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宋·朱熹《集注》「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其自治誠切如此,可謂得為學之本矣。」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總有些磕磕碰碰,孩子經常自以為是,自以為能,自以為才的行為中,難免會有一些不良行為和會犯一些錯誤。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經常在思考如何使我們的教育有效,並且孩子能夠從我們的教育中得到更好的成長和發展。
一位哲學家說過這樣一段話:「播下行為的種子,你就會收割習慣;播下習慣的種子,你就會收穫性格;播下性格的種子,你就會收穫一定的命運。」我國偉大的教育家葉聖陶明確指出:「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對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是人的品德基本。好的習慣使學生走得更遠,更好的發展。
在開學的前幾天,學生午餐和晚餐結束後,個別同學的碗和餐盤扔進收納箱裡,發出乒桌球乓的聲音。當時我沒有急於去叫當事人,事後我思考,這事其實是一些孩子不經意無意識的一種行為,於是我就在接下來的課裡專門做一個《彎一彎腰拾起你的文明》的主題教育,在教育過程中,我不去點個別學生的名,而是喜歡用我的口頭禪「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還講了發生在好多年前的「面試與掃帚」的故事。並且介紹班級衛生保持的一種習慣,讓學生不管在教室內,還是在教室外,發現有紙屑彎腰去撿。不但前面的孩子改了習慣,全班同學的「彎腰」成了常態。抑或,這種教育就是一種習慣形成。
大課間,我們班的孩子們喜歡到樓下打羽毛球,我也經常看他們打,有時候也參與跟他們一起玩。一次不經意間聽到,一個孩子對一些球處理不好時「髒話」隨口而出,過了幾天,這種現象蔓延了,於是我覺得這事我得管了,在接下來的課上我就說「今天我發現有一部分早上沒有刷牙」,學生們一臉茫然,甚至還有人在問,「誰啊」 在這情況下,我停了一分鐘,「今天我發現個別同學在校園裡滿口髒話,一定是早上沒有刷牙」同學們恍然的笑了,當事者也害羞了。在教育過程中,我不去點個別學生的名,還是喜歡用我的口頭禪「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我乘勝追擊講了,「牙今天沒有刷,明天刷了就好,生理的髒衝衝洗洗就可以了,心靈的髒就沒有衝衝洗洗這麼簡單「。第二天,一位孩子在課間冒出一句」髒話「,馬上幾位旁邊的同學就說,你今天早上沒有刷牙,那位孩子臉紅了好一陣子,後來通過孩子了解,班級裡說髒話就這樣悄然銷聲匿跡了。抑或,這種教育就是一種文明形成。
當然,教育並不是都是這樣簡單就了事的,我們要對不同錯誤和不良行為進行分類分析和思考,有的放矢,具體分析。
要從性質上、行為上、動機上多角度分析有些是無意的,不經意的,好奇的,好玩的;有些是刻意的,有攻擊性和傷害性的;有些不可避免的,有些是不可避免的;有些是個體性的,有些是群體性的;有些經常犯的,有些偶爾犯的······
以致我們的教育方式要有針對性,從教育的群體上分有些事需要個別教育,有些需要群體教育;從教育的方式分有些點到為止,有些反覆教育;從教育的內容上分有些需要講大道理,有些就是談談生活或學習的細節。等等。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對群體教育的過程中,既沒有傷害犯錯孩子的自尊心,而是幫助引導他們正確的行為觀和價值取向。又可以對群體進行大面積的教育,並且產生學生直接的監督和抑制。促使孩子能夠對自己的行為能夠反思和客觀評價。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旨在你們群體不單單是在知識是個領跑者,更應該是一個「向上,向善,向尚」前行者。
2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