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現在是考上公務員了,還是正在備考公務員。雖說公務員是鐵飯碗,但是說到底,也只是一種職業,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下面是一位公務員的自述:
30多歲的黃金年齡,剛剛提拔了副科級幹部,便毅然決然地離開了體制內。
工作12年,這位同事過得並不快樂,反而異常壓抑。
他的理想是能夠在大學所在的二線城市擁有自己的一套住房,能夠靠自己的雙手打拼一片天地。
但是,這一切卻與自己的夢想漸行漸遠,辭職也成了必然事件,令人惋惜。
很多人最開始選擇公務員,一定是看上他的工作穩定,福利待遇全面。但是等到進到體制內後,發現真的沒有想的那麼好,也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所以說,在選擇進入體制之前,你一定要確定,自己真的適合公務員嗎?
工資待遇
很多人印象裡,公務員的工資待遇非常不錯,畢竟是鐵飯碗。公務員的工資水平與地方經濟僅僅掛鈎,基本成正比。像是江浙、上海、深圳等經濟發達的地區,工資水平相對來說比較可觀。
但是,絕大數地方的公務員的工資是處於中等水平,不會太高。
所以,在選擇公務員這個職業前,認真分析一下公務員的工資水平是否適合自己?
如果你目前的經濟條件非常差,對物質財富需求較高,對房車等生活品質有較高的要求,還是建議謹慎選擇公務員這個職業。
工作地點
很多人對公務員這個職業非常痴迷,「考不上公務員誓不罷休」,甚至採取了「曲線救國」的方式考公務員。什麼是「曲線救國」呢?
那就是主觀地規避一些競爭比較激烈的地方或者崗位,而去選擇一些比較偏遠甚至異地公務員崗位。
選擇異地公務員需要很大的勇氣,也需要很大的改變。去異地工作,意味著你的人際關係將會化為零,意味著可能遇見的孤獨和寂寞,意味著房子和車子的打拼,意味著一個人在外的不容易。
作出選擇前,請你仔細考慮你是否能夠承擔異地的不易?千萬不要選擇了再去後悔,因為異地調動的可能性很低。
自身性格
在現實中,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在公務員崗位上順風順水。有的人短短幾年的功夫,就已經走上了領導崗位。而有的人一輩子都是科員,與領導無緣。
這其中有外因,但是在小編看來,更重要的還是內因。
在體制內,會隱忍、情商高、會觀察、抗壓能力強,四處逢源的人更適合當公務員。反之,而那些缺乏沉穩、話多高調、情緒暴躁、大大咧咧的人則並不適合公務員職業。
我們可以悉數身邊那些沒有提拔的老同志,深刻分析一二,其內在的性格或多或少與公務員這個職業有點格格不入。
個人能力
良才善用,有能者居之。無論是在體制內,還是在體制外,能力始終是衡量個人價值的重要因素。有的人總是簡單的認為:公務員工作專業性不強,沒什麼有技術含量。
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在工作中,我們可能會遇到通知同事開會的工作。就這樣一件簡單的事情,有的人需要打兩遍電話才能把事情說清楚,有的人可能會把通知的關鍵信息漏掉,更有甚者竟能與同事吵起來。
如果你能把一件小事做的非常完美,日積月累,逐步成長,那就是個人能力的體現。相反,你如果眼高手低,那麼小事也會造成嚴重的後果。