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閱讀:不強勢,孩子養不成好習慣

2020-09-06 天鵝閱讀

作者:劉墉

不給孩子立規矩,怕孩子好習慣養不成!給孩子立太多規矩,怕影響孩子的自由成長!家長們對於立規矩這件事有沒有感覺過頭疼呢?作為一雙兒女的父親,劉墉有著自己獨特的教育心得。

中國式教育:父母要用規則的手段,強化孩子良好的思考與行事的習慣

兒子劉軒小時候,因為忙於工作而忽視了他的成長,在他7歲的時候,我們全家定居到了美國紐約,來到國外的劉軒,因為環境的陌生,身邊沒有朋友,以至於他變得膽小自閉、內向、怕與外人溝通,作為父親,我意識到要採取強制措施才能使他樹立堅強自信的品格。於是我採取了中國的「強權」式教育方法,給兒子制訂了嚴格的生活制度:嚴格作息,不準偷懶;自己的事自己做,不僅要自己洗衣服,如果父母不在家,還要自己做飯。劉軒在母親身邊嬌生慣養,突然被我強權管制,自然很不習慣,這些我都看在眼裡,但如果因為孩子的不適應就停止,那麼孩子永遠都不會得到成長。

「強權」只是手段,孩子不是用規則就可以教得好的,規則總是會被他們忘掉的,但思考與行事的習慣一旦培養成功以後,便用不著藉助記憶,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在他們的人生中發生作用。我們父母所要做的,就是用規則的手段,強化孩子良好的思考與行事的習慣。

有時候,我會想著不同的方法,塑造他能獨當一面的能力。在他剛來美國的時候,因語言不通,不敢和同學打交道,整天鬱鬱寡歡。我了解後,便經常帶著劉軒去看電影,在路上我總是會讓他問警察、路人、賣爆米花的「現在幾點了?」劉軒就特別緊張,舌頭直打結。但經過很多次的嘗試,劉軒漸漸敢於與不同的人打交道,這也印證了,我的方法是對他有效的,他也總是問我「爸爸為什麼總是忘帶表」,我每次都是笑笑向他道歉,有一次我忍不住告訴他:「我是要訓練你放得開。如果口都開不了,怎麼與人打交道,怎麼能成功?」兒子這才恍然大悟。

民主式教育:規矩上做一個有原則的人,生活中應該給予孩子更多關心

由於我的強權教育,劉軒在很小的時候自己的事情就自己做了,衣服髒了,自己動手;父母不在家,飯要自己做。因此,劉軒很早就能夠自己做飯,甚至燒得一手好菜,這讓很多自詡獨立的美國孩子都自愧不如。

在教育劉軒的過程中,我是個絕對的「中國式父親」。兒子看電視要管;兒子打電話要限制;為了鍛鍊兒子的膽量,把他送到曼哈頓「毒蛇猛獸出沒」的地方上中學,每天路上要花三個小時。因為我的專制,父子關係一度很緊張。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也有逆反的心理,我所認為的「叛逆」是,孩子有時候只是他們自己的心理同生理狀況在作戰,身體已經長大,茁壯到覺得有足夠的力量可以離開父母獨立;而經濟上依舊需要依附,迫使他必須留下,兩種力量常常打架。這個時候需要父母在身邊好好耐心勸導。為了消除我的「強權」教育對他的心理影響,為了拉近我們的關係,我也與時俱進地學會了很多兒子世界裡的新事物,比如說:上網聊天、滑旱冰、穿破牛仔褲,甚至如何染綠頭髮。在規矩上嚴格是讓他做一個有原則的人,在生活中的相處,就更多應該給予他關心和照顧。

我意識到,他對我的依賴性越來越大。為了鍛鍊他的自主性,讓他有獨立判斷、辨別的能力,在他考入哈佛大學後,我開始漸漸地收住我「強權」,讓他更多地進行自主選擇。選擇專業、就業地點、婚戀情感等方面,我再也沒有多做幹涉。因為兒子已經是個成年人,已能夠對自己的選擇負責,我對他說」你翅膀硬了,可以飛了」。劉軒感受著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自由,他說:「二十一年來,我討厭你的嚴加管束,二十一年後,我感謝你的寬宏大量。我該起飛了,卻莫名其妙地有點捨不得。」

要在嘗試中尋找適合自己孩子成長的方法

「教育」就是教書育人,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也要傳授其作為「人」在社會上生存的本領。

