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失致人輕傷、故意致人輕傷要負刑事責任嗎?法律這樣規定!

2021-01-10 律圖

生活中發生小摩擦的情況時有發生,人們在衝動的時候往往也容易給別人造成傷害,有些造成嚴重後果的,不但影響他人的健康和生活,也會給自己造成巨大的影響。所以,我們平時一定要嚴格控制自己的行為言語,堅持自律。但若是不小心致人輕傷,過失致人輕傷,是否要承擔刑事責任呢?

一、過失致人輕傷,要負刑事責任嗎?

在我國,過失致人輕傷害是不用負刑事責任的,因為目前我國《刑法》只對過失致人死亡、過失致人重傷規定為犯罪,根據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的原則,過失致人輕傷不構成犯罪。所以如果認定是過失致人輕傷,那麼就不屬於刑事案件範疇。但受害者可以要求民事賠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夥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

二、故意致人輕傷,要負刑責!

上述提到的過失致人輕傷與故意致人輕傷不同。故意傷害致人輕傷,傷情接近輕微傷,社會影響不大、被害人有過錯或被告人全部賠償被害人經濟損失的,為拘役刑或管制刑;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雖構成輕傷,但傷情接近輕微傷的,為有期徒刑六個月;傷情介於輕度和重度之間的,為有期徒刑一年;傷情接近重傷的,為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

故意傷害行為必須致受害人輕傷以上後果,才構成故意傷害罪,理由是:

第一、雖然《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未對具體的傷害後果作出規定,但第二款對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死亡或造成嚴重殘疾等傷害後果的刑事處罰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因此,根據傷害後果的程度和刑罰的輕重成正比的邏輯,可以認為第一款所規定的刑罰就是對應輕傷這種危害結果的。

第二、據《刑法》第十三條的但書規定,危害行為「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若故意傷害行為僅造成被受害人輕微傷,則其行為應屬於「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能認為是犯罪。

第三、司法實踐中對人體傷情進行法醫學鑑定的量化標準是《人體重傷鑑定標準》和《人體輕傷鑑定標準》。在適用《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款時,用《人體重傷鑑定標準》來解決故意傷害罪的量刑問題,而在適用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時,應用《人體輕傷鑑定標準》來解決定罪問題,即傷害後果達到什麼程度才構成故意傷害罪。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逐漸養成了文明用語和文明行為的習慣,但依然有一些人在和他人的交流中會發生不必要的語言衝突、甚至肢體衝突,這個時候就有可能會構成過失致人輕傷。法律雖然不會進行刑事處罰,但若不小心演變為為故意傷害罪,則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相關焦點

