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時代|用大段性描寫來表達痛快,以隱秘的手法批判了時代宿命

2020-12-25 林白八點半

人活在世上、就是為了忍受摧殘,一直到死。想明了這一點,一切都能泰然處之。

有人說,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知道王小波,一種不知道王小波。不知道王小波的人,我們無從評述,而知道王小波的人,一定會對《黃金時代》記憶深刻。

《黃金時代》通篇僅僅三萬多字,卻足足耗費了王小波20年時間去打磨。

關於這本書,99%的人讀過之後都會認為這是一本徹頭徹尾的黃顏色小說,除了大篇幅的性描寫以外,沒什麼內涵可言。

可偏偏就是這部直白的小說,卻成為了當代文學中沉甸甸的經典名著,並被王小波本人自詡為「寵兒」。

王小波的作品影響了當代很多人,很多人讀過《黃金時代》體會到了酣暢淋漓的性痛快,也有些人有幸發現了一些王小波藏於性描寫下的有趣信息。

一、王小波與王二

1952年,王小波生於北京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脾氣暴躁,因為見識了老舍跳湖、胡風入獄、王實味被斃,父親強烈反對他學文科。

王小波從小到大,身體不算強壯,甚至因為天生隱疾,總是略帶病泱泱的面貌,可恰恰因為這種狀況塑造了王小波憂鬱、文人的氣質,與父親的期許恰恰相反。

年輕時代的王小波喜歡寫詩,喜歡看書,閱讀速度也極快,後來16歲那年被派到雲南插隊,農活時候,腰裡也總是別著本書。

那個時代看書沒現在這麼簡單,王小波另闢蹊徑,不管看什麼書,都給包個「魯迅著」的書皮,可沒過多久,這唯一的樂趣,就被隊長發現喊停了,「魯迅著」也不再讓他看。

王小波感覺這個世界非常無趣,自己敏感而又幽默的天性根本沒有辦法釋放,於是他嘗試在生活中尋找有趣,開始學著和植物、動物談心,到最後農場裡的豬都成了他的「摯友」。

抱著封閉的態度來生活,活著真的沒什麼意思。——王小波《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而這一段經歷也為他後來創作《黃金時代》鋪墊了時代和故事背景,只不過王小波從豬身上找樂趣,而《黃金時代》中的男主人公王二是從「性」上找樂趣。

王二和王小波有太多共同之處,就連名字都是王小波的一部分,高曉松曾說:「王二這名字起的毫無意義,估計王小波也是一個希望自己沒有意義的人」。

《黃金時代》中,王二自帶痞氣,兼具文學天賦,寫檢討材料都是文採飛揚,王二也不快樂,全書中,關於王二的笑一個字沒有,所有關於王二的描述都是客觀而又冰冷的。

王二也在雲南插隊,同樣也是無欲無求,直到遇到女醫生陳清揚以後,才逐漸找到了存在的意義,那就是——放縱的「性、愛」。

王二和陳清揚靠一次又一次的男女活動來詮釋對生活和宿命的不滿,陳清揚說:「飽受摧殘,但又快樂異常」,兩個人在自然中暴露,在暴露中展現真實,在真實中實現對自由的追求。

從這一點來看,王小波顯然不如王二過的快樂,畢竟王二找到了靈魂伴侶,而王小波只有一頭豬作伴。

二、王二的時代,同樣也是王小波的時代

《黃金時代》以王小波16歲在雲南下山時的知青經歷為創作來源,而那個時期恰好是「運動」初期。

小說中,王二第一次見到陳清揚,是陳清揚和自己求證是不是破鞋的問題,而從那以後,兩人以「交換偉大的友誼」實現了肉體的第一次碰撞。

王二一股腦的吐露自己的想法,陳清揚沒有反對,而是「著了王二的道兒」,至此,兩人拉開了曠日持久的友誼交換。

如果以現在的思維來看的話,王二和陳清揚之間的事再正常不過,可在那個時代,這就是絕對的禁忌。

為了求證是否為「破鞋」,陳清揚把自己搞成了「破鞋」,而隊長和軍代表為了體現自己的權威,讓背負「偉大友誼」的兩人成為了群眾批評教育的對象。

這一點,王小波在寫小說的時候,有一些耐人尋味的設置,比如,王二寫交代材料時,常常用到:「關於……的問題,我是這麼認為的」,點到即止的體現了那個時代,人們面對問題的腐朽與固化。

