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高分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思考金智英怎樣實現自我救贖歷程

2020-12-17 花青讀書

人們有時可以支配他們自己的命運;要是我們受制於人,親愛的勃魯託斯,那錯誤並不在我們的命運,而在我們自己。 

這是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在《裘力斯·凱撒》 中對命運的正解。

自古以來人類歷史大多都以男權為尊,隨著不同社會制度的發展與轉變,女性在地位和權利方面在有些國家得到很大的進步與提升,但仍然有許多身處重傳統觀念社會中的女性,被迫服從命運的安排,深陷在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中難以掙脫。

這部由韓國作家趙南柱的同名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改編而成的電影,講的就是當前韓國社會體制下,傳統觀念賦予女性的責任依然以家庭為主,女性即使從事職場工作也會遭受排擠與打壓,女性社會地位低下,權利渺茫,不得不屈於命運的安排,無法實現人生價值。

這部電影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被搬上銀幕,影片公映之後,社會反響強烈,飽受民眾爭議,迅速引起兩種極端形式,一面是強烈抗議的韓國男性,他們認為女性自古以來就該以家庭為主,而這部電影完全違背了傳統觀念,讓他們無法接受;另一面是引起共鳴的女性,她們迫切的想要爭取女權,提高自身地位,與命運做抗爭,從這部電影中她們看到了對未來人生的希望,因此女性更加支持這部電影。

《82年生的金智英》這部極具爭議的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個韓國的普通家庭主婦在平淡無味的生活中,對傳統觀念的壓迫日益不滿 ,勇於追尋人生價值,堅持與命運鬥爭,救贖自我,卻總是被殘酷的傳統制度打壓。

然而在現實與內心極端不等的持續衝突下,女主患上了精神分裂疾病,即使如此,堅強的女主依然沒有放棄鬥爭,力排困難,最終戰勝了疾病並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完成自我救贖的感人故事。

該影片沒有豪華的陣容,沒有炫麗的精彩特效,更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整部畫面以冷色調為主,通過日復一日平凡的生活,漸漸失去自我,凸顯女主內心的壓抑情緒和沉重的心情。

整部電影對不同人物細節的刻畫反映出各自不同的風格體現,特別在主角的特寫上加以運用沉默代表反抗的情愫,引導觀眾深入劇情感同身受的揣摩主角的內心情感,激發觀眾的同理心。整部劇情以沉重且壓抑的情感線索為主貫穿全劇,直至最後女主的解脫,才讓人輕鬆的嘆出一口氣。

本片由韓國演員鄭有美飾演的女主角金智英,從小出生在一個有著傳統觀念的家庭,在婚後離開了鍾愛的職場,過著相夫教子的普通生活,在日復一日的家庭瑣碎中,女主內心深處燃起了不安於平淡的火苗,她想重新進入職場,為了能做更好的自己,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她不斷地試圖掙脫命運的束縛,可卻一次次被現實無情的打壓下去。是該認命一輩子就這樣過下去,還是艱難的與命運做鬥爭,尋找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金智英無疑選擇了一條與命運抗衡的艱辛蛻變之路。

迫於韓國傳統的思想壓力,金智英無法從表面上與世俗的偏見做鬥爭,編劇以獨特的創意讓金智英「精神分裂」,把鬥爭的形式轉化,通過「分裂」的對象把心中的反抗表達出來,讓抗爭的對象無法把「不敬」的憤怒施加在一個得病的人身上,還會在憐憫之餘做出讓步,繼而間接的達到女主改變人生的目標。那麼金智英是如何在這傳統制度的壓力下進行艱難的自我救贖的呢?

一、與婆婆抗爭,打響了第一次抗爭的「戰役」

在婆家過節的這個場景中,設定了金智英與命運之戰的第一場抗爭。因為過節之前金智英與老公早就商議好,節後就回娘家。女主在公婆與老公、女兒共享天倫之際,拖著疲憊的身體做各種家務活,等到好不容易忙完了家務活,準備和老公回娘家的時候,大姑一家人的到來讓金智英的內心處於崩潰的邊緣,在婆婆的使喚下,金智英打算重新系上圍裙,做點心招待大姑一家人之時,金智英的反抗開始了,她的內心分裂成了自己的母親,並以母親的口氣對著婆婆說:

