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教育最大的問題:被安全嚇怕,被道德綁架

2020-12-16 朱老師說教育

現在教育最大的問題:被安全嚇怕,被道德綁架!!!

1、我一直想不通,暑假溺水與學校關係大嗎?在家跳樓自殺,學校為何要賠錢?放學路上出了交通事故,為何要向學校要錢?誰能保證數千學生,下樓不崴腳,打球不碰傷?也許學校的確有教育責任,但的確不應該把責任直接推給學校和老師!

一出安全事故,問責校長,班主任,老師,誰也跑不了!放開束縛老師的手,老師才敢放心地用教育改變孩子!

而不是由於怕危險,就不開化學試驗,不開物理試驗,不開體育中有風險的鉛球,標槍,跳箱等活動!不去春遊,秋遊!學校將責任推給第三方研學機構,增加了太多的家長負擔!而學生實踐學習機會卻少之又少。生活即教育!抽象知識如何能學好!

2、道德綁架,讓教師無所適從,不敢管,不願管,都不管,毀的是孩子!打不得,罵不得,說不得,訓不得,動不動就是變相體罰,動不動就是開除,記過!老師哪還會有幸福可言!

放開老師手腳,讓老師擁有教育的權力,少年有未來,民族才會有希望!我輩加油!

相關焦點

  • 中青報:「道德綁架」實質上是一種道德衝突
    原標題:「道德綁架」實質上是一種道德衝突   道德標尺是模糊的,不同人對道德的運用也不同。一個群體聲嘶力竭地主張某種道德,另一個群體可能就覺得自己被「綁架」了。   這幾天,題為《阿姨,對不起,我不能給你讓座》的視頻火了,這段視頻由幾個小片段串聯起來,喊出了「拒絕道德綁架」的口號。視頻中「最煩非讓人喝的酒桌文化」「最怕逼著我讓座的阿姨」「最怕不管熊孩子的家長」等橋段,因為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親身經歷,所以引發了大量網友的共鳴。   很多人對「道德綁架」深惡痛絕,但是,究竟什麼是「道德綁架」呢?
  • 知名律師火車換鋪被拒:「莫讓道德綁架了善良」
    前兩天,知名律師在火車上換鋪的事件引發了熱議:莫拿道德綁架善良律師帶了兩個孩子坐長途火車給你幫助,當成了理所當然,不能委屈自己幫助別人成了「道德問題」。博文一發,網友評論噓聲一片:有些人,總是站在道德的角度一味的譴責別人不幫助自己,以弱者的角度去獲取別人的幫助變成了理所應當,真正的善良應該是發文表揚兩位女孩換鋪的善舉。
  • 我可以為你考慮,但我拒絕道德綁架
    再說我東西也不多,這學校老師都怎麼教育你們的啊?這社會我看都壞了。」「我們老師教育我們尊老愛幼,但也告訴我們老人不能倚老賣老。另外,壞的不是這個社會,是這個社會裡的某些人。」有一次我開車,在最前邊等紅綠燈,變綠燈後鬆手剎起步。突然一個中年婦女衝上了馬路。我一個急剎車,停在她面前,她也嚇了一跳。
  • 什麼是道德綁架?遇到道德綁架該怎麼辦?
    何為道德綁架?(也可以百度下,詳細了解)簡單來說,道德綁架,是指人們以道德的名義,利用過高的甚至不切實際的標準要求、脅迫或攻擊別人並左右其行為的一種現象。、審判他,這種不是道德綁架,而是捍衛道德,讓正義發光。
  • 「道德綁架」如何用英語表達?
    有人私下和我談到了道德綁架的問題。然後,毫無意外地,對方追問了一句:話說,道德綁架怎麼用英語表達啊?說實話,我很怕回答這種問題,因為很多中文網絡流行語,必須和特定的中國網絡文化背景結合才說得通。老外沒有這樣的文化背景,當然也就不會有完全對應的英語表達。不過,這個概念確實很有用,所以我可以試著解答一下。我的回答顯然不是標準答案,但應該還比較靠譜。
  • Te Amo 劇場|如何避免被道德綁架
    關於道德綁架,社群內的姐姐也提出了很多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常有人是用這樣的問題來教育人? 繼續舉例: 今年疫情這麼嚴重,你捐款沒?捐了多少? 還有你們這些沒捐的,咋想的?國家有難,人人有責!
  • 當前教育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道德教育的缺失!
    中國當前教育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道德教育的缺失! 可是,現在教育的導向都是應試教育,衡量一個學生成功與否看成績,看能否考取名牌大學,看一個學校的好壞用成績,看能否考取更多的大學,尤其是985、211高校。 前段時間,南京一中很多家長在校門口圍聚,喊著讓校長下課,原因是因為南京一中搞素質教育,結果考取的高分段人數少了!
  •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算不算道德綁架?
    所以我覺得主動承擔是為了自己的好處,不用為了道德綁架。這是職場,職場的根本邏輯是交換,當然有時候是延期兌付而已。 職友:劉亞琪 這句話看從什麼角度理解吧。
