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看!關於這件事!一定要告訴孩子

2020-09-28 漢中婦聯—漢家妹子

近幾年

兒童性侵案件一經報導

就會受到公眾的強烈關注

怎樣讓孩子遠離性侵

避免身心受到傷害

是社會各界均需思考的課題

對此

陝西嘉盟律師事務所律師

漢家妹子巾幗宣講團講師

陳春麗說:

在近年來未成年人遭受性侵的案例中,很多受害女童是留守兒童,監護人缺位或是家庭教育方式不當是重要的隱患之一。父母有撫養、教育、保護未成年子女的義務,不應把自己的義務轉嫁他人。父母要經常與孩子進行溝通,及時發現孩子存在的問題,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向孩子傳授必要的防範性侵知識,提高防範意識,築起第一道「防火牆」。

保護孩子安全,社會各界也在共同努力。今年最高檢、教育部等9部門聯合發文,實施強制報告制度,居委會、學校、醫院、診所、兒童福利院、旅館等密切接觸孩子的機構和人員都是強制報告的單位和對象。另據9月18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教育部、公安部聯合發文,要求在全國建立入職查詢制度,對具有性侵犯罪記錄的人員,中小學校、幼兒園不得錄用,教師認定機構不得認定教師資格。這些制度、措施的出臺為性侵案件及時發現,震懾不法分子起到了積極地作用。

漢家妹子想說

法律制度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完善

作為孩子自身

也一定要進一步提升法律維權意識

提高警惕、遠離危險

婦聯組織的努力也一直在持續

舉辦「守護兒童快樂童年」公益講座

為進一步提高兒童防性侵意識,為孩子們健康成長保駕護航。近日,漢中市婦聯在漢臺區西關小學舉辦「守護兒童快樂童年」公益講座,邀請陝西省女童保護基金陝西西安童安團隊志願者雷莉、張阿利兩位老師就兒童防性侵安全知識為家長和兒童分別授課,市婦聯副主席高斐、部分學生及家長共120餘人聆聽講座。

學生版講座上,張阿利老師分別從認識自己的身體、如何分辨和防範性侵害、遭遇性侵時該怎麼辦等四個部分為同學們深入淺出地詳細講解。講座中穿插了趣味問答、互動遊戲、情景模擬等環節,激發了學生的參與興趣,大家爭相舉手加入互動,在輕鬆的遊戲互動與生動的情景劇中,同學們了解了基本的性別常識,提高了自我保護意識,學會了自我保護的技能。

家長版講座中,雷莉老師從兒童6個防性侵的常見誤區切入,結合統計數據和典型案例,告訴家長防性侵教育的重要性,並就如何教孩子保護自己、發現孩子被性侵了怎麼辦進行了講解。

漢家妹子還整理了

一些防性侵小貼士

家長們有必要了解

要避免性教育這幾個誤區

誤區1:「性」骯髒,上不了臺面。

認為性是骯髒的,不能拿到檯面上說。

誤區2:性教育越早,發生性行為越早。

「孩子小,還是不談性為好。書上這樣露骨的描述,會不會引起小孩的好奇心,從而催發孩子性早熟。性教育結果變成了性教唆。」

誤區3:用不著教,可以無師自通。

「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會懂。」

誤區4:性教育就是性行為教育。

「我擔心孩子過早知道什麼是性行為。」很多家長以為性教育就是性行為教育,其實,性教育包括性生理教育、性心理教育、性道德教育、性法制教育、性衛生教育、性安全教育、性審美教育。

只有全面了解了這些性知識,才能建立正確的性認知和性審美。

最需要接受性教育的是中國父母

首先,父母是性教育的第一責任人。「父母是子女最親近最信任的人,父母教起來最方便,孩子也最容易接受。」

其次,父母是性教育的第一監護人。「只有父母鼓勵和支持性教育,社會性教育和學校性教育才能推廣普及。」

性教育的本質,是一種愛的教育

性教育一點都不可恥,要大大方方告訴孩子。

性教育,並不是什麼洪水猛獸,性教育的本質,是一種愛的教育。你若真的疼愛孩子,那麼請不要欲說還羞。

這些知識你應該知道,並教會孩子

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願純真的笑臉永遠綻放

審核:梁珊

責編:陸穎琨

編輯:何姣

來源:人民日報 人民網 市婦聯維權發展部

不忘初心跟黨走

牢記使命建新功

跟著妹子三步走,一秒點亮公眾號小星星

以後妹子的推文,您一定會第一個收到!

悅享生活、做優雅女性

我們伴您一路前行!

