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期間,垃圾分類「不打烊」。日前,大興區發布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行動方案,將在全區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全區黨政機關,學校、醫院等事業單位,賓館、飯店等相關企業在今年4月底前全面實施垃圾分類。今年年內,大興區創建垃圾分類示範片區的鎮街佔比將達到90%以上,群眾對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參與率和正確投放率不斷提升,原生垃圾80%以上將採用資源化方式處理。到2025年底,大興區全面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
龐各莊鎮垃圾分類指導員正在工作
大興區垃圾分類堅持「乾濕分開、資源回收」的技術路線,按照終端分類處理工藝,建立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標準體系,規範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和暫存要求。居住小區、黨政機關和社會單位垃圾分類的基本品類為廚餘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類,分類收集容器由標識、文字和顏色(綠、藍、紅、灰)構成。
按照工作方案,以廚餘垃圾、其他垃圾收集容器為基本分類組合設置投放站點,大興的每個小區應至少設置一處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交投點,分類投放站點應公示垃圾分類常識。有條件的社區應因地制宜設置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大件垃圾和裝修垃圾暫存點。大興區各鎮街可因地制宜選擇合理的投放模式,可採用固定式、流動式和組合式等模式。在小區醒目位置公示垃圾分類投放設施的分布點位、投放時間和投放方式,以及各類垃圾的收集、運輸責任單位名稱、收運負責人、收運時間、地點等信息。通過多種方式鼓勵居民進行垃圾分類,比如建立垃圾分類積分管理制度和信用帳戶,通過投放垃圾的行為約束機制,逐步改變居民隨意投放垃圾的習慣。
此外,大興區也將在農村積極推進垃圾分類治理,將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工作納入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因地制宜推進農村地區垃圾分類。堅持「戶分類、村收集、鎮運輸、區處理」的模式,進一步完善農村垃圾收運處理體系。
大興區提倡全民開展「光碟行動」,在餐廳醒目位置擺放或張貼節約標識,引導消費者適量點餐,促進廚餘垃圾源頭減量。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電子商務經營者、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採用可降解、可重複利用的環保包裝材料,減少包裝材料的過度使用,實施包裝物回收。同時,禁止在大興區生產、銷售超薄塑膠袋,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不得使用超薄塑膠袋,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袋。落實黨政機關限制使用一次性用品,賓館、餐飲行業不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鼓勵開展舊貨交易,逐步推行淨菜上市。
工作方案要求,到2020年底,大興區各學校垃圾分類知識普及率要達到100%。強化國民教育基礎性作用,教育部門應當將生活垃圾減量、分類、處理的知識納入中小學校及學前教育教學。調動全民參與積極性,推進垃圾分類知識進單位、進社區、進課堂。鎮街組織開展「面對面」的垃圾分類知識入戶宣傳,組織社區小課堂培訓,充分發動居民參與垃圾分類。在社區張貼垃圾分類知識宣傳掛圖、條幅海報、標語口號,營造垃圾分類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