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孩子應該怎麼進入入門數學加減法,一位普通媽媽的建議

2020-08-28 男孩學習記

今天一位前同事找到我,聊到她的苦惱,她家有一位男寶,剛剛5歲,她苦悶的說:「現在我家小孩不會做簡單的加減法,明年就要開始上一年級了,我們怎麼辦呢?我是不是應該給他報一個珠心算班呢?」我問她:「你平時是怎麼教孩子認識加減法?」她說:「我就是不知道怎麼教?」接下來我們進行了很長的一段交流,來討論孩子的數學問題。接下來把我們討論的要點整理,希望可以有更多人看到這些觀點,給我們指導,大家共同學習,進步。


作為父母的我們,是否知道這個小小的寶寶明白「加」,「減」的意義是什麼嗎?

我同事覺得孩子5歲應該知道簡單的加減法是怎麼計算了,於是他考孩子3+2等於多少?孩子幾乎是亂答,一會說5,一會看媽媽眼神不對了,又說6。她怒火心中燒,不由自主說:「我的孩子真笨?」可是孩子真的笨嗎?小孩機靈得很呢!

我覺得第一步應該是讓孩子明白什麼是「加」,什麼是「減」。寶寶是一張白紙,我們學習的東西以及對學習東西的命名都是人類經歷歲月的研究總結,一位小孩是什麼都不會明白的。如果沒有人告訴他,什麼是加法,什麼是減法,他是肯定不會計算的。因為他根本不知道這是什麼,從何來談就計算。

加法書面定義為:加法是基本的四則運算之一,它是指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數,量合起來,變成一個數、量的計算。表達加法的符號為加號「+」。進行加法時以加號將各項連接起來。

減法書面定義為是四則運算之一,從一個數中減去另一個數的運算叫做減法;已知兩個加數的和與其中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叫做減法。表示減法的符號是「-」,讀作減號。

如果你把這個解釋給他,他肯定也不知你所云。那怎樣來給孩子解釋了,當然我們就從生活中的案例來解釋吧。

例如今天買了3個蘋果回家,你可以和寶寶對話說:「媽媽買了3個蘋果,寶寶吃了一個,還剩幾個呢?」同時給孩子做示範,從3個蘋果中拿掉一個,看看還有幾個在桌子上,如果寶寶回答:「2個。」此時的媽媽一定要鼓勵他:「太棒了,答對了,這個就是減法喲,3個蘋果,吃掉一個,還剩多少,此時我們用減法計算喲,你可以這樣寫3-1=2中間小小橫線就是減號。」


又例如晚上給寶寶吃飯,你拿給他兩個碗,告訴他:「你喝湯一個碗,吃飯一個碗,你一共用幾個碗?」寶寶肯定回答:「2個。」此時你同樣要告訴他:「太棒了,答對了,這個就是加法喲,喝湯一個碗,吃飯一個碗,合在一起幾個碗,此時我們用加法計算喲,你可以這樣寫1+1=2中間小小十字就是加號喲。」


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案例,我們吃冰淇淋時,我們玩小水球時,我們吃飯擺飯碗時,我們睡覺關燈時,我們超市買東西時,我們跑步路過大樹時,去動物園看飛鳥,看魚時,我們爬臺階時,都可以以類似的方法告訴他,並與他互動。

一定要強調這是減法,加法,就是要不停的給他強調這是減法,這就是加法,如此下去,過一段時間,寶寶就能理解什麼是加法什麼是減法了。

是否有必要讓孩子去珠心算班呢?

如果你的孩子,連什麼是加減的意義都不清楚,我建議就不要報什麼珠心算了,珠心算是培養孩子記憶力和想像力的,是一種機械的計算,跟計算器有雷同之處,能快速知道答案,個人覺得並不能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個人認為傳統的數學教育模式更適合學前的孩子,比如數小棒,至少能讓孩子明白數學的意義。


純屬個人淺談,希望各位提意見,共同努力。

我是,讓我們共同見證孩子的成長!

