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頭換面的新雷凌,開起來竟然有運動車的感覺

2020-12-17 騰訊網

一臺合格的買菜車應該是什麼樣的?對於消費者而言,如今市面上常見的買菜車不外乎都遵循著這樣一個套路:弱化動力與操控,強調造型設計、內飾空間與用料、靜態乘坐感受與車內舒適性配置,以此保證最肉眼可見的性價比優勢——東風日產軒逸就是個典型的例子,雖然這一類車型在市場中的銷量反饋都很不錯,但這是否就是一臺買菜車該有的樣子呢?

之所以這樣問,是豐田給出了另一種答案。自從TNGA新全球架構發布後,基於這一理念誕生的新車就出現了與以往豐田車系截然不同的性格,它們不再是簡單意義上的「代步工具」,而是更加注重人與車的駕駛溝通感、車輛在多路況下的操控樂趣以及對駕駛員和乘客的安全保護——在之前試駕全新一代C-HR、凱美瑞、亞洲龍甚至雷克薩斯ES時,它們所表現出的運動潛能就令我印象深刻,但將目標下潛至10-15萬元級的實用型家用車時,消費者又是否會認可這一改變呢?

動態駕駛

由於已經上市了一段時間了,關於雷凌的駕駛感受,不論是媒體還是車主都已經有了一定的沉澱;而關於動力,有很多駕駛過老款卡羅拉&雷凌的人都表示:新款雷凌的動力變弱了。

如果按稍微運動一點的標準來看,雷凌的動力儲備確實一般。1.2 L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動力爆發點基本只停留在了初段,在應對市區內起步和加速需求時,雷凌尚且可以為駕駛者提供不錯的動力響應,而且得益於紮實精準的油門腳感,此時的雷凌甚至還可以稱得上是「得心應手」;不過隨著轉速的持續攀升,雷凌的加速勢頭也迅速緩和了下來,即使變速箱在常規模式下的換擋邏輯還算聰明及時...好吧,我不得不提前吐槽一下這臺變速箱,多達10個的模擬擋位對於這樣一臺最大功率只有85 kW的小車來說是不是有些太離譜了?

不過有一說一,雖然雷凌的動力無法讓人信服,但雷凌的底盤表現可絕對會讓人讚不絕口。新款車型將懸架結構從老式的前麥弗遜式+後扭力梁式半獨立懸架系統升級為了前麥弗遜式+後多連杆式四輪獨立懸架系統,搭配重新調校的底盤風格,不論是通過細碎顛簸的砂石路面還是年久失修的各色爛路,甚至是通過國內特色的連環減速帶時,雷凌都能做到近乎完美的過濾,沉穩、乾脆、不帶一絲多餘顫動與回彈,若不是此時傳導致車內的回音還不夠甘醇沉悶,稱雷凌的底盤一句「德味」完全不過分。當然誇歸誇,雷凌到底還是犯了一個低級錯誤,當有石子被捲入後輪拱內時,車內便能很快聽到不經任何過濾的、直接且露骨的敲擊聲,顯然這一老一代車型就存在的問題至今也沒有被豐田正視,這實在是讓人難以理解。

拋開這惱人的不和諧因素不談,伴隨著車身重心與底盤的降低,雷凌的操控極限也有了不小的提升。新的底盤在抗側傾能力上表現不俗,輕盈的電子助力轉向雖然缺乏路感反饋,但指向性卻頗為精準,伴隨著駕駛者做出轉向動作,車頭也能迅速作出反應,在過彎時能夠給予駕駛者相當不錯的信心;不過相對來說,車尾在過彎時的動態響應還是略有一些遲鈍,並且和C-HR一樣,雷凌所搭配的這一套輪胎也實在沒什麼運動能力可言,非運動版車型205的胎寬需要駕駛者在入彎時謹慎把握好油門與轉向的力度,即使有所謂ACA彎道輔助系統加持,雷凌也很容易出現推頭現象,把駕駛者之前建立起的自信一掃而光。

