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中的臣服,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2021-01-07 惰惰的瑜伽筆記

(讀《傳承》觀後感,結合個人練習感受,希望圖書和瑜伽的智慧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沒有去過印度,但聽說很多瑜伽練習者去印度學成歸來之前,都會跟印度瑜伽老師合影,姿勢有可能是跪在瑜伽老師面前,並且用手摸瑜伽老師的腳,貌似這是一種對老師表示尊重的方式。有點不可思議,對嗎?行跪拜禮,還摸腳?這是怎樣的一種文化?雖然我們同屬東方,但一下子很難理解。不過,看了Tim Miller在《傳承》書中的描述,我好像有點懂了。

Tim Miller從1978年開始跟隨Pattabhi Jois練習瑜伽。此前,他在一家精神病醫院工作,大學期間稍微接觸過瑜伽。憑藉一點點經驗,他偶爾教精神病患者練瑜伽。但他清楚所學不足,上些別的瑜伽課對他來說很不錯。於是,命運讓他遇到了阿斯湯加瑜伽。

有人說,謙卑引我們趨向神性,而小我、自我則帶我們遠離。西方人最大的毛病就是不願意放下自我。我記得我曾經和Joel Kramer聊過,他寫過一本書,探討師徒關係,書名為《上師報告》。他的論點是,我們絕不能臣服於另一個人。我問他:「為什麼不能?」他說:「為什麼要臣服?」我說:「臣服後才能知道能獲得什麼。如果永遠不臣服,你永遠不會知道另一頭有什麼,你永遠不會發現臣服了以後,能得到什麼。」

我遇見Pattabhi Jois之後,第一次有了這樣的體驗。下課後,我看到好多資深的學生跑到他跟前,觸摸他的腳背。傳統上,印度人會摸老師的腳三次,把老師腳上的塵土按在自己的眼皮上,象徵領受老師的智慧,進而更快獲得開悟。我一開始對這樣的舉動有點排斥,大多數西方人都是如此。

有一天,我忽然覺得內心很柔軟,或許應該說很感激,於是我笨手笨腳地跑去他跟前,模仿其他人這麼做。當我觸摸到Pattabhi Jois的腳時,我忽然感到一陣強烈的感激之情在體內流動,我抬頭望著Pattabhi Jois,他眼中閃爍著光芒,一邊微笑,一邊拍拍我的肩膀說:「很好,很好。」好像在對我說:「你終於開始懂了。」從此以後,我就慢慢了解為什麼要臣服了。

加強側伸展式,by 插畫愛好者蓏蓏

如果說,印度人行跪拜禮外加摸腳是出於一種習俗或者傳統,那麼西方人倘若做到了這一點,就真的是發自肺腑的情感表達。高度強調自由自我的西方人,竟然會如此卑微地面對另一個人,內心深處應該蘊含著深深的敬仰之情。

不知道,未來的某一天,當我有機會去到印度進修時,我會徹底臣服於我的老師,然後作出上述的舉動嗎?我是個還挺理智的人,現在來判斷,很難。到時候,也許我就變了,經過密集的瑜伽訓練,也許我內心會變得純淨,也許只有那樣的方式才能有效表達我對老師的臣服之情。於是,我也就入鄉隨俗了。

來說說臣服這件事吧,當然這是瑜伽給我的啟示。臣服對應的英文單詞是surrender,通常會翻譯為投降。臣服的含義,我會理解為放棄自己的認知,心甘情願地接受別人的觀點。如此說來,我還挺有臣服精神的。

之前的文章中,我也提及過,不同的瑜伽老師由於練習的瑜伽派系不同,教授瑜伽的方式會完全不同,甚至會相互矛盾。遇到這種情況,我會心存大大的問號,但我不會去隨意評判老師。而在課上,我也會按照老師的要求,認真體會使用不同方法做同樣體式的感受。

在我內心深處,老師之所以稱之為老師,她一定是有過人之處的,就算她還不是大師,也總是比我強太多,因此我不會去質疑老師或吐槽老師,但有疑問還是可以跟老師探討的。換個角度看,我這樣的乖學生會有意外的收穫,那就是從不同的老師那裡學到多種方式,自己用心去感受,尋找更適合自己的方式。無意之間,我就走上了自我修習的道路。一切都是那麼順其自然。