「親家母,在節日裡看到女兒開心是吧,我也想看自己的女兒。

既然你女兒來了,也該讓我的女兒走了,還得照顧大姑子一家再走人,我家智英該多傷心啊!」

內心該是多麼絕望壓抑,才會在這「孝道」為重的國家把一個健康的人活活逼成精神分裂的地步啊!編劇以高明的手法利用金智英「精神分裂」這種疾病來對這個傳統觀念至上的現實進行反抗,從道理上來說,一個病人無意識做出的舉動不至於產生多麼嚴重的影響,這種巧妙的設定既不會讓公婆指責,也不會讓別人覺得無理,甚至會讓大家產生一種憐憫之心。

編劇給絕望中的金智英帶來了一絲希望,讓她利用精神分裂的形式進行抗爭,不得不說是一種雖不切實際,但不得已的實現方式。

為什麼金智英內心選擇的分裂人物為媽媽呢?在以孝為先的韓國,對待長輩要說敬語,不得違反長輩的命令等這些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模式下,讓金智英無法做出不合理的舉動,內心被喚醒的抗爭意識又讓她無法輕易妥協,於是她便躲進最疼愛她的媽媽的懷抱中,用媽媽的名義把自己心中的反抗表達出來,說給同輩分的婆婆聽,這樣就公平了。

金智英的老公看到老婆發病了,就趕緊帶著她回了娘家。編劇為金智英設定的第一場「戰役」勝利了,這為女主在以後愈戰愈勇的鬥爭中埋下了伏筆。

二、與老公的抗爭,勇於追尋自我救贖

在送完孩子去幼兒園回家的路上,金智英在一家麵包店門前看到了一則招聘啟事,店員出來介紹說,這份兼職工作,平時都不會很累,每天只需要工作一個上午即可。金智英動心了,只要走出心中的困境,無論做什麼都可以,髒累都不會在乎。

當天晚上,金智英跟老公說起了這件事情,表明自己很想做這份工作,但是她老公擔心她的身體為由,又覺得家裡不需要她辛苦賺這份錢,還是在家裡休息吧,金智英反問了一句,「在家也算休息?」。

我認為金智英的這個反問,編劇設定的非常到位,從這句反問中我們可以看出,在傳統觀念下長大的男人,認為妻子在家做家務帶孩子是一份很輕鬆的事情,沒有經濟壓力,沒有職業壓力,不必賺錢養家,不必與任何人打交道,只要安心在家帶孩子做家務就可以了,這樣輕鬆簡單的事情就相當於休息啊。

半夜老公醒來卻看見金智英坐在餐桌旁喝啤酒,她老公很驚訝,金智英從前是從來不喝酒的。一個從不喝酒的女性為什麼在被老公拒絕去工作之後,半夜不睡覺而在喝酒呢?

源於金智英內心的壓抑無法釋放,明明可以去工作的啊,可是當家的老公卻不允許,不被理解,不過問內心的感受,也沒有關懷,金智英深感失望和孤寂,於是在極度壓抑下的金智英又轉換分裂成另一個人——大學時期的社團學姐,她以學姐的口吻說:

「最近智英會很痛苦的,雖然斷了奶,身體些許輕鬆了,可她卻心急如焚,你跟她多說說:『做得好、辛苦了、謝謝』吧!」

現今社會,大多數男人都認為妻子照顧家庭,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他們內心都覺得女人在家就是休息,沒有什麼可勞累的,而他們要出去工作,承擔著養家的責任,才辛苦呢。

因此,多數男人都不會對妻子說,「你做得好,辛苦了,謝謝」,這樣的字眼,他們沒有考慮到妻子的感受,不在乎妻子心中的想法,這不緊影響到夫妻感情,也間接造成了現代女性日益嚴重的心理危機。

編劇在這場情節的設定,表明了當前的社會制度下,家庭是女性賴以生存的根源,做家務帶孩子才是女性最正常的事業,男人不過問家事,更不會理解妻子的內心感受,妻子內心的壓抑得不到宣洩,只能把不滿深埋於心底。

由此反映出編劇對社會上女權地位低下風氣的無奈,人類文明發展至今,時代進步飛速,男女平等早已眾所周知,然而真實的情況並不樂觀,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依然沒有多少進步,在這種環境的壓迫下,女性身心俱疲,諸多心理問題日漸凸顯,因此從編劇的用意不難看出,作為社會和家庭的犧牲品的女性在權利和地位方面依然任重道遠。

