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漲了搶不到艙位,
搶到艙位卻搶不到箱子,
等搶到箱子價格又漲了……
由於全球疫情持續,國際物流運力下降,國際海運價格暴漲,爆倉甩櫃缺箱成為常態,全球外貿出口企業都面臨「一艙難求」、「一箱難求」的難題。
在上周達飛宣布暫停歐線訂艙之後,本周馬士基、ONE也宣布減少訂艙。昨日,又有一家船公司宣布因缺箱原因,暫停艙位預定。
同時歲末將至,2021年即將到來,船公司又將開始收取新一輪附加費。屆時運費可能將再燃新高!
又一船公司宣布暫停艙位預定
高運價、貨櫃嚴重短缺,亞歐航線繼續承壓,也促使航運公司暫停艙位預訂,此前,達飛輪船決定直接停止接受年前3周從亞洲到歐洲的訂艙,第49周、50周和51周的亞洲-北歐航線暫時停止預訂,這也意味著歐洲線今年的訂艙基本結束了。
繼達飛暫停亞歐航線預訂之後。馬士基和ONE相繼表示,由於當前的市場形勢,不得不拒絕部分地區的訂艙請求,在新年之前對船隻出入施加限制。
17日,赫伯羅特官網發布公告,由於持續的不可預見的運營挑戰,目前仍面臨設備極度緊張的局面,影響到赫伯羅特在德國、奧地利、瑞士、匈牙利和捷克共和國的貨櫃倉庫。
赫伯羅特支持所有已確認的出口預訂,但在個別情況下可能會取消預訂,並盡力避免此類情況發生。預計未來幾周局勢仍將極其緊張。
漢堡:12月底前,停止一切40『冷藏箱的空箱提取預訂業務
漢堡:2021年1月中旬之前,停止一切40『huo貨櫃空箱提取預訂業務
赫伯羅特鼓勵通過網絡方式進行40 HC的預訂,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全面了解設備和艙位的可用性,並為客戶提供最佳的解決方案。
此前馬士基表示:「亞洲的形勢很緊張。由於我們有大量積壓的貨櫃待運輸,我們已將對12月最後幾周短期貨物的預訂降至最低,而且有幾條航線也將停止接收貨物。」
ONE也認為目前市場的不確定性,公司不再能夠接受從其他貨櫃公司轉移過來的貨物。ONE表示:「我們不能接受從其他航運公司轉移過來的新貨物,但我們基本上可以滿足現有客戶的需求,而無需大幅取消訂單。」
船公司徵收新一輪附加費
缺箱、擁堵、持續高企的運價接下來一段時間仍是主旋律。亞洲貨櫃短缺推高了運輸成本,缺櫃是最大的幹擾因素,各大船公司紛紛徵收附加費。
馬士基
馬士基宣布已於12月至明年在歐洲和東亞地區徵收一項新的旺季附加費(PSS)。適用於從遠東到北歐和南歐國家的冷藏貨物。附加費將為$1000/ 20'冷藏箱,$1500/40'冷藏箱,並將於12月15日生效,臺灣PSS將於2021年1月1日生效。
赫伯羅特
赫伯羅特徵收東亞至美國和加拿大GRI費率更新
生效日期:2021年1月15日。此加價適用於所有幹箱、冷藏箱、非工作冷藏箱、罐箱、框架貨櫃和開頂貨櫃。
東亞至北美(美國和加拿大):
所有20'貨櫃類型960美元
所有40'貨櫃類型1200美元
東亞包括:日本、韓國、中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中國澳門、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俄羅斯太平洋沿岸省份的國家/地區。
東亞至南美東海岸徵收旺季附加費
根據當前的市場狀況,赫伯羅特將對從東亞至南美東海岸的所有FAK幹箱和凍櫃貨物徵收旺季附加費(PSS),自2020年12月22日至2020年12月31日生效如:
USD 1,000 per 20』
USD 1,450 per 40』
此外,赫伯羅特(Hapag-Lloyd)還發布了從南亞和東北亞到澳大利亞的所有幹箱,冷藏箱,非經營冷藏箱,儲罐,框架貨櫃和開頂貨櫃新的(GRI)費率,自1月1日起生效。
東南亞飛往澳大利亞
US $ 150/20'
US $ 300/40'
東北亞飛往澳大利亞
US $ 300/20'
US $ 600/40'
東南亞包括汶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而東北亞包括韓國、中國、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和中國臺灣。
赫伯羅特宣布從東亞(包括日本)到北歐和地中海的西行貿易中所有20'和40'(高櫃)貨物的費率。從2020年12月15日起開始徵收,直到另行通知為止。以船用燃料回收(MFR)為準的各種貨物(FAK):
此外,赫伯羅特(Hapag-Lloyd)最近公布了從亞洲到歐洲和地中海的新價格,該價格將從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根據當前的市場狀況,赫伯羅特將從2020年12月7日起提高從東亞到南美東海岸的所有貨物和所有貨櫃類型的GRI費率,每個貨櫃550美元。
四大因素導致出口貨櫃短缺
中國貨櫃行業協會11月27日表示,自7月以來,中國出口貨量急劇上升,出口貨櫃需求猛增,不論是海運市場還是中歐班列,都出現了箱源緊缺、運費飆升、周轉延遲的現象。
該協會指出,出口貨櫃短缺有四方面原因:
一是全球新冠疫情導致對中國出口的依賴加強,國際製造業有向中國回流的趨勢;
二是疫情期間世界各地港口不能正常運轉,散落在全球各地的貨櫃回流不暢,貨櫃在全球的分布出現嚴重不均衡,目前,中國每出口3個貨櫃只能返回1個,大量空箱在美國、歐洲和澳洲等地積壓;
三是上半年各船公司(箱東)未能正常預定新箱;
四是佔全球市場96%的中國貨櫃行業面臨產業鏈供應短缺問題。
該協會指出,中國貨櫃生產企業正在開足馬力保供應,生產工時從單班8小時上升到11小時,標準乾貨箱產量8月份較7月份增長100%,9月份持續增長達到近30萬TEU,月產箱量創近五年來最高,並在10-11月持續維持高產出。
「一箱難求」引發的連鎖效應也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商務部發言人最近表示,將會同有關部門支持加快貨櫃回運,提高運轉效率,支持貨櫃製造企業擴大產能,同時加大對市場監管的力度,努力穩定市場價格,為外貿平穩發展提供有力的物流支撐。
從事相關貿易的企業和個人
留意最新變化!
Ps: 本文由外貿救助中心,外航運綜合整理,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