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均為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未經許可請勿抄襲。
多寶剛剛過了一周歲的生日,媽媽決定給娃掐奶,乾脆讓孩子像大人一樣上桌吃飯,可婆婆卻堅決不同意,結果為此一向良好的婆媳關係出現了裂痕。
為了調節兩個人的關係,也為了更科學的育兒,聰明的寶爸想出了好辦法,他卻請做兒科醫生多年的老同學來幫助,從科學的角度來給婆媳倆上一堂生動的餵養科普課,結果令人滿意,婆婆和媳婦都接受了專業醫生的建議,還當面膩乎起來,一致針對起奶爸來。
雖然奶爸臉上很受傷,但心裡可樂了,自己的終極目的達到了,啥也別說請老同學吃飯去。其實,婆媳關係的潤滑劑還真要依賴這個中間人,媽媽的兒子,媳婦的丈夫。
不過,這個話題不是我們今天要談的重點,還是回歸正題,來說明一下,一周歲的寶寶到底應該以喝奶為主,還是以吃飯為主。
1.通常情況下,寶寶進入六個月後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輔食的餵養了,慢慢地進入寶寶的周歲,根據孩子的身體的實際狀況,家長完全可以將寶寶的飲食主體從乳汁轉變為輔食。因為無論是媽媽的母乳還是配方奶都不足以滿足孩子身體成長所需要的更豐富的營養。
2.進入周歲的寶寶進入了一個長牙的初期,這時候再給孩子堅持液體餵養,就會給孩子的咀嚼能力和牙齒的發育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讓孩子很大了還吃不出食物的香,孩子的吞咽功能也會變得越來越差,嚴重影響孩子對食物的喜歡,和腸胃對於營養的吸收。
3.湯湯水水總不能讓脾胃發育良好的孩子感覺到吃飽了,所以,這對孩子力量的形成,和營養的攝入都會造成一定的阻礙。
由此可見,孩子進入周歲,媽媽如果還有奶水那就餵一些,但不要一次為主,而是要以輔食為主,奶水或者奶粉為輔了。
另外,在餵養孩子輔食的過程中,家長也要有所注意。
首先,就是給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日常一日三餐,八分飽即可。吃飯要和爸爸媽媽同步同桌,鍛鍊孩子自己使用餐具,講究吃飯禮儀,儘量營造和諧的餐桌氣氛等等。
其次,家長要謹記營養的均衡攝入
不挑食就是保證孩子營養均衡的基本標準,而家長在食物的提供上也要注意營養的合理搭配不能上桌一看全是肉。當然,反季節的食物最好別給孩子吃,不利於孩子消化吸收的食物也少給孩子食用。
最後,給孩子充分的運動的機會
不推薦孩子吃了睡,睡了吃,要給孩子一個運動的空間和時間,讓孩子動起來是保證孩子身體健康的關鍵要素,另外,孩子運動後才能有效的吸收食物,將營養更好的運化到整個身體。為孩子的免疫力等能力提供最終極的幫助。
我是杏媽育兒,通過漫畫的形式,和你分享育兒知識。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請點讚轉發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