點分享

相關焦點

  • 家有女兒,父母不一定要「富養」,這5件事一定要告訴她
    說起養育孩子,很多人都會告訴你一句話「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這是育兒領域最大的一個謊言。因為無論是教育男孩還是女孩,我們都不能只關注孩子物質方面的教育,而忽略孩子的精神需求。5件事,比富養更重要。教女兒,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的5件事1、先聽再教家有女兒的父母應該發現了一個問題:女孩相對於男孩會有更多的情感需求
  • 想要孩子變優秀,父母一定要「忍住」的4件事
    在養娃的道路上我們總是想要想盡一切辦法把孩子培養的更優秀。有些媽媽輕輕鬆鬆就養出了出類拔萃的孩子,而又有些媽媽累死累活也養不出好孩子,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要想孩子更優秀,一定要「忍住」4件事。 第一件事:忍住妥協。 在商場中我們經常能看到,許多孩子哭鬧著想要某一樣玩具,有些家長堅持著不買,把孩子抱走了。
  • 孩子青春期太重要,這8件事家長值得做,父母一定要知道
    老師家長們,這個話題,一定要認真看看,這段時間用對了力氣,可謂是事半功倍;這段時間出了問題,真的會讓人追悔莫及!02、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家長要做到8件事當你的孩子進入青春期,首先,父母要改變你所有的教育模式。早年你可以說「快寫作業去」「走我們上學去」。但到這個階段不要這樣了。
  • 孩子三歲之前,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教會孩子這三件事
    第一件事:做人需要誠實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眼中的社會是十分美好的,這時候父母需要要教育孩子做個人的基本道理,那就是必須誠實,可以說這是一種十分寶貴的品質,如果孩子擁有這個品質,會受益終生,建議父母從自身做起,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這樣孩子才可以更快的效仿,擁有這個寶貴的品質。
  • 12歲之前,一定要告訴孩子這幾件事,孩子早晚會感激你
    很多父母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中就萬事大吉了,其實並不然,許多生活當中的事情,老師並不能教給他。往往父母才是孩子生活當中最重要的老師,父母的那份親切感安全感是旁人給不了的,常常告訴孩子一些人生道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 不想把孩子養成白眼狼,這三件事上父母一定要狠下心!
    看到這則新聞,很多人都在譴責這個男子不懂事,啃老,不成熟,其實這何嘗不是父母教育上的失敗呢?任何孩子都有變成白眼狼的可能性,如果不想孩子變成白眼狼,那麼這三件事上父母一定要狠下心。01、讓孩子獨立「你會掃地嗎?讓媽媽掃吧!」「你好好學習就行了,媽媽來做!」
  • 想要孩子智商高,父母一定要教會孩子這四件事?
    想要孩子智商情商高,在忙碌的家長在教育板塊都不允許缺席,我們必須教會三件事,擁有4顆心!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慢慢的長大,而忙碌的父母總是沒有時間,但不成想,孩子的教育是完全沒有辦法進行彌補的,稍微有點忽略,將會付出更大的精力和代價來糾正。高智商的孩子擁有這4顆心,會讓他終身受益,感恩一生!!
  • 想要孩子更優秀,父母一定要捨得做這4件事!
    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離不開父母的教導想要孩子更優秀,其實與父母有很大的關聯,俗話說「最好的教育是來自於父母」。孩子從出生那一刻開始父母所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習慣都會給孩子帶來影響不管多忙父母一定要捨得做這4件事!一、捨得陪伴 平常父母忙於工作,導致孩子內心缺少關愛,安全感不足就會用外表兇悍的方式來偽裝自己。幼年是孩子安全感形成的重要時期,父母充足的陪伴能讓孩子感受到滿滿的愛,養成樂觀、溫柔等美好品格;相反,如果父母很少陪伴孩子,親子溝通少,就容易養成孩子內向、敏感或是叛逆的性格。
  • 開學了,請一定要告訴孩子這件事
    這件事情在當年給我的影響可以說是震撼的,一個那樣年輕健康的生命,竟也是如此脆弱,一杯冷飲便可讓他轟然倒地,遭受重創。 後來學習中醫才知道,喝冷飲的危害十分嚴重,隊長及時被救過來,還算是幸運的。有人曾在運動後喝冷飲直接心絞痛然後猝死。代價實在太過慘重。 這些年,我們的生活被西化得越來越厲害了。
  • 李玫瑾:孩子青春期太重要,這8件事家長一定要做!
    青春期對於一個孩子有多重要?家長的教育如果處理不好,會帶來多麼嚴重的後果?老師家長們,這個話題,一定要認真看看,這段時間用對了力氣,可謂是事半功倍;這段時間出了問題,真的會讓人追悔莫及!今天向大家分享一個關於家庭教育的優質講座,講的就是這個事兒。
