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為官時政績顯著,後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的清朝揚州八怪

2020-12-18 瀚海歷史

世人知板橋,揚州八怪之首,一般說來是知道他畫的竹子為世上一絕,再有就是他那句「難得糊塗」的名言,再多的可能知道那首題竹詩,「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其它的應該不甚了了,其實這板橋真是被小瞧了,在他身上體現的放浪的特性,不細品是不能了解的,而且這是越品越有滋味的板橋。

以前聊QQ,取名為嘉陵漁夫,嘉陵者,表明我是川人,這漁夫則是因喜歡板橋先生的一首道情詩,詩曰:「老漁翁,一釣竿,靠山崖,傍水灣;扁舟來往無牽絆。沙鷗點點輕波遠,荻港蕭蕭白晝寒,高歌一曲斜陽晚。一霎時波搖金影,驀抬頭月上東山。」輕舟一葉,秋風瑟瑟,夕陽西下後的東山下,滿載而歸,老漁翁放歌一曲,好一個放浪江湖,無拘無束的自在形象。這其實是板橋內心的真實寫照。

想這板橋,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歷練三朝,飽學之士,然終其一生,只做到一縣令小官,仕途是嚴重的不順,他倒沒有鬱鬱寡歡,怨天尤人,他是以一種看似放浪的形式來表示不滿,儘管他的《竹石詩》同于謙的《石灰吟》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從內心來說,他不具備于謙那樣社會責任感,雖然「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但遇到挫折還是只能選擇逃避,也許這不是他的本意,既然不能達就兼濟天下,也就只能窮則獨善其身了。

他做官時,常小酒兩三壺,《離騷》經一卷,且飲且讀,悠悠然神怡志得,幾忘此身在官,視頂上烏紗為無物,以一種「死便埋我」的狂態示人,這種人生態度我覺得還是有所商榷的,不能因他是鄭板橋而找什麼清高,獨醒,不同流合汙之類的溢美之詞來掩飾,他喜酒使性,不求上進真不是什麼好事,世間只有狂生狂士而無狂官,你如果改變一下性情,前程何至一縣令,他倒好,官小官大,身外之事。適我性情便好,違性逆情的事,他是萬萬不肯滴。

這就沒辦法了,現在世人讚賞的就是他這種不能有酒不飲,不能有口不言,不能自加桎梏,不能自抑性情的處世哲學,其實這是不對的,你這種作派,即使現今的政府想把你弄個市長噹噹都難。你這種「率真」的性情,不管在哪個朝代也不是能容忍的吧,我們不能一說為官晉階就同貪官汙吏劃等號,就視為同流合汙,大清也有于成龍,大清也有孫嘉淦,廉吏多多嘛,你板橋先生抱著寧可烏紗不戴,不可一日無酒就對嗎?反正我是有看法的,準確說是不贊同的,他的仕途窮黜是他老人家自己造成的。我們現在的人就不要找其它理由來為他開脫啦。

平山堂北,梅花嶺畔,客居揚州賣畫為生,他以天才筆觸,不泥古法,把那一根根的竹,畫得出神入化,那疏朗勁峭,艱瘦挺拔,充分表現出他的處世哲學,那沷墨寫意,婆娑竹葉,也點綴了他生活的每個細節。我在欣賞他濃淡有致的根根瘦竹之時,也為板橋先生扼腕長嘆。