除了瑜伽,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似乎也培養了臣服的心態,這讓我進步很快。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在跟90後共事之後,我才發現原來自己跟他們有如此之大的區別。有人說,90後更大膽,更善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可我覺得90後有時是太自我了。對於我的一些建議,他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質疑,而質疑的基礎是他們的經驗和認知,這樣看來他們的質疑多半會站不住腳,因為他們的經驗和認知還未成型。我並不是批判90後,而是覺得很可惜,明明他們有機會藉助別人的力量,讓自己吸收更多的知識和經驗,卻反而因為過於自我,失去進步的機會。

臣服的態度,還會讓我聯想起武俠片,裡面總是提到,教一個零基礎的徒弟更容易,因為在一張白紙上,畫什麼,就是什麼。但若教一個有武功根基的徒弟,就會複雜很多,徒弟需要忘記之前所學的一切,從頭學起,這樣的難度就很大。可能這种放下,就是一種臣服吧。

我覺得生活中,有太多人和事都可以是我們的老師。如果我們能把瑜伽練習中學到的臣服心態運用在生活中,保有謙卑之心,聽到新觀點時,多一些耐心,少一些質疑;多一些思考,少一些評判;多一些接受,少一些牴觸,說不定我們的視角會更開闊,知識會更豐富。畢竟,僅僅依靠自己的閱歷和經驗,太受局限了,我們的認知也極有可能是狹隘的。

臣服,並非自我否定,而是認識到自己的局限之後,給自己個機會衝破局限,飛得更高,看得更遠。

對瑜伽,我是保有一顆臣服之心的,它的智慧可以指導我們的工作和生活,讓我們更睿智、更勇敢、更自信、更平靜、更積極…(此處省略無數形容詞)