王二因為與陳清揚發生關係而遭到批鬥,王小波也因為寫性受到了社會的不認可。

《黃金時代》的時間維度指向歷史的反思,與常規的知青文學不同,這本書充斥著大量的情、愛描寫,雖然是以喜劇和幽默的口吻來訴說故事,卻也難以逃脫時代的法眼。

那時我對此事充滿了敬業精神,對每次親吻和愛撫都貫注了極大的熱情。無論是經典的傳教士式,後進式,側進式,女上位,我都能一絲不苟地完成。陳清揚對此極為滿意。我也極為滿意。

類似以上的直白露骨描寫,在《黃金時代》中有很多,老一輩學者吳小如更是率先批評《黃金時代》「實際上是在起著『教唆』作用」。

接踵而來的批評,導致《黃金時代》根本沒有機會在國內出版,受傳統理念和閱讀習慣的影響,強行把《黃金時代》列為了「異類」。

三、《黃金時代》的寫作手法及意義

桑塔格曾經說過,她是給那些比她聰明的人寫作。

《黃金時代》不同於反思「運動」與詠嘆青春的「知青小說」,它並不歌頌人性的美好和對自由的追求。

全書開篇就以「破鞋」的爭論,引出了關於「存在」的哲學反思,「存在」是一個人生大命題,如果單純的去解釋,恐怕永遠也解釋不完。

王小波卻簡簡單單的通過對陳清揚是否為「破鞋」的討論,辯證的論述了這一論點。

這種看起來毫無營養,卻長篇累牘的對一件小事進行討論的段落,在《黃金時代》中還有很多,如果我們站到小說之外來看的話,這些段落恰好體現了王小波強大的思辨能力。

而就文本特色而言,王小波深受西方「怪誕現實主義」題材的影響,在《黃金時代》中加入了大量的誇張、想像、反諷、隱喻與雙關。

理解了這一點,我們再來看陳清揚與王二之間無數次的男女運動,也就理解了王小波的寫作意圖,他是在以「性」為武 器,來反抗現實的不公。

人類的情感與性是無法被左右和設置的,它源自生命的衝動,可以無視它的存在,但任何人不能否定它的必然。

「誰也沒權力把我們五馬分屍,所以只好把我們放了。」

四、屬於《黃金時代》的時代

1994年7月,在華夏出版社趙潔平的支持下,《黃金時代》得以正式出版,從此王小波荒誕、幽默而又略帶顏色的小說成為了人們爭相傳閱的偉大讀物。

王小波以其深厚的文字功底和獨特的寫作手法,為當代文學注入了新鮮的元素,也得到了絕大多數讀者和作家的普遍認可。

1997年,王小波意外離世,可20多年來各路名家對其作品的大加推崇,卻經久不衰:

一向以傲慢自居的王朔說:「他比我更牛!」

李銀河說:「小波的文字像一股清風,為人帶來歡樂帶來純粹,帶來哲思」。除此以外,麥家、馮唐、高曉松、劉心武等各路人士也紛紛為王小波「打CALL」。

王小波以其放蕩不羈而又灑脫自由的人設,連同他的一系列作品,成就了屬於自己的黃金時代,如果68歲的王小波還活著,他「文化界名人」的身份或許還會被他自嘲一番,成就下一部偉大的作品。

最後為大家推薦一下有「中國喬伊斯和卡夫卡」之稱的王小波所著的《時代三部曲》20周年紀念版系列書籍,李銀河做序,內含大量珍貴手稿,非常值得收藏。

一共三本,原價143元,現價88元,收錄了多篇王小波經典作品,折合一本不到30元,點擊連結一睹為快吧!

讀完王小波,保證你會對王小波愛不釋手!

