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遠昊科技CEO鄧艾華:解決校園霸凌是智慧校園的下個方向

2020-12-25 雷鋒網

遠昊科技準備涉足智慧校園業務時,CEO鄧艾華還是有些擔心。

2016年末,遠昊科技決定從智慧社區轉向智慧校園業務。當時不少校園發生安全事件,受到社會普遍關注,鄧艾華意識到學生也是需要安全防護的對象,因此就想將他們在智慧安防中的經驗複製到校園裡。

「我們主要擔心校長老師能不能接受人臉識別、大數據這些東西在學校裡應用,例如很多學校還在用最傳統的基礎的監控技術,這些技術差不多應用了近10年。」

但令鄧艾華沒想到的是,當他們實地去學校拜訪時才發現,不管是學校還是家長,對這種AI智能化在學校中的應用都充滿興趣,還有大約80%的學校願意嘗試遠昊科技的智慧校園產品。

鄧艾華在接受雷鋒網採訪時認為,人們對於AI的接受速度很快,主要還是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因為AI等技術確實在不斷滲透進生活的方方面面。

遠昊科技CEO 鄧艾華

教育雲平臺+超腦+標品

經過兩年時間發展,遠昊科技從最初的家校溝通平臺、警校溝通平臺拓展至智慧校園的諸多場景。

遠昊雲平臺下主要有三大場景:校園生活、校園安全和校園互動。這三大場景覆蓋了從宿舍管理、校園卡、考勤、訪客、教務溝通等校園管理的各個方面。

鄧艾華將遠昊科技的智慧校園模式概括為三個層級:雲平臺+超腦+標品。

遠昊教育雲平臺負責整合、分析上傳的各種數據,然後將數據結果分發給不同的用戶。例如,學校人臉識別考勤終端識別到學生入校,考勤系統就會將數據上傳至超腦,超腦處理後上傳至雲平臺,雲平臺會將學生入校信息推送給家長端APP,系統還會匯總所有考勤信、安全信息呈現給學校管理者或教育局。

雲平臺採用了分布式設計,真正的運算則留給了每個學校的微型伺服器「超腦」。超腦負責接入的所有終端系統,門衛系統、宿舍系統或者食堂系統等等是否正常運轉超腦都要及時上傳給雲平臺,標品就是供學校、家長、老師和學生使用的各種終端、APP和管理系統,例如校園一卡通或人臉識別訪客、考勤終端。

「這個超腦有很多軟硬體接口負責對接學校各個系統,各種難以融合的設備都通過它實現,所以超腦是我們的核心產品之一,相當於一個交通樞紐的角色。」

採用這種分布式系統設計的不僅減輕了雲平臺的壓力,還可以保護校園隱私,因為師生的數據只留在了各個學校的超腦平臺上。鄧艾華表示,雲平臺不會獲取師生和家長的手機號等信息,只是獲取了學生的簡單畫像信息。

從B端到C端

遠昊科技已經探索出基本的業務模式,接下來會慢慢會向C端業務探索。

智慧校園本是B端屬性非常強的業務,但是卻將家長、學生和教師等多方角色聯繫起來,這意味著企業一旦切入了校園,就會面臨一個巨大的用戶群體。鄧艾華告訴雷鋒網,他們在與學校和教育局的合作中發現,家長是他們產品的重度使用者,家長們每天都會通過家校平臺和學生、老師溝通。

「因為家長和學生每天都在使用我們的產品,反而我認為我們比那些純做C端教育市場的公司更容易接近和獲取這些用戶。如果我們進了一個學校,假如學校有一兩千人,基本上我們能獲取2千左右客戶。」

因此,遠昊科技計劃在明年推出專門針對C端市場的基於物聯網的智能硬體產品,一款供學生使用的定位卡或者專用通話多功能卡,面向家長銷售。如果家長購買後,學生卡可以與校園裡遠昊科技的智慧校園系統融合。