相關焦點

  • 當我們臣服時,恩典就會發生| 白大衛
    今天,我們在一起學習的主題就是臣服。我要分享的是基於月亮上師(Chandra Swami)和我所敬愛的馬哈希尊者 (Ramana Marhashi) 的教導,還有一些其他的人生導師的,比如,佛陀和耶穌。臣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在月亮上師的著作裡,他將臣服視為非常基礎的品質,是必修課。在所有的傳統中,臣服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印度有一個皇道瑜伽(Raja yoga),它很強調個人的努力,精進。
  • 好書推薦《臣服實驗》:如何擺脫糾結,擁有一顆快樂而充盈的心?
    核心書摘《臣服實驗》講述了享譽全球的心靈導師邁克·A.辛格的人生傳奇故事,為大家帶來一種全新的生命體驗——臣服自己的生命並順勢而為。這本書在作者親身實證的基礎上指出,生命每天都在塑造我們,我們要做的只是放手,不要抗拒這個過程。全書教我們放棄自我偏見和好惡,回歸到生命本來的樣子,幫助我們擺脫生活中的迷茫和糾結,去感受靈魂深處的覺醒,並獲得久違的心靈寧靜。
  • 抑鬱症:療愈從臣服開始,臣服是一種難得品質,更是一種巨大力量
    有些朋友高考了,沒有考上自己預料的理想中的學校,從此變得壓抑痛苦,畢業了,沒有找到理想中的朝九晚五的工作,一杯茶,一張報紙的愜意人生,就開始逃避和自責,慢慢的抑鬱焦慮,有些朋友以為和心愛的人會白頭偕老,花前月下一輩子,沒想到情人背叛了他,受不了,又是哭鬧,又是上吊。如果任何事情都朝你想像的方向發展,那你就不是人了,那是神。
  • 抑鬱症:療愈從臣服開始,臣服是一種難得品質,更是一種巨大力量
    有些朋友高考了,沒有考上自己預料的理想中的學校,從此變得壓抑痛苦,畢業了,沒有找到理想中的朝九晚五的工作,一杯茶,一張報紙的愜意人生,就開始逃避和自責,慢慢的抑鬱焦慮,有些朋友以為和心愛的人會白頭偕老,花前月下一輩子,沒想到情人背叛了他,受不了,又是哭鬧,又是上吊。如果任何事情都朝你想像的方向發展,那你就不是人了,那是神。
  • 《臣服實驗》|生命帶我去遠方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七顆蔥,ID:gh_8ab2edb2711a】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最開始看到《臣服實驗》,是在公眾號 「奴隸社會」 上看到李一諾的推薦,後來在 UP 子木讀書會也看到這本書。
  • 一心歸隱卻身家過億,助人無數慘遭訴訟|《臣服實驗》創造奇蹟
    文 | 潔懿,文章原創 ,喜歡請點上方「關注」如果你問我,過去一年看過的幾十本書中,只能推薦一本,我會推薦什麼?毫無疑問,就是這本《臣服實驗》。一邊扮演著書中的人物角色,一邊當自己的劇本讀者,把心中升起的情緒,剝離掉故事,只是純原體驗,情緒會成為生命的背景音樂。但這麼抽象的說法如何落地生活,怎麼活出這種狀態呢?於是老天讓《臣服實驗》出現在我的視野,這本書完美地詮釋了一個淡泊名利的修行人如何深入生活,如何活在「響應模式」裡,如何無為而無所不為。邁克·辛格用自己的生命,對「完美宿命論」做了精彩的呈現。
  • 《臣服實驗》復盤
    圖片源於百度宇宙的力量大於個人的力量,個人要在大自然宇宙面前臣服。跟隨自己的內心去做決定,自己的內心就是指南針,是預兆。循跡而行。遵循預兆而前行。因為作者是10年瑜伽的練習者。他首先達到了自己的靜心,知道自己的內心。所以他才去做了,這個實驗就叫做臣服實驗。 我們可以通過這個臣服實驗進行自我擴展,看問題的角度。可以有a面。B面 c面。一面是面對自己的內心,一面是全然信任,對一切說yes,還有一面,c只管面全然相信,可以用這個三面來看問題,解決問題。讓我們對事情多了一個維度,三維度。
  • 《臣服實驗》第2部偉大的試驗開始了2.16
    我的靜心和瑜伽就是我整個生活。 雖然我的修行有在進步,但我仍然覺得有某樣事物在阻礙我前進。我開始相信,解決辦法便是練習克裡亞瑜伽。這是尤迦南達教授的一種特殊靜心技巧。問題是,你必須先上一年的課,才有資格練習這種瑜伽,我決定詢問悟真會能否提早開始練習克利亞瑜伽。
  • 住在伍倫貢大學宿舍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是很多澳洲留學的同學的理想院校,不管在哪上學,住宿問題是很多學生關心的,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伍倫貢大學宿舍,住在伍倫貢大學宿舍是一種怎樣的體驗1、生活超級方便學校宿舍距離校園內的所有設施都很近,而且非常靠近免費接駁巴士,即使早上8:30的課,提前10分鐘出門也不用擔心遲到。
  • 001《臣服實驗》讀書筆記