相關焦點

  • 黃金時代:對性愛的大膽描寫
    《黃金時代》是王小波「時代三部曲」之一。王小波以特立獨行著稱,而這本書也同樣別具一格。關於知青小說有很多,但王小波在書中加入性愛的正面描寫,這就使得這本書看起來似乎很荒誕。代表作品有《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黑鐵時代》等。
  • 《黃金時代》王小波用大膽的性描寫告訴我們,性可不可以是藝術?
    而文學藝術領域,從明清開始的《金瓶梅》到《紅樓夢》還有《三言二拍》等通俗小說,裡面都開始穿插了情色描寫,我想在剛開始出現的時候,這就是一種對文學藝術界限的突破,一開始甚至人人都不承認這屬於文學,但它帶給我們的是讓藝術裡多了一些更真實的東西,用更多的真實去表達藝術。
  • 王小波:為什麼就從黃金時代到了黑鐵時代?這中間到底經歷了什麼
    《黃金時代》投稿內地出版社遭拒,原因是低俗《黃金時代》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作品,全書僅僅3萬字,但是對於性的描寫,佔據了很長的篇幅。在大部分的人眼裡,雖然語言非常赤裸,卻讀不出什麼色情的味道。後來費了很大的勁兒,前前後後用了兩年時間,《黃金時代》才最終得以出版,而這個要歸功於華夏出版社的編輯趙潔平,是她力排眾議把書出版出來的。為此,趙潔平在單位還被排擠,穿了很多小鞋,但是幸虧有她的堅持,我們才有機會看到這部偉大的作品。為什麼是從黃金時代到黑鐵時代?
  • 王小波《黃金時代》被眾多出版社拒之門外:男女之事描寫過於露骨
    03.因為愛所以愛,愛是一支唱不完的歌王小波很擅長用文字表達情感,他們戀愛後,他將給李銀河的情書寫在五線譜上。他說: 做夢也想不到我會把信寫在五線譜上吧。五線譜是偶然來的,你也是偶然來的。不過我給你的信值得寫五線譜裡,但願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
  • 關於表現手法、表達方式、表達技巧、表達效果和修辭手法
    抒情散文的表現手法豐富多彩,借景抒情、託物言志、抑揚結合、象徵等手法;記敘文的寫作手法如首尾照應、畫龍點睛、巧用修辭、詳略得當、敘議結合、正側相映等;議論文寫作手法如引經據典、巧譬善喻、逆向求異、正反對比、類比推理等;詩歌的表現手法很多,傳統表現手法如「賦、比、興」,現代常用的手法如比擬、誇張、借代等等;鑑賞現代文閱讀時常常要用到想像、聯想、類比、象徵、烘託、對比、渲染、修辭、抑揚、用典等等。
  • 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手法
    描寫有正面描寫、側面描寫、工筆細描、粗筆勾勒、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神態描寫等。  不同文體的文章所運用的表達方式不盡相同,比如:記敘文是以敘述、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其中兼有說明、抒情和議論。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兼有記敘、說明或是抒情。而說明文則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也有敘述、議論甚至描寫。
  • 王小波《黃金時代》:用幽默大膽的口氣,諷刺現實,說出人生事實
    王小波用心最深,最令自己滿意的是他的小說,尤其是他的成名作《黃金時代》。用獨有的黑色幽默,讓你捧腹,讓你沉思,讓你看懂欲望的真實,現實的荒謬。王小波《黃金時代》:用幽默寫肉慾,批判諷刺現實,戳破人生真相王小波自己說:「寫《黃金時代》用了我很多時間和才華,寫得很精緻,傾注了我對小說的許多想法。
  • 語文閱讀理解:描寫的表達方式(人物描寫、環境描寫)
    3、心理描寫:通過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動(比如內心感受、意向、心理活動、願望、思想鬥爭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披露人物的內在隱秘世界,以刻畫人物形象及內在性格特徵的一種描寫方法。4、語言描寫:通過人物個性化的獨白(自言自語),或者對話(與別人交談)來刻畫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 黃金時代:敦倫偉大友誼
    今天分享王小波的《黃金時代》。王小波是一位才華橫溢的作家,在推崇他的人眼裡可以說是天縱奇才!生於北京,先後當過知青、民辦教師、工人等,正是這些豐富的人生經歷,讓他開中國一代黑色幽默文風,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代表作品有《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黑鐵時代》、《沉默的大多數》等,令人神往。
  • 表現手法表達方式表現技巧表達效果
    抒情散文的表現手法豐富多彩,借景抒情、託物言志、抑揚結合、象徵等手法;記敘文的寫作手法如首尾照應、畫龍點睛、巧用修辭、詳略得當、敘議結合、正側相映等;議論文寫作手法如引經據典、巧譬善喻、逆向求異、正反對比、類比推理等;詩歌的表現手法很多,傳統表現手法如「賦、比、興」,現代常用的手法如比擬、誇張、借代等等;鑑賞現代文閱讀時常常要用到想像、聯想、類比、象徵、烘託、對比、渲染、修辭、抑揚、用典等等。
  • 修辭方式與表達方式、表現方法、描寫手法、說明方法與說明方式、論證方法與論證方式、答題技巧
