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法學院副教授劉榮譯:《背信犯罪:現代社會的白領犯罪》出版發行

2021-02-19 海南大學法學院

來源:法之理

劉榮譯:《背信犯罪:現代社會的白領犯罪》出版發行

內容簡介

《背信犯罪:當代社會的白領犯罪》是論述美國白領犯罪的一本經典著作,從1996年第一次出版已經修訂、再版了四次。本書對白領犯罪及其規制進行了系統論述,其中包括了許多在其他文獻鮮有涉及的問題。全書共十二章,依內容可歸納為三大部分:

第一章和第二章相當於對白領犯罪的概述。內容涵蓋了,白領犯罪概念的歷史發展,白領犯罪的要素,媒體對塑造白領犯罪的影響,白領犯罪的揭露者,白領犯罪研究的具體方法和面臨的問題,白領犯罪的特殊性,白領犯罪成本和規模評估,白領犯罪的被害人。

第三章到第七章對白領犯罪進行了類型化研究。一方面,對常見的公司犯罪、職業犯罪進行了系統研究;另一方面,對經常被忽視的混合、邊緣性的白領犯罪予以分析研究,包括政府犯罪、國家犯罪、全球化犯罪、聯盟犯罪、高端詐騙犯罪、技術犯罪和職業外犯罪等。

第八章到第十二章是對白領犯罪從理論到治理實踐的全面闡述。首先,對白領犯罪理論的發展進行了系統梳理,從神學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個人主義到結構主義;其次,是對白領犯罪治理措施的研究,包括法律以及法律以外的其他社會手段,其中重點探討了治理白領犯罪的司法體制;最後,提出了白領犯罪的挑戰與回應。

作者簡介

DAVID O FRIEDRICHS,美國斯克蘭頓大學教授,主要從事白領犯罪研究,1985年-1989年期間曾擔任Legal Studies Forum編輯;2002年-2004年期間擔任美國白領犯罪研究會主席;2005年獲得美國社會學犯罪學學會頒發的犯罪學終身成就獎。


譯者簡介

劉榮,女,1977年出生於山西太原,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刑法學博士,美國密歇根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現為海南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中國法學會後期資助項目簡介

2015年10月,中國法學會決定設立後期資助項目,作為中國法學會部級法學研究課題的新類型。該項目旨在充分發揮中國法學會作為黨和政府聯繫法學法律界橋梁和紐帶的作用,更好地為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服務,為專家學者開展法學研究和成果轉化提供支持,不斷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凡是被確定為中國法學會後期資助項目的研究成果,均納入「中國法學會後期資助項目文叢」出版。中國法學會會長王樂泉擔任編委會顧問,中國法學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陳冀平擔任編委會主任。編委會委員由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組成。這是中國法學會建立多元化、全覆蓋課題成果轉化機制的重要舉措之一。

「中國法學會後期資助項目文叢」立項名單

1.《行政程序法典化研究》姜明安  等著(已出版)

2.《解讀青年馬克思的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姚遠  著(已出版)

3.《清代「殺一家三人」律、例辨析》吳傑  著(已出版)

4.《中央地方關係中的民主集中制研究》 苗泳  著(已出版)

5.《證券內幕交易構成要件比較研究》曹理  著(已出版)

6.《歐洲婚姻財產法的未來》樊麗君  譯(已出版)

7.《德國刑法教義學上的客觀處罰條件》王鈺  著(已出版)

8.《結果加重犯的基本原理與認定規則研究》 鄧毅丞  著(已出版)

9.《刑事訴訟中法院職權調查問題研究》 林鐵軍  著(已出版)

10.《人民陪審員角色研究》劉方勇  著(已出版)

11.《非典型勞動者權益保護研究》班小輝  著(已出版)

12.《創新與反壟斷——網際網路企業濫用行為之法律規制研究》仲春  著(已出版)

13.《不得援引國家豁免的商業交易訴訟研究》紀林繁  著(已出版)

14.《國家侵權的國際私法問題研究》 李華成  著(已出版)

15.《法律的空間意象性》朱埡梁  著(即將出版)

16.《羅馬體育法要論》 趙毅  著(即將出版)

17.《中國古代法典目錄的演變及功能研究》張田田  著(即將出版)

18.《轉型正義法律問題研究》王進文  著(即將出版)

19.《論行政法上的意思表示》田勇軍  著(即將出版)

20.《新農村建設中保障農民政治參與權利的制度創新研究》蔡振亞  著(即將出版)

21.《國家賠償法研究述評》上官丕亮  主編(即將出版)

