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版《觸不可及》:翻拍不等於翻譯,再經典的作品照搬也是難看

2020-12-11 巴塞電影

癱瘓在床的白人富翁菲利普想要招聘一名全職陪護。

因為薪酬高,應聘者紛紛登門。很多人巧舌如簧,口吐蓮花。從「人命關天」講到「人文關懷」,卻沒有一個人讓他覺得滿意。

直到黑人德希斯莫名其妙地出現,一身不良嗜好的他竟然成功拉開了故事的序幕。

因為跨越種族的溫情與細膩,法國電影《觸不可及》一直佔據著種族電影泰鬥的重要地位。

即便只能靠脖子以上演戲,弗朗索瓦·克魯塞還是塑造了一位格調高雅的僱主。

而奧瑪·賽的出現,更是將這位忠實的朋友直接冠名,成為影史上不可多得的經典黑人形象。

居高位如此,必然引後來者搓手手,美國、韓國紛紛對翻拍躍躍欲試。

只是,珠玉在前,翻拍之作能有新作為嗎?我們來看看影院新上映的美版的《觸不可及》

1

黑人助理戴爾(凱文·哈特 飾)載著癱瘓的老闆菲利普奔馳在馬路上,交警好不容易把這輛車攔下,卻看到副駕駛的白人口吐白沫,抽搐不止。

騙到交警在前面開道,醫生抬著擔架到達醫院門口時,二人腳踩油門揚長而去。

明明是一場「生死攸關」的競速,反而在二人戲謔的解構裡變成了一場鬧劇。

從劇情到臺詞,幾乎是原版的翻譯。

如果非要在一前一後兩部作品中玩「找不同」的遊戲,可能是飾演新版菲利普的布萊恩·克蘭斯頓更會假裝抽搐吧。

沒有意外地,隨後的故事竟然連節奏都同頻。

時間回到六個月前,還是那個居住在大房子裡的菲利普,百無聊賴地看著女助理否定一個個前來面試全職陪護的「奇葩」,感覺他們和輪椅上的生活一樣,沒什麼意思。

恰逢此時,排隊排到不耐煩的戴爾衝了進來。

他不過是想要這個僱主在自己的單子上籤個字,證明自己來努力競聘過卻能力不足,然後快快樂樂地用這張單子換失業救助金。

畢竟,給富豪做保姆的事情他從來沒想過。

誰知道,菲利普竟然提出請他接受考慮接受這份工作。

出於到此一遊不能白來的心理,這位戴爾偷了未來老闆家的東西,還美其名曰給兒子的生日禮物。

戴爾因為頻繁出入監獄被妻兒厭惡,已經被趕出家門。

露宿街頭、無路可退的他,第二天不得不乖乖來上班。

看到這裡,不禁在想:翻拍不等於翻譯,這個知識點還要講幾次?

難道《深夜食堂》《家族之苦》的翻拍災難現場又要重演了嗎?

