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嵩是明代嘉靖年間的宮廷畫家,他出身於書香門第。受家族文化影響,蔣嵩的山水畫有濃厚的文人色彩。蔣嵩的傳世山水畫不多,有限的幾幅作品也都是描繪漁夫隱士徜徉山水之間享受平淡之樂。
明 蔣嵩 歸漁圖
蔣嵩初學夏圭、馬遠,尤其是他仿夏圭的作品幾乎可以亂真,以至於後世錯常把他的作品歸於夏圭名下。在蔣嵩生活的年代,畫壇上浙派的影響力已經慢慢衰落,吳門畫派大有一統畫壇的趨勢。在這種背景下,蔣嵩的創作也受到了影響,在蔣嵩後期的山水畫作品中,他也有了靠攏文人畫的趨勢。這幅《歸漁圖》就是他中後期的作品。
明 蔣嵩 歸漁圖 局部
《歸漁圖》採用全景式構圖,遠山含黛,水流無波,近岸兩棵大樹挺拔矗立,一老叟手握釣竿,彎腰蹣跚前行。一派秋影清涵水,煙痕澹著山的秋天美景。
明 蔣嵩 歸漁圖 局部
漁父題材是山水畫中的傳統題材,畫家常用這一題材表達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寄託遠離世俗的理想。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儒釋道思想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在明代三教開始交融合一。在這個背景下,很多藝術家更多追求心靈上的慰藉,寧可歸隱山林,淡泊名利,也不願阿諛奉承,墮入俗流。追求寧靜的自由與聖潔的心態,成為藝術表達的主流。
明 蔣嵩 歸漁圖 局部
山水畫是最適合抒情言志的載體之一,而漁父也成了畫中固有的表達方式。豁達超脫的人生境界由此被完美體現在山水氤氳的虛實變化之間。
明 蔣嵩 歸漁圖 局部
此畫原屬近代著名畫家黃君璧先生藏品,黃先生於1985年將此畫捐贈給臺北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