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孩子自己滑倒了,把她的牛奶麥片潑了一身,地毯上也是。我沒有衝她大喊大叫,怒氣衝天。我把他扶了起來,幫她換了一身衣服,然後她幫我一起把這裡都收拾乾淨。全過程沒有淚水,沒有羞恥,沒有喊叫。我父母在這種情況下會衝我喊叫,會收拾我揍我。我拒絕讓自己變成那樣。
一位博主在微博上分享了在孩子犯錯後自己的冷靜應對。這條內容發布後,迅速被眾多網友轉發評論,並紛紛為這位媽媽點讚。
孩子犯錯後,父母的處理方式決定你的層次,也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不同的父母可能會有不同的解決方式,通常都會發現一種情況,當孩子犯錯之後,父母都會很嚴厲地問孩子:知道自己錯了嗎?下回還敢不敢了!
而孩子迫於父母的逼問,大多情況下會委屈地說到:我再也不敢了,我錯了。
可是孩子這個時候說知道錯了,就真的知道他錯在哪兒了嗎?
孩子犯錯時,家長容易陷入三大教育誤區:
1.立即強迫孩子認錯
這類家長希望孩子能夠迅速的低頭認錯,以為這樣問題就算解決了。可是就算孩子嘴上承認了錯誤,他的心裡真的承認自己做錯了嗎?
2. 暴力打罵孩子
這類家長認為,暴力是最簡單有效的了,通過這種方式既能讓孩子張口認錯,同時還能讓孩子長個教訓。誠然,這類家長的想法小貓姐姐不敢苟同。
3.和孩子玩冷戰
這類家長認為,以冷戰的方式來製造緊張的氣氛,會讓孩子自覺的反省自己的錯誤。可是冷戰最傷害彼此之間的感情,而且孩子還這麼小,他的內心又會遭受怎樣的煎熬呢?
還有的時候,不管你用什麼方法,他們都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這是為什麼呢?
1.知道自己錯了,你沒發現
有的孩子已經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但是有時候會由於羞愧而不好意思說出口。
這時父母要細心觀察,孩子是不是已經羞愧得紅了臉,低了頭。
2.害怕一旦認錯會受到懲罰
當孩子第一次犯錯時,有些家長認為給孩子一點教訓就會長記性。那麼下一次孩子再犯錯的時候,他也許就會考慮:「如果我不承認錯誤,是不是就不會受到懲罰了?」
3.你傷害了孩子的自尊
孩子犯錯後,可能已經意識到自己錯了,可是家長暴躁的教育方式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羞愧變成憤怒,產生了反抗的情緒。但這一切,家長都意識不到,還以為是孩子頑劣不懂事。
所以,對孩子管教的最好方法,是贏得孩子,贏得孩子的信任、尊重與認可。
家長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試試:
1.多用「我們」來和孩子進行溝通
2.告訴孩子爸媽小時候也幹過同樣的蠢事
3.尊重孩子的一切決定
4.耐心傾聽孩子的心理訴求
5.拿出自己的真心和孩子交朋友
6.做孩子的好榜樣
孩子犯錯本不可怕,只要我們掌握了正確的應對方法,就可以讓孩子在錯誤中不斷進步和成長,將這些不可避免的錯誤變成他人生當中的一種寶貴的財富。
教育路上,家長還應多給孩子一些時間,給自己多點耐心,孩子才能成長得更加優秀。
你家的孩子會逃避認錯嗎?孩子犯錯後你又是怎樣引導孩子認錯的?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育兒路上一路修行中,原創不易,大家如果覺得我說的還行,請求關注點讚並轉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