22.《個人信息與權利配置》劉金瑞  著(即將出版)

23.《從「大陸」走向「混合」的路易斯安那民法典》李寧  著(即將出版)

24.《防控網絡恐怖活動立法研究》 皮勇  著(即將出版)

25.《背信犯罪:現代社會的白領犯罪》 劉榮  譯(即將出版)

26.《刑事訴訟中的鑑定意見質證制度研究》 王躍  著(即將出版)

27.《網際網路規制的國際貿易法律問題研究》 孫南翔  著(即將出版)

28.《相關市場界定研究——以技術許可協議為視角》 周圍  著(即將出版)

29.《外資併購國家安全審查制度的平衡機制研究》楊靜  著(即將出版)

30.  《陝派律學家事跡紀年考證》閆曉君  著(2018年出版)

31.《司法改革背景下裁判文書說理繁簡分流研究》羅燦  著(2018年出版)

32.《現代中國法制的政治邏輯》瞿鄭龍  著(2018年出版)

33.《美國行政法規的司法審查研究》 楊蕾   著(2018年出版)

34.《中國憲法序言中的國家建構》袁博  著(2018年出版)

35.《稅務行政爭議解決機制》廖仕梅  著(2018年出版)

36.《非上市公司股份交易法律問題研究》黃愛學  著(2018年出版)

37.《中國商事立法研究》張保紅  著(2018年出版)

38.《日本民事再審事由研究--以判例分析為中心》翟志文   著(2018年出版)

39.《論民法教義體系與家庭法的對立與融合:現代家庭法的譜系生成》劉徵峰  著(2018年出版)

40.《香港與內地刑事法制衝突問題研究》 馬正楠   著(2018年出版)

41.《刑事程序性法律後果研究》馬永平   著(2018年出版)

42.《搶劫罪量刑經驗研究》趙學軍  著(2018年出版)

43.《生態安全義務履行與人的致災性法律控制》王建平  著(2018年出版)

44.《稅法的分配功能研究》 侯卓  著(2018年出版)

45.《臺灣地區涉陸區際司法問題實證研究》曾麗凌   著(2018年出版)

