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習慣的5個策略

2020-11-05 洛十指


安東尼·羅賓說:「塑造你你生活的不是偶然做的一兩件事情,而是你一貫堅持做的事。


今天突然產生了不想寫東西的念頭,然後想到今天的微習慣還沒有完成,不多,就50個字。太簡單了,那就寫吧,於是就超額完成了,有了如下的文字。


微習慣的策略是強迫你自己每天實施1到4個小到不可思議的計劃好的行動。


如鍛鍊,每天只做一個伏地挺身;學習,每天只看2頁書等。小到極致以至於不需要任何的意志力就可以完成。

靠意志力來強迫自己的行動,會產生損耗。

那麼微習慣是怎樣徹底消除意志力的威脅呢?

第一,努力程度,微習慣需要非常少的實際努力。


例如,你打算做一伏地挺身,寫50個字,閱讀2頁書或喝一杯水等非常簡單的任務。

每次完成的任務後,哪怕超額完成,精力的損耗幾乎為零。採用微習慣策略,看似嚴格但卻靈活,可以自行支配,不需要任何的意志力,自我損耗極少。

第二,感知難度,幾乎不會讓你感覺到任何困難。


比如,你想著要鍛鍊30分鐘,那感知的困難就像一座高山,實際行動起來會很難成功。如果是微習慣那樣的決定只做一個伏地挺身,感知難度基本不存在。

最後可能超額完成做了30分鐘的運動,你才會意識到最初的感知難度是多離譜。

採用微習慣策略,即使是在超額完成目標繼續前進的過程,自我損耗極少,因為目標太小,不存在放棄的風險。

第三,消極情緒,就是不愉快的感覺體驗。


因為微習慣是一個很小的習慣,你基本不需要作出努力,少到感覺不到困難,就不會產生任何不想做的情緒。

採用微習慣策略,哪怕微習慣取代了一件令你開心的事情,但是你根本感覺不到,所以不會產生自我損耗。

第四,主觀疲勞,就是自己的疲勞並不是完全客觀的。


為什麼說是主觀疲勞呢?就是當一個目標過高,就容易引起主觀上的疲勞。

比如,如果要你現在寫出2000字,你會產生強迫的排斥,然後會感覺很累,而這種累是主觀上的,因為你還沒有真正的寫出2000字。

但是,如果說只需要寫50個字這樣的微目標,主觀上感受的疲勞明顯減退了,就是這樣輕易就能做到的想法,哪怕很小的事情,也能讓人的能量更充足。

採用微習慣策略,主觀疲勞無法徹底消除,但微習慣可以有效緩解

第五,血糖水平,葡萄糖是人體首要的能量來源。


雖然血糖水平和微習慣相對立,但是微習慣會節約能量和意志力,所以不會給你造成大的困擾。

因為血糖低而感到疲勞時,最有可能讓你行動起來的就是微習慣。而且會在心理上不斷給予你能量,所以採用微習慣策略可以克服你的低血糖。

微習慣只是很小的細微的一步,只需輕輕一推,你就可以行動起來。

如果你很忙,微習慣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以融入到你的生活中。


因為微小,可以先只培養一個微習慣,它微小又容易執行,還可以節約你的意志力,發展起來順其自然又水到渠成。

當一個微習慣養成之後,你可以發展多個微習慣,把它當成是你生活中的一部分,每天必須要幹但是只需要幾分鐘就能完成,最後,你會發現這些微習慣會給你帶來無數的好處。


以上是《微習慣》第四章的讀後感,之後會繼續看微習慣有什麼獨到之處。


END

相關焦點

  • 《微習慣》:父母和孩子都可以運用的習慣養成策略,為人生賦能
    因為,他發現做一個伏地挺身的姿勢和做30分鐘伏地挺身的姿勢是一樣的,既然姿勢已經擺好了,索性就多做幾個。接著他用同樣的策略說服自己做了幾個引體向上。史蒂芬嘗到了甜頭,因為他不僅完成了當天目標,而且還超額完成,內心很有成就感,自信爆棚。要知道,史蒂芬想要培養鍛鍊習慣的想法已經有10年了,可是沒法每天堅持下來,最多是鬥志大爆發的時候鍛鍊兩周又懈怠下來了。
  • 從中國老年人在74個小微公共空間中的行為習慣,看適老化城市更新策略
    導讀 舊城區內的小微公共空間,特別是街角小微公共空間,是老年人參與城市生活的重要場所,卻常常被忽視。本研究隨機選取了天津市74個街角小微公共空間作為樣本,對其中老年人的日常行為進行了連續觀察和定期拍照,在此基礎上提取量化,定量分析了老年人行為發生的概率和頻率。並結合空間形態指標數據,探討了空間形態對老年人交談頻率的影響。研究發現,毗鄰街道的寬度、周圍建築物的平均高度、座椅數量和噪音水平顯著影響了老年人交談的次數。