  • 拒絕道德綁架:讓座是美德而不是道德
    (9月27 日 中國青年網)筆者看來,讓不讓座都是個人選擇,讓座是一種美德但不是道德,不讓座者最多是缺失這種美德但卻沒有違背道德,因此沒有理由接受輿論的責備,更不應該遭受人身攻擊。在讓不讓座這個問題上,我們應當拒絕道德綁架。
  • 如何看待公交車讓座問題?是理所應當,還是道德綁架
    但是,現在這種禮貌仿佛變了味道。如何看待公交車讓座問題?是理所應當,還是道德綁架?我們經常在公交車上見到一些老人,很多時候大家都是選擇讓座。畢竟,尊老愛幼一直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美德。但是,我們也經常會見到有些人對這些假裝看不見。這一點是非常不對的,如果有條件的話,我們還是要讓一下。
  • 你有被道德綁架的經歷嗎?
    所謂道德綁架,是指捏造或使用高於常理的標準去要求、威脅甚至攻擊別人,但很多人喜歡濫用這個詞語以彰顯自己過高的逼格,把一切批判和指責都視為對方站在道德制高點在進行道德綁架,其實不然。但道德綁架確實存在且有時到達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 請不要道德綁架任何人與被道德綁架。人生短暫,活好自己!
    中國是個講道德的國家,然而現在社會上出現了越來越多喜歡用道德綁架別人的惡劣現象。道德綁架道德實質是以道德為籌碼。要挾個人或眾人不得不做出某件事情,約束別人的行為,左右別人的選擇。在電影《驢得水》中有句話說的很多道理:憑什麼用你的道德標準來綁架我的利益?
  • 論道德綁架
    作者:佘利群作為母親,該怎麼教育孩子呢?有人認為該經常提醒孩子憶苦思甜、珍惜眼前的一切、感恩一切。更有甚者,勸成年人不要吃飽了就忘娘,本人認為這相當於莫名其妙給人頭上扣屎盆子,這樣做合適嗎?就算人家真的是吃飽了就忘娘,也不關你的事吧?你是他娘嗎?你為國家步入小康 出了多少力、做了多大的貢獻呢?人家的富足,難道與你的能力或你的無私奉獻有關?你有什麼資格對此進行指責?
  • 別讓「道德綁架」成為不道德行為的藉口
    不知道什麼時候,道德綁架也成為了一個耳熟能詳的名詞。道德綁架也經常被網友熱議,公交車該不該讓座,倒地老人該不該扶,這些事經常登上頭條熱議。那麼,究竟什麼才是道德綁架呢?不道德行為又是什麼呢?道德綁架是不是已經成了不道德的擋箭牌?
  • 別讓「道德綁架」,毀滅了你的善良
    孔子知道了這件事,就教育弟子說:「子貢,你這麼做就錯了,向國家領取獎勵,不會對你的人品有任何損失;但如果不領取獎勵,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的同胞了。」為什麼孔子會這麼說呢?因為子貢的做法,無形中已造成「道德綁架」。
  • 公交讓座是美德,但絕不是道德綁架的藉口
    小編覺得女孩子沒有讓座可能是真的沒有注意到老人家的存在,因為現在大多數年輕人都是低頭族,坐車也喜歡低頭玩手機。老人家如果想要座位可以主動詢問是否可以讓座,而不是質問之後大打出手。給老人家讓座是一種美德,但不代表女孩就必須讓座,你可以認為女孩的素質不高,但卻沒有權利傷害她。
  • 素質和道德很重要,可是請不要道德綁架!
    而隨著社會的進步,文明教育的建設也越來越規範,現在隨處可見的懂文明講禮貌都普及在社會生活中,像在地鐵上公交上等公共出行工具上,很多年輕人都懂得讓座,幫扶。很多人其實都不是貪圖那些座椅,而是不好意思起身讓座而已,大部分的年輕人,特別是年紀小的女性。
  • 別拿孝敬父母 來道德綁架我的狗,謝謝!
    別拿孝敬父母 來道德綁架我的狗,謝謝! 這類槓精的邏輯十分常見 嚇得我抱緊了我的狗
  • 你們有沒有遇到過父母的道德綁架,你們是怎麼做的?
    本文是原創 | 圖片來自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如何面對來自親人的道德綁架, 我從五年級到市裡的學校讀書 ,到現在高一結束 ,沒有和自己的同班同學出去玩過, 因為家裡在縣上 ,不允許我一個人坐車 ,和別人結伴也不行 ,初中畢業同學聚會不讓參加
  • 是道德的綁架,還是親情的淪喪
    可現在越來越多的電視題材開始對親情進行聲討。「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聲討愈發嚴重。這不禁讓我思考,是道德的綁架,還是親情的淪喪。借著血緣進行的道德綁架,什麼時候才能停止?從《歡樂頌》裡的樊勝美,到《安家》裡的房似錦。這如出一轍被命運扼住喉嚨的悲慘命運,都是因為他們的母親的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