三、披荊斬棘,與命運抗爭到底

金智英與前任上司聯繫了,原來是她的上司正在創建自己的公司,並邀請金智英前去工作,金智英非常高興欣然同意。然而命運往往會在你即將到達目的地時,給你下一個絆腳石。

之後在老公的坦白下,金智英才得知自己患上了精神分裂疾病,眼看著自己期盼的人生在前方向她招手,可自己卻無法向前邁出一步,由此可知,金智英內心的絕望是多麼讓人痛心。

編劇特意在這個時機設定金智英得知自己患病,著重加強對比手法,在剛對人生產生希望的愉悅之際,卻忽然被告知自己患上精神疾病,女主仿佛從雲端墜入塵埃裡,不僅帶著失望,還產生了恐懼之心,就比如「希望有多高,失望就有多大」,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件事是輕鬆隨意就能得到的,有時你不僅要付出足夠的努力,還要有一顆堅定的不安於命運的心,如此你才能在荊棘叢生的困境中踩出一條通往光明的路。

編劇給金智英設定的這條披滿荊棘的掙扎之路,無疑說明金智英在與命運做鬥爭是多麼的艱難,同時也給出暗示,希望的曙光就在眼前,你只需要堅持跨越面前最後一叢荊棘,前方便是坦蕩大道。

本片從拍攝畫面的表現手法上分析,很少能夠看到導演對鏡頭的反覆切換,通常都是以近鏡頭的距離對畫面中的人物進行特定展現,長時間對準焦距來刻畫具體人物的細膩情感,引導觀眾更深刻的體會出人物內心世界的豐盈,從而產生強烈的體驗效果。

影片中較多採用對女主近鏡頭的特寫,最具特色的是一組反覆出現的場景——金智英面無表情的站在陽臺面對著夕陽眺望的情景,鏡頭多次定格在這些特寫畫面,也是影片中為數不多的暖色畫面,這幅場景意味深遠,雖然無一句臺詞,卻讓人對此產生深思,與其說它代表著女主對黑暗即將來臨的恐懼,不如說是女主對當前這種看不到希望的生活狀態的麻木,想掙脫命運的泥潭,卻又被泥潭的引力吸附著,這種壓抑沉悶的感受在視覺效果上很容易讓觀眾感同身受。

這個畫面的最後一個場景的出現與之前均不相同,金智英終於找到實現自己人生價值之路,她又一次站在陽臺望著夕陽餘暉,暖色的夕陽照映在她露出微笑的臉上,難得一見的微笑讓她整個人立刻生動了起來,整個畫面愈加溫暖和諧,與之前沉悶的畫面對比,人物的鮮活和靈動徹底體現出導演要表達出的寓意,金智英在與命運的較量中終於贏得了勝利!

相同的畫面多次穿插在影片的中間和結尾部分,達到導演意圖表明的首尾相互呼應的聯繫,不得不說這種效果處理強烈地暗示了該部影片中人物心理歷程的鮮明對比,賦予整部影片一種更深層次的內涵,提升了影片的整體水準和質量。

四、結尾

在劇情結尾,金智英的堅持最終獲得了勝利,她從一個努力得到別人認可,順從命運的全職媽媽,在喚醒自我內心的希望之後,轉變為一個勇於追求自我,實現自我救贖的成功女性。

編劇刻畫出金智英這個人物,代表了千千萬萬個存在於無數家庭中被命運束縛的女性,她告訴我們,當你正視自己的內心,你會發現有種蠢蠢欲動的反抗意識在覺醒,這是一種尋求人生價值的動力,如果你勇於面對自己的內心,這種力量會被喚醒,引導你踏上充滿鬥志的自我救贖之路!

作者:花青讀書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獨一無二的,珍惜每一天存在的意義,會讓你收穫更多價值。