靜態乘坐

如果沒有事先試駕過雷凌,很多消費者都可能會因雷凌的內飾產生失望。

雷凌在舒適性配置方面的投入並不多,比如這臺試駕車就是185T車型中的旗艦版本,其真皮方向盤、皮質座椅、主駕駛座電動調節功能與後排空調出風口&雙USB接口在其它配置車型上都是不存在的;但以此為代價,雷凌全系標配八安全氣囊、自動駐車、上坡輔助、LED自動大燈、全車車窗一鍵升降、PM2.5空氣過濾系統,並從次底配開始標配TSS主動安全系統(支持準L2級自動駕駛)、9英寸中控觸屏(支持語音控制與CarPlay手機互聯)與無鑰匙進入&啟動系統,其對駕駛者與乘客的關心更多是隱形且深層次的,如果不是仔細研究過了配置表,多數消費者很難會理解豐田的這番用意。

不過對比之下,空間才是雷凌最難被消費者所接受的。以筆者為例(身高180cm,體重70kg),在後排座椅正襟危坐時,頭部距離車頂的間隙已基本沒有富餘,而此時膝部與前排座椅靠背的距離也已經變得有些捉襟見肘(前排座椅已調整為筆者較為舒適的駕駛坐姿)——當然,按照主流媒體的評價套路,雷凌的乘坐空間大體還是「夠用」的,只是以筆者的標準看來還是有些略顯拘謹。

雷凌的中央扶手能夠手動向前平移一段距離,對駕駛者來說是個很實用的配置。

寫在最後

優於同級別標準的操控功底、堪稱絕對越級的底盤品質,以及武裝至牙齒的主&被動安全與駕駛輔助類配置,當這幾項優勢被下放到一臺雷凌這樣的緊湊型車時,你覺得它會是大眾消費者心中的那臺理想型買菜車嗎?在早先與某品牌經銷商的銷售顧問閒聊時,後者就表示「購買10-15萬元價位車型的消費者是最難伺候的,因為他們的要求最多」,而除了懸掛於車頭的豐田標,雷凌顯然也沒有任何能在第一眼就俘獲消費者的撒手鐧——即便又運動又安全,大眾真的會開著一臺買菜車去「危險駕駛」嗎?所以在對比之下,多來點空間和配置豈不是更「實在」?顯然,雷凌的好是需要消費者真正領悟汽車與駕駛的本質後才能體會得到的,如果消費者跳不出看車只浮於表面的認知,那麼雷凌的存在也就沒有了意義。

