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改革前景更好?轉參公的笑了!轉企和取消編制的更高興?

2020-12-14 職場李論

有人問:事業單位改革後,事業編工作是不是也不保險了?事業編還值得考嗎?

全國上下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正在緊鑼密鼓推進之中,2020年底前完成改革是既定方針,時間只會加快不會拖延。改革完成後,事業單位的前景將會更好,現有事業編人員中多數人都會受益,未來值得期待。

事業編制實行屬地分級管理,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大方向雖是精簡機構和編制總數,但總的來說,佔大頭的仍是全額撥款單位,如公益一類事業單位等,基本會維持現狀不變,主要通過合併機構、增減職能和嚴控編制數量等方式進行改革,對現有事業編人員影響不大,工作依然夠安穩,待遇還會在改革完成後參照公務員的薪酬改革得到一定幅度的增長。

目前已完成改革的行政類事業單位,部分具備執法職能的已併入行政機關,其參公人員按照「人隨事走」原則轉入行政機關並直接轉為公務員;部分使用事業編制的人民團體和群眾團體,則維持現狀不變,繼續實行參公管理;另外還有一些轉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其在編人員的身份地位和工資待遇等並不會受太大影響。

普遍認為,這次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受衝擊最大的是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和自收自支事業單位。

前者如高校、公立醫院等,原來是政府財政撥款一部分,自收自支統籌一部分,這次改革後將會保留事業單位序列,但取消其在編人員的事業編制身份。有人就擔心其現有在編人員的保障將受影響,以後「鐵飯碗」會變成「瓷飯碗」。

這其實是多慮了,目前已有省份在高校和公立醫院中實行「員額制」,即根據高校或公立醫院現有人員編制和職能任務等情況,核定其一定數額的員額,在員額限額內進行人員招聘、職稱晉升和職務提拔,賦予高校和公立醫院更大自主權,員額內人員的專業技術等級、管理崗等級的比例設置和評聘基本由單位說來算,反而比現在會更有利。

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多為生產經營類單位,剝離事業單位屬性,轉為企業應是大勢所趨。如出版社、政府招待所和酒店賓館等,因背靠行政機關,業務基本不愁,轉為企業後並非就是壞事,有良好的生產經營收益作支撐,還免除了事業單位發放工資待遇的限制,效益好的單位,其工作人員的工資待遇水平將會明顯提升。