至於他詩書畫三絕的藝術成就,前人評論多多,就無需我在這兒贅言了。

相關焦點

  • 索畫不賣,不索偏畫——「揚州八怪」鄭板橋到底有多怪?
    作為「揚州八怪」的代表性人物,他的的確確將「怪」字盡情演繹。但鄭板橋反其道而行,對自己的畫明碼標價,用以營生。在揚州期間,他以賣畫為生。「大幅六兩,中幅四兩,書條對聯一兩,扇子鬥方五錢」。除此之外,還特別加注了一條「若送現錢,則中心喜悅,書畫皆佳」——你送現金,那我會很開心,書畫的質量就會很高。
  • 揚州八怪鄭板橋詩書畫三絕之外的又一絕——對聯
    清朝「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1693年——1765年),原名燮,號板橋,人稱板橋居士。鄭板橋是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進士。官至山東範縣、淮縣縣令,政績顯著,後客居揚州賣畫為生。鄭板橋一生精通詩書畫,並有「三絕」的美譽。
  • 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他到底怪在哪裡
    歷史上的文人雅士不少,但是和鄭板橋一樣脾氣古怪的卻不多。他是「揚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人物哦!那麼鄭板橋他「怪」在哪裡呢?第一怪,鄭板橋一生只畫蘭、竹、石,從不畫鮮豔的花朵。他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他尤其酷愛畫竹子,他曾有詩寫到;「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
  • 難得糊塗的九品芝麻官鄭板橋到底「怪」在哪裡?
    清初康熙乾隆年間,古城揚州有一批風格相近的書畫家,美術史上也常稱其為「揚州畫派」。最為有名的就是金農、鄭燮、黃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羅聘、高翔這八位,人稱「揚州八怪」。今天小編要說的這位是鄭燮,人稱板橋先生。
  • 鄭板橋如此任性?「揚州八怪」不止八人?這些你都不知道!
    本次展出的作品包括鄭板橋的《修城記》石刻拓片、行書七言聯《有子知君》等。其中最亮眼的當屬三件國家一級文物——鄭板橋真跡《嶠壁蘭圖》、《春風十裡》書法軸以及黃慎(與鄭板橋同為「揚州八怪」)的《鷺荷圖》。「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以「怪」著稱。
  • 鄭板橋對他的畫藝評價極高,擅畫松竹蘭菊-揚州八怪之李方膺
    其實真要計較起來李方膺在"揚州八怪"這個群體裡還是挺特別的一個存在的。因為雖然他被人們列為揚州八怪的一員,但其實他既不出生在揚州也不想其他揚州八怪的畫家一樣常年居住在揚州。那麼既然如此為何要將他列入揚州八怪中呢?
  • 揚州八怪之鄭板橋,他做的對聯惟妙惟肖,真令人回味無窮
    鄭板橋,江蘇興化人,康熙時期的秀才、雍正時期的舉人、乾隆時期的進士,曾任山東範縣、濰縣縣令,政績顯著,每當遇到災荒,他都力請朝廷救濟百姓,自己還帶頭捐出俸祿,並令富戶輪流舍粥以維持災民的生活。因在賑濟災民的過程中處處為災民著想,又太過耿直所以得罪了朝廷。
  • 揚州八怪丨鄭板橋:一枝一葉總關情
    因為他在所作的書畫下款都題「板橋鄭燮」的字樣,後來人就逐漸稱他為鄭板橋,曾任山東範縣,濰縣知縣,為官清廉,因為饑荒年歲,擅自開倉賑災,從而獲罪罷官,後在揚州以賣畫為生。與當時聚居揚州的另七位畫家一起切磋畫藝,開一代書風畫風,史稱「揚州八怪」。
  • 人品如竹正直清白,前時後歷,只有揚州八怪鄭板橋
    大多數人提到鄭板橋的時候。很多人想到的是他畫的竹子。在清朝的時候,揚州突然出現一批風格相近的書畫家們,他們被稱為「揚州八怪」。這些人都是出身於貧寒家庭,但是作風卻清高,也各自有各自的怪異。然而作為揚州八怪之首位的鄭板橋,他的怪,在於傳奇。
  • 「揚州八怪」中,為何鄭板橋最負盛名?
    揚州八怪」生前即聲名遠播,而以鄭板橋「怪名」最盛。能在身後三百年被民間熱播傳說,歷史上恐怕也要首推板橋。板橋是以狷介狂怪、驚世駭俗而贏得聲名甚至「罵名」的,「板橋體」、《板橋道情》、「賣畫棄官」、「難得糊塗」、「板橋潤筆」等不一而足,但這一切的一切是那麼灑脫、諧謔,甚至驚悚,大俗大雅而顯意趣盎然。
  • 小央美美術品牌加盟:清代書畫家、文學家,揚州八怪鄭板橋的一生