鄧艾華認為,這款C端產品可搭配智慧校園系統使用,是與純C端教育產品最大的不同,因為覆蓋場景更廣,學生在校園裡使用的話,配合系統還會解鎖更多功能。

AI還不能解決的校園難題

除了部分頭部AI算法廠商外,很少有智慧校園廠商會親自投入精力自研算法。

鄧艾華告訴雷鋒網,雖然遠昊科技在產品中融入了許多AI技術,例如依靠人臉識別算法考勤和驗證訪客信息等,但在人臉算法上遠昊科技主要是與某頭部AI廠商合作。

「我們做智慧校園最核心的是整合能力,可能我們產品中用到的任何一項技術我們自己不是最強的,但是我們可以去找最強的公司合作,將他們的技術變成適合用戶的產品,這是我最擅長的。」

例如,在校園安防攝像頭上,遠昊科技與海康威視進行合作。因為海康以硬體為主,缺乏細緻和針對性的智慧校園方案,然後由遠昊來根據校方實際需求落地成具體的解決方案。

「海康以硬體產品為主,也不可能把每個行業應用都自己做了,所以他們願意和我們合作,因為可以把用戶服務的更好。」

但是遠昊在將這些技術落地的過程中也遇到不少問題。鄧艾華舉了一個例子,他們發現,頭部廠商的人臉算法在落地到K12場景時,總會碰到識別不精準或者容錯能力比較差等問題。

這些廠商的算法主要是基於成年人的臉部數據訓練而來,但是學生的臉部特徵與成年人差異較大。由於缺乏校園場景的人臉數據,這些AI公司很難去針對特殊場景改善算法。

鄧艾華表示,等接下來公司有足夠實力的時候,會投入資金,和這些AI算法公司合作進行優化,再把中小學人臉識別算法這塊短板彌補上。

AI等技術對於校園管理效率和安全的提升顯而易見,但校園中還有一些難題是技術暫時無法突破的,像校園霸凌或校園冷暴力等社會更為關注的問題,其實還不能很好地用技術手段去解決。

鄧艾華表示,校園霸凌和冷暴力是接下來兩三年他們比較關注的方向,也是智慧校園的發展方向之一。遠昊希望能藉助AI等技術產品去分析和解決此類難題,而且現階段技術只是起輔助作用,但從長遠來看,解決這些難題更有挑戰也更有價值。