相關焦點

  • 我家的學前時間安排,都在這裡了(閱讀,英語和數學)
    現在很多雞娃媽媽會把孩子的學前時間安排的密不透風,但我不會,毛豆的雞娃生涯基本是從上小學才開始的,學前他大把的時間是用來玩和閱讀的。 那很多媽媽也會問「遊戲」對娃有什麼用?如果你是一位功利的媽媽,也許你不相信,對於學前的孩子來說,遊戲是一種更高級的學習,讓孩子「玩中學」、「混齡玩耍」的學,效果比讓娃坐在書桌前正襟危學各種學科的內容好得多。 如果你是一位注重體驗的媽媽,你還會發現,在孩子玩的時候,他是那麼沉浸、那麼幸福、那麼專注的狀態。
  • 小學前會加減法就夠?忽略這3大思維培養,孩子數學入門難上加難
    有的家長對數學理解過於片面,認為孩子只要學會100以內的加減法就萬事大吉了。 其實,讓孩子數學能力更出眾,提前學會多少以內的加減法幫助有限。孩子上小學之前更應該建立的是數學思維,而不是會做多少道題。掌握了數學思維,加減法自然就會了,多少以內的加減法都不成問題。
  • 怎麼教孩子學數學加減法
    其一,學前兒童學計算,在於啟蒙,主要是讓孩子對計算有興趣,活化頭腦,發展思維,不在於要學得多,學得深,所以,不要追求運算的難度其二,要根據孩子的可能與需要施教,孩子們學數學是存在差異的,如果孩子有可能、有需要學,就應該施教,若孩子有困難、有反感,就不要強加於孩子。
  • 我沒有給孩子上學前班,會後悔嗎?
    最大的坑,應該幼小銜接。 幼小銜接是個很模糊概念,到底該如何銜接,在多大程度上銜接,根本沒有統一的標準。 昕寶上的是普通私立幼兒園,小班和中班基本不教知識,沒有任何作業,這也是我喜歡這個幼兒園的地方。在中班下學期,小朋友只是認識了數字1到10,學習10以內的數數。但班裡有的家長開始跟我們道別:我們要轉走了,因為這裡不教東西!
  • 培養孩子數學思維能力,不是只有加減法!
    本文由【 何秋光學前數學】發布,歡迎點讚轉發!答案:解析:幼兒教育王道:培養數學思維能力,不是只有加減法!孩子的智力投資是一筆永恆財富,尤其是3-6歲這個重要時期,家長都非常重視。數學思維不僅僅是數數和加減法,還包括數和量的區別、大小比較、空間關係、規律、順序學習、形狀比較等,而數數和加減法只是數學學習的一小部分。另外,需要強調一點,孩子數數數得好,或者加減法學得好,都不能代表他的數學思維能力就強。
  • 一位媽媽的反思:孩子不應該怎樣教育
    可是,等我們明白這一切時,已經錯過了孩子學前啟蒙的最佳時期。我們只能生拉硬拽,陪著孩子追趕,追著前面連背影都看不到的大部隊。可是,我把學習等同於受苦,還怎麼指望孩子努力拼搏?曾經我一度認為,孩子做個普通的小孩就可以了,處處爭尖太累了。可是,孩子自己並不這樣認為。當他與小夥伴在一起時,他內心的「毫無成就感」,常常會被無形中打擊,會顯得自卑。慢慢的,他變得對什麼事情都不再在意。他變成了迷途中沒有方向的船隻。
  • 學前數學精華整合筆記:進位和數位
    一個經典的學前數學啟蒙難題是:100以內數數輕輕鬆鬆,10以內加減法也666,但是,20以內加減法很難突破。
  • 怎樣給孩子做數學啟蒙?推薦讀完本文!
    其實,學前孩子的認知發展是由具體形象思維過度到抽象邏輯思維,如果學前不進行一定的學習,上小學後,數學學習已經到達了抽象的階段,孩子肯定不能理解,自然跟不上學習進度。數學啟蒙學什麼?參考教育部權威指南學前數學不能不學,不能超過孩子年齡提前學。那麼到底應該怎麼學呢?教育部在 2010 年發布了《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其中對於數學學習部分有詳細的說明和規定。
  • 學習數學加減法最簡單的玩具,使用遊戲的方式學習數學
    許多家長在教孩子學習數學的時候,會遇到各種想像不到的問題,明明很簡單的數學加減法,為什麼教了很多遍,孩子還是不明白,依然會得出錯誤的答案,那麼,有沒有一種簡單的方法,幫助幼兒園或者小學生理解數學,學懂基本的數學加減法呢?其實隨著科技的發展,數學學習方法也有了飛躍式的進步,從以前的老師家長授課式學習,逐漸變成了遊戲的學習方式。
  • 孩子4歲半了,怎麼也學不會20以內的加減法,是他不夠聰明嗎?
    最近,小丸子媽媽正在教四歲半的小丸子學20以內的加減法,可怎麼教怎麼去掰手指,小丸子就是學不會。小丸子媽媽很抓狂:這麼簡單的加減法都學不會,興趣班裡能跟上其他小朋友嗎?上了小學能跟上老師的進度嗎?也很疑惑:是自己教的方法有問題呢?還是小丸子不夠聰明呢?
  • 給孩子做數學啟蒙,別只顧數數加減法,教會數學思維更重要
    因為她家孩子相對來說開竅晚,朋友就算掰著手指給孩子算,孩子也是一臉懵懂。焦慮之餘朋友也在困惑:難道這樣子才叫幼小銜接?學了加減法就叫做好數學準備了嗎?相信朋友的疑問也是廣大家長們的疑問,甚至更多的家長會覺得理所當然應該這樣。