在兒子上中學時,不顧老母親的抱怨,堅持為兒子選擇了一所離家很遠,單程需要90分鐘車程的中學。幾個月後,兒子提出說,周末要與同學一起去新澤西州旅遊,這讓我很驚訝。90分鐘的路程,使孩子的視野和心胸同離不開家的孩子不一樣了。如果因為爬山危險,就不讓兒子去爬山,或許劉軒在性格上就不會有這麼大的轉變。作為家長你要想好,是培養一隻乖貓睡在你腿上,還是培育一個獨立於天地之間的男子漢呢?男兒就得鴻鵠高翔,不墜青雲之志,「強權」教育的結果,是讓兒子能夠與懂得了自強自立。而民主的方式,更多的是讓兒子懂得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這兩點都是在教育上不可或缺的。

我的小女兒劉倚帆,在她成長的過程中,我每每對她多加鼓勵,讓她充分獨立,女孩心思細膩,感情相對脆弱,所以,在教育女兒的過程中,我也特別注重方法。讓她自己把握生活,又在某些方面嚴格要求,原則問題堅決不放任自流。希望女兒做個淑女的同時,又希望女兒做個女強人,「因為時代愈來愈進步,孔武有力的男生不見得吃香,嬌小的女孩子照樣可以統治世界」。

不過在其他方面,我管理女兒的政策卻非常寬鬆,讓她自己管自己。有一次,都夜裡兩三點了,劉倚帆還在洗澡、聽音樂,我只提醒了一遍,就不理了。結果第二天,劉倚帆哈欠連天地去上課,一整天也沒精打採的,自然就意識到生活規律的重要性。每個孩子的情況不一樣,教育方法也不一樣。女兒可以趴在地毯上一邊看電視一邊做功課,她有本事這樣仍然每科拿A,我有什麼話可說呢?女兒—邊聽音樂,一邊上網,一邊做功課,她能一心多用,不正好適應了這個資訊發達的時代嗎?

教育教的既是「人」,也是「方法」。每個孩子都是純真善良的天使,需要父母付出心血和時間好好培養教導。教育的方法沒有絕對,每個孩子的發展都具有差異性和不平衡性;也沒有絕對教不好的「孩子」,作為父母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來對待每一個成長中的孩子。要在不同的嘗試教育中,尋找到適合自己孩子成長的方法。


發現你的閱讀!關注天鵝閱讀網微信公眾號:swanreads,精彩繼續!

