教育。新時代背景之下,「高品質學校建設」之聲、之行,在全國各地響起,其勢如火如荼。「高品質學校」問題進行交流,省內外近500位代表現場參加會議,近100萬人在線觀看這一盛會。
  • 教育文化行業協同創新平臺與NKI建設模式研討會召開
    9月14至15日,由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主辦的教育文化行業「協同創新平臺與NKI建設模式」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來自在京各大高等院校、職業院校、中小學校、科研院所以及各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文物所、出版社、編輯部等多家教育文化機構二百多名專家學者應邀專程出席會議。
  • 教育心得|中小學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
    為使校園體育文化更好地紮根於基層教育,筆者就當前中小學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中常見的一些問題,提出思考性對策,以期能有拋磚引玉之功效。基於此,除了體育教師自身的努力外,學校應積極提供平臺為每位體育教師「充好電」,讓他們在繼續教育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水平,如組織參觀學習、聆聽專家報告、聘請專家指導、參加專業培訓等。當然,體育教師素質的提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定是和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發展進程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其本身也是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一部分。
  • 專家學者齊聚上海,暢談傳統文化教育新思路
    來自全國各地的八百餘位教育界專家、教育主管部門領導、校長及骨幹教師代表參加了本次論壇。 他梳理了黨和國家歷年來有關大力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講話與政策文件,並且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研究與推廣,為的就是能在孩子稚嫩的心中播下五千年優秀文化的種子,使之成為他們生命中的智慧之根;為的就是幫助孩子們培養一種關照古今的文化大視野,讓他們積澱文化底蘊,開闊眼界和心胸,成就更高尚的人格;為的就是增強孩子們的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使其有能力、也有動力參與到祖國未來的建設中去。
  • 背《弟子規》就是傳統文化教育?教育部專家:並不是
    7月13日上午,在第七屆江蘇書展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江蘇版)發布現場,本書主編、著名語文教育專家、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委員陸志平說,要走出傳統文化教育的誤區,就必須充分認識傳統文化的豐富性。
  • 浙江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專家諮詢委員會成立
    (央廣網杭州12月11日 記者 陸晨)12月10日上午,浙江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暨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專家諮詢委員會會議在杭州召開現場聘任了35名浙江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暨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專家諮詢委員會成員,並頒發聘書。
  • 「成長教育」特色文化建設:理念、實踐與思考
    「成長教育」特色文化建設:理念、實踐與思考 2017年11月29日 14:06 來源:《江蘇教育研究》 作者:張菊榮 字號 內容摘要:江蘇省汾湖高新技術開發區實驗小學的「成長教育」
  • 騰訊教育年度盛典雲南大學旅遊文化學院榮獲2020年度綜合實力獨立...
    12月2日,2020「迴響中國」騰訊教育年度盛典在北京中國大飯店舉行,本屆活動以「共迎挑戰 共贏未來」為主題,邀請知名教育政策專家、傑出教育機構領導者、教育研究與教育投資機構
  • 學院啟動「雙高」建設暨內涵提升系列培訓 國家職教專家俞仲文作首場專題講座
    為進一步推進學院「雙高計劃」項目建設,促進內涵發展,提升教師隊伍、管理隊伍整體素質,激發廣大教師幹事創業的內心動力,學院啟動「雙高」建設暨內涵提升系列培訓。10月13日下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副會長、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創校校長、全國著名職教專家俞仲文教授受邀來校,作了題為《新形勢下湖南交職院如何出彩: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我的建言》的首場專題講座,為系列培訓開啟了精彩第一課。學院全體院領導、全體專任教師、輔導員、職能部門代表共500餘人聆聽了講座。講座由學院黨委書記魯雁飛教授主持。
  • 我校將建設100門文化素質教育優秀課程強化通識教育
    哈工大報訊(張妍/文)日前,61門課程通過專家評審,獲得2016年文化素質教育課程建設立項。為鼓勵支持廣大教師建設一批有特色、高質量的文化素質教育優秀課程,學校將提供經費支持,使優秀課程逐漸凝鍊建成文化素質教育核心課程,強化通識教育和人文素養、科學精神的培養。    文化素質教育優秀課程建設是學校建立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的本科教育體系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