相關焦點

  • AE86的大表哥 聊聊雷凌(Levin)的身世|豐田|廣汽豐田|廣豐|進口...
    雷凌自北京車展以來,受到很多關注,這一款廣汽豐田的新車型究竟有什麼樣的身世?它與卡羅拉關係如何?為何又有一個Levin的英文名稱,我們一起來聊一聊。網易汽車7月4日報導 雷凌初次與眾人見面是今年的北京國際車展,對於大多數「不明真相」的消費者來說,它和致炫一樣是廣汽豐田引入中國又一款新車型。這款車型是個什麼來頭,又何以有這樣一個名字呢?
  • AE86的大表哥 聊聊雷凌(Levin)的身世
    ,受到很多關注,這一款廣汽豐田的新車型究竟有什麼樣的身世?網易汽車7月4日報導 雷凌初次與眾人見面是今年的北京國際車展,對於大多數「不明真相」的消費者來說,它和致炫一樣是廣汽豐田引入中國又一款新車型。這款車型是個什麼來頭,又何以有這樣一個名字呢?
  • 開完豐田雷凌,再開親戚的大眾凌渡,車主:誰檔次高開完就清楚了
    汽車企業相互競爭,想盡辦法投合消費者需求,汽車對市場一定要深加理解方可成功,正如雷凌和凌渡。我前些日子跟車主小陳閒聊,開著豐田雷凌跑了一段時間,為了方便,他最近提大眾凌渡,現在為止他提車已有4個月,跑了6400公裡,究竟大眾凌渡的其它方面是否也有優點?和豐田雷凌有哪些差距大的地方?接下來就請車主發表用車感言。
  • 豐田雷凌跟馬自達昂克賽拉整備質量一樣,為什麼感覺雷凌比較輕?
    那些超跑重量都很低、f1的重量甚至只有0.80噸左右,高速行駛時都不會感覺輕飄飄!波音飛機一百多噸、是不是很重?可跑起來飄得離譜、可以飄到萬米高空!所以重量和飄不飄有什麼關係?那麼卡羅拉與昂克賽拉為什麼駕駛感受不一樣?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鄙人想問下各位、有幾個朋友真正體驗到了日系車飄?
  • 開了現代名圖,再開豐田雷凌,誰檔次更高,車主意味深長地說了感受...
    造車水準不斷進步的今天,一款汽車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須清楚自己的定位,正如名圖和雷凌。小張是我的一位朋友,家裡有一輛現代名圖,前些日子,他又換了豐田雷凌,目前他提車5個月,開了10000公裡,豐田雷凌是什麼吸引了他?能比得過優異的現代名圖嗎?靜下心,我們一起來看看黃先生的高見。
  • 11.6萬喜提豐田雷凌豪華版,開了兩個月的感受,這點挺無語的!
    買車主要是上下班用,這款性價比也高,新款雷凌升級了許多,況且豐田的牌子過硬,保值率一直很高,買了售後有保障。保養費用也不貴,看中的質量及使用成本。雷凌的重心偏低,視覺上的感覺是偏低矮一點的,很符合年輕人的審美,車身又比較寬、長,有轎跑的感覺,線條設計非常合理和有流線感,加上前車燈的犀利,突出一股時尚、新潮的氣息,營造出一種運動感。
  • 【雷凌】豐田_雷凌報價_雷凌圖片_新車評網
    雷凌 2014款 1.8GS CVT 精英版用戶評分:4.0分當初購買時曾經在寶來,老英朗,高爾夫和雷凌之間糾結過。雖然大嘴顯得運動年輕,兩年前看來還是挺動感的,如今看來也就一般了,新鮮感過了也就這樣了硬塑料較多,但做工優良,有一定的高級感,方向盤真皮質感很好,比同價位的要好不少。畢竟還是經濟型轎車,本來對這方面不是要求太高,中控面板只要擦過錶板蠟馬上煥然一新。空間那就沒話說了,後排地板全平,尾箱容量很大,駕駛座可調節範圍很廣。
  • 狠下心來提了豐田雷凌,成交價127914元便宜嗎?車主說了優缺點!
    而且就我那老雷凌這幾年都沒出過狀況來看,豐田的車真的保值率很高。17年其實就買了雷凌,這幾年開下來也沒有出現什麼大的毛病,或者說是沒出過毛病。平常就是正常保養,就是沒花過其他額外的錢,所以就很舒服。現在那輛17款雷凌給家人在開,自己就想再買一輛,想來想去還是買了雷凌,這次選雷凌雙擎一是覺得油耗小,二是我不喜歡有很大噪聲的車。
  • 大眾蔚領或是豐田雷凌?老司機說了實在話
    正如C-TREK蔚領和雷凌。今天恰巧見到駕車者韋先生,他有一輛大眾蔚領,用了不到半年,現在剛剛入手一輛豐田雷凌,他1個月就行駛到2300公裡,究竟豐田雷凌都有哪些長處和短處?大眾蔚領與豐田雷凌又有哪些不同的地方?下面就讓駕車者為我們解答。
  • 13.9萬提豐田雷凌,這款車怎麼樣?說說我用車500公裡的真心話!
    而且因為已經有房貸了,也不想買太貴的車來給自己增加經濟壓力。考慮過純電動的車,不過充電和跑長途確實是個問題,最終還是選擇了混合動力的雷凌雙擎,感覺還是比較能滿足我的用車需求的。用車感受先看外觀,這一代雷凌外觀上給人的最大的感覺就是車頭低了很多,整部車有一種趴在地上的感覺,看上去很有動感。
