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來襲!運價狂飆、缺箱爆艙持續!又一船公司暫停訂艙!多家船公司...

2021-01-08 騰訊網

價格漲了搶不到艙位,

搶到艙位卻搶不到箱子,

等搶到箱子價格又漲了……

由於全球疫情持續,國際物流運力下降,國際海運價格暴漲,爆倉甩櫃缺箱成為常態,全球外貿出口企業都面臨「一艙難求」、「一箱難求」的難題。

在上周達飛宣布暫停歐線訂艙之後,本周馬士基、ONE也宣布減少訂艙。昨日,又有一家船公司宣布因缺箱原因,暫停艙位預定。

同時歲末將至,2021年即將到來,船公司又將開始收取新一輪附加費。屆時運費可能將再燃新高!

又一船公司宣布暫停艙位預定

高運價、貨櫃嚴重短缺,亞歐航線繼續承壓,也促使航運公司暫停艙位預訂,此前,達飛輪船決定直接停止接受年前3周從亞洲到歐洲的訂艙,第49周、50周和51周的亞洲-北歐航線暫時停止預訂,這也意味著歐洲線今年的訂艙基本結束了。

繼達飛暫停亞歐航線預訂之後。馬士基和ONE相繼表示,由於當前的市場形勢,不得不拒絕部分地區的訂艙請求,在新年之前對船隻出入施加限制。

17日,赫伯羅特官網發布公告,由於持續的不可預見的運營挑戰,目前仍面臨設備極度緊張的局面,影響到赫伯羅特在德國、奧地利、瑞士、匈牙利和捷克共和國的貨櫃倉庫。

赫伯羅特支持所有已確認的出口預訂,但在個別情況下可能會取消預訂,並盡力避免此類情況發生。預計未來幾周局勢仍將極其緊張。

漢堡:12月底前,停止一切40『冷藏箱的空箱提取預訂業務

漢堡:2021年1月中旬之前,停止一切40『huo貨櫃空箱提取預訂業務

赫伯羅特鼓勵通過網絡方式進行40 HC的預訂,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全面了解設備和艙位的可用性,並為客戶提供最佳的解決方案。

此前馬士基表示:「亞洲的形勢很緊張。由於我們有大量積壓的貨櫃待運輸,我們已將對12月最後幾周短期貨物的預訂降至最低,而且有幾條航線也將停止接收貨物。」

ONE也認為目前市場的不確定性,公司不再能夠接受從其他貨櫃公司轉移過來的貨物。ONE表示:「我們不能接受從其他航運公司轉移過來的新貨物,但我們基本上可以滿足現有客戶的需求,而無需大幅取消訂單。」

船公司徵收新一輪附加費

缺箱、擁堵、持續高企的運價接下來一段時間仍是主旋律。亞洲貨櫃短缺推高了運輸成本,缺櫃是最大的幹擾因素,各大船公司紛紛徵收附加費。

馬士基

馬士基宣布已於12月至明年在歐洲和東亞地區徵收一項新的旺季附加費(PSS)。適用於從遠東到北歐和南歐國家的冷藏貨物。附加費將為$1000/ 20'冷藏箱,$1500/40'冷藏箱,並將於12月15日生效,臺灣PSS將於2021年1月1日生效。

赫伯羅特

赫伯羅特徵收東亞至美國和加拿大GRI費率更新

生效日期:2021年1月15日。此加價適用於所有幹箱、冷藏箱、非工作冷藏箱、罐箱、框架貨櫃和開頂貨櫃。

東亞至北美(美國和加拿大):

所有20'貨櫃類型960美元

所有40'貨櫃類型1200美元

東亞包括:日本、韓國、中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中國澳門、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俄羅斯太平洋沿岸省份的國家/地區。

東亞至南美東海岸徵收旺季附加費

根據當前的市場狀況,赫伯羅特將對從東亞至南美東海岸的所有FAK幹箱和凍櫃貨物徵收旺季附加費(PSS),自2020年12月22日至2020年12月31日生效如:

