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家孩子在努力,而你家孩子只有「快樂」,盲目減負不可取

2020-12-12 映雪麻麻

現在很多地方都在宣傳給孩子減負,要快樂教育、素質教育,反對「填鴨式教學」。很多父母就會覺得要放任孩子生長,給他們一個快樂童年。

但是這樣真的好嗎?別人家的孩子在學習,而你的孩子在玩耍,真的可以靠自己追趕上人家嗎?快樂教育也需要教育,不教育孩子就是不負責!

發現孩子興趣

快樂學習是要把學習建立在孩子快樂、主動學的基礎上。家長想要孩子快樂學習,就更要多加關注孩子,發現孩子的興趣點,發展孩子的興趣點。

輔導班的存在本身就是為了幫助孩子學習,我們不能談輔導班色變,一味妖魔化輔導班。

比如孩子喜歡畫畫,那麼我們就送孩子學畫畫,對樂器有興趣,就送他去學樂器,不能孩子喜歡畫畫但是卻逼他學樂器。根據孩子的喜好,讓他掌握一技之長,這才是快樂教育。

引導孩子學習

人都有惰性,孩子也一樣,家長要能監督引導孩子學習。孩子的天性是貪玩的,家長要幫助孩子規劃時間,分開學習時間和玩耍時間,讓孩子兩不耽誤。不然別的孩子成績優異還有自己擅長的東西,你家孩子瞎玩,到最後什麼都不會。

減負減掉的是額外的負擔,是針對那些給孩子報了無數補習班的家長的,而不是讓孩子什麼都不學。從小沒有能學會一些東西,孩子長大後也是會後悔的。

鼓勵和批評都要有

任何事都有兩面性,孩子也一樣,在成長中會有長處和缺點,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鼓勵和批評。

該鼓勵的時候要給予鼓勵,犯錯誤的時候也要適時批評,不能被快樂教育蒙了心,對孩子只鼓勵不批評,這樣會讓孩子驕傲自負,也不能只對孩子批評不鼓勵,這樣會讓孩子自卑,覺得沒有人認可他。