2

還好,從鋪陳角色特點開始,歐式和美式文化的區隔開始慢慢滲透其中了。

《觸不可及》用的第一招,是語言包裝。

找一個曾經進過監獄的人來當陪護,菲利普也不可能百分之百放心,所以他給了這位新朋友試用期。

美版《觸不可及》把試用期包裝為棒球的三擊出局,倒是很符合美式的語言表達。

不過每次戴爾一犯錯,就看到妮可·基德曼飾演的女經理人在強調「strike(一擊)」,但是剪輯節奏並不利落,就顯得有些刻意。

第二招,改變角色。

人設的轉變,首先集中在菲利普身上。

法版《觸不可及》中,菲利普出身貴族,喜歡所有高雅藝術,黑人朋友德希斯第一次報到時,甚至被宮殿一般的華麗浴室震驚了。

美版中的菲利普則是商業大佬,即便和黑人朋友戴爾開玩笑,聊的都是APP投資,甚至家裡的智能洗浴還讓新陪護搞得一片狼藉。

前者禮貌自持,後者尖刻自負,自然也影響了關於癱瘓那段往事的呈現手法。

同樣是經歷跳傘事故導致的癱瘓,歐洲菲利普是為了帶不孕不育的老婆紓解壓力,而美國菲利普則是因為喜歡冒險,想挑戰一下「只有我能在暴風雨裡玩滑翔傘」。

只是沒想到,這次真的賠了夫人又折兵。

從此,菲利普樂於冒險的內心也就此被凍結起來。

歐式的古典和美式的衝動,分別在兩個主角身上立了起來,成為兩版電影中不同的文化側寫。

但是,改變角色這件事也未必是百試百靈的好辦法。

比如黑人小哥人設大換血,原本是處在領養家庭中的叛逆青年,美版則變成了不負責任的慣犯老爸,用更成熟的出場來嘲諷他的不靠譜,立刻消解了觀眾對角色的好感。

其他角色的功能性也有點刻意,原作的女管家雖然時常冷臉尷尬,但她真誠善良的人設更飽滿。

美版女管家換成了女經理人,每天都在算計黑人小哥的使用價值,只是一個掛牌角色,沒有被著墨深入刻畫,有點可惜了妮可·基德曼的驚喜出場。

3

但是總體來看,美版換湯不換藥。

因為《觸不可及》的高級在於主題中透露出來的人文關懷,所以翻拍基本是用不同的細節來套原來的主題。

在相處的日子裡,黑人和白人跨越了種族隔膜,黑人小哥用老闆的鬍子開玩笑:

美版亦是如此:

受到藝術薰陶的黑人小哥拿起畫筆:

美版亦是如此:

這也意味著,美版翻拍並沒有注入更多具有本土特色的新細節,只是在原有故事的基礎複製兩人相處的過程,再一次把翻拍變成了翻譯。

而且,美版對故事高潮的處理也有幾分洩氣。

法版菲利普解僱這位好朋友,是想讓他更好地回歸自己的家庭,可新版中的菲利普卻是因為筆友事件遷怒於戴爾才給出了辭退警告,這種操作讓菲利普也變得沒那麼討喜了。

當然,兜兜轉轉,故事還是回到了想要致敬的主題上:

白人富翁帶領誤入迷途的黑人小哥接觸更豐富的文化,黑人小哥陪伴癱瘓的白人富翁找到生活的快樂與希望。

《觸不可及》整個故事,就是向大眾發出宣言:

種族與階級,都不是阻礙深厚友誼的絆腳石。

只是,這樣的主題多次重複之後,當下的觀眾還會買帳嗎?