USD 1,000 per 20』

USD 1,450 per 40』

此外,赫伯羅特(Hapag-Lloyd)還發布了從南亞和東北亞到澳大利亞的所有幹箱,冷藏箱,非經營冷藏箱,儲罐,框架貨櫃和開頂貨櫃新的(GRI)費率,自1月1日起生效。

東南亞飛往澳大利亞

US $ 150/20'

US $ 300/40'

東北亞飛往澳大利亞

US $ 300/20'

US $ 600/40'

東南亞包括汶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而東北亞包括韓國、中國、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和中國臺灣。

赫伯羅特宣布從東亞(包括日本)到北歐和地中海的西行貿易中所有20'和40'(高櫃)貨物的費率。從2020年12月15日起開始徵收,直到另行通知為止。以船用燃料回收(MFR)為準的各種貨物(FAK):

此外,赫伯羅特(Hapag-Lloyd)最近公布了從亞洲到歐洲和地中海的新價格,該價格將從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根據當前的市場狀況,赫伯羅特將從2020年12月7日起提高從東亞到南美東海岸的所有貨物和所有貨櫃類型的GRI費率,每個貨櫃550美元。

四大因素導致出口貨櫃短缺

中國貨櫃行業協會11月27日表示,自7月以來,中國出口貨量急劇上升,出口貨櫃需求猛增,不論是海運市場還是中歐班列,都出現了箱源緊缺、運費飆升、周轉延遲的現象。

該協會指出,出口貨櫃短缺有四方面原因:

一是全球新冠疫情導致對中國出口的依賴加強,國際製造業有向中國回流的趨勢;

二是疫情期間世界各地港口不能正常運轉,散落在全球各地的貨櫃回流不暢,貨櫃在全球的分布出現嚴重不均衡,目前,中國每出口3個貨櫃只能返回1個,大量空箱在美國、歐洲和澳洲等地積壓;

三是上半年各船公司(箱東)未能正常預定新箱;

四是佔全球市場96%的中國貨櫃行業面臨產業鏈供應短缺問題。

該協會指出,中國貨櫃生產企業正在開足馬力保供應,生產工時從單班8小時上升到11小時,標準乾貨箱產量8月份較7月份增長100%,9月份持續增長達到近30萬TEU,月產箱量創近五年來最高,並在10-11月持續維持高產出。

「一箱難求」引發的連鎖效應也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商務部發言人最近表示,將會同有關部門支持加快貨櫃回運,提高運轉效率,支持貨櫃製造企業擴大產能,同時加大對市場監管的力度,努力穩定市場價格,為外貿平穩發展提供有力的物流支撐。

從事相關貿易的企業和個人

留意最新變化!

