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地方都在宣傳給孩子減負,要快樂教育、素質教育,反對「填鴨式教學」。很多父母就會覺得要放任孩子生長,給他們一個快樂童年。
但是這樣真的好嗎?別人家的孩子在學習,而你的孩子在玩耍,真的可以靠自己追趕上人家嗎?快樂教育也需要教育,不教育孩子就是不負責!
發現孩子興趣
快樂學習是要把學習建立在孩子快樂、主動學的基礎上。家長想要孩子快樂學習,就更要多加關注孩子,發現孩子的興趣點,發展孩子的興趣點。
輔導班的存在本身就是為了幫助孩子學習,我們不能談輔導班色變,一味妖魔化輔導班。
比如孩子喜歡畫畫,那麼我們就送孩子學畫畫,對樂器有興趣,就送他去學樂器,不能孩子喜歡畫畫但是卻逼他學樂器。根據孩子的喜好,讓他掌握一技之長,這才是快樂教育。
引導孩子學習
人都有惰性,孩子也一樣,家長要能監督引導孩子學習。孩子的天性是貪玩的,家長要幫助孩子規劃時間,分開學習時間和玩耍時間,讓孩子兩不耽誤。不然別的孩子成績優異還有自己擅長的東西,你家孩子瞎玩,到最後什麼都不會。
減負減掉的是額外的負擔,是針對那些給孩子報了無數補習班的家長的,而不是讓孩子什麼都不學。從小沒有能學會一些東西,孩子長大後也是會後悔的。
鼓勵和批評都要有
任何事都有兩面性,孩子也一樣,在成長中會有長處和缺點,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鼓勵和批評。
該鼓勵的時候要給予鼓勵,犯錯誤的時候也要適時批評,不能被快樂教育蒙了心,對孩子只鼓勵不批評,這樣會讓孩子驕傲自負,也不能只對孩子批評不鼓勵,這樣會讓孩子自卑,覺得沒有人認可他。
這個度,需要父母去把握,才能教導出自信優秀的孩子。
家長也要「充電」
在教育孩子的同時,父母也要及時「充電」,面對孩子的疑問,才能及時回答。
在孩子學習、練習的時候,父母也可以旁聽學習一下,這樣讓孩子學習的時候不會覺得孤獨,和家長也有更多的話題可以聊,孩子的學習也會更加認真。
很多家長自己什麼也不會,但是要求孩子事事都要做到最好,孩子也是不服氣的。
倡導快樂學習的初衷是為了孩子能夠更好的學習,讓孩子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
家長要擔負起監護人的責任,積極引導孩子學習,幫助孩子查漏補缺,如果孩子有特別感興趣的技能,家長也要鼓勵孩子去學習,這才是真正的快樂教育。
讓孩子只知道「傻」玩,其實是在影響孩子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