2011年,法版《觸不可及》是一種創新表達,天時地利人和促成了它的大獲全勝。

而如今美版的《觸不可及》,更像是一種政治正確協商下的應急產品,不僅很多細節創新不到位,在主題上有刻意為之的痕跡。

對比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

白人保鏢與黑人鋼琴家的故事發生在上世紀60年代,那是一個種族歧視關乎生死的時候,他們所處時代的矛盾更極端,也有更劇烈和引人深思的戲劇衝突。

然而,在當下大多數美國電影中,黑人身份已經成為一種被盲目使用的創作符號。

遠有全黑人電影《黑豹》,獲得奧斯卡多項提名。

近有新版《霹靂嬌娃》,乾脆把亞裔天使變成了黑人女孩。

流行文化對種族歧視的抵抗,正在逐漸走上另一個極端。

這是美版《觸不可及》這類「黑白電影」當前很難跳出的文化困境,估計也很難避免走向和新《霹靂嬌娃》一樣的票房災難。

相關焦點

  • 這些翻拍的電影,是比原作更出色,還是遠遠不及?
    影視圈裡,經常會有一部好電影,被翻拍成多個版本的現象,畢竟一個好劇本是可遇不可求的,翻拍版本的質量對比原版有優有劣,但由於有優秀的故事打底,所以就算再差一般都能達到及格線以上的。今天老賽就帶大家看看這些有多個版本的電影,看看童鞋們是否全都有看過呢?
  • 《觸不可及》:尊重,就是不要濫用憐憫
    美版《觸不可及》正在熱映,這一版本是在2017年翻拍了2011年法國版的作品,兩版都基於同一本作品《第二次呼吸》改編而成。 而就是這一節,成就了後來的法國版《觸不可及》,也成就了今日美版的暖心和勵志。 2001年法國版成為了當年全法票房第一,超越了轟動一時的《天使愛美麗》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法國電影。
  • 翻拍不等於翻譯,梁家輝的《深夜食堂》也翻車了
    不合適的地點,不合適的人,不合適的故事,使得梁家輝版的《深夜食堂》仿佛是一座空中樓閣,故作深沉,但毫無魅力。最近幾年最失敗的案例應該是《麻煩家族》了,該片過於貼合原著,被吐槽為不是翻拍,而是「翻譯」。影片完全不考慮中國文化,直接對原版電影實行「拿來主義」——情節內容90%都是照搬,只是把其中的小細節進行了改變,把發簡訊換成打電話,把日本飯館換成爆肚店,把日本鰻魚換成北京烤鴨而已。
  • 學學催淚「七號房」 別把翻拍當「翻譯」
    學學催淚「七號房」 別把翻拍當「翻譯」金羊網  作者:李麗  2020-11-04 近日,韓國經典影片《7號房的禮物》的土耳其翻拍版《
  • 日劇IP翻拍為何觀眾不買帳 本土化不到位成「翻譯」
    已經播出或上映的作品包括劇集《求婚大作戰》、《約會,戀愛到底是什麼》、《問題餐廳》以及電影《嫌疑人X的獻身》、《麻煩家族》。但是,這些作品紛紛遭遇口碑滑鐵盧,不僅無法與日本原版比肩,連豆瓣評分過及格線的都寥寥可數,評分最高的《嫌疑人X的獻身》僅有6.5分,其日本原版得分則是8.3分。影迷和劇迷最擔心經典作品被改編得面目全非。
  • 《觸不可及》,第一次真正的理解尊重二字,也教會了我笑度人生
    《觸不可及》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而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又難以遇到甚至難以理解這樣的事。《觸不可及》這部電影有很多個版本,正是因為這部電影非常經典,觀眾反響很好,就連好萊塢也忍不住要來翻拍。每個版本有著不同的特點,如果你想要回味最經典,最有藝術感的那麼一定不要錯過法國原版,但是如果你比較喜歡美國式的幽默詼諧,那麼美國版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今天我們要說的也是美國版的《觸不可及》。
  • 《觸不可及》持續熱映 蔣勤勤經典臺詞直戳淚點
    在十一黃金假期來臨之前,由趙寶剛導演,演員孫紅雷、桂綸鎂、蔣勤勤、黃磊等人主演的電影《觸不可及》仍在全國各大影院霸佔著一席之地。蔣勤勤《觸不可及》海報。網易娛樂9月30日報導 在十一黃金假期來臨之前,由趙寶剛導演,演員孫紅雷、桂綸鎂、蔣勤勤、黃磊等人主演的電影《觸不可及》仍在全國各大影院霸佔著一席之地。
  • 《觸不可及》:忘卻貧富差距,不見黑白之分
