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孫雯 通訊員 陳菲
1月28日這天,蕭山河上鎮,年味已經非常濃了。
有1300多年歷史的古鎮,張燈結彩。溪頭村文化禮堂的大舞臺上,板凳龍正在製作中,手藝人在為大年初五到十七的「河上龍燈勝會」(國家級非遺)忙碌著。金家和劉家的祠堂裡,大伯們舉起巨大的木槌,將石臼裡的年糕敲出了糯米特有的香氣。
一大早,新華書店「汽車書店」首次開進了溪頭村的文化禮堂,成為春節前最特別的一幕。
本次活動,由浙江出版聯合集團主辦,浙江省新華書店集團、蕭山新華書店、蕭山河上鎮人民政府聯合承辦。
新華書店「汽車書店」開進了溪頭村的文化禮堂
「汽車書店」是蕭山新華書店為到鄉村送書打造的專用車,車身長達約5米,車內兩側裝配多層書架,內部可倉儲2500餘冊圖書。自2009年至今,「汽車書店」已在蕭山流動供應200餘次,它走進機關、企業、學校、村鎮,足跡遍布全區22個鄉鎮。
溪頭村文化禮堂的一側,紅底兒的布告,早早就張貼了起來。
文化禮堂一側的布告
上午9:00不到,禮堂的大廣場上,就擠滿了來自四面八方的村民,大家不想錯過這場熱鬧的書香集市,這次,「汽車書店」共帶來了5000多冊書,全部八折。
在書香集市上逛一圈,會發現,「汽車書店」帶來的圖書正是村民需要的。
一位年輕的媽媽為孩子挑選了《小豬佩奇》和《十萬個為什麼》,她說,在這片大廣場上挑「文化年貨」還是第一次,孩子喜歡看佩奇的動畫片,挑本書送給他,算是過年的新衣帽、壓歲錢之外一份特別的心意。
很多熱門書都能買到
翻書的人群中,最多的還是剛放寒假的孩子。對鄉村的孩子來說,逛書店的機會不是特別多。陪同的家長,看到孩子在閱讀上有自己的選擇,也非常樂意為買書掏腰包。
而且,在集市中購買圖書的讀者,都能獲得精美福袋,還可以順便領走當地書法家寫的春聯和「福」字,這些,又為他們的春節增添了一份紅紅火火的寓意。
蕭山新華書店副經理方甫良說,目前蕭山新華書店正逐漸由圖書零售商向閱讀體驗服務商轉型。
在城市中,體驗不是難事,但是如何為廣大的農村營造閱讀體驗感?書店的管理者一直在思考。
於是,就有了「汽車書店」——它讓書店動起來,衍射到田間地頭、村民家門口。
書香集市人氣非常高
孩子們挑選圖書
「農村對兒童類的書籍需求特別高,特別是在春節這類傳統節日,更需要提供孩子們喜歡的讀物,豐富他們節假日生活,同時,營造更有趣更多元的生活方式。」方甫良說,春節期間,「汽車書店」也會根據需求把汽車書店送到村裡。
文化服務該如何做?一個小小「汽車書店」提供了一種方式。
既然來到溪頭村,不妨到距離不遠的鎮上看一看。
在河上鎮的中心位置,有一家「小連鎖」新華書店,名為:綠野書舍。就在2019年1月8日,由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主辦的「中國書店年度致敬盛典」上,綠野書舍獲「年度鄉村書店」。
綠野書舍
事實上,綠野書舍於2018年底才正式營業。
運營時間不長,它為什麼能獲得這一殊榮?
走進綠野書舍會發現,高格調的選書、裝潢、對空間打造、文創產品的種類……這些,讓它的美不輸於任何一家城市的書店。
這裡,要說一下新華社書店的「小連鎖」,它是當下新華書店深入基層最常採用的模式,深入到商場、城鎮以及學校,用不同的閱讀方式去貼合不同的受眾群體。目前浙江省共有500餘家採用這種小連鎖的「小而美」新華書店。
因為河上鎮對有文化標誌性的業態的需求,綠野書舍應運而生。
書店內景
綠野書舍有兩層樓,營業面積550平方米。原本,這個建築內是一家網紅餐館,開了十多年,來附近旅遊的人總會在這裡尋找美食。如今,到二樓看一看,它作為餐館時的輪廓還在,不過,隔牆經過改造後,成為相互貫通又保持獨立的空間,時尚又實用,其中放置了原木風的桌椅。「基本上每天放學後,書店裡都是孩子,到了周末,二樓的區域更是一座難求。」書店的管理人員說。
書店內景
綠野書舍的整體裝修花了150萬元,鎮政府補貼了一半,還免除了首期的五年房租。
「口袋富了,腦袋也要富起來。希望能夠通過新華書店這種標誌性的文化新業態,為老百姓提供精神食糧。」河上鎮書記俞萬昌說,書店附近,有幼兒園和小學,而且書店交通方便,它輻射到了附近五個鎮。
其實,一個綠野書舍的背後,是河上鎮對於未來發展的把握。
俞萬昌介紹,河上鎮是杭州新材料產業社區,其人口結構在不斷變化,本地人、引進人才、外來旅遊人群共同組成了河上鎮目前的活躍人群。滿足本地人、留住新河上人、讓來旅遊的人慢下來,鎮政府對綠野書舍的扶持也基於這些設想。而書店使之停駐片刻的人群,塑造小鎮的未來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