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喝水很重要,人體缺不了水。很多人有這樣的體會,感覺餓還可以克服,但是渴卻比餓還難受。這是人體對水的一種直觀感覺。喝水不僅是滿足人體的需要,同時也是有助於身體健康,讓機體保持良好狀態。經常聽到有愛美的女性講:要多喝水,肌膚才不會幹燥,看起來才會滋潤光滑;感冒了醫生會講:回家好好休息,多喝水,有助於身體恢復。可見喝水是多麼重要。
既然喝水這麼重要,我們是不是就一定該多喝些呢?我們吃飯基本是定點定量了,一日三餐就是大眾的基本標準,但喝水卻可以隨時隨地,怎麼方便怎麼來,純屬個人習慣而已。其實喝水也是有標準的,而且也有不少講究,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其度,如果喝水不正確還可能引起身體不適呢,比如水中毒。
總的來說,人體每天大概需要8杯水左右的量(250毫升/杯),如果運動出汗,則適當多喝些,注意不能一口氣喝得太多,否則不僅不能補水,還可能引起脫水。
判斷身體合不合適多喝水的別一個標準是人體的腎功能情況,因為腎臟是代謝人體水分的主要器官,正常情況下,沒有腎功能方面的疾病,則可以多喝些水,有助於人體新陳代謝,通過尿液將廢物排洩出去,而且多喝水還可以預結石、防止便秘等。另外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喝開水,有的人喜歡喝礦泉水,反而有可能患上腎結石。
如果有朋友患有腎功能方面疾病的,喝水對他們來講就一定要注意了,他們因為腎功能的問題,水分無法正常通過腎臟代謝出去,喝水喝多了,反而讓腎臟增加巨大的負擔,出現嚴重的情況,就是可能可導致水中毒。還有一些老年人,因為腎功能虛弱,他們晚上喝多了水可能造成身體浮腫。
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心臟功能不好的患者,我們知道,人體的血液循環依靠心臟提供動力,如果喝水過量,就會增加身體心臟的負擔,誘發其它血壓類疾病,甚至導致心力衰竭,所以他們喝水也需要注意。
看似一個不起眼的日常小事,沒想到還有這麼多講究,我們希望水能對人體發揮最大的功能,也需提防過量會給我們身體帶來的傷害。科學飲水,你做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