  • 過失致人受傷或死亡,是否承擔刑事責任?及需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
    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過失致人受傷是否承擔刑事責任呢?很多人認為過失致人受到傷害,是不用承擔刑事責任的,因為雖然過失致人受傷,自己的行為和結果有著因果關係,但是由於沒有主觀故意,所以不能追究刑事責任,究竟是這樣嗎?要區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致他人受傷,傷害程度輕傷及以下這裡的「輕傷」指的是什麼呢?
  • 刑事辯護律師:故意傷害致人輕傷一定會坐牢嗎?
    那麼,由於衝動打了人,造成輕傷的傷情,是不是就一定會被判刑坐牢呢? 今天,泊江律所昆明刑事律師團隊,為您普及關於「判刑」的相關法律知識。 一、故意傷害罪會怎麼判刑?
  • 輕傷算故意傷害罪嗎
    那麼有一個問題是需要達到什麼級別的傷害才算是故意傷害罪呢?輕傷算嗎?下面季龍斌律師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關於輕傷算故意傷害罪嗎的相關法律問題。希望對於大家有所幫助。  一、輕傷算故意傷害罪嗎  故意傷害罪,是指故意非法傷害他人身體並達到一定的嚴重程度、應受刑法處罰的犯罪行為,犯故意傷害罪的刑法如下  (一)犯故意傷害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二)犯故意傷害罪,致人重傷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 故意傷害要輕傷以上後果才構成犯罪?致人輕傷怎麼判?
    故意傷害致一人輕傷,傷情接近輕微傷,社會影響不大、被害人有過錯或被告人全部賠償被害人經濟損失的,為拘役刑或管制刑;故意傷害他人身體,雖構成輕傷,但傷情接近輕微傷的,為有期徒刑六個月;傷情介於輕度和重度之間的,為有期徒刑一年;傷情接近重傷的,為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
  • 過失犯罪的定罪與量刑,過失犯罪什麼時候及情形下負刑事責任
    過失犯罪——過失犯罪什麼時候及情形下負刑事責任過失犯罪什麼時候及情形下負刑事責任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過失犯罪——輕傷有過失犯罪嗎輕傷有過失犯罪嗎1、過失致人輕傷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過失致人重傷的才能以犯罪論處,如因過失致人輕傷的,則不能以刑事案件論處。但此時,還是需要對傷者進行一定的民事賠償。2、故意致人輕傷嚴格來講,這種情況下一般就會構成故意傷害罪。此時,就要按照《刑法》當中對故意傷害罪的量刑進行相應的處罰。
  • 輕微暴力致人死亡,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嗎?
    輕微暴力致人死亡是否應該承擔刑事責任?該種情形下,行為人沒有對被害人實施攻擊性暴力行為,而是為了擺脫被害人的撕扯、拖拽,用力轉身或者掙脫,偶然間致被害人倒地死亡。三輕微暴力致人死亡是否應承擔刑事責任?承擔刑事責任的前提是行為人的行為構成犯罪。
  • 過失推人造成輕傷,其行為構成故意傷害罪嗎?
    原創 | 幫幫法律 ,全文980字,閱讀全文約2分10秒。一直以來,情理與法理相碰撞的案件大多會引起社會熱議,此類案件之所以被熱議,是因為相關法律規定與大眾樸素的價值觀之間存在差異,而此類案件的判決會影響大眾對行為標準和道德標準的判斷。
  • 制止猥褻妻子致人輕傷,還要賠錢求諒解?
    制止猥褻妻子致人輕傷,還要賠錢求諒解?《刑法》第20條明確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 2017年第076期——每日重點考點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和過失致人死亡罪(5星考點)
    (1)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死亡;(2)刑訊逼供致人死亡;(3)暴力取證致人死亡;(4)虐待被監管人致人死亡;(5)聚眾鬥毆致人死亡。(三)幾種自殺行為的認定自殺本身不構成犯罪,但引起、促成自殺的原因比較複雜,其中有的人對他人的自殺應當承擔刑事責任。下面對涉及刑事責任的幾種情況作些說明:1、相約自殺。
  • 小潮說法 | 輕微暴力致人死亡,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嗎?
    輕微暴力致人死亡是否應該承擔刑事責任?三、輕微暴力致人死亡是否應承擔刑事責任?承擔刑事責任的前提是行為人的行為構成犯罪。判斷行為人輕微暴力致人死亡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呢?輕微暴力致人死亡案件中,如果行為人是出於故意或者過失造成了死亡結果的發生,就可能構成犯罪,承擔刑事責任。1、犯罪故意指行為人對危害後果持希望或者放任的心理態度。行為人是否具有故意,需要結合客觀行為進行判斷。
  • 故意傷害致人輕傷是否構成犯罪?該如何判刑?
