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策略很重要,很實用!好習慣用加法,壞習慣用減法

2020-09-10 心爽讀書吧

大家好!我是心爽,這節我和大家分享《知到更要做到》這本書裡面,提到的簡明高效的培養習慣的妙法——策略性。

原來培養習慣也是要特別注意策略的,有策略才不至於碰到釘子。注意策略就會容易勝利,事半功倍。那麼,培養習慣到底有哪些策略呢?

第一個策略——「逐一擊破」。希望培養好的習慣,千萬不要著急,要先從自己想培養的諸多習慣裡面,挑出一個,全力盯著它去擊破。就好比我們吃飯一樣,再多的飯,再大的碗,我們也是要一口一口地吃,總不能一口就吃成一個胖子吧?習慣也是需要一個一個地去培養,逐一擊破才能達成。

第二個策略——「從容易入手」。老子在幾千年之前就已經告訴我,「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做什麼事情從容易入手都相對比較輕鬆,越做就會越有信心。所以我們培養習慣更是要從容易入手,養成了一個好習慣,就會有信心去培養下個好習慣。

第三個策略——「從好習慣開始」。如果說我們一開始,就想來改變不好的習慣,可能並不那麼容易。原因很簡單,所有的壞習慣都是我們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長期積累養成的了,它們在我們身上已經是根深蒂固了,並不那麼輕易對付的。如果直接硬碰硬,我們會很難受,也很難堅持。所以我們採取「迂迴戰術」,先去培養好的習慣,等有了培養好習慣的經驗,取得了信心,自己控制力也不斷地增強了,我們再去對付那個壞習慣,這樣就水到渠成了。

第四個策略——「好習慣用加法,壞習慣用減法」。上面我們講到不好的習慣都是盤根錯雜,根深蒂固,不好對付。那我們就要一點點地削,一點一點地減,用減法來改變壞習慣。比如想戒菸的朋友,如果一下子就完全戒掉,那是很痛苦很難受,很難實現的,但是如果自己定下清晰的目標,逐漸減少,逐步戒除,那是很有可能實現的。然而好習慣,卻要用加法,一點一點地加起來。我們的好習慣是要慢慢一點點加起來的,今天培養一點,明天再加一點,慢慢培養,長期積累,堅持下來就養成我們的好習慣。

以上就是我這期分享的培養習慣的策略性,謝謝你耐心閱讀。歡迎大家在留言區發表不同的觀點看法,或者自己培養習慣的經歷。下期我們接著分享培養習慣的可行性,關注心爽讀書吧,我和你每天進步一點點。