  • 五年級下冊數學的分數加減法,助力孩子期末考試
    小升初複習到最後階段,建議家長為孩子收藏小升初數學入學試卷#計算是數學學習的核心內容,但計算不僅是簡單的計算,更是數學思維的啟發和形成。也就是說,小學階段是學生系統學習的開始和數學思維的開始,數學計算是思維形成的發展過程和證明。五年級下冊數學的分數的加減法是重要計算內容。分數的加減法是本學期學生需要深入理解的計算題。同時,由於很多學生不掌握加減分數的規則,會導致嚴重失分。如果想避免孩子的計算過程失分嚴重,家長需要幫助孩子掌握分數加減法。
  • 【數學啟蒙】10以上加減法,你們是怎麼教孩子的?
    看班級群暑期裡依然上學的孩子,已經開始10以上加減法,拼音認讀寫,10-50數字書寫……我家到現在5的分解還不太理解什麼意思,不知你們有沒有這個感受,孩子真正理解和寫出正確答案這兩件事之間,隔了十萬八千裡
  • 一年級數學:3500道20以內加減法,每天一頁,孩子期末一分不丟!
    一年級數學:3500道20以內加減法,每天一頁,孩子期末一分不丟!20以內加減法是一年級孩子必須掌握的計算,可以說20以內的加減法已經算是數學計算中基礎中的基礎了,因此各位家長要監督孩子20以內的加減法。
  • 奶爸奶媽和孩子一起學加減法
    你家的孩子愛數學嘛?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談談數學數學在當代社會起著重要作用,日常生活也必須用到算術,算術是現代科學技術的基礎和工具,所以對幼兒進行數學啟蒙教育,可以提高促進發展學前幼兒思維能力讓孩子學會算兩位數以上的加減法,我們家長需要對孩子做一些什麼樣的準備教育呢?
  • 一年級數學20以內加減法計算口訣,附計算練習題,提高計算能力
    一年級數學:20以內加減法計算口訣,附計算練習題,提高計算能力一年級數學,學習難度不大,主要就是打好數學學習基礎,尤其是計算,孩子在數學學習中,就要掌握好計算技巧,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大部分孩子在學前就學會了10以內的加減法,但是卻在一年級數學計算這一塊兒老是吃虧。
  • 一年級數學:20以內加減法計算口訣,附計算練習題,提高計算能力
    一年級數學:20以內加減法計算口訣,附計算練習題,提高計算能力一年級數學,學習難度不大,主要就是打好數學學習基礎,尤其是計算,孩子在數學學習中,就要掌握好計算技巧,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大部分孩子在學前就學會了10以內的加減法,但是卻在一年級數學計算這一塊兒老是吃虧。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學前大部分孩子學習的都是不進位、不退位的加減法,計算可以說是沒有難度,但是一年級數學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學習不會很輕鬆,這是一年級數學學習的重難點,這些稍顯複雜的算式降低了孩子的計算速度,孩子的計算能力也受到影響。
  • 3-7歲孩子的學前數學練習冊,共16本!(高清彩色免費分享)
    學前數學啟蒙應該包括兩個大的方面:一個是思維訓練;一個是數學核心素養的培育。幼兒數學啟蒙不能完全依賴於大班教學的形式。啟蒙教育是需要及時的、適時地和幼兒進行互動反饋的活動,相對於注重家庭輔教的家庭,有兩個方法:一個是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一個是父母抽時間培訓(有條件也可以1對1培訓)。
  • 英國娃幾歲開始學數學,又怎麼學?
    上一篇文章我和大家分享了英國孩子學齡前學習英文讀寫的內容(直接點擊標題英國娃學英文幾歲開始學習「讀和寫」,又怎麼學?閱讀)。這篇和大家分享有關英國早期教育中關於數學學習的內容。英國的早期教育遵從國家早教綱要EYFS(早年發展階段),孩子的早期發展0-5歲是一個連續的過程,「數學」作為EYFS的7方面之一從孩子出生到5歲是一個循序漸進發展的過程。
  • 斯坦福教授:數學不只有數數和加減法,還要注重培養孩子數學思維
    孩子在一定的年齡之後,家長就會聽到這樣的話:「我家孩子能從1數到100」「我家孩子可以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我家孩子可以從100倒數」其實就是數學啟蒙上出現了問題。很多人認為的數學啟蒙就是數數數字,或者就是簡單加減法。但是說起來數學啟蒙這件事,可不止有數數這麼簡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