  • 微商的免費贈品營銷策略
    幾乎所有大小公司都在玩免費策略。 騰訊和淘寶等平臺是免費的商業模式。 曾經有一個聰明的猶太商人經營燈油,起初沒有市場,但是他通過「免費禮物」策略迅速引爆了市場,然後將燈油賣給了這些用戶,很容易在當地佔領了市場。時間很短。 燈油市場,這是自由的力量。
  • 高三學子荒廢學習沉溺微商,請從興趣、習慣、方法上尋找原因!
    Y老師與微商男孩交流之後發現微商男孩其實很聰明,只是沒有找到一個適合的學習方法以及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其學習成績越來越差,致使喪失了學習興趣。之後Y老師對微商男孩採取以下三個措施幫助微商男孩找回自信,對學習重燃希望。
  • 面對行動力差的人,想要變得更自律,可以試一下這個策略
    微習慣一詞是由美國作者史蒂芬·蓋斯提出的,為此他還專門寫了一本書,就叫做《微習慣:簡單到不可能失敗的自我管理法則》其實微習慣的著重點就在這個「微」字上面,也就是我們生活中,非常小的習慣,比如每天堅持早起看2頁書,寫100個字,做5分鐘的運動操,做這些小事並不需要多大的意志力,因此往往很容易就能完成。
  • 5個策略教會孩子情緒管理
    5個策略教會孩子情緒管理 以下5點是關鍵! 01幫助孩子們了解自己的情緒: 感知+命名+原因 孩子們需要對自己的情緒體驗有所感知並學會給情緒命名。「我當下是開心還是難過?是害怕還是感到受挫?」
  • 面對行動力差,如果你想更加自律,試試這個策略
    這不是你自己的問題,是你的策略。此時,我們需要了解微習慣策略。為了進一步探討微習慣策略,本文分為三個部分什麼是微習慣?微習慣策略是什麼樣的?他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什麼角色?為什麼要學習微習慣策略?他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好處?
  • 這個策略很重要,很實用!好習慣用加法,壞習慣用減法
    我是心爽,這節我和大家分享《知到更要做到》這本書裡面,提到的簡明高效的培養習慣的妙法——策略性。原來培養習慣也是要特別注意策略的,有策略才不至於碰到釘子。注意策略就會容易勝利,事半功倍。那麼,培養習慣到底有哪些策略呢?第一個策略——「逐一擊破」。希望培養好的習慣,千萬不要著急,要先從自己想培養的諸多習慣裡面,挑出一個,全力盯著它去擊破。
  • 「習慣研究22」為了形成好習慣,你必須知道習慣養成的第二大策略
    閱讀生活☞《微習慣:簡單到不可能失敗的自我管理法則》(作者美國史蒂芬·蓋斯著)之七——習慣第二個策略:重複。一前面我們講了一些習慣養成法則,其中一條法則叫最小行動單元。現在回想起來,他應該是養成習慣的一個策略。
  • 你的習慣只有三分鐘熱度?那是你不知道這三個小策略!
    為什麼我們的習慣總是三分鐘熱度,怎樣才能將想做的事情變成持久的習慣呢?在《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一書當中,提到了三個策略,可以有效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對策一:行為模式化是指把你想培養的習慣化為固定的模式(時間、做法、地點),並認真執行。通過行為模式化,可以讓我們在相同時間、相同地點開始做相同的事,利用這樣的方式把固定的節奏滲透到身體裡,可以順利在無意識中開始新的習慣。
  • 古川武士告訴你科學培養習慣的3大策略7個對策12種工具
    》書中把培養習慣分成三個時期,分別是反抗期、不穩定期和倦怠期。不同的時期要採用不同的策略行動,以幫助順利培養出想要的習慣。(一)早期(反抗期,第1-第7天)策略一:像嬰兒學步那樣開始,把阻力減小,先動起來。嬰兒學步是怎麼樣的呢?只管邁出。他不管會不會跌倒的事,也就是不管會不會遇上困難這個事,只管先抬起腳,邁出步,至於要摔倒,那是摔倒之後再想的事情。
  • 寶寶常見的5個「微表情」,你能讀懂幾個?