相關焦點

  • 豆瓣8.6《82年生的金智英》,韓國電影又一個現實主義的年度爆款
    ——謝麗爾桑德伯格《向前一步》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可以算是2019年韓國最飽受爭議的電影作品,口碑兩極分化。有的人覺得這部作品是韓國社會男女平等弊病的驚世巨作,而另一些人卻覺得,這部作品刻意挑起男女對立。
  • 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婚後必讀,家庭女性該如何完成自我救贖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該電影改編自韓國同名暢銷小說,主要講述的是韓國女性金智英,因結婚育兒而中斷工作成為一名全職媽媽後,在家庭角色得不到肯定和社會角色被否定的雙重夾擊下,逐漸失去自我,導致精神抑鬱的故事。
  • 韓國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
    《82年生的金智英》小說2016年出版至今,已是韓國的暢銷小說,發行量已突破一百萬冊,作者趙南柱在書中以1982年4月1日出生的「金智英」一角,道出韓國社會重男輕女,女性受到差別待遇,包括性騷擾、階級歧視等現象,引起多數女性讀者迴響。金智英這個名字在韓國非常常見。「可以說,每個韓國女性身上都有金智英的縮影。」
  • 《82年生的金智英》,現實見證人性,生活成就經典
    其實不然,2018年東方的兩部電影《誤殺》、和《82年生的金智英》,用生活現實直白展示了人性是我們大多數人都面對的劣根。對女性的不公、偏見,在影視作品中展現無遺,《82年生的金智英》是根據同名小說改變的,作者趙南柱在文學上造詣不高,但是社會現實性極強,是一部現象級作品。不是文學經典,卻是現實生活的藝術。
  • 《82年生的金智英》:讓韓國男性起立反對的電影
    《82年生的金智英》並不是一部節奏緊張的電影,它場景有限,人物有限,甚至都沒有激烈的衝突感。結尾時,也是以金智英淡淡的寫作而落幕。如果說,這是一部未根植於現實所拍攝的電影,那麼它絕對是一部平庸之作,然而當它與韓國社會掛鈎,所呈現的就是另外一幅畫面了。
  • 《82年生的金智英》一部豆瓣高分片,不輸《寄生蟲》
    去年,韓國已經製作了兩部電影,奉俊昊的《寄生蟲》和金杜勇的《82年生的金智英》。《寄生蟲》是一部獲得金棕櫚獎或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的熱門影片,而《82年生的金智英》在韓國是一部有爭議的影片,立即遭到了大量男性觀眾的抵制。
  • 《82年生的金智英》:打不破外界的藩籬,就去衝破自我設置的枷鎖
    《82年生的金智英》圖書封面這是一部女性主義小說,講述了生於1982年的金智英童年時期、學生時期、職場時期、婚姻時期的成長曆程。《82年生的金智英》同名電影劇照這本書追求的是普遍性而非特殊性,主角金智英平凡又似曾相識,像我們身邊的某個人,又像是我們自己。
  • 《82年生的金智英》,全世界開始愛她,一位女性的自我救贖
    今天推薦一部高分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雖然情節比較簡單單平平淡淡,女孩子看完會覺得非常真實!這部影片是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小說中對金智英的心裡刻畫的極其細膩,道盡了女性的心路厲程。金智英生病的最大原因就是作為一名受過高等教育的職場女性,自從結婚生子之後,她的人生意義居然全部變成了相夫教子和處理家庭瑣事。
  • 豆瓣8.6分《82年生的金智英》:女權主義的消逝,一地雞毛的瑣事
    在《82年生的金智英》這部影片裡,金智英(鄭裕美飾)從小所歷經的所有,便儼然如同篆刀一般,刻寫在了她的生命裡,無論她如何隱忍,最終都只能與生活達成一個暫時和平共處的協議,這部影片最初改編自韓國作家趙南柱同名的女性主義小說,而後由金度英執導,鄭裕美、孔劉主演的一部劇情電影,與其說,這是一部電影,倒不如說是現實生活的一種揭露,關於女性不平等地位的拷問
  • 豆瓣8.6《82年生的金智英》:懂得為自己而活,才能開啟精彩人生
    ——席慕蓉《82年生的金智英》是由一本被韓國男人列為禁書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在韓國上映後引起巨大的轟動,韓國男人打出1分,但韓國女人卻打出9分的電影,在豆瓣上獲得22萬人點評8.6的高分。《82年生的金智英》是由韓國女導演金度英執導的一部關於女性如何在男權主義的社會下尋找自我的電影。主要講述了家庭主婦金智英在看似幸福的家庭生活裡,因過去和現在遭受的社會偏見,長期內心壓抑,被逼出精神間歇性失常,最後通過親人和醫生的幫助,找回自我的故事。
  • 豆瓣8.6《82年的金智英》:自我覺醒,從反抗開始