    官山東範縣、濰縣縣令,政績顯著,後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鄭板橋一生只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
  • 鄭板橋寫蘭竹:清雅悠遠
    鄭變 蘭竹石 184cm×93cm 上海文物商店藏鄭板橋(1693-1765),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官山東範縣、濰縣縣令,政績顯著,後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 「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怪」在哪裡?他為何一生只畫蘭和竹
    「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是我們比較熟悉的清代畫家,其實「板橋」只是他的號,鄭板橋原名叫鄭燮。後來畫家創作的鄭板橋形象「揚州八怪」以「怪」聞名於世,作為「揚州八怪」代表人物的鄭板橋自然與「怪」也是分不開的。
  • 被譽為「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究竟「怪」在哪裡?
    鄭板橋鄭板橋,名燮,字克柔,號板橋,因在排行第一,所以也常自稱為「鄭大」。在書畫上常題下板橋居士、板橋道人;到了晚年時期,也常署名做板橋老人。在「揚州八怪」中,鄭板橋可以說算是最突出的一個。《竹石圖》最後,鄭板橋也下令將官倉中的糧食拿出來「賑貸」。在動用官倉中的糧食時,曾經有人勸他說讓他先給上司稟報一下,但是他說:「此何時?俟輾轉申報,民無孑遺矣,有譴我任之。」
  • 經典文言文賞析|鄭板橋開倉濟民
    譯文鄭燮(xiè),號板橋,是清朝乾隆元年的進士,擅長畫竹和蘭。鄭燮曾經在範縣擔任縣令,愛護百姓就像愛護自己的子女。他為官清廉,不受賄賂,處理公務很快,文書沒有積壓。鄭燮空閒的時候就和文人們喝酒頌詩,甚至有人忘記了他是一縣的長官。
  • 清朝野文人畫家被稱「揚州八怪」,到底怪在哪裡?
    清朝野文人畫家被稱「揚州八怪」,到底怪在哪裡?一、揚州自古地傑人靈,人才濟濟。要在這個地方出名,本身極不容易,藝術金線較高。康乾時期,社會經濟較之前空前發達,而社會階層也更回固化。雖然清朝的統治已經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但不能排除漢人對「」當官「」這個命題的異樣心理。以「怪」稱之,最重要是因為與傳統儒家「學而優則仕」格格不入。這些文人畫家個個詩書滿腹,但都沒有當官,或者沒有當上要職,或者當一時間後由於種種原因而辭官。他們有崇高的人生理想,有經天緯地的人生追求,但又不滿於官場的阿諛奉承,所以寄情於山水與筆墨之間,以書畫為寄託,也為生計,遠離廟堂,故稱之為「怪」。
  • 二百多年來最卓絕人物之一,「揚州八怪」鄭板橋為何經久不衰?
    提起鄭板橋,很多人都知道他是「揚州八怪」的代表性人物,會想到他的名言「難得糊塗」和「吃虧是福」。其實鄭板橋也曾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民間有關他「三絕詩書畫,一官歸去來」的傳奇故事,長久以來廣為傳頌。7月10日,央視「百家講壇」將播出學者、畫家、作家榮宏君先生主講的十六集《翰墨風骨鄭板橋》。
  • 揚州八怪的鄭板橋,是個性情中人,他的性情表現在哪裡?
    鄭板橋前往範縣赴任時,慎郡王允禧作《紫瓊崖主人送板橋燮為範縣令》送行,詩云:「萬丈才華繡不如,銅章新拜五雲書。朝廷今得鳴琴牧,江漢應閒文字居。四廓桃花春雨後,一缸竹葉夜涼初。屋梁落月吟瓊樹,驛馳詩簡莫遣疏。」
  • 鄭板橋:夢醒揚州一酒瓢
    於是,時人給他們安了一個特殊的稱謂:揚州八怪。怪,《說文解字》稱:「怪者,異也。」揚州八怪,顧名思義自然是八個人(其實也可能是選取了八個代表),他們分別是:羅聘、李方膺、李鱓、金農、黃慎、鄭板橋、高翔和汪士慎。這「八怪」之中的代表,自然應屬鄭板橋了。
  • 咬定青山不放鬆,鄭板橋勵志詩《竹石》賞析
    大家應該都知道這是清朝鄭板橋的詩,但如果說這是鄭燮寫的,估計許多人都不會讀燮 [xiè]這個字。鄭燮(1693-1765),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官山東範縣、濰縣縣令,政績顯著,後因得罪豪門而罷官,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