Ps: 本文由外貿救助中心,外航運綜合整理,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爆艙、缺箱、漲價不算什麼了,船公司開始收退艙費,馬士基著手解決...
    爆艙、缺箱、漲價,就像床上的三件套總要搭在一起,由於這些特殊情況,多家船公司非船司原因導致的退關收取空艙費,如TSL、SITC、HPL、錦江等在內的很多船東,具體金額按照退關時間先後由USD50/100到USD300不等。現在多家船公司增加航線,主要引出這些的問題是貨櫃短缺,現在國家和船公司一起努力解決貨櫃的問題,年末貨櫃的困境將會有所舒緩。
  • 多家船公司收退倉費,馬士基已著力解決缺箱問題
    爆艙、缺箱、漲價,就像床上的三件套總要搭在一起,由於這些特殊情況,多家船公司非船司原因導致的退關收取空艙費,如TSL、SITC、HPL、錦江等在內的很多船東,具體金額按照退關時間先後由USD50/100到USD300不等。現在多家船公司增加航線,主要引出這些的問題是貨櫃短缺,現在國家和船公司一起努力解決貨櫃的問題,年末貨櫃的困境將會有所舒緩。
  • 美東、南美運價繼續暴漲!未來兩月將出現缺箱少櫃、一艙難求!附...
    而寧波出口貨櫃運價指數(NCFI)上周數據顯示:繼上期市場訂艙價格上漲後,歐洲航線多數班輪公司維持漲後運價,地中海航線部分班輪公司跟進調漲。 上周,上海港美西、美東航線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接近滿載,市場仍有爆艙現象,即期市場訂艙價格再次上漲。9月4日,上海出口至美西、美東基本港市場運價(海運及海運附加費)分別為3758美元/FEU、4538美元/FEU,較上期分別上漲3.3%和7.9%。
  • 「行業資訊」美東、南美運價繼續暴漲!未來兩月將出現缺箱少櫃、一...
    而8月28日,上海出口至地中海基本港市場運價(海運及海運附加費)為1060美元/TEU。而寧波出口貨櫃運價指數(NCFI)上周數據顯示:繼上期市場訂艙價格上漲後,歐洲航線多數班輪公司維持漲後運價,地中海航線部分班輪公司跟進調漲。
  • 運價飆漲 缺箱爆艙 船企擴產兩難 實探瘋狂的貨櫃
    【解說】運價狂飆、缺箱爆倉,船企暫停訂艙。中國證券報記者帶你實探「瘋狂」的海運貨櫃。振華物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天津分公司總經理助理孫瑩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艙位只能)每天去刷,因為刷出來的結果就基本上是沒有艙位。
  • 上演「搶船大戰」,亞歐航線運價創新高!供需結構短期難改變
    由於歐洲疫情反彈,消費者再次居家辦公,進一步刺激了線上消費,生活必需品等商品的進口需求不斷增加,貨量保持高位,運價持續上漲。由於全球貨櫃運力嚴重失衡,並未得到緩解,出現了不良的連鎖反應。 亞歐貨櫃貿易航線上的即期運費已經大幅上漲,與蓬勃發展的泛太平洋航線相比,狂歡來得要晚一些。
  • 美線運價已衝破5000美元!未來幾周,貨主或將陷入有艙位、沒...
    美東線的天價運費,是最近大家熱議的話題,最新數據顯示,美東航線市場運價已衝破USD 5000/FEU。 隨著運價持續上漲,訂艙更是難上加難,越是靠後越是難以進艙。
  • 無艙、缺櫃、漲價,船公司退關費調整也來了!
    疫情原因,由於歐洲等多國的二次封國導致眾多港口出現擁堵、貨櫃嚴重短缺、爆艙不斷的現象,運費也隨之瘋狂上漲..這場疫情對貨櫃航運公司以及貨代、外貿人都帶來了不同的沉重打擊。不過令小運沒有想到的是,最近幾個月來大家一直在面對無艙、缺櫃、漲價的情況,現在盡然又要面對船公司發出的退關費調整通知...你,準備好了嗎?
  • 海運難:缺箱情況嚴重,將持續到2021年第一季度
    ,多數航線運價繼續高位上升,綜合指數上漲走勢持續。由於需求穩定,即期市場訂艙運價在月初中國國慶長假後短暫小幅回落,隨即開始逐周上漲。10月,中國出口至歐洲、地中海航線運價指數平均值分別為1139.73點、1382.32點,較上月平均分別上漲4.6%、8.1%。
  • 船公司再減少艙位預定!
    據sea intelligence分析,貨櫃短缺問題在2月份中國春節前得到解決的唯一可能性是,各航運公司是否會繼續採購新貨櫃和積極重新定位空貨櫃的策略。但該分析師指出,貨櫃短缺尚未達到波峰,並預測亞洲1月份的缺箱水平將比12月份增加60萬TEU。
  • 中美海運貿易「異常火爆」:運費暴漲超90%,船船爆倉櫃位難求!
