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言人要「知無不言 言無不盡」

2020-12-12 中國文明網

新聞發言人要「知無不言 言無不盡」

發表時間:2016-04-11   來源:宿州文明網

  近日,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與全國新聞發言人培訓班學員座談,強調新聞發言人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履職盡責,敢於善於發聲,做到講政治、懂政策、知情況、會說話、敢擔當,為黨的新聞輿論工作作出更大貢獻。這無疑為新聞發言人的工作導向提出了明確的目標。

  新聞發言人作為一位極具代表性和特殊性的公眾人物,其職責是在一定時間內就某一重大事件或時局問題,舉行新聞發布會或約見個別記者,發布有關新聞或闡述本部門的觀點立場,代表有關部門回答記者的提問。他們所表述的語言起著關鍵性的作用,任何新聞發言人都不可小覷這些語言。

  眾所周知,近些年來,我們常可以在一些媒體上獲悉相關新聞發言人對一些重要會議和事件的新聞發言。筆者印象最深的就是2016年的兩會上的兩位新聞發言人,一位是政協大會上的發言人王國慶,面對記者的「犀利」提問,他或援引數字,或講述故事,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完美地作出了生動有趣的發言。另外一位就是人大會議的新聞發言人傅瑩,她沉著穩定。面對眾多犀利乃至有些刁鑽的問題,傅瑩總是微笑著以不變的優雅和機智一一回應解答。

  為何這兩位新聞發言人能機智靈活地直面各路媒體,且能做出最有力度、最有見地的陳述發言?從他們發言中便可得知,他們都是做到了「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筆者以為,作為一名新聞發言人就要遵循這一原則,理性地做好新聞發言工作。

  因此,在這個透明化時代,面臨公眾的信息質詢,必須對一些熱點敏感新聞事件作出回答,不斷豐富自己的新聞知識,提高自己應對問題的迅速反應能力,紮實自己的語言功底,用生動有趣、有理有據的表述方式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應杜絕「無可奉告」,因為這只會激起輿論反彈,同樣「王顧左右而言他」也不可為,因為這也能引發更多質疑,所以,一位稱職的新聞發言人,面對記者咄咄逼人的提問,若「視而不見」或有「踢皮球」的現象,終歸不可取,因為這樣做只會降低政府的公信力,甚至會損害到政府的形象。倘若用「躲貓貓」辦法恐怕只會引起公憤。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若能夠在一定範圍內釋疑解惑,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無疑將會提高政府的影響力。

  當然要做好「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還要把握好「尺度」,那就是新聞發言人的發言始終要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影響力為工作目標,始終圍繞黨和政府的工作服。要知情況,熟業務,要善於用智慧的語言說話,以坦誠開放、理性平和、簡明樸素的話語,準確及時地發布權威信息,讓公眾對發布的信息可信、可用、可親。

  新聞發言人站在新聞發布工作的最前沿,他們雖不是聚焦在媒體鎂光燈下的明星,但是他們承擔的責任卻意義重大。所以,作為新聞發言人始終不要忘記自己的責任,要敢於擔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勇於爭做在潮頭起舞,不怕打溼羽毛,需要時能站出來、衝上去的優秀新聞發言人。(闞亞玲)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274232&encoding=UTF-8&data=ADH1-AAAAAcAAADzAAAAAQAx5paw6Ze75Y-R6KiA5Lq66KaB4oCc55-l5peg5LiN6KiAIOiogOaXoOS4jeWwveKAnQAAAAAAAAAAAAAALjAsAhRAKC6iiUbkxBhnzMNrdjYH04wcTQIUIOvL0DdB1pVG8G2KwGrYZGt5dXU.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274232&encoding=UTF-8&data=ADH1-AAAAAcAAADzAAAAAQAx5paw6Ze75Y-R6KiA5Lq66KaB4oCc55-l5peg5LiN6KiAIOiogOaXoOS4jeWwveKAnQAAAAAAAAAAAAAALjAsAhRrEjoZoQtMaa-an0y5BJrbRmF43gIUI3MsyMC4zlaTAT7CRNZEJj6mMsk.&siteid=7