    為此他開啟了一場 臣服宇宙臣服生命之力的實驗。邁克辛格 《臣服實驗》的作者,生於美國,是一位在人世間修行並取得極大成功的企業家。他 的故事 從 生活中一次很平常的談話,卻註定不平凡的觀察開始,事情是這樣的,有一此他和自己妻子的哥哥在一某一天的下午,一起在客廳沙發上聊天,突然冷場了,彼此沒有找到新的話題,辛格在努力找新的話題談話 以結束這種尷尬冷場的氛圍和場面。
  • 臣服實驗|來自「放手」的奇蹟!
    所謂「臣服」,不是消極的態度,不是懦弱和委曲求全,書中指出,臣服,是放開個人的好惡,讓生命做主。「真正的臣服是勇敢地放開自我,全然擁抱當下的變化,然後,我們會看見生命所安排好的、種種超乎意料的驚喜。」作者的覺醒之旅充滿傳奇,包括:去墨西哥的純樸小村學瑜伽;70年代初在森林深處探討內在自我;40年來不斷禪修沉思;又隨靈性大師修行;由建造「宇宙聖堂」找到覺醒之路,繼而成立「以愛建造」建築公司,最後設計出醫療經理的醫療軟體,大受歡迎,成立上市公司及當上CEO。作者生命的改變歷程,充滿中國人的智慧,也是修行的態度。
  • 看電影學創意寫作:《降臨》之臣服的力量
    而這部《降臨》更是給了我很多個不同角度、維度的生命啟示,今天來看看這部電影是如何給予我「臣服」的啟示。電影中露易絲靠著過人的勇氣和直覺,學會了外星人的環形文,化解了一場世界危機。同時她也逐漸發現自己因為認知方式轉變,而有了感知未來的能力,她預知到自己會和伊恩在一起生下女兒,也感知到女兒會在25歲的時候患一種罕見的疾病離開他們。
  • 瑜伽教練怎樣上私教體驗課
    瑜伽和健身房是有區別的,我們不單看數據,我們要在客戶一開始來體驗的時候就讓她感受到我們的不同。體驗課的目的是為了成交,成交了才能有課上。讓客戶心甘情願把錢交給你,就要讓她知道你可以解決她目前的困擾,注意是困擾她的問題,而不是你覺得她有的問題。
  • 臣服
    今晚分享的話題是:臣服與自由。⭕️臣服:如實看到已發生的,臣服於已發生的臣服是指如實地看到已發生的,並完全地毫無抗拒地接納它。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的痛苦,往往來自於不願意接受已經發生的。此時的臣服,即是臣服於"那段回憶",全新的關係必須在此"臣服"之上重新展開。2、那些未經審視的固化的觀念這個很好理解。我們的選擇總是基於我們的認知。我的意思並非要我們不顧一切認知,想幹嘛就幹嘛!
  • 什麼是臣服?▎記住:臣服不是一個作為,臣服是一項偉大的瞭解,臣服是一個洞見
    所以你必須洞察這個分開的愚蠢觀念,如果你現在開始試著去臣服,那表示你仍然帶有分開的概念,現在你在想:「我將要臣服,現在我要去臣服」……你認為「你」是(存在)。洞察那個分開的觀念,有一天你會發現,你不是分開的,所以你怎麼能夠臣服呢?沒有人可以去臣服!從來沒有任何人可以去臣服!臣服是不存在的,根本不存在,在任何地方都從來沒有被找到過。
  • 山林瑜伽,這樣的地方練瑜伽是什麼樣的視覺體驗?
    幽靜的山林,有鳥兒為你歌唱,有溪水為你練瑜伽助興,有樹葉為你伴舞,是一種什麼樣的視覺體驗?我猜,這應該就是一場關於美的視覺盛宴吧。在山林裡練瑜伽,無人打擾,你可以盡情地享受這份難得的靜謐,使身心得到放鬆。練累了,坐下來好好欣賞欣賞周邊的美景,讓眼睛和心靈都得到美的感受。今天我們就來好好地體驗一把山林瑜伽之美。
  • 當我們談及臣服,我們臣服於誰?
    這些詞語出現在你口中,它不是平白無故的,它肯定是在你的意識層面落下了烙印,你對這個詞所引申出來的涵義、實踐和體驗有了一定的儲備,這個詞才會頻繁出現。那麼,如果你之前從未思考和品味過「臣服」這個詞,或許從今天開始,你就可以和這個詞做朋友,因為臣服是一項多麼美好的品質;臣服,又是多麼讓一個人獲益。
  • 《臣服實驗》第2部偉大的試驗開始了2.15
    亞倫是穿著三件式西裝的成功銀行家,我則是綁著馬尾、穿著牛仔褲和涼鞋的瑜伽士。我不知道自己遇見的會是什麼樣的人,但原來亞倫非常熱情、心胸開放,對我的幫助也非常感激。 這不是說我們之間沒有出現任何尷尬的情形。第一項文化衝擊是關於我家教服務的酬勞。我告訴他,他不需要付我任何指導費用。他堅持要付,但我堅定的拒絕。
  • 《當下的力量》​第十章:臣服的意義
    我們應怎樣在改善現狀、完成工作以及臣服之間找到平衡呢?對於有些人來說,臣服可能有消極的含義,意味著失敗、放棄、無法面對生活中的挑戰、遲鈍、退縮等。然而,真正的臣服是與這些完全不同的。它不是說消極地去接受你生活中出現的任何情況,也不去做任何努力,也不是說停止制訂計劃或採取積極的行動。臣服是一種順隨生命流動,而不逆流而上的簡單而又深刻的智慧。
  • 什麼是臣服?記住:臣服不是一項行動,臣服是一項偉大的瞭解,臣服是一個洞見
    只有這個片刻,而你不是,讓這個片刻是(存在),而你不是(不存在),知道你不存在就是臣服。  那不是一個臣服於我的問題,那不是一個臣服於神的問題,那根本不是一個臣服的問題!  你說:「「我臣服是為了要贏得自由」」  那麼你是在使用臣服作為一個手段,然而,臣服就是目標,它本身就是目的。當我說臣服就是目標,我不是說臣服必須在未來的某個地方被達成,我是說臣服不是一個手段,它本身就是一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