相關焦點

  • 事業單位變化:取消編制人員有5條安置出路!其中一類被辭退
    事業單位編制改革後會帶來很多的變化,今後事業單位將全部剝離行政職能,參公單位除外,保留事業單位屬性,強化事業單位公益目的,按照時間線來看,2020年前將完全完成各項改革,距離也不過幾個月時間,足見官方對本次改革的決心,那究竟取消編制後,人員將如何安置呢!
  • 事業單位取消參公後,參公人員會怎樣
    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將行政類事業單位承擔的行政職能,全部劃轉到相應的政府部門承擔,事業單位不再承擔行政職能,今後也將不再成立此類的事業單位。事業單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就是因為主要或者完全承擔行政職能。這樣一來,事業單位參公管理就沒有了基礎依據,參公事業單位必將大洗牌。
  • 2020年事業單位改革後,參公人員成公務員編制?看完這2點就明白
    一、什麼是參公人員?是公務員嗎?2020年雖然作為本輪事業單位改革的最後一年,其實大部分地區的改革其實都已基本結束!都在等待進一步的配套制度,落實後開始將正式開始運行。事業單位改革中,執法類的事業單位在這次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中,被明確劃分為行政類或者公益一類的行政輔助單位。其執法職能是屬於行政職能的,所以是由行政單位內設的事業單位或內設機構授權執法的。這類人員是參照《公務員法》進行管理的,一般我們都是簡稱為「參公」,就是我們常說的參公執法類事業單位。
  • 2020事業單位轉企:四類人失編!一類人被直接辭退但可領補償金?
    2020事業單位轉企:這五類人失去編制!第二類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按照時間表,在2020年前將會全部轉為企業!其中部分經營情況較好的崗位已經在2018年就完成了轉企改革,而剩下的也會要在2020年前全部完成。轉為企業之後,這也就代表著將會取消事業單位編制,固定用人合同也將轉變為普通的勞動合同。
  • 2020年事業單位編制改革確定,取消編制的員工該如何安置
    隨著事業單位改革的持續推進,距離2020年底事業單位改革全面結束的時間也越來越接近了,由於此次事業單位改革的最大變化便是取消了幾十種事業單位的事業編制,這也就意味著,從明年開始,會有近千萬人將取消事業編制。部分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人員都希望轉為財政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
  • 參公事業單位要取消嗎?能轉公務員嗎
    事業單位改革2020年是關鍵之年,也是事業單位改革轉型之年,去除一部分行政編,合併一些參公管理,撤銷一些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完全走市場化路線。在這其中有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參公事業單位要不要取消,要取消哪些單位會首當其衝?
  • 2020年事業單位改革,這類單位確定取消編制,以後的出路在哪裡
    大部分小夥伴在備考時,對公務員、事業單位的概念心中還是有數,但其實,事業編裡還有「參公」事業編,它和普通事業編有什麼區別呢?事業編改革對其是否會有影響?下面就來一起梳理一下吧。區別 一、兩者機構不同,參公事業單位有行政職能,甚至可以向公務員崗位調動,屬於自由轉任。二、人員身份不同,參公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可以享受公務員一樣的待遇,但是在人事檔案中使用的編制還是事業編制。
  • 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公益一類和二類哪個發展前景好
    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將所有的事業單位,分為了行政類、公益類和生產經營類。而公益類又細分為公益一類和公益二類,那麼在這兩類中,哪個發展前景好?問這個問題,是對這兩類單位的基本概念都不清楚。懂的人,當然知道是公益一類好啊!
  • 事業單位改革後,高校教師、醫生、參公人員哪個更有發展?
    2020年事業單位改革關鍵年,改革的大構架已經十分清晰,就是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將轉變為參公或者公務員單位,事業單位高校教師和醫生,將隨著事業單位改革,失去現有的事業編制。那麼,事業單位改革後,高校教師、醫生、參公人員哪個更有發展?
  • 事業單位改革 按計劃著陸,警惕即將轉企的單位 千萬不要報錯!
    事業單位改革不過,大家也知道,現在事業單位改革一直在穩步的推動中,隨著改革的深入,事業單位內部也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化,眾所周知的,高校、公立醫院,還有事業單位中的工勤崗位都在逐步取消編制,原來事業單位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部門也要轉企。
  • 鄉鎮事業編制改革之後會成為行政編制(參公)嗎?
    大學畢業生在畢業之後,選擇考取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崗位,無疑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一旦考上之後,就不會擔心因為中年危機的到來而失業,而鄉鎮或者是街道辦事處作為最基層的政府,都是每年招聘公職人員的大頭,特別是事業編制更是如此。在整個事業單位改革過程中,涉及鄉鎮街道辦事處的事業編制有可能改為公務員或者參公編制嗎?
  • 2020年事業單位改革後,這三類人註定取消編制嗎?
    說到找工作,大家都是首選有編制、穩定的公務員、事業單位這類工作。但是近年來事業單位一直在不斷的改革,2020年改革結束後,承擔行政職能的這類將重新調整,部分人將有機會轉為行政公務員崗從事公益活動的這類,將會重點加強「公益」作用,從事經營活動的這類將會轉企業,也就代表著將會取消事業單位的編制,固定用人合同也將轉變為普通的勞動合同。這三類人註定會沒有編制了!
  • 聽說教師編制要取消了?
    近幾年事業單位改革,取消事業編的行動沸沸揚揚,在進展快的部分地區,比如遼寧,已經取消了大批編制。 那麼有人就擔心了,教師也屬於事業編,也會被取消嗎?取消了該怎麼辦啊? 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的待遇一直很好,讓人羨慕不已,不過隨著事業單位改革的深化,已經到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所制定的總體目標的時間點2020年。 事業單位分類即將完成,不同類型的事業單位人員出路不同,關係到3000萬在職職工。
  • 事業單位轉為參公單位,臨時工將面臨什麼處境?
    事業單位轉為參公單位,臨時工怎樣安置,主要按照事業單位改革轉企的方式,對臨時工安置,這樣的方式主要以臨時工當中的身份區分。第一種,就是與單位籤訂勞務合同的臨時工作人員,如果崗位沒有變動,那麼將繼續留用。並在原單位,原崗位繼續工作,重新籤訂勞動合同,建立勞務關係。
  • 事業單位改革:2020年這3種人取消編制,工資待遇比肩公務員!
    事業單位改革一向是事業單位職工時刻關注的話題,從2011年初起至今,一直在推動事業單位改革。其中最關鍵和棘手的,應該就是事業單位的人員安置問題了,關係到近4000多萬職工的發展、保障等諸多方面。事業單位改革:2020年這3種人取消編制,工資待遇比肩公務員!
  • 事業單位改革,哪些單位會被取消編制?哪些單位會保留?
    而說起穩定的工作,大部分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再加上今年擴招,報考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人數直線上升。然而,近幾年報考事業單位有一個問題我們不得不考慮,那就是「事業單位改革」。自2014年起,中央就提出了進行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共涉及超過126萬個機構,4000萬餘人。
  • 事業單位改革:兩個單位雖然被取消編制,但卻可能迎來更好的發展
    在事業單位改革中,有這樣兩個單位,幹部職工都會被取消編制和身份,但大家公認他們在改革後將獲得更大的發展機遇。具體是哪兩個單位呢?我們一起去看一看。第一個:公立醫院。這裡的公立醫院是指縣級以上的公立醫院,不包括鄉鎮的衛生院衛生所。縣級公以上公立醫院在這次改革中變動還是比較大的。
  • 省考不全是使用行政編制的公務員,還有參公人員和純事業人員
    省考,有公務員崗位,包括使用行政編制、是公務員身份的行政部門、公檢法司、黨群機關人員;也包括行政執法、行政類參公事業單位中使用事業編制、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參公人員。省考也有事業崗位,或者叫省招,包括基礎醫療衛生工作者、中小學校教師、其他事業單位人員。
  • 省考參公人員前途如何,能改變身份使用行政編制嗎
    雖然是參公人員,但兩者的差別卻非常大。對於黨群機關來講,由於其承擔的職能性質,以及使用的編制,都和政府組成部門類似,雖然是參公人員,但和政府部門的公務員沒有什麼區別,可以進行互相交流和調動、提拔晉升等,沒有任何障礙。機構改革中,黨政部門的改革是同步進行的,群團也在推進改革,這類參公人員身份不會改變,待遇不會改變,基本不受機構改革影響。
  • 2020年事業單位改革「大洗牌」,2類單位受益多,待遇好過公務員
    很多人開始選擇行政機構的直屬單位——事業單位。事業單位也是有編制保障的,屬於事業編制。2020年是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最後一年。變化最大的是:要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2020年前將全部轉企改制。也就意味著轉企後的事業單位將取消事業編制,轉為企業管理「合同工」。很多人問:2020年面對事業單位改革「大洗牌」,編制人員的薪資待遇會受影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