相關焦點

  • 幼兒園長:不收村裡娃,我們只養天鵝不養豬
    「我學的是養天鵝技術,我不會養豬!」近日,這句來源於陝西某女幼兒園長的奇葩語錄,成為網絡輿論的熱點。為什麼?因為這位女幼兒園長口中所說的「天鵝」,並非那個體態優雅、脖頸修長,隸屬於「脊索動物門、鳥綱、雁形目、鴨科、天鵝屬」的天鵝,而是代指富人家的孩子;女園長嘴裡所說的「豬」,當然也不是那些肥頭大耳、體態臃腫、憨吃痴長,只能淪為人類盤中餐的豬,而是代指窮人家的孩子!
  • 強勢的母親,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生活在這樣環境下,被父母大呼小叫的使喚著、指責著,不被呵護、不被關懷和理解,即使孩子很聰明很有靈性,估計也會被這樣強勢的媽媽嚇怕了。上帝賜予了她這樣強勢的父母,她能怎樣呢?除了適應、接受、屈服,小小年紀,還能怎麼樣?想起了李靜在節目上講的故事,一個小孩,父母太強勢,總逼迫他做不願意的事。後來他去美國,剛下飛機場,就發信息給父母說:「你們根本不愛我,否則不會一直想要改變真實的我。
  • 強勢媽媽和非強勢媽媽,分別養出什麼樣的孩子?這些區別很真實
    但不幹涉可不是不作為,父母不會幹涉孩子正常的成長,但是卻會引導孩子成長,通過自己的所作所為,讓孩子學習好的品質,有好的性格養出好的習慣,那如果在這個階段裡有一個強勢的媽媽和非強勢的媽媽,也許養出的孩子就不一樣了。強勢媽媽養出什麼樣子的孩子?甜甜媽特別強勢,強勢到什麼樣?
  • 幼兒園園長把孩子比作天鵝和豬,為她叫好的人真當自己是天鵝?
    在4月份園方組織召開的家長會上,針對大家提出為什麼不全面實施普惠收費時,負責人「崔園長」說下了如下幾段話。「我在教育局說了,我們學的是養天鵝的技術,我們不會去養豬。當時把教育局的人氣得鼻子都冒煙了。杜城村的村主任找我,要把村子裡那些娃都送到這兒來,我不同意,這些孩子素質太低。」
  • 家長這樣做,孩子還是養不成的好習慣,你來找我
    想要孩子形成某一個好習慣只要同時做好了這兩點,就一定能成功。一是讓孩子願意啟動這個習慣,二是能讓孩子願意重複這個習慣 如何讓孩子願意啟動某個習慣? 1 帶孩子去參觀或體驗一下有這種好習慣的人的生活 你覺得孩子的房間亂,可是他不覺得呀。那是因為孩子覺得他的房間的零亂是很正常。你的要求就是沒事找事。
  • 天鵝閱讀:4招小技巧,讓你的孩子愛上閱讀
    作用:培養幼兒的自主性、自律能力及獨立閱讀能力;反饋幼兒在閱讀興趣、能力、習慣等方面的發展情況。作用:拓寬孩子思路,發展了孩子的創造性思維,使孩子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激發幼兒繼續閱讀的興趣。注意點:父母要小心呵護孩子的創造欲,不可打擊孩子積極性,如遇上孩子改編不合情理時,可耐心地對其講清道理。
  • 培養孩子愛閱讀的好習慣
    其中有這麼一隻鳥暗暗想:「如果我吃多了,就會變肥.變肥了,就會被殺掉;如果餓著不吃的話,即使暫時不被殺掉,但也會餓死。應當估算著吃食物,不要讓自己長肥,減少脂肪,等到羽毛長好,尋找機會逃出鳥籠。」它按照這樣的想法去做,等到羽毛長好了,果然就逃出了鳥籠。教子智慧 就像這隻小鳥一樣,我們培養孩子閱讀習慣也是在給他們積累一定的知識,以利於他們以後的生活。
  • 「不收村裡娃,只養天鵝不養豬」幼兒園園長語出驚人,家長們怒了
    園方負責人語出驚人:「只養天鵝不養豬,農村人沒素質」當幼兒園成了所有小朋友幼年時候必須經歷的,幼兒園的各種問題相繼流出來。近日西安的一個幼兒園負責人公開講話中語出驚人,引起網友熱議。我們先瞧一瞧這位負責人都說了啥:「我說我學的是養天鵝的技術,我不會養豬。說話很直白。」「我不是瞧不起城中村比如說打工的子弟,賣菜的……我溝通不了!」
  • 如何培養你家孩子養成閱讀好習慣?
    於是,很多家長為了幫助孩子培養閱讀的好習慣,便對孩子進行硬性要求,給孩子制定嚴格的閱讀計劃,並規定孩子每天讀幾頁課外書,甚至有些家長還要求孩子在閱讀完後寫讀後感,也有要求孩子要大聲朗讀出來。但後來發現,這所做這一切,不僅效果一般,也並沒有培養孩子愛讀書的好習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其實主要問題出在家長身上,家長自身並沒有好的引導方法,或方法錯了。
  • 天鵝閱讀:孩子,你慢慢來,媽媽不著急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欣賞孩子成長路上的風景。黑先生在培養四個孩子的過程中,很有耐心,四個孩子長大後也都很成功,有的成為哈佛大學的講師,有的是醫生,有的當了設計師。他說,父母與其擔心孩子做事慢,不認真,不如去做給他們看。孩子們會聽父母的話,但他們更想看父母怎麼做,如果能一起參與到孩子的活動中,孩子的接受度會更高。
  • 天鵝閱讀:孩子,你慢慢來,媽媽不著急