    細心的爸爸媽媽們會發現,小寶寶們在還不能講話的時候,總會露出各種可愛的、奇奇怪怪的「微表情」,這些表情其實是寶寶傳達自己需求的信號,小方列舉了五個寶寶常見的「微表情」。聰明的爸爸媽媽們能讀懂幾個? 微表情二:抿嘴,咬嘴唇當寶寶出現抿嘴或是上唇緊含下唇的表情,這是想要小便的信號啦~通常,男寶寶會習慣抿嘴,女寶寶會以上唇緊含下唇的表情表達需求,爸爸媽媽們可能會覺得這個表情有點逗趣,但是可別只顧逗寶寶玩,不幫寶寶「排憂解難」哦。
  • 智慧家教策略——培養孩子的時間習慣,需要掌握四大策略技巧!
    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和習慣的重要性不用言表。做為家長必須要重視孩子時間觀念的培養,對於如何才能科學有效,我們提出了四個策略技巧。二是教育引導孩子「今日事今日畢」:從小讓孩子養成今天的事今天做完的習慣,督促孩子每天按時完成作業,不要隨意將任務推遲。
  • 新文全睇→公共政策情境中行為習慣的形成機制與培養策略
    國內心理學權威期刊《心理科學進展》最新上線的文章——《公共政策情境中行為習慣的形成機制與培養策略》,為我們梳理了公共政策情境中個體行為習慣形成的三大機制,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三個針對性的培養策略,具有可操作性。本期「前沿論著」欄目推送全文。希望公共政策制定者意識到,除了傳統的態度說服和利用獎懲措施改變行為習慣外,巧妙地利用行為習慣進行助推,有利於將宏觀層面的政策導向轉化為個體的自覺行為。
  • 父母對孩子大喊大叫的3個原因及5個策略
    3.大喊大叫成了一種習慣很多父母覺得,只有對孩子大喊大叫才會引起他們的注意,於是經常採取這個辦法,形成了習慣。這種習慣帶來的問題是,父母能夠預計孩子的反應,孩子會等著父母大喊大叫,然後採取「充耳不聞」或是「以牙還牙」的方式應對父母。
  • 為什麼我們對孩子吼叫的習慣難以改變?原因在這裡,5個步驟逆轉
    這就是習慣的力量,你知道習慣的力量有多強大了吧!我們都有習慣。我們創造習慣,讓生活和決策變得更容易。比如我們以特定方式穿鞋子,我們有一個早晨的例行公事,幾乎每天都是如此。大多數人甚至以特定的方式刷牙。5、行為:我能做些什麼呢?
  • 如何養成好習慣的19個心理學策略
    換個角度來看待眼前的事物,就可以抑制熱系統帶來的影響。●所謂「習慣」,就是指幾乎不假思索就做出的行為。要想養成習慣,我們必須減少意識本身出現的次數。二、什麼是習慣?●人所做出的行為中,有45%是基於習慣。
  • ...科學家創建新型配位響應型磁共振成像策略,實現腫瘤微環境標誌...
    腫瘤微環境與腫瘤的發生、發展、侵襲、轉移等密切相關。因此,腫瘤微環境的研究目前成為腫瘤研究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近年來吸引了來自不同學科背景的大量優秀研究人員關注。腫瘤微環境調控以及標誌物探測有助於提高腫瘤治療效率以及診斷精度,特別是採用非侵入成像手段實現活體層面上腫瘤標誌物的探測有望為良惡性判斷、腫瘤的分級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但由於缺少有效的成像策略,這一方面的研究目前仍是一個難點。
  • 幫助你更好養成好習慣的19個心理學策略
    19個心理學策略 人往往更傾向於「眼前的回報」,並低估「將來的回報」或「懲罰」,這種特性被稱為「雙曲貼現」。換個角度來看待眼前的事物,就可以抑制熱系統帶來的影響。●因為我們不可能沒有情緒,所以意志力總是不可靠的。而冷系統也會有計劃性地撒謊,或是編造出適合自己的理由。●那些被認為意志力強大的人,其原本就沒有產生過被誘惑的意識。●當意識被喚醒的時候,令你煩惱的問題也就擺在面前了,你需要思考到底哪一個的回報更大。
  • 走上微精通之路——《微精通》
    學習微精通,並不是讓你遵循讓人失去活力的方法(比如購買入門教科書);也並不意味著你必須要做那些似乎永遠做不完的事情。它的有限性能讓你對這個世界保持興趣,同時消除焦慮,不會讓你覺得自己浪費了很多時間。這本書教給我們39個可以實踐的項目,例如手繪、伐木、歌唱、做襯衣等等,假如真的都會了,那樣的生活多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