    然而,疫情期間這條國際貿易動脈卻被攔腰切斷,裝箱運費離奇暴漲,船船爆艙櫃位難求;近段時間全球海運漲價缺箱浪潮更是愈發洶湧,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兒? 八月中旬,財新援引一位運營美國線的貨代人士消息報導:"最近一個月都在忙美國貨櫃航線的出貨,幾乎船船爆艙,現在最早只能訂到三周後的艙位,想出貨的貨主出價都很爽快。"而且就算提前訂艙之後,也不排除遇到船舶箱位緊張被"甩櫃"的情況。 為何近期中美貨櫃艙位如此緊缺?
  • 海上絲路指數:市場艙位依然緊張 多數航線運價上漲
    上周,寧波航運交易所發布的海上絲綢之路指數(簡稱「海上絲路指數」,www.msri.cn)之寧波出口貨櫃運價指數(NCFI)報收於1378.1點,較上一周上漲4.4%。21條航線指數中有16條航線上漲,5條航線下跌。「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地區主要港口中,16個港口運價上漲,1個港口運價下跌。
  • 「運聯研究」運價飛漲,一箱難求,海運業混亂局面持續何時?
    ,船公司自救、貨代甩櫃、客戶棄貨;3)整合趨勢下,大貨代會越來越多;而特殊品類貨代基於自身優勢,或將依附大貨代/平臺作為配套服務商,獲得長遠生存;4)未來船公司必將繼續整合或聯盟,構建自己成熟的服務網絡。
  • 船公司1月大量停航、寧波司機「搶箱」大打出手、深圳FBA貨物...
    近期,有亞馬遜賣家在群裡曬圖表示,某跨境電商公司發出公告:「船公司在1月20日以後會停止美國航線,要求運營在這個日期之前儘量多發些貨物,不然到時候發不出就難了。」 此則消息在群裡引起不少的討論,原本訂櫃就難,如果船公司1月20日以後停止美國航線,那麼海運這一渠道將會面臨更大的困難。
  • 中國外貿面臨"貨櫃荒":一櫃難求,運價飆漲數倍
    波蘭格但斯克港務局上海代表處副代表張碧君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作為各大船公司及中歐班列鐵路專用箱指定還箱點,11月中旬,該港箱東向中國出租或賣出了手中的所有空箱,這使得目前波蘭貨櫃公司和自有箱物流公司也出現缺箱現象。與此相伴的是運價的狂飆。
  • 關注|「搶船大戰」原因幾何?
    近日,貨櫃運費狂飆!市場空船大幅減少,為了保住艙位,集運公司紛紛在租賃市場出手「搶船」。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世界第二大貨櫃航運公司地中海航運MSC更是開啟直接買船模式,再次購入兩艘貨櫃船舶。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是該公司近段以來短時間內購入的第11艘船舶。
  • 中國外貿航運之困:運價連創歷史記錄 出口企業「一櫃難求」
    波蘭格但斯克港務局上海代表處副代表張碧君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作為各大船公司及中歐班列鐵路專用箱指定還箱點,11月中旬,該港箱東向中國出租或賣出了手中的所有空箱,這使得目前波蘭貨櫃公司和自有箱物流公司也出現缺箱現象。與此相伴的是運價的狂飆。
  • 停收訂艙進黑名單再罰10000美金,船公司新年第一封告客戶書再次...
    雖然傷心之餘有部分業內人士覺得萬幸這次事故不是發生在大型貨櫃船身上,國際貿易和貨櫃運輸業沒受什麼影響......   但身為船舶營運方的各大船公司可不這麼想!
  • 集運市場再現「一船難求一箱難求」
    來源:中國證券報11月17日航運板塊走強,海運指數上漲6.84%,位居市場第一,中遠海特、中遠海控、中遠海發等多家公司漲停。 業內人士指出,全球集運市場再現「一船難求、一箱難求」的情況,主流船公司訂艙已至12月下旬,預測高運價將持續到春節前後。
  • 春節期間部分船公司發布停航通知,外貿貨代小夥伴早作安排!
    年關將至,缺櫃、爆倉、甩櫃接踵而至,各大船公司漲價......現在小編整理了部分船公司春節期間及相關航線停航通知,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歐洲航線:基本港,年底都是要提前安排的,特別是約號訂艙指定貨,年底很難拿到艙位的,建議到付改成預付貨訂艙出運。  5. 美國航線:美國東海岸(紐約港為主基港和中轉貨)爆艙嚴重,一定要提前安排;美國西海岸(洛杉磯為主基港和中轉貨)艙位多,但是價格很貴。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