    根據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在韓國上映就爭議不斷,根據韓國最大網站NAVER電影的資料顯示,72%的女性觀眾,給這片打出了平均9.5的高分;而剩下的18%男性觀眾卻給這片打出了2.89分的低分。
  • 《82年生的金智英》:一部電影,讓你看到女性的絕望
    前些日子,我偶然看到一部推薦電影,《82年的金智英》片名似乎沒有什麼特殊,大意上,應該是講述某一個人的生平事跡。但朋友圈裡很快有人安利,這是一部少有的反映殘酷現實的電影。出於好奇,我上網搜索關於它的消息。
  • 《82年生的金智英》——抱歉,我是1982年生的金智英
    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類型:劇情導演:金度英主演:鄭裕美,孔劉上映時間:2019年10月23日「金智英」在韓國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名字,就像我們身邊的小偉韓國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中的「金智英」是一個1982年出生於韓國公務員家庭的普通女人,婚後她成為全職太太,既是女兒、姐姐、妹妹,也是妻子、母親、同事、下屬,過著看似平淡幸福的生活。2019年,金智英的生活突然出現「裂縫」,眼前的完滿生活變成一個牢籠把她困住,不斷地消耗自己維護各種關係,稍有不慎一切就會崩裂。
  • 必看催淚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是女權主義還是現實社會的不公?
    82年生的金智英影片名稱:82年生的金智英豆瓣評分:8.6分影片時長:118分鐘 綜合影評:好於92%劇情片82年生的金智英主要演員82年生的金智英主要講述女主金智英,在朋友和親戚眼裡她生活在一個幸福快樂的家庭中,她擁有可愛的女兒,溫柔體貼而且收入不錯的丈夫鄭大賢,很多人為之羨慕。
  • 豆瓣8.6《82年生的金智英》:全職媽媽的「窒息時刻」
    2019年,由孔劉、鄭裕美主演的《82年生的金智英》在韓國上映,名字算不上乍眼,但是評分卻是極端的兩極分化:男人打低分,女人打高分。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原因之一便是因為這部影片描述了韓國全職媽媽最真實的「窒息時刻」。
  • 82年生的金智英,最近很火的一部電影
    最近有一部很火的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2019年10月在韓國上映,鄭裕美和孔劉主演。▼電影改編自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趙南柱著,在韓國銷售突破100萬冊,韓國書店聯合會評選2017年最佳小說。▼有議員把這本書送給了文在寅總統,請總統擁抱一下82年生的金智英吧。▼
  • 道理我都懂,可我就是不喜歡《82年生的金智英》
    韓國電影的一大特色就是快準狠,打個比方,把你的手指頭伸出來,拿榔頭直接砸的那種疼,那種衝擊力和靈魂的震撼。韓國電影素以大膽勇猛著稱,而《82年生的金智英》給人的感覺就是一碗溫吞水,寡淡有餘,失之膚淺,視覺和思想的衝擊力方面實在是缺缺,充其量,也就是一篇公眾號文章的含量。 金智英想重返職場,可是又苦於孩子年幼放不下。
  • 他們不喜歡《82年生的金智英》
    ▋綜合編譯 賈曉靜2019年歲末臨近,韓國的女性題材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在全球獲得了出乎意料的關注。韓國女觀眾:「這個社會普遍存在『厭女症』」當27歲的辦公室職員韓愛恩和男友走入電影院,觀看由《82年生的金智英》改編的同名電影時,她絕對不會想到,這次約會將成為兩人分手的導火索。「他懷疑自己的母親和姨媽是否面臨影片主角那樣的掙扎。」韓愛恩告訴香港《南華早報》,「他甚至覺得主角的丈夫完美得不切實際,他竟然會幫妻子育兒和做家務。」
  • 豆瓣評分8.6《82年生的金智英》|我是媽媽,但我也是獨立的個體
    82年生的金智英》是韓國一部反映女性地位的影片,評分在豆瓣8.6。你能想像一部平平淡淡、沒有激烈故事情節的電影引發激烈的社會爭論嗎?
  • 《82年生的金智英》:都說這是女權電影,誰看到屬於男性的思考?
    前段時間,電影《寄生蟲》在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中大放異彩。《寄生蟲》的成功除了讓導演奉俊昊紅透半邊天外,也讓韓國電影首次獲得奧斯卡的青睞。而在《寄生蟲》創下韓國電影歷史的同時,作為與《寄生蟲》同期上映的另一部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也在韓國掀起了一場」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