相關焦點

  • 投資應該做「加法」還是「減法」
    大把持倉基金,是不是有將其投資策略分類,看看有多少只是同質化的基金。□我要大類資產配置,所以我買了股基、指數基金、債券基金、海外QDII型、滬港深基金、黃金基金、商品基金。並不是購買了各類基金,就是資產配置了。面面俱到,反而賺不到錢。一定的資產配置能力,會降低投資組合的波動性。
  • 以加法快樂,用減法生活,以乘法感恩,用除法放下
    以加法快樂,用減法生活,以乘法感恩,用除法放下。學會人生的加減乘除,讓自己活得更加通透灑脫。以加法快樂,快樂是積攢起來的,一點一滴的小確幸累積起來。用減法生活,減去心靈上的負擔,不要總是在意別人的看法,自己活得簡單而充實才是最重要的。減去一些奢侈的欲望,這個社會的誘惑太多,與其苦苦地追求名與利,不如減去這些不必要的欲望,問問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一旦學會減法,我們的生活就能輕鬆很多。以乘法感恩,面對別人的關心和幫助,我們要用乘法去感恩。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 雅思詞彙的做加法與做減法
    同學們在雅思考前準備的時候,詞彙是一項重要的工作。這個工作有兩個方面,我們不妨稱之為「做減法」和「做加法」。   做加法的意義是補充我們所欠缺的詞彙。大量的實例告訴我們,具有大學英語CET6英語基礎的考生之中拿到已經成為出國基本要求的雅思閱讀6分甚至更高的分數的比例是相當高的。
  • 什麼時候用加法,什麼時候用減法,首先找符號
    也就是說,要從這節課開始,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要求孩子能清晰地分辨,到底應該,什麼時候用加法。什麼時候用減法。如何讓孩子一眼就能看出來,是用加法還是用減法。首先要做什麼?家長輔導孩子的重點是,首先找符號,再根據符號所在的位置,立刻判斷出用加法還是用減法。
  • 攝影技術課:攝影的兩大法則,那就是做好「加法和減法」
    今天綿羊攝影技術給大家講的是構圖的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一個法則,就是構圖的加法和減法。攝影是減法的藝術 這個是攝影的第一法則,也是最重要,用的最多的法則。我們知道,照片上面上元素越簡單,主體反而越突出,畫面越有藝術性,它剛好跟繪畫相反,繪畫是加法的藝術,而攝影是減法藝術。 1.背景的優化 背景在一幅照片中是最遠的景物元素,一般是用來突出主體,強調拍攝的環境的作用,背景我們通常是選擇一些簡單,簡潔的場景,複雜凌亂的背景會影響照片整體效果,弱化主體。
  • 蔡英文「便宜的加法」與「偷懶的減法」
    臺灣《中國時報》30日發表署名黃丙喜的評論指出,改革的大旗不是那麼好揮舞的,蔡英文一切施政不是「偷懶的減法」,就是「便宜的加法」,而施政只會加法或減法所造成的後遺症就是捉襟見肘、隨波逐流,結果自然也是績效不佳,讓民眾大失所望。
  • 《簡單的小數加法、減法》說課稿
    《簡單的小數加法、減法》說課稿 http://www.hteacher.net 2019-07-26 15:06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如何做對人生的減法,思維的加法?
    你看這個差距是不是出來了呢?第一個減法:減掉低效率、低價值的事情去掉了低效、低價值的事情之後,我們的時間就會變得更加充裕,這個時候,問題又來,我們該咋用呢?莫泊桑自信地說:「我上午用兩個小時來讀書寫作,用另兩個小時來彈鋼琴,下午則用一個小時向鄰居學習修理汽車,用三個小時來練習踢足球,晚上,我會去燒烤店學習怎樣製作燒鵝,星期天則去鄉下種菜。」
  • 計算機居然是用加法器做減法的!?動手做個減法器吧!
    用加法來算減法其實不難,比如說我要算10 - 8,那其實就是10 + (-8)嘛——你看,只要把原來的減數變成負數,減法就變成加法了吧?但是問題來了,我怎麼把減數變成負數呢?我們之前做的加法器只能處理4位二進位整數,範圍是0~15,根本就沒辦法表示負數啊!
  • 人生不只需要加法,也需要減法;加法是一種成長,減法是一種成熟
    有時,人生需要加法,追求名利、追求知識、追求成功、追求富,這都沒有錯,但有時也需要用減法,遠離名利、看淡成敗,安於淡泊。人生的加法,給我們加入智慧的光芒,加入品格的力量,加入財富的積累,加入親情的溫馨,使人生更加豐盈;而人生的減法,為我們減去多餘的物質,減去奢侈的欲望,減去心靈的負擔,減去環境的紛擾,合理安排人生的進退取捨,使人生更健康。因此,加法是一種成長,減法是一種成熟!