相關焦點

  • 白領犯罪前沿問題 ——白領犯罪國際研討會會議綜述
    為推送便宜,推文刪除引注,需查閱引注者,請移步原文。推送已獲作者授權。若欲轉載,請聯繫作者或「交大法學」微信公眾號(SJTUJDFX)。面對近年來全球日益凸顯的白領犯罪問題,2015年11月19日至20日召開的「白領犯罪國際研討會」圍繞這一主題就企業合規管理、白領犯罪特別執法、國際性內部調查和信息披露、法人犯罪、企業社會責任、反腐敗偵查與執法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本文對會議的焦點問題進行了概括和梳理,以期如實反映會議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並推動對白領犯罪問題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
  • 《東方法學》英譯成果在中國知網外文資料庫上線
    從2019年起,《東方法學》每年選取部分優質特稿,進行中文英譯,英譯成果納入中國知網《中文精品科技學術期刊(外文版)全文資料庫》,面向全球傳播。經專家評審和綜合考慮,2019年從刊發的所有86篇文章中遴選出30篇組織上海市法學會高翻團隊或作者本人進行英譯(詳見附件一)。英譯稿由《東方法學》編輯部和中國知網國際出版中心分別承擔編輯、審定任務。
  • 南京大學法學院簡介
    南京大學目前擁有鼓樓、浦口、仙林三個校區,風景優美,建築規模宏大,教學、科研設施先進,已發展成為各項辦學指標和綜合實力均位居全國高校前列的一流大學。南京大學法學院的前身是原中央大學法學院。原中央大學設有文學院、法學院、師範學院、理學院、工學院、農學院和醫學院七大院,其中法學院下設政治學系、經濟學系和法律系。
  • 這所普通高校法學院的碩士研究生科研成果喜人:9篇核心期刊!
    2020年法學院有15位同學考取碩士研究生,考研率9.09%。本科生積極參加科學研究,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篇。目前法學院發表論文19篇,其中一類核心4篇,二類核心8篇。科研成果獲副省級領導領導批示2次,出版專著2部。
  • 跟李昌鈺一起重返犯罪現場
    其二,第一次寫作譯後記的《極不公正:聯邦最高法院怎樣劫持了2000年大選》雖和此書均為暢銷書,但彼書時效性強,而且與譯者所學所研之領域相距較遠,特別是對彼書的翻譯,譯者之工作更多的不是出於興趣,而是出於盡心盡力完成導師交代之任務之驅動。《重返犯罪現場》是當今世界最為著名的法庭科學家之一李昌鈺博士對於發生在美國二十世紀的傳奇犯罪案件進行回顧的一本書。
  • 《公職人員職務犯罪認定與證據指引》出版發行
    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陳國慶同志主編的《公職人員職務犯罪認定與證據指引》一書由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版發行。本書堅持以實務適用為導向,按照監察法和新修改的刑事訴訟法等有關規定,圍繞公職人員職務犯罪100個罪名,總結歸納近年來實踐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吸納刑法的最新修改和最新司法解釋,對每個罪名的認定、證據指引和相關規定均進行了闡釋和列舉,並詳細闡述了如何按照審判標準準確收集、審查、運用證據。
  • ...犯罪新挑戰——第三屆「紫華金融犯罪論壇」在清華大學法學院召開
    8月22日,清華大學法學院神聖殿堂迎來了一場「法律盛宴」——北京紫華律師事務所和清華大學中國司法研究中心在此共同舉辦「第三屆紫華金融犯罪論壇」。與會者近二百人,系來自全國的金融人和法律人。在談及如何做一名專業的律師時,其意見是,律師在實踐中能引導法官思路,才能算得上是一名專業的成功的律師;二是刑法與行政法之間關係問題,金融行為不一定都是犯罪,構成犯罪的只是小部分,金融犯罪中大量的行為涉及行政法的內容,其提議從事金融犯罪應研究行政法內容,在新金融業態下著重劃清行政法與刑法的界限;三是刑法與行政訴訟法之間的結合問題,行政訴訟法的執行需要國家機制的配合,而國家機制就涉及社會經濟方方面面,當然其中就包括金融
  • 山東重拳打擊「白領犯罪」破案158起
    山東重拳打擊「白領犯罪」破案158起   中新網濟南3月8日電(劉耀輝)經濟犯罪因其高度智能性被稱為
  • 首屆清華大學法學院金融犯罪法律實務高級研修班成功舉辦
    法制網訊 近日,首屆清華大學金融犯罪法律實務高級研修班和第三屆紫華金融犯罪論壇在底蘊深厚、環境優雅的清華大學法學院成功舉辦。近200名來自法律界和金融界的學員濟濟一堂,相聚清華園。  開班典禮由清華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程嘯主持,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申衛星,中國基金業協會會長洪磊,北京紫華律師事務所主任錢列陽,清華大學教授、長江學者周光權,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青工委主任、盈科律師學院常務副院長王明芝出席並致辭。  在當天舉行的聘任儀式上,清華大學法學院申衛星院長宣布,聘任錢列陽主任為清華大學金融犯罪法律實務高級研修班總顧問,聘期三年,聘任洪磊會長為顧問。
  • 「雅百特」 涉嫌白領犯罪
    據證監會提前告知稱,對於此案,「發現涉嫌犯罪的,堅決移送公安機關」。但已有法律專業人士稱,在我國股市,因財務造假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多屬於上市階段造假的個案,所以雅百特未必會受到刑事追究。如果對這種公開的欺詐行為不予刑事追究,那就太對不起公眾的正義觀念了,而且會縱容和鼓勵更多的公司欺詐行為。如果是一個自然人搞詐騙,法律是毫不含糊的。
  • 第三屆京城犯罪學學術沙龍召開 聚焦「白領犯罪」研究
