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完全正確!教師為何痛恨

2020-09-17 教育視界圈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完全正確!為何教師痛恨?

一線教師最痛恨的一句教育名言,莫過於這一句了——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一句話含義很明顯,教育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和學生無關,全部是教師的錯,是教師不懂教育教學的方法,從而造成了各種各樣的教育教學事故,造成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學生。

這一句教育名言是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老先生說的,自然具有相當高的權威性;於是這一句話就成為教育專家和教育行政官員教育一線教師、指責一線教師常掛嘴邊的一句話了,一線教師們一聽這句話氣就不打一處來——站著說話不腰疼,我領個學生來,你能把他教好,我就相信這句話。

從理論上講,這句教育名言一點也沒錯,完全正確!人生而不同,人的能力有大小,人的領悟力也有差異,每個人學習的起點更是千差萬別。在教育教學中,根據不同人的不同秉性實施教育教學,在學生身上就會發生不同的學習反應,呈現出的教育教學效果自然都是不同的,但必須肯定一點——他們經過老師的教育教學,身心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只是有的變化大而快,有的變化小而慢,有的正在醞釀還沒顯示出。

從這點上看,每個學生都接受了老師的教育教學,學生的知識、行為習慣、思想品質在老師的教育下一點點地發生著變化,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假如經過老師的教育教學,學生一成沒變,那確實是老師不會教,是老師的責任。這一句教育名言完全正確,緣何教師不明白其中道理呢?

其實根本不是一線教師不明白這句話的道理,而是現實教育環境根本不容一線教師明白!一個班級學生個個不同:知識基礎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家庭教育不同、行為習慣不同、生活方式不同……種種不同決定了每個學生成長的速度是不同的,體現在學校學習中,就是成績是不同的、養成品質是不同的。

這是每個人都明白的一個道理!但是現在的教育教學評價機制卻不懂!明明面對的是不同的人,評價標準卻是一個!

一個本來調皮搗蛋的學生,經過班主任不懈的努力教育,能夠安靜地坐在教室上課了,能夠完成基本的作業了,算不算老師把他教好了呢?按這句教育名言看,絕對是一個成功的教育教學典型事例,但按現在的教學評價看,教師仍然是個失敗者,一個不會教學的教師。因為這樣的學生不可能有好的成績,仍然是個差生!怎能叫教好?

我相信陳鶴琴老先生說這句話的本意應該是這樣的——在教師的教育教學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升,就是教師教育教學的成功!那麼這個成功就絕對是千差萬別的!但是現在的教學評價標準只能是一個,這就導致了大量的問題學生、差生,也導致了大量不會教育教學的老師!

可見,道理沒錯,話也不糙,錯在評價機制!根本不理解「好」的本質是什麼,這也是一線教師最痛恨的根源!