    經法醫鑑定:被害人廖某的鼻骨骨折,定為輕傷;胡某某的右手部皮膚裂傷,為輕微傷。2013年7月7日被告人陳某被公安機關傳喚到案。另查明,案發後,被告人陳某與被害人廖某、胡某某達成了民事賠償協議,並已賠償了兩被害人醫藥費等各項經濟損失共計人民幣28000元(已履行),兩被害人對被告人陳某表示諒解並建議法院對其從輕處罰。
  • 被人打成輕傷可以要求民事賠償嗎
    根據公安機關的鑑定結論,對方致你輕傷,已經涉嫌故意傷害罪。你可以在刑事審理過程中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索賠,也可以另行提起民事訴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由於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的,對犯罪分子除依法給予刑事處罰外,並應根據情況判處賠償經濟損失。關於賠償的項目和數額。
  • 用力將被害人推倒致輕傷應否定罪處罰
    經法醫鑑定,趙某身上損傷程度構成輕傷。  【分歧】  對於本案胡某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存在兩種不同的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胡某雖然推倒了趙某,但趙某輕傷結果的發生是因為趙某在倒地過程中用手撐地造成的,不是胡某直接打傷,胡某對趙某的輕傷結果沒有預見,主觀上只存在過失,根據法律規定,過失致人輕傷不構成犯罪,因此不能定罪處罰。
  • 債權人追債,導致債務人受傷要負刑事責任嗎
    下面由甲吉才律師進行解答:一、債權人追債,導致債務人受傷要負刑事責任嗎債權人追討債務造成債務人受傷時,要不要承擔刑事責任,要依據債務人受傷的情況而定,如果造成輕傷以上傷情或者採取非法拘禁等手段的,可能要承擔刑事責任。
  • 一時衝動致人輕傷 賠錢又判刑,得不償失
    在廝打中,運某致陳某左側鎖骨骨折。經南樂縣公安局物證鑑定室鑑定,陳某左側鎖骨骨折評定為輕傷二級。同年9月23日,被告人運某經口頭傳喚主動到案。在審理中,經本院主持調解,被告人運某自願一次性賠償被害人陳某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住院夥食補助費、營養費、交通費、二次手術費及其他費用等共計5.5萬元,並取得被害人的諒解。
  • 車禍致人死亡屬於過失致人死亡嗎?
    車禍致人死亡的,除非肇事人故意,否則通常交通案件都是過失案件。由於致人死亡導致的刑事犯罪案件,大多以交通肇事罪論處,而交通肇事罪即為過失犯罪。過失不意味著不承擔責任!!!交通過失致人死亡,也可構成犯罪過失責任也分全部責任、主要責任、同等責任、次要責任以及無責任。不同的責任,是否承擔犯罪不同。
  • 校園欺凌的相關責任由誰來負?法律這樣規定
    以往被爆出來的校園欺凌的事件也並不少,甚至有的造成了孩子死亡的嚴重後果,但有時候可能因為施暴者是未成年人,無法進行刑事處罰。那麼,校園欺凌的相關責任由誰來承擔?首先,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規定:「對未成年人依法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義務的學校、幼兒園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職責範圍內的相關義務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
  • 故意傷害還是過失致人死亡? 一樁刑事案件引發的思考
    本案關鍵點在於定性問題,即犯罪嫌疑人構成的是故意傷害罪還是過失致人死亡罪?首先故意犯罪成立不僅要求有故意行為存在,行為人還要對行為的危害後果有認知或預見(結果加重犯則要對加重結果有所認知或預見),並且希望或者放任該結果發生。本案中,犯罪嫌疑人與被害人素不相識排除預謀的可能性,整個犯罪行為的發生系被害人出言不遜並在雙方爭吵過程中出手毆打犯罪嫌疑人崔某在先。
  • 輕傷和輕微傷有什麼本質差別,輕傷一般賠償多少錢
    輕傷與輕微傷法律上發生性質的變化,如果對方造成你輕傷,是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同時承擔民事賠償責任。輕微傷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依法對其行政拘留、罰款等,你們可以在賠償是調解,但法律程序還是要進行的。相關知識:1、輕傷屬於自訴案件,如果你想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2、根據刑法的規定,故意傷害(輕傷)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 「鄰裡糾紛致人輕傷」這類刑案如何「私了」
    □通訊員 省檢 紫金山/金陵晚報記者 陳菲11月20日上午,江蘇省人民檢察院召開新時代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新聞發布會,推廣輕傷害案件刑事和解的「贛榆經驗」,同時發布了10個典型案例。輕傷害案件是指故意傷害案件中被害人傷害後果為輕傷的刑事案件,是輕微刑事案件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