  • 一年級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巧算
    對於一年級的小孩子來說,計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是重點,也是難點,從最近孩子們的作業中就能看出端倪,很多孩子不能理解怎麼進位退位,我們用巧算的方法來幫助孩子理解。
  • 加法(時間做減法,人生做加法)
    經常看到朋友圈轉發這一段話:人生是在做減法。這段話從時間意義上表示我們的生命有限,過了一天,生命就少了一天的時間,且行且惜!好友紛紛點讚或感嘆時光易逝、人容易老!讀到這句話,感觸良多!不知不覺,已進入而立之年中段!
  • 小學一二年級看圖列算式,如何快速準確判斷用加法還是減法
    這道一年級的題為啥都錯了 老師:難道真的看不出加法還是減法大家爭議就很大,有支持用減法的;也有支持列加法算式的;也有認為這種看圖列算式不嚴謹的如果是知道總數求部分,就是用減法了;如果看到什麼「比」什麼「多」多少或者說「少」多少,一般也是用減法。比如下圖的中,知道共有10個梨,右邊有4個,問左邊籃子裡有多少個?
  • 藝術工場 · 黎楚池:從習慣做「加法」到學會做「減法」
    如果說黎楚池在早期的創作過程中一直都在做「加法」,也就是在以飽滿的熱情去完成整幅作品,從不放過每個細節的呈現,去展現一種全面的視覺美感,那麼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是心態的改變,他開始嘗試從這種固有的風格裡跳脫出來,學著給自己做「減法」:「有一次在創作油畫作品《伊犁河畔》時,我突然有了累的感覺,當時就覺得自己是時候要改變一下風格了。」
  • 等我再買房,要學這對夫妻:裝修做減法,生活做加法,理念超棒!
    做加法很容易,做減法很難,而當下時代又是一個物質過剩的時代,人們的生活壓力大,需要更簡約的生活環境來放鬆身心,但多數又不知道該從哪一步開始,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在裝修時直接把房子打造成極簡風格,裝修一次性做減法之後,生活中再慢慢的做加法,以控制物慾、購買慾的方式讓生活變得簡單、純粹、高效,既沒有偏離正常的生活軌道,對比之下也讓自己感覺輕鬆幸福。如果你認同我的觀點,一起看看今日案例吧!
  • 如何運用補數轉減法為加法
    「老師,我遇到問題了,想了好長時間,也沒有找到解決的方法,您快點幫幫我吧!「「好啊!遇上什麼事啦?快說來聽聽。「今天早上,媽媽說:「你學速算這麼長時間了,我看看究竟你掌握了多少?就給我出了一道題,讓我在5秒鐘之內算出來。」
  • 數學課堂 | 什麼是加法?什麼是減法?
    把兩個數或兩個以上的數合併成一個數的運算,叫作加法。例如,6+9+11=26。加數不管有多少個,其位置的變動,不會像減法、除法那樣影響其結果,所以以往不使用或者說不常規使用「被加數」概念。但因位置的模糊,會使讀加法式子或講解其規律時容易產生困惑。例如,一個數+另一個數=和。互換律是,另一個數+一個數=和。
  • 一年級數學上冊,簡單的減法題,孩子卻老是用加法做,哪裡卡殼了
    我們都說,數學是思維的體操,但是,一年級有些孩子做下面這類減法題,卻老是用加法做,孩子的思維到底在哪裡卡殼了?而學生要想解決這類問題,第一要理解減法的意思,就是「分」具體可以生活中的飛走、拿走、吃掉等等;第二就是理解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 從減法說到加法:女排賽程看減法,冠軍之路用加法「12+3+3+3+3」
    德洋系列《從減法說到加法:女排賽程看減法,冠軍之路用加法「12+3+3+3+3」》持續進行的女排聯賽今天開始進入「重量級」的六強賽,之前經歷了一個月左右的賽事,其中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已經結束,目前進行的是第三階段。
  • 別小看這些「簡單」的作品,因為攝影永遠是「做減法比加法難」!
    前幾天跟一位畫家討論過「減法」跟「加法」。畫家說:畫畫就像是做加法,在一張空白的紙上,畫上山、畫上水、畫上藍天、畫上小鳥,只要跟主題有關,就往上加。我說:攝影就像做減法,景色就在那兒,你來與不來,攝與不攝,它就在那兒,但你要攝的時候,就要做減法,凡與主體無關的就要從構圖中想法去掉,去掉一切幹擾、影響主體的、與主體無關的東西。個人感覺,不管「加法」還是「減法」,其實主要講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