相關焦點

  • 老師痛恨的「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這句名言,至今只有一人做到了
    作為老師,最痛恨的一句教育名言,恐怕就是「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了吧。筆者前兩天寫了一篇文章,理性分析「再好的老師,也教不好不想學習的學生」。我把學生分為「真不想學習」的學生和「假不想學習」的學生,並認為對於那些「假不想學習」,老師如果採取正確的策略和方法,是可以把他們挽救回來的,並且舉了我工作中遇到的兩個逆襲的例子進行說明,儘管這樣,還是遭到了很多同行的怒懟,他們甚至懷疑我再說假話。有人說,孔子3000弟子,只有72賢人,難道你比聖人還厲害?
  • 如何理解「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是上世紀二十年代陳鶴年老先生提出的。當年他說這句話的時候是有特定背景的,僅僅只是針對當時的幼兒教師,目的是強化幼兒教師的責任感而發出的感慨。也許是對她們的支持與鼓勵而說的。這是在特定時間、針對特定事情、在特定環境下,說出這句話,本身沒毛病。但是,後來卻被人誤讀了這句話,甚至把這句話用於整個教育界,並且多用來對教師的指責,顯然貽笑大方了。
  •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教授怒斥:胡說八道!
    不久前,一位老師朋友向我大倒苦水:「現在的學生不好帶,家長更是不可理喻!我班上一共四十人,當老師十多年了,一直是我們省的優秀教師,班級成績在全年級都是數一數二的,我一直勞心勞力為了班上學生好,為了提升班上的學習成績,我幾乎吃住都在學校,連自己的親生女兒都沒空照顧,送去寄宿學校。
  • 良知老師怒懟「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個現在還認可這句傳統教育觀點,遭到有良知老師的怒懟,認為才是正確的。因為這句話的觀點已經不再符合新時代的發展,反而是對老師極其嚴重的偏見。1、「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 校長,請不要把「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掛在嘴上
    校長,請不要把「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掛在嘴上,你不知道教師們最反感的就是這句話嗎我不知道你當過老師沒有,如果當過老師,我想問你,你教的學生是否都教好了呢?如果,你當教師的時候,就不是把所有的學生都教得很好,那麼你為什麼要用這句話來苛求老師呢?再說,「教好」的標準是什麼?
  •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是情緒發洩還是教育失功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是中國著名兒童教育家、中國現代幼兒教育的奠基人、原南京師範學院校長陳鶴琴先生提出的教育理念。「沒有教不好的學生」 意思是說學生都是可以通過教育取得進步的,這是完全正確的。但這裡的"教好",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學生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每個人都會因智商、環境、家教等因素的不同,產生學習效果的差異。
  • 請不要對我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我相信這位家長肯定沒有聽過陳教授這句話,否則憑藉她的性格與表達方式,一定會用「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來回應我。如果她真的這麼說,那我也只能對她說:「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能學好,你家孩子就學不好?」當然,有些家長的表達水平確實不高,但有些教育圈的領導說出這句話就真的有點兒讓人大跌眼鏡了。
  •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 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曾經風靡一時,如今你怎麼看
    十年前曾有專家提出「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風靡一時,如今你怎麼看?如果單單從題主所提出的意思來看,顯然這種觀點是正確的,至少不能與當前的教育實踐相符合,這種論斷有點遠離教育實踐,或者說該專家對我國的教育環境與實踐頗為陌生,根本沒有真正融入我們的教育環境。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 你如何理解「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
    結構化面試題目:你如何理解「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  參考答案「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強調的是教育者對學生的一種責任與信念,是教育者基於這種責任與信念對自己的嚴格要求。
  • 教育名言「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因何備受爭議?
    一直以來在教育領域都流行著一句爭議極大的名言,這就是「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對於這句名言,不同的教育工作者有著截然相反的態度,讚頌這句話的專家(磚家)那是真的多,他們常常樂此不疲的在各種場合提起這句話,並且把自己的「成功」和這句話結合在一起,一方面可以抬高自己的身價,一方面也能告誡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不要隨便質疑自己的學生。
  • 教育最大的騙局: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01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 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昨天,有一位當老師的朋友跟我說了這樣一件事: 他坐地鐵的時候,旁邊有兩個媽媽各自帶著小孩。
  • 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老師是蠟燭,點燃自己照亮別人。老師是辛勤的園丁,不怕勞苦的去培養祖國的花朵。老師是樹,為我們遮風擋雨。老師是領路人,帶領我們通往知識的海洋。老師把自己全部的時間和精神都放在了教育上。當人家晚上下班,在家看著搞笑電視笑的不亦樂乎的時候。
  •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是對教育最大的誤解
    如果就此批評教師沒能把所有的孩子都教好,那是對教育的苛求,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對教育的誤解。常有教育專家引述一句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聽上去很像教育的真理,然而這句豪言最早是誰發出的,究竟是在什麼情境下說出的,不清楚。從鼓勵教師面對困難勇於實踐的層面說,這句話也許有些道理。
  •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最早是誰說的?過時沒?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最早是誰說的?過時沒?「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本身沒錯,錯在被人誤讀。 曾幾何時,在中小學教師的頭頂開始高懸起一把殺人不見血的利劍,那就是一句「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 吳非:「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是對教育的誤解!
    常有教育專家引述一句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聽上去很像教育的真理,然而這句豪言最早是誰發出的,究竟是在什麼情境下說出的,不清楚。從鼓勵教師面對困難勇於實踐的層面說,這句話也許有些道理。的確有教師把一些被社會認為不可救藥的孩子培養成了合格的公民。我也常看到有關改造罪犯的教育,和那種靈魂拯救者的胸襟相比,一些職業的艱難似乎微不足道。
  •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真是這樣嗎?
    常有教育專家引述一句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聽上去很像教育的真理,然而這句豪言最早是誰發出的,究竟是在什麼情境下說出的,不清楚。從鼓勵教師面對困難勇於實踐的層面說,這句話也許有些道理。的確有教師把一些被社會認為不可救藥的孩子培養成了合格的公民。我也常看到有關改造罪犯的教育,和那種靈魂拯救者的胸襟相比,一些職業的艱難似乎微不足道。
  •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果真如此嗎?
    今天我們來看一道結構化的真題,是這樣說的: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過,"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對這句話你怎麼理解?對於這個問題,需要分三步來作答:點題、析題和總結。陳鶴琴先生的這句話一語道破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只要老師找到恰當的方法,每個學生都是可教之才。因此,我們要懂得賞識每個學生,對每個學生都要抱有希望和期待,然後找到適合他們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朗朗是當代中國最優秀的鋼琴家之一,他在幼年時代就顯現出了過人的音樂天賦。更為難得的是朗朗十分刻苦,在學鋼琴方面肯下苦功。
  • 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作為教師,你怎麼看這句話
    據說「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出自教育界老前輩陳鶴琴先生,如果把這句話當做對教師教書育人的一種責任擔當或者一種自我激勵,也無不可,反而能夠強化教師的使命感、責任感,讓教師明白自己不能懈怠、應當努力鑽研,把握學生特點,盡心竭力去教育自己的學生。但是如果一個外行人或者學校領導經常說這句話,那無疑就是甩鍋的言論了,天底下沒有比這句更「政治正確」卻大而無當的言論了。
  •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誰對誰錯著名教育家陳鶴琴說:「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此語一出,滿堂喝彩。想必這句話對於很多教師行業的人太熟悉了。很多老師也是因為受到這句話的影響,前僕後繼,不怕辛苦都要把自己的學生教會。甚至有人把這句話當做了座右銘,希望可以時刻提醒自己,對待孩子不能有任何偏見,如果孩子學不會,肯定是自己的教學有問題。
  • 吳非:「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是對教育的苛求與誤解
    ,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教育本身是科學,既是科學,就不可能有「絕對」;既是科學,也就存在許多需要探索的問題,也必然存在我們暫時無法解釋的現象,也就必然存在目前我們沒有能力解決的問題;既是科學,它也將允許失敗(雖然所有的失敗也是相對的)。真的「沒有教不好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