這個度,需要父母去把握,才能教導出自信優秀的孩子。

家長也要「充電」

在教育孩子的同時,父母也要及時「充電」,面對孩子的疑問,才能及時回答。

在孩子學習、練習的時候,父母也可以旁聽學習一下,這樣讓孩子學習的時候不會覺得孤獨,和家長也有更多的話題可以聊,孩子的學習也會更加認真。

很多家長自己什麼也不會,但是要求孩子事事都要做到最好,孩子也是不服氣的。

倡導快樂學習的初衷是為了孩子能夠更好的學習,讓孩子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

家長要擔負起監護人的責任,積極引導孩子學習,幫助孩子查漏補缺,如果孩子有特別感興趣的技能,家長也要鼓勵孩子去學習,這才是真正的快樂教育。

讓孩子只知道「傻」玩,其實是在影響孩子的未來。

相關焦點

  • 孩子努力卻沒有回報,家長要警惕「毛毛蟲效應」,盲目跟風不可取
    即便它們永遠都吃不到食物,這些毛毛蟲一直都努力地跟進隊伍,其實它們並沒有放棄,只是盲目地跟錯了別的毛毛蟲的軌跡而已。其實孩子在生活正在犯毛毛蟲的這種錯,他們雖然努力,卻總是得不到想要的結果。當聽到父母的鼓勵和讚美時,孩子自然就會感受到父母的快樂,認為原來父母喜歡自己做這件事。先提起孩子的興趣,再慢慢去做教育,這樣孩子在學習上才容易獲得成功。
  • 英語考級火爆,盲目跟風不可取
    對於很多家長而言,「考K考P」就像「ZX」「KS」「八少八素」「雞娃」等其他「養娃黑話」一樣,是一個不需要解釋的詞。所謂「KET」「PET」,分別對應劍橋英語通用五級考試第一級和第二級。此外,還有第三級、第四級、第五級,考試旨在全面測試考生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英語能力水平,成績及格者由英國劍橋大學地方考試委員會統一頒發證書。
  • 目前美國教育的現狀:富人的孩子在苦讀,而窮人的孩子卻在減負!
    目前美國教育的現狀:富人的孩子在苦讀,而窮人的孩子卻在減負!現在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們每天都在學習、回家的生活當中度過的。每天也都是起早貪黑的學習,沒有什麼假日更沒有什麼休息的時間。很多的家長都非常心疼自己的孩子,想著要給自己的孩子減負。但其實這樣是非常盲目的,雖然說這樣的學習非常的辛苦,但事實上他們可能並沒有學得很好。如果真的像表面上看著那麼的認真這樣,我們國家的科研能力可能會發展得更好吧。所以在這麼努力的情況下,都沒有學好,就開始說要減負可能是不好的。
  • 為什麼孩子努力了,卻沒有理想中的效果?「盲目勤奮」是做無用功
    最近好朋友跟我提起他們家孩子月月最近成績下滑了,我覺得不應該,平時聯繫好朋友出來小聚一下,總是特別忙,不是在陪著月月寫作業,就是在陪她上補習班,或者給月月做營養餐,怎麼她的成績還沒有起色?「盲目勤奮」不單單影響著學習成績,還會影響孩子的心理狀態,會總覺得自己付出的努力得不到回報,從而進入不想學習的狀態。
  • 一直以來減負=快樂教育就是一個偽命題
    我想說,減負=快樂教育就是一個偽命題,無論哪種教育方式,基礎教育都很難做到快樂。一、我們是應試教育先來吐槽一下自己,不然怎麼吐槽別人。其實每種教育模式都有優缺點,應試教育是工業化式教育,也就是量化達標模式。一切以分數為考核標準,不談方式、不談興趣、喜歡得學不喜歡也得學,只看成績。
  • 教育減負的結局是什麼?窮人的孩子在減負,富人的孩子學藝術
    1、教育減負是否等同於在培養學渣這個觀點是小編所不認同的。既然提出了減負這個概念,就證明了現在的教育帶給孩子們的壓力要遠大於孩子們能夠承受的壓力,並不是說減負是等於完全的不學習。減負的作用就是讓孩子能夠在學習之餘接觸到一些其他的東西,不至於每天的生活都被學習填滿。但是孩子也應該保證自己的成績,應該做到減負不減分。
  • 「你的孩子在家減負,我的孩子只想上清北復交」
    有人感慨,「人世間最氣人的事情,就是有的人比你有錢,比你顏值高,結果比你還聰明,更要命的是,還比你努力。」 人性總是喜歡放大對手醜陋的一面,一說「富二代」,想到的是「拼爹」,一看到別人成功,就聯想到關係、走後門。更多的情況是,人家不但比你有錢,還比你努力,而你依舊停在原地,抱怨、不思進取。
  • 「減負」是在毀了普通人的孩子
    但是他們因為本身受教育少,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是正確的方式方法,導致自己的孩子跟不上別的孩子 跟不上怎麼辦?很現實,初中開始就進不了好學校,有的學校你是學區房也進不了的。 高中就基本沒有高中什麼事情了,很多孩子初中完了就不上了,開始找技校了。
  • 你以為小學生沒有課後作業,是減負了嗎,孩子說:我累
    小穎科技說,專注於科學教育和生活教育相結合,最近讀到一篇文章中談到中小學生減負問題,有人把學生負擔過重歸咎於應試教育,歸咎於現行高考制度。可撰文專家從另一視角分析了孩子負擔太重的原因在於家長的高期望。你以為小學生沒有課後作業,是減負了嗎,孩子說:我累眾所周知,近年來孩子的課業負擔越來越重,國家下大力氣治理,出臺了若干措施加以強力推行如低年級段不準布置家庭作業,中高年級段家庭作業不超過半個小時等。嚴厲整治在職教師有償家教,甚至不惜開除違規教師公職,可結果呢,可想而知。
  • 3種不可取的教育方式,孩子最容易走偏,家長別不在意