    《觸不可及》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的是一位高位截癱的白人富豪菲利普和一個刑滿釋放的黑人看護戴爾之間跨越階級種族的友情。真實事件中菲利普生在大富人家,是LV旗下公司的副總裁,但因為一次跳傘摔成了全身癱瘓,脖子以下沒有任何知覺。
  • 王菲獻唱《觸不可及》主題曲
    時光網訊 電影《觸不可及》主題曲《愛不可及》於9月9日正式發布。該曲由王菲演唱、林夕作詞、張亞東作曲,匯聚華語樂壇最強勢力護駕導演趙寶剛的電影首秀。這是王菲、張亞東、林夕時隔十一年後再度聚首合作。     《觸不可及》的愛情 菲林張因趙寶剛再度攜手  雖然菲、林、張三人十一年未再聚頭,但此番為了趙寶剛的電影再次合體,三人默契依舊。整首歌曲電影感十足,林夕的詞、張亞東的曲,在王菲的吟唱下動聽悅耳。
  • 美版甄嬛傳遇冷 「甄嬛體」臺詞神翻譯引吐槽
    美版《甄嬛傳》濃縮成6集,每集90分鐘。但是問題來了,這大名鼎鼎的「甄嬛體」臺詞該如何翻譯呢?  甄嬛體神翻譯看醉網友  「臣妾做不到」譯成了I truly cannot bear it(我真的無法忍受)……各種「甄嬛體」的神翻譯,也真真看醉了各路網友。
  • 評論:翻拍經典 是否經得起考驗?
    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電影市場翻拍經典影片的熱情從未停歇。近期,在深圳各大影院熱映的電影中不難發現,《警察故事2013》、《對不起,我愛你》等影片,都「借用」了經典舊作的光環。可惜的是,「新瓶裝舊酒」的簡單套路並未獲得觀眾的普遍認可。  有資深影迷認為,簡單的「冷飯熱炒」,只會讓觀眾失去胃口,因此翻拍影片不僅需要勇氣和智慧,更要懷有對原作的尊重和敬意。
  • 美版《甄嬛傳》「賤人就是矯情」翻譯不出來被刪
    美版《甄嬛傳》的英文預告片,是這樣介紹這部作品的:「在那個傳奇年代,整個國家都為一人所統治。一位傾世紅顏,有機會得到夢寐以求的一切,但是一入皇門深似海。危機四伏,背叛叢生,陰謀重重。面對忠義與愛情,兩難抉擇。根據真實傳奇歷史改編。」預告片最後一句「一個女子,對抗整個大清國,紫禁城一個不屈的靈魂」讓中國網友目瞪口呆:難道到了美國,就變成《一代女皇·甄嬛》了嗎?
  • 評論:《麻煩家族》錯把翻拍當成翻譯 沒抓住精髓
    評論:《麻煩家族》錯把翻拍當成翻譯 沒抓住精髓 2017-05-15當成翻譯  直到46歲才拿起電影導筒的黃磊,第一部影片居然選擇了翻拍,確實讓人有些意外。
  • 美版《甄嬛傳》遇冷英文翻譯不忍直視 盤點十部風靡海外國產劇
    美版《甄嬛傳》遇冷  近日,美版《甄嬛傳》登陸美國遇冷,英文翻譯不忍直視,「一丈紅」成了「Thescarletred(罪孽深重的紅)」,「驚鴻舞」變身「FlyingWildGoose日本電視臺也放映了日文版《還珠格格》好評如潮,美國國內電視臺也在美國放映了英文版的《還珠格格》系列,引起不小的轟動。
  • 美版甄嬛傳遇冷 「賤人就是矯情」翻譯不出被刪?
    美版甄嬛傳遇冷 「賤人就是矯情」翻譯不出被刪?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美版《甄嬛傳》,於近日登陸全球最大的視頻網站美國Netflix。美版《甄嬛傳》的英文預告片,是這樣介紹這部作品的:「在那個傳奇年代,整個國家都為一人所統治。一位傾世紅顏,有機會得到夢寐以求的一切,但是一入皇門深似海。危機四伏,背叛叢生,陰謀重重。面對忠義與愛情,兩難抉擇。根據真實傳奇歷史改編。」預告片最後一句「一個女子,對抗整個大清國,紫禁城一個不屈的靈魂」讓中國網友目瞪口呆:難道到了美國,就變成《一代女皇·甄嬛》了嗎?
  • 《不完美的她》集齊三大「女神」依舊難火,翻拍劇「魔咒」怎麼破?
    近日,翻拍自日劇《mother》併集結了周迅、惠英紅、趙雅芝等實力主演的網劇《不完美的她》千呼萬喚始出來,但6.5分的評分略顯尷尬。近年來,翻拍影視劇不少,但真正叫得響的作品卻不多,更有甚者口碑「翻車」,箇中原因何在?「中外文化具有先天差異,部分翻拍劇的創作者對此缺乏規避與轉化,造成觀眾對翻拍作品的心理隔閡和情感疏離。」
  • 經典作品悉數被拿來翻拍,為何還沒有人對《歡天喜地七仙女》下手
    沒救了,當年的經典真的沒救了,只要是大家記憶中有點年代的好作品,現在都被拿出來翻拍了。前段時間在播的《新鹿鼎記》大家還記得吧,一開播就被觀眾吐槽。這就象徵了翻拍的悲慘命運:挨罵、毀經典。不妨來看看,接下來有多少的經典作品要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