  • 李玫瑾:孩子青春期太重要,這8件事家長一定要做
    青春期對於一個孩子有多重要?家長的教育如果處理不好,會帶來多麼嚴重的後果?家長們,這個話題,一定要認真看看,這段時間用對了力氣,可謂是事半功倍;這段時間出了問題,真的會讓人追悔莫及!今天向大家分享一個關於家庭教育的優質講座,講的就是這個事兒。
  • 讓孩子愛上幼兒園,開學的第一天很重要!父母一定要做到這三件事
    導讀:讓孩子愛上幼兒園,開學的第一天很重要!父母一定要做到這三件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讓孩子愛上幼兒園,開學的第一天很重要!父母一定要做到這三件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6歲女孩大呼「爸媽太噁心了」這件「丟人」的事,父母一定要做
    ,最尷尬的事,莫過於孩子「說真話」。「性」是一件很丟人的事,可這件「丟人」的事,父母一定要做。 性教育不止局限於關於性侵,真正健康全面的性教育,應該告訴孩子:》中,作者教給我們4個步驟: 首先,問孩子看到什麼,初步了解孩子對這件事的理解。
  • 孩子未告訴自己父母的4件事
    在一次活動中,一位聽眾問了一個問題-但這是陪同Lodha當時16歲的女兒Swaraa的。他的問題也許是每個父母的噩夢:「你認為你的母親很完美嗎?」「不完美,」 Swaraa回答。他堅持說:「你能告訴我一件事她不對嗎?」她的回答是:「我可以寫一本書。」
  • 家有女兒,這幾件事父母越早告訴孩子越好,關乎女兒一生幸福
    確實,家有女兒,對父母而言,身上的責任一點也不輕。而為了女兒好,有幾件事父母也是要儘早告訴孩子的,女兒越早學會越受益,這些甚至還關乎女兒一生的幸福。其實不是的,家有女兒,父母一定要告訴女兒,她可以不用「太懂事」,遇到不想做的事情就勇敢拒絕。沒必要為了討好別人就委屈自己。告訴女兒,她是女孩子,可照樣是父母的手中寶,一點也不比那些男孩子差。有些時候,女孩子撒嬌任性一些也都是可以的,完全沒必要因為自己是女孩就自輕自賤。相反,勇敢表達自己,勇敢說不,活出自我才更加有意義。
  • 有遠見的父母,一定要在3件事上逼孩子一把,孩子將來一定有出息
    有遠見的父母,一定要在3件事上逼孩子一把,孩子將來一定有出息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相信很多家長都非常的糾結一件事情,那就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不要逼孩子一把,其實小白是覺得,為了孩子可以成長更好,家長還是應該適度的推孩子一把。一個有遠見的父母,如果可以在這三件事情推孩子一把,那麼孩子以後也會更加有出息。
  • 18歲前,父母一定要捨得讓孩子,做這三件能讓他受益一生的事
    不管什麼關係,什麼人,什麼事,都是有有效期的,父母和孩子的有效期,最多在孩子18歲前。所以18歲前,父母一定要捨得讓孩子,做這三件能讓他受益一生的事。一,去兼職。兼職不僅能鍛鍊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和適應能力,還有語言能力外。更能讓孩子了解金錢,懂得理財,測試能力,提升自信,獨立自主,擁有最簡單的價值觀。
  • 有三件事,父母一定要「逼」孩子做,他們將來會感謝的
    現在,許多父母隨著育兒觀念的開放,覺得要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童年,所以對他們不大約束,讓他們自由自在地成長。但是這種方式不見得會對孩子的成長有利,就好像種一棵樹,如果不加修剪,最終可能會長歪了方向。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三件事父母一定要逼他們去做,他們將來會感謝你的。一、逼孩子學會堅持。
  • 父母做的這6件事,會讓孩子感覺到無助和害怕,父母一定要注意
    但事實這種觀念卻導致我們與孩子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大,與孩子的距離越來越遠。我們做父母的正在做無數令孩子感到害怕的事情,正在親手把孩子推離自己。孩子害怕父母做的6件事,很多父母都在做,快來看看你中了幾條。很多時候,父母忙於為生活奔波和勞碌,在面對孩子的時候缺乏耐心和愛心,表現出不耐煩的神情或情緒,雖然有時候這種情緒非常微小,但在孩子單純而幼小的世界裡,這種情緒會被放大無數倍,影響孩子的心理。比如說,孩子的求知慾趨使孩子不停的發問,父母被問的煩躁,不耐煩的說「你不會自己去找答案嗎,話那麼多」,比如孩子想要某種玩具,哭鬧著非要,父母不想買,不耐煩的吼孩子「哭,哭,哭,就知道哭」等等。
  • 關於孩子性侵,你一定要知道這八件事
    關於最後一項「社會經濟地位低」,也就是家庭階層較低,學界存在較大爭議。不過也有研究證明,出身貧困,很可能是暴力體罰和兒童性侵的預測因素之一,但遭受性侵的概率,要小於其他形式的虐待。6、誰是性侵施暴者?施暴者性別90%以上是男性。施暴者年齡,2011年的美國研究說,30%-50%的性犯罪者是青少年和年輕人,其餘是中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