    我嫂嫂之前因為工作常年不在家,後來為了孩子甘願當起了全職媽媽,日常主要的工作就是陪孩子寫作業,為接下來的升學做準備,可能是因為著急,孩子在學不會的情況下,我嫂嫂就會衝孩子發脾氣,孩子也因此越來越不愛說話,孩子的爺爺奶奶看到後就會比較心疼,並希望我嫂嫂能多點耐心不要總衝孩子發脾氣。當然這種發脾氣式教育是不可取的,除此之外,下面3種教育方式也是不提倡的,家長們快來看一下吧!
  • 白巖松:請不要再給中國孩子減負了!
    這些評論的核心思想,就是重壓下的孩子,一定沒有出息,要有出息,必須要「減負」,要「快樂教育」。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減負,才會葬送中國孩子,葬送我們的民族未來! 但這種快樂,是你想給孩子的嗎? 別說孩子最大的快樂是不學習了,我們成年人不也一樣嗎?周末一天到晚玩手機,沉浸在那些廉價淺薄的奶頭樂裡。快樂是挺快樂,但人成了傻子。 人類能從森林古猿一步步走到現在,靠的就是戰勝惰性。要想人前顯貴,必得人後受罪。這句話雖然糙了點,卻是鐵打的現實。
  • 教育部,請不要給我家孩子減負!
    很希望自己的孩子負擔減輕一點,作業少一點,但是大學的錄取分數不會改變的,每年幾十多萬高三學生,都是要經過高考分數來選擇學校的。小學減負、初中減負,到了高中還會加倍返還。我們為什麼不能被「快樂教育」所迷惑?1、減負其實就是國家從教育領域退出,把教育的責任從學校推給家庭。
  • 你的孩子健忘,別家孩子卻「過目不忘」,差別在「分類記憶法」
    導語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小孩子的記憶力是最好的,健忘這個名詞,一般只會出現在大人身上,很少會出現在孩子身上。但現在很多父母都發現,自己家的孩子記憶力特別差,別的孩子能夠過目不忘,自己家的孩子卻很健忘。這樣的情況很常見,經常能聽到很多家長抱怨自家的孩子很健忘,別家的孩子卻能過目不忘,這究竟是為什麼呢?02、你的孩子健忘,別家孩子卻"過目不忘",差別在"分類記憶法"著名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曾說過:我們人類左腦與右腦會對身體進行通信,它們記憶著不同的類型。
  • 你的孩子健忘,別家孩子卻"過目不忘",差別在"分類記憶法"
    別的孩子能夠過目不忘,自己家的孩子卻很健忘。這樣的情況很常見,經常能聽到很多家長抱怨自家的孩子很健忘,別家的孩子卻能過目不忘,這究竟是為什麼呢?02、你的孩子健忘,別家孩子卻"過目不忘",差別在"分類記憶法"著名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曾說過:我們人類左腦與右腦會對身體進行通信,它們記憶著不同的類型。
  • 孩子不想練琴,就逼孩子練?你不能不知的「快樂教育」
    可是李笑來也在《財富自由之路》書中講道:如果一件事需要堅持,需要努力才行,那說明我們骨子裡是不願意做的,是註定做不成的。即使是董卿、郎朗對於今天的成就對父親的嚴厲和逼迫感恩戴德,但是他們的今天真的幸福嗎?郎朗不也很多次提出想放棄彈琴嗎?可是你觀察過兩三歲的孩子嗎?
  • 窮人的孩子在減負,富人的孩子在苦讀,變相減負形式主義不要也罷
    窮人的孩子在減負,富人的孩子在苦讀,變相減負形式主義不要也罷!「窮人的孩子在減負,富人的孩子在苦讀。」越有錢的家庭越努力,這是真的嗎?而相對富裕的家長則往往是這樣問的:孩子想買一套XXX書(可能是漫畫、小說),你覺得怎麼樣?一般的家庭由於資金有限,他們的選擇傾向於「我認為有益」,而富裕家庭則傾向於「我的孩子喜歡。」讀漫畫書、小說不代表浪費時間,每個人的閱讀品味都是一點一點構築的!
  • 教育雞湯請別盲目跟風,可以放養但別放任,父母弄清楚才能教好娃
    「我們家的最近剛報了鋼琴和遊泳呢,過段時間再看看圍棋。」「嗬,你們家孩子才多大啊,報這麼多班,我們家的就崇尚快樂教育,童年就應該好好玩,學校都提倡減負了。」「對對對,我之前就聽人說快樂教育才對孩子好,娃不想學,就不要硬逼了。」
  • 「減負後,我給孩子多報了3個班」
    從事金融行業的他買東西會貨比三家,爭取最大性價比。可是給孩子報輔導班,他不挑老師不挑時間,搶到哪個上哪個。彼時,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減少小孩以後的障礙。後來發現,孩子的努力才是更重要的。不僅是分數,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挫折,以及克服困難後享受成功的喜悅,這是不能替代的。
  • 我,喜歡你:刻意追求完美不可取?適當追求確定目標努力才是正道
    我,喜歡你:刻意追求完美不可取?適當追求確定目標努力才是正道《我,喜歡你》由企鵝影視、稻草熊影業、鳳儀娛樂、橙芯傳媒出品,張娜擔任總製片人,陳暢執導,趙曉磊擔任編劇,改編自藍白色的小說《終於等到你》,林雨申、趙露思主演。
  • 繁重的作業拖垮孩子的身體!家長應該怎麼給孩子「減負」
    導讀:繁重的作業拖垮孩子的身體!家長應該怎麼給孩子「減負」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繁重的作業拖垮孩子的身體!家長應該怎麼給孩子「減負」!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