相關焦點

  • 知無不言 言無不盡
    「無黨派人士」界別發言人、著名律師劉濤:我並不認可這位委員的觀點。我認為,一個政協委員,只要是自己說過的話,就不需要對記者隱瞞、修飾。我對於界別發言人身份的理解是,我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發言,我們要講三種話一是真話,自己怎麼想就怎麼講;二是講負責任的話,不捕風捉影,未經調查研究、深入思考的話不說;三是要講科學的、有建設性的話,解決問題最重要。
  • (原創)不學詩,無以言
    整子(120054383) 12:38:13不學詩,無以言從《論語》到《紅樓夢》《論語·季氏篇第十六》: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
  • 極簡談|不學詩,無以言
    不學詩,無以言;把生活,過成詩。<<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言自由--言精神--言氣質-
  • 不學詩 無以言
    孔老夫子說:不學詩,無以言。我以前一直以為,老夫子這句名言說明春秋時期的知識階層交流一般要引用《詩經》的句子。這好像我們這代老同志交流,一般都會聊金庸小說的橋段。否則,生人之間不知道怎麼開聊。這場大瘟疫中,我有幾次睡不著覺,覺得胸腔裡有股氣息在奔湧,不知道怎麼辦。念了詩,心氣平復下來。
  • 七言| 新鮮感總會過去
    七言 | 新鮮感總會過去 2020-12-20 08: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情報司長:中共早期「新聞發言人」
    情報司長:  中共早期「新聞發言人」  (龔澎)「敢說敢言,扮演了持不同政見者的角色,她是在野派的發言人,  在野黨的理想和改良主張正好暴露了執政黨的弊端和邪惡」  黨和政府的新聞發言人近年來常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 孔子為什麼說:「不學詩,無以言?」
    但是孔子又說過一句:「不學詩,無以言」,看起來似乎與「君子不器」互相矛盾,這裡面的道理又是什麼呢?春秋戰國時代是貴族的時代,貴族要維護自身的體面,自然要從根本上與平民區分開來,選擇「詩歌語言」就是其中之一,因為「詩歌語言」的含蓄是與貴族精神高度匹配的。
  • 為什麼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
    為什麼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論語·季氏篇》記載了一件事:有一次,孔子看見他的兒子孔鯉在面前走過,就問:「有學詩嗎?」孔鯉回答說:「還沒有學。」又襄公二十七年,齊國的慶封訪問魯國,在吃飯時慶封失禮,魯國的叔穆子就賦了一篇《相鼠》,罵他:「人而無儀,不死何為!」但慶封還是懵懵懂懂。所以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並不誇張。孔子所說的「言」,當然不是一般的說話,而是指上層社會的交際應對。同時,也有說得好一些、文雅一些的意思。因為《詩經》裡詞彙、知識都很豐富,所謂可以「多識鳥獸草木之名」(論語·陽貨篇)。
  • 七言| 安全感是什麼?
    七言 | 安全感是什麼? 2021-01-15 13: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點這首歌
  • 不學詩,無以言
    要之,培養科學精神與人文情懷兼具的大學生是新時代高等教育的主旋律。法國文豪福樓拜說過:「時代越前進,藝術越具有科學性,同樣,科學也會變得富有藝術性。兩者在底部分開之後,又會在頂峰匯合。」科學是科學,藝術是藝術,各有各的事情要做,這其間有知性的分野:藝術是審美,是形象思維、直覺體驗,科學是數理邏輯、抽象思維,以概念、判斷、推理的方式把握世界。
  • 千古奇文《二十二戒言》,字字千金,戒多言,言多必失!
    4、戒雜言:說話不可雜亂無章。雜亂無章,就會言不及義,傷害自己的美德。5、戒戲言:不要不顧分寸地開玩笑,否則會引起衝突,招來禍害。6、戒直言:不要不顧後果地直言不諱,否則也會引起麻煩。7、戒盡言:說話要含蓄,不要不留有餘地。8、戒漏言:不要洩露機密。事以密成,語以漏敗。9、戒惡言:不說無禮中傷的話,不要惡語傷人。(刀瘡易沒,惡語難消)10、戒巧言:不要花言巧語。花言巧語的人,必然虛偽。
  • 《詩經》:不學詩,無以言
    01不學詩,無以言孔子的兒子孔鯉,經常跟著孔子的弟子們一起學習。一天,孔子獨自一個人站在庭院裡,正好孔鯉走過來,孔子便問道:「鯉兒,你學了《詩經》沒有?」孔子便說:「不學詩,無以言。」意思就是:不讀《詩經》,連話都不會說了。言外之意即學習語言,必須學習詩經。為什麼這麼說呢?
  • 什麼是「食不語,寢不言」?
    食不語,寢不言。先跟大家講一個跟這一則內容相關的故事。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報導,近日,常州市民劉先生就被一隻完整的蝦給嗆到了。據了解,當天晚飯劉先生一邊吃蝦一邊在跟朋友說話,突然不小心被剛送入嘴裡的一隻蝦嗆了一下,隨即咳嗽不止,在極度難受的情況下他不得不來到醫院求助。
  • 七言| 禮物和愛都不要伸手去要。
    七言 | 禮物和愛都不要伸手去要。 2020-06-06 11: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劉坡公《學詩百法》|平仄|押韻|七言_網易新聞
    前人所以有吟成五個字用盡一身心,及吟成一個字捻斷數莖髭等說,可見鍊字之難,實為學詩者最切要之工夫。不論五言七言,或一句中煉一字,或一句中煉二字,下筆之時須要加意推敲。茲試略舉各例句於後。詩無眼則佳處不見,龍無睛則神採皆失。故學詩者既知鍊字造句矣,又不可不知點睛之法。眼要挺要響,用實字則挺,用動字則響。全在下筆之時,細細揣摩。五言詩之點眼在第三字,七言詩之點眼在第五字。
  • 多言,是一大惡德
    官場如戰場,曾國藩官場上的成功大多歸功於他「戒多言」的原則。曾國藩言:「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有價值的話多說,沒必要的話不說。他總結的人生六不說,至今讓人受益無窮。待人要真誠,說話要真實。但是,切記不顧後果,口無遮攔。人都好面子,很多事,不能直接說到人家臉上。你落了人家的面子,下次人也不會給你面子。
  • 成語 荒唐之言 詳解
    荒唐之言huāng táng zhī yán成語簡拼
  • 七言| 談戀愛和結婚的區別
    七言 | 談戀愛和結婚的區別 2020-12-17 10: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作文訓練:痛 與 言
    所以你看,從「少年愛上層樓」,到「欲說還休」,從「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到「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其實直言和不言痛都是一個人對世界上不同痛楚的不同表達形式,無高下之分,皆可認為是「本能」,而本能之上的層次,我們稱之為「善言痛」。善言痛,是對於那些可以直言的輕痛時,要克制「言」的程度。
  •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在育兒過程中,你聽過哪些「老人言」?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看到過一個視頻,是一位中年女士在一個節目上的講話,她講的是關於育兒到底要不要聽老人家的話。其中說到了她家的大孩子出生的時候婆婆在身邊照顧,於是有這樣那樣的要求,認為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健康聰明,但是老人家又說不出什麼緣由,就知道應該是這樣做,所以覺得很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