    本次沙龍主題為「白領犯罪理論與研究方法」,美國科羅拉多州州立大學刑事司法學教授餘曉青受邀做主旨演講,來自中國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國社科院法學所、法制網、人民網等20餘位知名專家學者以及媒體人士參加。餘曉青教授分別從白領犯罪的定義與分類、研究理論以及研究方法三方面進行詳細介紹。
  • 《公職人員違紀違法犯罪行為界定》出版發行 大足區3名紀檢監察...
    本報訊(記者猶驥)近日,我區紀檢監察幹部尹經亮、李文生、王廷志等參與編寫的職務犯罪實務叢書——《公職人員違紀違法犯罪行為界定》由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共529頁,43萬餘字,分違紀、違法、犯罪概述及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行為及相關違法犯罪問題界定等六個章節,系統梳理、闡釋了常見公職人員違紀、違法和犯罪行為,並對易混淆、難界定的相關行為從構成要件角度進行了區分,是紀檢監察幹部加強自學、實現紀法兼修、準確處理涉嫌違紀、違法、犯罪問題最好的工具書之一。
  • 浙大法學院
    法學院現有法學、政治學與行政學、行政管理等3個本科專業。浙江大學法學院以培養高層次法學人才為目標,不斷提高教學水平,擴大教學規模,改善教學條件。法學院在教學方面,已形成了能滿足法學類專業培養目標的課程體系,教學方法的研究和實踐取得了較大進展,突破了單一的講授法,採用了案例分析、雙向交流、模擬談判、模擬法庭、專題講座等多種方法,加強了社會實踐和司法實習教學環節,並承擔教育部&quot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研究和實踐&quot課題,設有一座能適應現代法學教育的模擬法庭,院內圖書資料室藏書22萬餘冊,教學條件得到較大的改善
  • 李小華:與「白領犯罪」打交道的律師
    李小華:與「白領犯罪」打交道的律師 在上海社會科學院攻讀刑法學研究生的那段經歷帶領他走入刑事訴訟(刑訴)辯護的殿堂,這是一個既陌生又熟悉的領域。「之前,我的專業方向是經濟案件辯護,故而對經濟犯罪較為熟悉。在進入刑訴之後,我自然而然地選擇與經濟相關的方向。」李小華輕描淡寫地講述著他的律師之路。如今,他已成為刑訴辯護中職務犯罪、金融犯罪和經濟犯罪等「白領犯罪」方面的一名資深律師。
  • 專治白領犯罪!這款APP提供金融犯罪的地區熱點圖 | 發現
    編者按:金融犯罪在現實社會中越來越普遍,08年金融海嘯讓數之不盡的人破產倒閉。Cora Lewis早期在著名新聞網站「BuzzFeed NEWS"上發表了一篇文章,關於開發了一個預測監控性APP來提醒市民保障自己的人身財產安全,該APP不同於其他監控系統,這是用來監控白領的金融犯罪行為,而不是傳統的用作監控貧困地區的系統。
  • 出版物非法經營的犯罪構成要件與辯護要點
    人們把經過不同的技術手段複製,具有一定傳播功用,成為精神產品載體的縮微膠片(卷)、錄音帶、錄像帶、軟盤的生產,也稱為出版。這一類產品也被視為出版物,又合稱為音像讀物,或分別稱為縮微製品、視聽材料、電子出版物。隨著現代技術的進步,出版物的物質形態和它所負載的內容將有許多新的發展。
  • 北大法學院博導江溯:降低民間借貸利率保護上限對金融犯罪的影響
    7月26日,在新金融聯盟在線召開的「民間借貸利率上限調整與支持實體經濟復甦」內部研討會上,北京大學法學院博士生導師江溯指出。江溯從三個角度闡述了降低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對金融犯罪的影響。從非法集資類犯罪來說,降低利率上限或導致社會融資渠道更加不暢,進而加劇非法集資現象。
  • 黃繼坤:《原因自由行為研究:以醉酒的人犯罪為中心》
    本學科歷來注重學術著作的產出,在過去十年間,曾以「西南刑事法與毒品犯罪研究文庫」、「西南毒品問題研究文庫」等為叢書名,出版發行了一系列的著作,展示了西南政法大學刑法學人的良好形象。但是,由於原有叢書中的每部著作分屬於不同出版社出版,每本著作在版式、體例、風格等方面並不完全統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叢書所應具有的社會價值。
  • 刑法修正需重視與新證券法銜接 新型犯罪主體和犯罪行為也應納入...
    對於資本市場而言,一讀稿主要提高了欺詐發行股票、債券罪和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的刑罰,並強化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刑事責任,同時明確將保薦人作為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的犯罪主體,適用該罪追究刑事責任。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刑法研究室主任劉仁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刑事處罰是打擊證券期貨違法犯罪行為的重要手段,刑法相關條文的制定和完善,需要重視與新證券法等法律法規的相互協調、有效銜接。另外,近年來由於金融市場快速發展,新型證券期貨犯罪形態快速滋生和分化,私募基金管理人和商業銀行的違法行為,也應納入相應條文。
  • 「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丨車浩《階層犯罪論的構造》出版說明
    因此,犯罪論體系不能完全奠定在各種本體性的「事物本質」之上,而是要根據刑法的目的設定引導體系構造。在方法上,要協調邏輯與經驗的關係;在方向上,追求體系化的同時,也要重視刑法的社會任務。以上四章,體現了一種反思性和整體性的立場,屬於「針對階層犯罪論體系進行的思考」。下篇五章,則是在各個階層內部的一些具體構建,屬於「根據階層犯罪論體系進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