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刻FM365 |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2022-01-30 滔刻教室

感 謝 您 

收 聽 晚 上 的 FM 365

2017.11.29 GOODNIGHT

  ☽

點擊上方綠色按鈕收聽FM365

♪  主播:痞子蘭丨主編:FM365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毛澤東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出處宋·蘇洵《衡論·遠慮》,意思是知道的就說,要說就毫無保留。

 

「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最早出自《詩經·周南·關雎·序》,意思是說:對於提出自己觀點和方法的人不應該承擔什麼責任,而聽的人可以從中吸取有價值的東西,這樣才能發揮出群眾的智慧;提意見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的不正確,也是無罪的,聽取意見的人即使沒有對方所提的缺點錯誤,也值得引以為戒。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意思是別人給自己指出的缺點錯誤,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沒有就用來勉勵自己。

 

【來源】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出處宋·蘇洵《衡論·遠慮》

「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最早出自《詩經·周南·關雎·序》

  

【譯文】

古人心寬,春秋戰國時期文人創作的《詩經·周南·關雎·序》中已經提到「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論語·學而》說「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對此,宋朝大理學家朱熹在其《集注》說「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其自治誠切如此,可謂得為學之本矣」,給予高度評價。於是,曾子這個「吾日三省吾身」就成為小孩子上學必背的格言。

 

 同是宋朝的蘇洵,在其《衡論》「遠慮」篇中提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為君臣相知,互不猜疑的標準。

 

毛澤東則把上述古人的論述綜合起來,在1945年4月24日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所做的政治報告《論聯合政府》中提出:「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將其作為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以達到黨內外團結的原則。

 

 12年後的1957年4月30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召集民主黨派負責人座談,請他們積極提意見,幫助共產黨整風。為消除黨外人士的思想顧慮,他再次代表中國共產黨重申了「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合作原則。

 

 可見「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是一條多麼重要的原則。

 

【應用場景】

職場、演講

◎ 滑動觀看


-背景音樂-

《下櫻花雨的庭院》

陳奕迅《傾城》

-主播-

痞子蘭,典型的天蠍座,相信語言的力量,擁有一股呼風喚雨的神秘能量。人見人愛,車見車載,瓶子見了打開蓋,但是,卻在臉大吃四方的路上越走越遠... ...

長 按 識 別, 向 滔 刻 推 薦 名 言

◎ 感謝收聽本期FM名言,如果喜歡請點讚並轉發朋友圈哦 !

相關焦點

  •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知無不言論壇是中國首家跨境電商知識問答社區,取自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 面試:有人說「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也有人說「言多必失」.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解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強調的是在與人交流過程中要做到,將自己所知道的,毫無保留的告訴對方;「言多必失」強調的是話說得太多一定會有失誤之處,提醒我們要謹言慎行。兩種說法看似矛盾,實則統一:我們在與人相處過程中既要做到開誠布公、坦誠相待,也要時刻謹言慎行。「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要求我們坦誠待人。當遇到他人求助時,我們要傾盡所學,儘自己所能幫助他人。
  • 新聞發言人要「知無不言 言無不盡」
    新聞發言人要「知無不言 言無不盡」 發表時間:2016-04-11   來源:從他們發言中便可得知,他們都是做到了「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筆者以為,作為一名新聞發言人就要遵循這一原則,理性地做好新聞發言工作。
  •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對群體教育的幾點實踐
    宋·朱熹《集注》「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其自治誠切如此,可謂得為學之本矣。」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總有些磕磕碰碰,孩子經常自以為是,自以為能,自以為才的行為中,難免會有一些不良行為和會犯一些錯誤。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經常在思考如何使我們的教育有效,並且孩子能夠從我們的教育中得到更好的成長和發展。
  •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為什麼討人厭?因為它成了不認錯的藉口
    「別人家孩子」當然毫無懸念地高居榜首,也有幾匹大黑馬搶佔前十,可惜如今已印象模糊,只記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很多中國父母可能會表示驚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麼好的話,怎麼就變成「最討厭」了?現在的孩子是怎麼了?
  • 知無不言 言無不盡
    我很感謝領導的氣魄,政協和我們說了,不會對我們「打棍子」、「戴帽子」、「抓辮子」,要我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薛江華 鄧瓊)  薛江華、鄧瓊  (薛江華 鄧瓊)
  • 學人評論 | 李石: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馬大畢業演講」的正確打開方式
    暫且不論楊舒平所言之事是否屬實,中國儒家傳統主張: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參見:《論語·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宋·朱熹《集注》:「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其自治誠切如此,可謂得為學之本矣。」)別人對自己的批評,說得對,就改;說的不對,就引以為戒。如果是謠言,指出真相即可。何至於「人肉」其父母,謾罵、威脅批評者,甚至進行人身攻擊?
  •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有位重點中學的班主任總結了一下,請初一初二的同學自己對照一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01急於求成,學習無規劃在複習的過程中,心浮氣躁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
  • 領導不提拔你的3個原因,請對號入座,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很多人認為自己的工作已經做得很好,但是工資沒漲,職位沒有晉升,領導想要提拔一個人,並不會看你是否是公司的元老,也不會看你的人際關係怎麼樣,特別是這三個原因,請對號入座,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 朱坤明: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幫助明英宗對付石亨、曹吉祥的李賢
    李賢對皇帝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希望停止大規模地採購奇珍異寶,不讓守衛邊境的大臣送賀禮,明英宗朱祁鎮一 一照辦。錦衣衛指揮使門達做了很多違法的事情,陷害忠良,李賢也毫不客氣的揭露和彈劾。剛正不阿,性格剛烈的一代賢臣,大明的柱石李賢,值得大家崇拜。
  •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哦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哦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冬季帶娃常見的「4宗罪」,你犯了幾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