    來源:來源:晉兒媽媽(接力出版社讀者投稿)育兒養娃是一條很漫長的路,不妨慢慢地走,不要人為加快孩子成長的步伐,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欣賞孩子成長路上的風景。要堅信,孩子一定會成長為他自己期待的模樣。作家龍應臺的兒子上了小學半年之後,她覺得放學後可以不用去接孩子了,於是就讓兒子自己從學校走回家。
  • 讓孩子儘早養成閱讀的好習慣,今後受益無窮
    讓孩子養成一個閱讀的習慣是很好的,以後也會是孩子的一筆財富,但是怎麼做才能讓孩子養成好習慣 呢?一、營造氛圍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如果你經常帶孩子去圖書館看書,即使他不喜歡閱讀,但面對那樣的環境,也會慢慢融入到其中。這些積極外部因素會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所以,家長在周末時可以多帶孩子去圖書館看書和參加閱讀活動,讓孩子多多浸漬好的影響。
  • 孩子的好習慣難培養?在2個方面加以輔助,許能「烙印」成功
    "「這都幾點了你還不起床,昨天晚上是不是又熬夜了!說了多少遍了就是不聽!」「又在玩手機,你作業是寫完了是嘛?」無論怎麼說教,孩子依舊我行我素。甚至,還可能會變得越來越過分。其實,孩子的壞習慣並非無法改正。只不過我們作為父母,一定要找到合適的方法,從正確的時機入手。實在不行,再在兩個方面進行輔助教育,一定能夠讓孩子培養成良好的性格習慣。
  • 幼兒園園長自稱有背景不怕曝光拒收農村娃:我們養天鵝技術不養豬
    兒童是春天的花朵,祖國的未來,也是父母的驕傲,相信每一位家長都認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對孩子的教育也是嘔心瀝血,都是想方設法把孩子送到好一點的教育機構,我們常說,教育要從小抓起,所以,即使是孩子上幼兒園,父母也是不惜花重金,讓孩子上一個理想的幼兒園。
  • 「不收村裡娃,只養天鵝不養豬!」一幼兒園園長語出驚人,評論區這樣...
    來源:齊魯晚報" 我們學的是養天鵝的技術我們不會去養豬要把村子裡那些娃都送到這兒來我不同意因為這些孩子素質太低 "最近,西安一位幼兒園園長語出驚人丨中鐵尚都城幼兒園丨不收村裡娃,引發網友熱議網上一段西安某幼兒園負責人的
  • 寒假閱讀時光:培養孩子閱讀的好習慣
    然而每逢放假,孩子在家裡不是看電視就是玩手機,不是玩玩具就是翻柜子搗亂……好習慣沒養成,壞習慣越來越多。相信這是很多家長的共同焦慮。其實,因為疫情不得不宅家的假期,正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好機會。目前很多孩子正處於閱讀貧乏期而不自知。只知道玩手機,看電視,打遊戲。作為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因為這種閱讀習慣是需要家長來培養的。所以在鼓勵孩子學習,積累閱讀量之前,首先要做的是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 中鐵尚都幼兒園的養天鵝事件,你怎麼看?
    其園長在給家長們保育費漲價的動員會上做了一個比喻,把該幼兒園的教育比喻成養動物。她們學的是養天鵝的技術,所以不會養豬。她們幼兒園是個純潔的環境,她跟賣菜的,賣魚的溝通不了,所以,她們不收貧民家長的子弟,不能魚龍混雜,會被這些低層次的家庭和他們的孩子,拉抵了整個幼兒園的素養。
  • 天鵝閱讀:孩子成才最大的捷徑,是閱讀一流的書
    你比誰都聰明,就是不認真不刻苦!一切拿成績說話,平時再努力沒考好等於零。……這裡面有沒有讓你似曾相識的聲音?,而美國老師留給學生的作業量,更是只有同齡人的十分之一,在中國念過幾年書後去美國的中國孩子,只要語言過關,很少不在學校裡名列前茅。
  • 天鵝閱讀:讓孩子和哲學相伴同行
    這不只是戲言,憑藉親自觀察,我深信兒童與哲學之間有著天然的親和性,和大多數成人相比,孩子離哲學要近得多。在有些人眼中,孩子與哲學似乎不搭界,那是因為他們既不懂孩子,嚴重地低估了孩子的心智,也不懂哲學,以為哲學只是一門抽象的學問,對兩方面都產生了誤解。
  • 在暑假期間,培養孩子愛好閱讀的好習慣
    越來越多的家庭認識到親子閱讀的重要性,也知道讓孩子從小愛上閱讀的重要性。那麼,如何進行親子閱讀呢?,培養自主閱讀好習慣?當孩子再大一些,可以帶孩子去書店,來到孩子的閱讀區域讓他自己挑選書本,如哪個版本的書,喜歡的圖畫,和喜歡的話題等。讓孩子自已來選擇,讓他感到自己擁有自主性,而不要強迫他閱讀什麼書籍,如果選擇無法駕馭或不喜歡的書籍,會讓他失去了閱讀興趣,這反而起到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