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寶寶小的時候,飲食是十分重要的,更是家裡人的頭等大事。孩子不滿六個月的時候還很好照顧,只需要喝奶就好。可是等到孩子長大一點,需要吃輔食的時候,家長可就頭疼了。
有的孩子不愛吃輔食,有的孩子吃了輔食就不想吃奶了,有的孩子吃了輔食後身體會有反應,這都讓人頭疼。那麼,孩子早上起床到底是先吃輔食,還是先吃奶呢?
相信很多家長也都不知道,其實奶和輔食都各有各的用處,醫生說過:如果順序不對的話是會傷害孩子的腸胃的,所以家長一定要引起注意。
寶寶和大人不一樣,空腹喝奶並不會產生不適感
對很多成年人來說早晨喝牛奶都是很好的習慣,但是一直都是先吃飯後再喝奶,對於成年人來說不能空腹喝奶,否則的話奶水沒有經過消化就進入大腸,並沒有來得及吸收,反而會刺激腸道,引起身體不適。
對於小寶寶來說就不一樣了,他們從一出生就適應了這種方式。而且體內乳糖酶有著很高的活性,所以對乳汁中的營養吸收的很快,也不會出現任何不適。
早上起來到底是讓寶寶先喝奶,還是先吃飯呢?
不同年齡段的寶寶有著不同的應對方法:
一周歲以內:
一周歲以內的寶寶還沒有完全斷奶,有的寶寶甚至還會喝夜奶。這是他們的主要營養來源輔食的添加僅僅是作為另外一些營養的攝入。所以說這個時期的寶寶早晨起來先喝奶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1-3歲:
1到3歲的寶寶已經適應了吃輔食了,奶也逐漸退出主要地位。這個時候每天的輔食,母乳以及奶粉,就要有著一定的比例或者量。這時寶寶早上起來可以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並沒有一定的規定,全憑著喜好。
3歲以上:
三歲以上的寶寶要根據寶寶的情況來決定。這個時候有的孩子只喝奶,可能無法滿足營養需求,時間久了會影響發育。所以,衡量好奶和輔食的量是很重要的。
除了飲食之外,想要寶寶發育更好,還應該注意什麼呢?
對於寶寶來說,第一重要的是飲食,第二就是睡覺了。有的寶寶就像夜貓子一樣,晚上不睡,卻又像早起的鳥兒一樣,一大早就醒了。這讓父母很苦惱,畢竟孩子醒了自己也就沒法睡了,晚睡早起對於上班族來說是一種折磨,一天都會沒有精神。想讓寶寶配合大人的作息,有三點必須知道:
1.保持室內環境昏暗
小孩對光線特別敏感,尤其是早晨的第一束光進入房間時就會驚醒。所以說保持屋內光線昏暗,不讓寶寶被陽光打擾,就那麼早醒,自然而然就可以延長寶寶的睡眠時間了,這確實一個很有效的方法。
2.寶寶睡覺環境安靜
大清早就會有各種各樣的聲音從樓下傳來,尤其是住在低層的更是深有感觸。想睡個好覺都沒有辦法,大人已經對這些聲音自動過濾了,可是小寶寶正是聽覺敏感的時候,對外界一切事物都無比好奇,所以聽到聲音就會醒過來。有條件的家庭一定要選擇一個小區環境好的住所,沒有這個條件也要把家裡隔音效果最好的房間讓給寶寶住。
3.讓寶寶白天少睡一會
寶寶一直都是困了就睡,睡好了就起,畢竟整天除了睡就是吃。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來控制一下寶寶的睡眠時間了,在白天一定不能讓他們的睡眠時間太長,可以短暫地睡一會,但不能太長。否則晚上寶寶會睡不著。在寶寶睡前,也不要讓寶寶玩一些容易興的小遊戲,這樣不利於他們進入睡眠狀態。
想要養好一個寶寶,還是需要家長付出很多努力的,今天的小知識學到了嗎?
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