    一定的內容採用不同的表達來寫作,可產生不同的效果,這就是所謂表達功能。 表現方法(表現手法):(託物言志、以物喻人、先抑後揚、前後呼應、想像、聯想、象徵等。)C、直抒胸臆:即景抒懷,表達詩人面對自然景象所產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D、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詩句兩種。用事是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對現實生活中某些問題的立場和態度、個人的意緒和願望等等,屬於借古抒懷。
  • 高中知識點:常見的手法區別: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
    問:作者在表達感情時主要運用了什麼手法?請結合全詞內容具體說明。簡析:這首詩主要運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雲邊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來表現離別之苦,下片用「塵隨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來表現思念之切。⑵、借代:借用相關的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體,具體代替抽象,用特徵代替人。借代的運用使語言簡練、含蓄。
  • 詩歌的描寫技巧和表現手法分析,速來收藏!
    【問】這首詩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詩歌把長年辛勞而居室簡陋的陶者與不勞而獲的統治階級作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以及對不勞而獲的統治階級的憤慨之情。白梅 (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風起,散作乾坤萬裡春。
  • 高考語文詩歌鑑賞表現手法 詩歌鑑賞描寫手法
    高考語文詩歌鑑賞表現手法 詩歌鑑賞描寫手法詩歌鑑賞中的表現手法、藝術手法、表現技巧、藝術技巧這些概念大同小異,可以歸結為都是手法的運用。而表現手法又可以細分為:描寫手法、描寫角度、修辭手法和抒情手法四類。
  • 王小波《黃金時代》:荒誕的時代,壓抑的人性,肆意張狂的靈魂
    王小波二十歲的那一天,正是他的《黃金時代》。第一次認識王小波是在我初中的時候,那時候他的《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黑鐵時代》「時代三部曲」,讓我對文學有了新的看法。那個時代對愛和性都是懵懂且新鮮的,王小波:在放肆無忌中,享受「重口味」純愛以大膽性描寫為人矚目的《黃金時代》,實則是對「愛情」的撥亂反正。從當下的角度看,它更是一部充滿女性意識的作品。他自己曾說:「《黃金時代》用了我很多時間和才華,寫得很精緻。
  • 【高中語文】修辭手法、表現手法、表達方式辨析
    這首詩使用了多種表達技巧,請舉出兩種。   __________    ____________7、指出蘇軾詩句「莫作天涯萬裡意,溪邊自有舞雩風」中後句所用典故的出處。____________8、【2006江西卷】  三江小渡      楊萬裡溪水將橋不復回,小舟猶倚短篙開。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風波去又來。
  • 【語文技巧】修辭手法、表現手法、表達方式辨析
    這首詩使用了多種表達技巧,請舉出兩種。   __________    ____________7、指出蘇軾詩句「莫作天涯萬裡意,溪邊自有舞雩風」中後句所用典故的出處。____________8、【2006江西卷】  三江小渡      楊萬裡溪水將橋不復回,小舟猶倚短篙開。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風波去又來。
  • 李清照《如夢令》——作者用什麼手法描寫雨後場景
    青年時代,詞人與丈夫趙明誠過著寧靜閒適的書齋生活。靖康之亂後,夫婦二人南下,之後,趙明誠染病去逝。從此,李清照漂泊在杭州、金華一帶,在落寞中度過了悲苦孤獨的晚年。李清照的早期詞作《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描寫了詞人閨中生活的片斷。李清照用她最擅長的白描手法渲染出了色澤濃豔,形象逼真的場景。
  • 靈活掌握這些描寫手法,才是寫好作文的捷徑!
    2、語言描寫 通過人物的個性化的獨白(自言自語)或對話(與別人交談)來表現刻畫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例如:他誠懇地說:「對不起,是我傷害了你。」
  • 古詩詞中的描寫技巧與表現手法
    ,用「混芳塵」的桃李反襯「冰雪林」中潔白的梅花,襯託出梅花之高潔守志,表達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思想感情。採蓮曲 王昌齡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問】《採蓮曲》刻畫人物主要運用了什麼手法?有怎樣的藝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