相關焦點

  • 孩子被「霸凌」,忍耐還是反抗,怎樣用力量與智慧解決校園霸凌
    任何一個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被「霸凌」或實施「霸凌」的人,想想如果得知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內心一定是憤怒甚至絕望的,作為家長的都能理解這份心。但對這一問題如何去解決一直是老大難的問題,家長們希望老師和學校多做些什麼,但事實證明情況依舊還在。學校和老師的作為往往發生在壓力之下,也就是問題已經發生的情況下。
  • 關於抵抗校園霸凌
    這並不是故事或捏造出來的事實,有很多學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煎熬著,也有一部分學生選擇自殺來解脫,這就是校園霸凌所產生的惡果。為了阻止校園霸凌發生,我們首先來分析一下什麼是霸凌?在我們對學校不切實際的印象裡,老師和校長都是無限的友愛,教育培養著我們,是智慧的成年人,他們知道什麼才是對孩子最好的,也知道如何解決孩子們的問題,然而事實上,老師和校長都是人,和所有的人一樣都有缺點。他們之中有一些確實是很友善的人,但也並不知道所有的知識和智慧。所以我們只依靠學校和老師的方法並不可能行得通。
  • 【家長必讀】校園霸凌與解決方案
    熟悉我的朋友們都知道,我迷上四字弟弟易烊千璽已經很久了。最近,校園霸凌因為千璽出演的電影《少年的你》引發了熱烈討論。今天,我就想談一下校園霸凌這個沉重卻需要所有家長都重視的的話題。之前我有看過一些國內有關校園霸凌的文章。發現大多文章討論的都是毆打、辱罵等比較極端的大孩子暴力行為,並不最能夠反映出我們孩子有可能在學校面臨的真實情況。我這篇文章則是整理了澳州官方育兒網站Raising Children Network與維州教育局對於校園霸凌的討論,給家裡有中小學及低齡孩子的家長一些有高度實踐性的建議。
  • 孩子遭遇校園霸凌怎麼辦,如何正確應對校園霸凌
    近年來校園霸凌這個詞不斷出現在我們的耳邊,甚至因為校園霸凌導致的悲劇也屢有報導,讓人也十分惋惜。那麼,當孩子遭遇校園霸凌怎麼辦?如何正確應對校園霸凌呢?前幾天,看到一篇新聞報導,報導裡一名15歲的孩子被6名教職生打死,並被掩埋在當地的一處農田裡,當人們發現時,這名15歲的孩子已經死亡。
  • 哈佛教育研究所:如何解決校園霸凌?
    等孩子開始上學後,原本應該是孩子另一個家的校園,卻因為校園霸凌的問題,長期來是不少學齡孩童以及家長的噩夢。校園霸凌:為何孩子成為施暴者?兒童福利聯盟很早就關注於校園霸凌議題,並於2004年發表第一份調查報告,當年針對小中高年級的調查發現,直接或間接接觸過霸凌的學生有67%,顯示校園霸凌在國小階段是普遍存在的事情,而這約7成的學生中,1/3的孩子是旁觀者。
  • 下春藥,校園霸凌為何如此猖狂?
    下春藥,校園霸凌為何如此猖狂?
  • 對校園霸凌說不
    根據日本文部科學省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校園霸凌事件高達61.2萬件,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為減少校園霸凌,日本學校採取了各種措施以抵制校園霸凌現象。 如今的校園霸凌現狀如何?日本的校園霸凌現象究竟有多嚴重?各國如何避免和應對校園霸凌現象?
  • 對「校園霸凌」說「NO」!
    小侄兒咬咬嘴唇更加小聲的湊到我耳邊說:「學校有個壞孩子老打我和其他同學,我想學搏擊可以保護大家!」我突然意識到小侄兒是遭遇了校園霸凌事件了。二、不想惡化事件為了不影響學校聲譽以及社會影響許多學校發生校園暴力事件後採取的解決方式都是比較「懷柔」的,只要學生不發生太過激的行為校方都會「壓下去」。這也是校園霸凌屢禁不止的一個原因。
  • 孩子被「霸凌」,忍耐還是反抗,怎樣用智慧力量解決校園霸凌
    答案是肯定的,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給予孩子的一切影響都會潛移默化改變孩子,形成支持他思想、行為的支撐,因此好的教育下孩子既不會成為讓人厭惡的霸凌者,也不會淪為遭人霸凌的「被霸凌者」。比如在遊戲中感覺到被不好地對待就要大聲提出來,這是表達自己的權利,如果選擇忍讓,默許下的欺負行為可能被持續放大,甚至進一步發展成霸凌。
  • 馨香智慧:孩子被校園霸凌,性格沉悶孤僻怎麼辦?蔣長英教你應對
    馨香智慧:孩子被校園霸凌,性格沉悶孤僻怎麼辦?蔣長英教你應對蔣長英:《聰慧父母》家庭教育導師;心理撫養倡導者;曾幫助500餘個家庭走出困境,擅長家庭教育、情感、育兒等。如今校園霸凌總是被搬到檯面上,青少年校園欺凌事件已經屢見不鮮了。
  • 對校園霸凌說不,還孩子純淨校園