  • 雷凌這款車有哪些優缺點?
    還有就是車子的動力是比較強勁的,買車之前我就希望我所買的車子動力一定要足,不要像我以前開的車子那樣,超車或者是爬坡根本使不上勁,這款雷凌就做得非常好,它是用電動機和發動機一起驅動車子,在低速的時候用電動機,高速巡航用發動機,這樣一來無論什麼時候車子都能夠保持十足的動力。
  • 高性能、低油耗,廣汽豐田雷凌雙擎告訴我「魚與熊掌可兼得」
    隨後在自由體驗環節,為了驗證雷凌雙擎這讓人有些「大跌眼鏡」的油耗,我特意再次將其開上賽道,完全不去考慮怎麼開才能更省油,起步猛踩油門,過彎重剎,試駕3圈後儀錶盤油耗顯示為4.7L/100km。燃油經濟性仍然非常理想。另外雷凌雙擎的性能體驗也讓人感到驚豔。
  • 都是14萬,豐田雷凌和現代名圖怎樣選?帶你認真分析兩車優劣勢
    進入豐田雷凌車內,只能安慰自己這種內飾耐看。儀錶盤比較簡單,中間一個大大的時速表,外延一圈鍍鉻成效。大部分採用塑料和織布,塑料感有點強。新車回來味道有點重,有點刺鼻。這臺車的空間說實話一般水準吧,但並沒有影響我的駕駛體驗。如果是自己開的話,其實是夠用的,但是後排座位做人的話真的是舒適感會降低。在儲物空間方面設置了許多儲物格,用起來相當順手。
  • 預算21萬,豐田雷凌雙擎E+和別克微藍該選誰?看完你就清楚了
    很多人不知道應該選什麼車,就拿這個價位比較熱門的豐田雷凌雙擎E+和別克微藍來說,但是偏科的產品必然只是「叫好不叫座」,今天就給大家分析一下。今天請到一位老司機王先生,他有兩款車,一款是別克微藍,另一臺就是豐田雷凌雙擎E+,所以他對兩款車都很了解。究竟豐田雷凌雙擎E+有哪些吸引他的地方?和別克微藍相比究竟有何不同?現在讓我們來看看車主是怎麼跟我們說的。
  • 11萬多元起的豐田雷凌怎麼樣?網友:比全新軒逸更厚道,省油省心
    11萬多元起的全新一代豐田雷凌怎麼樣?有很多網友說到:比全新軒逸更厚道,開著省油又省心,很適合家用!全新一代的雷凌已經上市有段時間了,市場的反饋還不錯,咱們就來了解一下它到底有哪些吸引人的優點?第一:價格適中!雷凌的售價區間為11.58-15.28萬元,現在4S店內有著小幅度優惠!
  • 全新一代雷凌靜態賞析
    後排底下雖然放了電池,但是豐田採用了更薄的座椅設計,來保證後排乘客有舒適的乘坐空間,後排空間在同級中表現良好。除了空間很適合家用,新雷凌油耗更加適合家用。除了在空間和油耗上更為出色,新雷凌採用了大面積的一體式隔音棉,車內噪音控制水平有所提高。高強度車身+智能車聯,雷凌安全升級新雷凌採用TNGA最新的GOA車身,採用590兆帕以上的高強度鋼佔比達到42%,車身強度比上一代有了大幅提升。
  • 豐田雷凌這臺資車有什麼優缺點?看下這6位車主用車反饋吧!
    缺點:感覺還是挺貴的,再有就是這部車的後排空間感覺沒有那麼的大,這主要是說在後排坐到最中間的那個人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麼放腿,中間有個奇怪的突起還是很奇怪的。車主三優點:最滿意的就是很經濟的油耗了,我家離單位十五公裡遠,每天上下班開車就要開三十公裡,所以我對油耗很在意,雷凌的油耗很經濟實惠,不經常急加速的情況下油耗穩定在百公裡六升上下。
  • 很多人說豐田雷凌這車不行,真是這樣嗎?還是來看下車主總結吧!
    >車主一總結:我買的是黃色的雷凌,雖然看著挺騷氣的,但是我很喜歡,因為看著年輕、有活力,另一方面我也不老,正是拼搏的年紀,很喜歡充滿活力的東西,而雷凌的外觀算是我最滿意的地方了,另外一個就是這個價格,在我的理想範圍之內,工薪階級的我,也買不起多貴的車,就在自己能力範圍內選了一輛,恰好雷凌的價格正和我心意。
  • 豐田雷凌只做四門隔音有用嗎?雷凌四門隔音改裝案例
    通常日系車都會有一個共同的缺點,那就是噪音比較大,給車主造成比較大的困擾,而要解決這一問題,隔音就是最好的方法。那麼雷凌要做全車隔音好還是做局部隔音就行呢?其實做全車隔音或者是四門隔音主要取決於車子的噪音源。
  • 雷凌雙擎E+車主3個月用車心得體會
    【最滿意的一點】 開著雷凌已經跑了接近兩千公裡,感覺這輛車的表現非常不錯。對於這輛車我最滿意的地方就是車子的操控和油耗,我感覺雷凌是屬於挺好操控的那類車,日常開車手感特別棒,尤其是剎車和油門的反應還是蠻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