    其次,霸凌的定義也不僅僅是打你,罵你這麼粗暴的,校園霸凌是指學生之間的權利不平等的攻擊性行為,關鍵詞在「權利的不平等」。而在校園霸凌中不僅僅只有施暴者和受害者兩個角色,在這種過程中還有旁觀者這個角色,這三個角色在所謂的權利分布下就可以簡單地定義為:施暴者——上位者,受害者——下位者,而旁觀者看似並沒有參與到校園霸凌是實際行動中,但是漠視只會增加施暴者的氣焰,所以旁觀者也是上位者。
  • 黃子韜自曝曾被校園霸凌,被踹尿坑扇耳光,遇上校園霸凌怎麼辦?
    黃子韜在直播中談起校園霸凌這個話題,自曝自己曾經被校園霸凌過,並和粉絲談了自己是如何面對的。黃子韜說自己那時候打球很好,有一個女孩就很喜歡他。黃子韜就回應說謝謝你,我會很努力打籃球的。之後黃子韜去上廁所,不一會兒就有三個男生過來一腳把他踹到了尿坑子裡。黃子韜不明所以,對方說你為什麼要和我女朋友說話。接著又給了黃子韜一個巴掌。黃子韜呼籲粉絲,千萬不要一個人承受這種痛苦和壓力,就直接回家跟父母說。不管遭受了什麼,還是心裡有什麼不開心,永遠不要憋在自己心裡,要說出來。
  • 美國校園霸凌治理的有效對策
    當前,美國的校園霸凌治理主要是在社會生態系統理論框架下進行的,該框架有利於分析校園霸凌的形成原因、事先預防、過程演變、後期幹預以及效果評估等,在實踐中採用系統、互動、聯繫、整體的方法提升校園霸凌治理的實效性。針對當前校園霸凌的特點以及面臨的主要挑戰,美國在總結以往校園霸凌治理的經驗和教訓基礎上,主要從以下六個方面著手。
  • 單挑吧,校園霸凌
    半年以來,他獨自一人面對校園暴力,卻沒有向父母提起。到目前為止,他不知道該怎麼解決這件事。「我該怎麼辦?他們叫我買東西,問我要錢,不聽就打我,別的同學也被欺負。但我們都不敢說。」君昊在小學同學群裡問自己的好友。小智回復最快,他和君昊關係很好,但他去了遙遠的南方城市。
  • 家人智能「校園暴力AI防控報警」解決方案 砍斷校園暴力鎖鏈
    演員施柏宇與任敏重現電影《少年的你》的片段後,施柏宇突然親訴自己在童年時曾遭遇到的校園霸凌經歷,意外地將節目帶向了高潮,同時,也再次將「校園暴力」、「校園霸凌」帶來的刻骨傷痛展現在觀眾面前。校園暴力這一直擊未成年人安全的重要問題,究竟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或解決?
  • 智慧校園發展方向明確,「中悅科技」打造數據中臺解決校方數據管理...
    我國教育部在2018年4月13日印發的《教育信息化 2.0 行動計劃》中就明確指出了校園智能化的發展方向:「推進推動人工智慧在教學、管理等方面的全流程應用,利用智能技術加快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方法改革,探索泛在、靈活、智能的教育教學新環境建設與應用模式。」
  • 遇到校園霸凌怎麼辦?15歲少年制止校園霸凌被同學圍毆,釀成慘劇
    當遇到校園霸凌,小盛挺身而出的勇氣可嘉,但是為此付出的代價,實在令人嘆息。有網友在下方留言:「我們還敢教育孩子做一個正直勇敢的人嗎?」是啊,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是一個善良的、正直的、勇敢的人。孩子遇到校園霸凌事件後,媽媽曝出了兒子和範某的聊天記錄:「想打你需要理由?」「你打我不需要理由?」當校園霸凌內心充滿惡意時,打人需要理由嗎?也許,真的不需要什麼理由。
  • 校園霸凌是開玩笑?不,美國處理霸凌很嚴肅
    原標題:校園霸凌為何被當成「玩笑話」?美國小學處理校園霸凌很嚴肅!北京一小學霸凌事件刷了教育圈的屏幕。幾個男生用裝有廁紙和尿液的垃圾筐扣在同學頭上。舉個例子。有一天在操場的時候,我突然看到幾個孩子圍在一起,地上有一大把頭髮。我撿起頭髮立馬詢問怎麼回事。旁邊有孩子跟我解釋:「Mark把Betty的頭髮扯下來了!」我警覺起來,把Betty和Mark叫過來一問究竟。Betty是個心很大的孩子,一開始還說沒事,在我再三詢問下她哭出聲來,說很痛!
  • 霍格沃茲魔幻校園生活下的陰影,《哈利波特》中對校園霸凌的批判
    《哈利波特》系列作品其實是披著魔幻外衣的青春成長作品,圍繞著霍格沃茲魔法學校所發生的故事也是現實校園生活的真實寫照。校園生活的主旋律固然是學習與成長,但光線的校園生活之下也有揮之不去的陰影——校園霸凌現象。
  • 霸凌現象嚴重的日本,最近推出了一款校園霸凌保險...
    最近,就在很多受害者家屬和教育者都在積極找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的時候, 一個新聞出來了——日本某保險公司推出了一個校園霸凌保險… 前期,如果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受到霸凌或他們想得到法律上的援助,保險公司的律師團隊會給買了這個保險的家長們提供免費的法律諮詢服務。 如果的確孩子遭到霸凌,家長們能夠在律師的幫助下,準備訴訟文件和證明霸凌的材料。 讓家長明白,了解霸凌情況是阻止霸凌繼續發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